明英宗被俘后,朱见深已经是太子,为何于谦却要拥立朱祁钰?

kurenai


土木堡之变政治背景

明朝兴起后,大部分蒙古人退回大漠,后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两部。后瓦剌借助明朝力量对付鞑靼,鞑靼力量渐弱,瓦剌渐强。

宣德十年(1435年1月31日),明宣宗朱瞻基去世,年仅38岁,他的长子朱祁镇登基为帝,时年九岁。朱瞻基是一位英明的皇帝,虽然在位时间仅仅十年, 太子朱祁镇留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班子:内有张太皇太后(朱瞻基亲母)、孙太后(朱祁镇亲母),朝廷有“三杨首辅”,武有英国公张辅。

明英宗 朱祁镇

土木堡之变经过

  1. 王振初掌权

明英宗自小身边有个伺候的小太监,名王振。王振是个奸猾的小人,经常在小皇帝面前进谗言,张太皇太后本欲将他赐死,英宗求情,才得以活命。张太皇太后活着时,王振是夹着尾巴做奴才。待张太皇太后薨逝,无人能再压制明英宗的为所欲为,王振一朝扬眉吐气,大权在握,更加肆无忌惮地排斥异己,陷害忠良。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分四路骚扰明朝边境。明军战败的战报不断传到北京。明英宗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准备亲征。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群臣更是直是上书劝谏。

如果熊孩子能好好听话,就不叫熊孩子了。明英宗九岁继位,内有张太皇太后压制着,外有三杨首辅辅佐,明英宗是没有办法为所欲为,好不容易头上的大山没了,三杨首辅又死的死,贬的贬,可以使劲地作了。我们看下时间线:

1.1435年,明宣宗去世,明英宗9岁

2.1442年, 张太皇太后去世,明英宗16岁

3.1447年,明英宗21岁,太子朱见深2岁

3.1449年,瓦剌进犯,明英宗23岁

剧照 明英宗朱祁镇被俘

2. 急欲证明自己的皇帝和弄权的宦官

一意孤行的明英宗只用了2天时间就御驾亲征了。对的,你没看错,就是2天时间,从拍大腿决定亲征到出征,只用了2天时间,根本就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粮草和武器。

如果指挥权交由作战经验丰富的英国公等,也许土木堡之变也不会发生。宠幸王振的明英宗昏聩,王振没有金刚钻,偏偏要揽瓷器活儿。没有军事才能,却将指挥权牢牢地把持在自己的手中。

瓦剌军队假装撤退,王振好大喜功,坚持北上;先锋军被歼灭了,王振又吓得瑟瑟发抖,命令大军后撤;本有机会撤退跑掉,王振又想着让皇帝经过家乡蔚县好显摆显摆自己的权势,又担心大军经过蔚县,踩坏了家乡的庄稼,临时让大军数次改变撤退路线,造成军队疲惫不堪。才到达宣府,瓦剌大军已追上,明军的3万骑兵全军覆没,人心惶惶。

此时,明军的二十万大军基本覆灭,明朝的三大营精锐也被歼灭,文臣武将战死52人,尤其是战神一般的存在英国公,也战死沙场。皇帝朱祁镇被俘虏。

景泰帝 朱祁钰

03.孙太后和于谦立朱祁钰,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明英宗被俘,瓦剌以此逼迫明朝做很多事情,甚至挟天子直驱京城,形势十分危急。此时太子朱见深才2岁,若是拥他当皇帝,除了孙太后,无人能主持朝政。此时朝廷需要有一个有能力的、成年的皇帝,而不是一个2岁的奶娃娃。

朱祁钰仅比朱祁镇小一岁,年富力强,可以独立作出决定。因此于谦奏请孙太后立朱祁钰为帝,大臣们都毫无意见。

当然若是和平时期,大臣拥立的会是2岁的朱见深而不是朱祁钰。


凯西0815


朱祁镇登基之后,最开始有张太后管着,“三杨”辅佐,还算是规规矩矩的,但是张太后和“三杨”陆续死后,朱祁镇宠幸的宦官王振开始得到重用,同时北方北元分裂出的瓦剌逐渐强大,屡次侵扰大明,朱祁镇少年天子,正想要有一番作为,在王振鼓动之下决定御驾亲征,这时候太子朱见深才2岁,所以朱祁镇让弟弟朱祁钰监国,于谦辅佐,自己就出征了。

明英宗朱祁镇

如果按照预想,朱祁镇这次亲政应该是非常顺利的,但是他听信了王振建议,在土木堡让大军驻扎,结果被瓦剌追兵包围,军心动摇,朱祁镇也被瓦剌俘获,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回朝中,朝野震动,国家一片混乱,京城中不少权贵都准备南迁避难,在这个时候,朝廷急需稳定住局面,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必须先从皇室推举出一个人来继承皇位,此时朱祁镇已经将朱见深立为了太子,直接让朱见深继位不就行了吗,为何于谦等人却要推荐朱祁钰呢?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其实没有人在乎是谁来当皇帝,谁能让国家稳定下来和平发展,谁就能得到百姓支持,这是千百年从不变更的真理。这个时候的朱见深才两岁,一个两岁的小孩,在国家危机存亡之时,能稳定住局面?傻子都不会信。而朱祁镇在北伐的时候,让自己的弟弟朱祁钰监国,两人岁数相差无几,从能力上来说让朱祁钰监国也是对他的一种肯定,虽然让朱祁钰继位不合礼法,但是朱祁钰也是皇室成员,他在这种紧急关头又身为监国是有责任站出来扛起大任的。

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

朱见深只有两岁,立只有两岁的孩子为皇帝,这在古代也不少见,东汉末年的皇帝一堆都才几岁,十几岁的孩子,但是这就会导致两个问题,主少国疑,外臣干政。主少国疑就是指立年幼的皇子继位无法稳定人心,瓦剌大军来势汹汹,立幼主又得不到百姓的信任,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国家内部动荡,不利益稳固统治。而朱祁钰,于谦等人,在朱祁镇被俘虏后,他们才是明朝政府的实际决策者,天子年幼没有话语权,势必会导致皇权衰微,大臣宗藩强势,那么还不如就让朱祁钰继位稳定局面。

另外一方面朱祁钰和朱见深相比,很明显朱祁钰更有领导能力,他能够然已经动摇的朝中文武百官重新团结在一起,而于谦等大臣想的也是击退瓦剌,然后再找机会把朱祁镇搞回来,朱祁钰被拥立登基之时也不敢有太多奢望,只求把瓦剌击退,自己别成亡国之君就好,于谦等人也明确的对孙太后表过态,拥立朱祁钰称帝只是暂时的,以后皇位还是在朱祁镇这一支,但是显然于谦没有考虑过皇位的诱惑有怎样的魔力,朱祁钰登基之后就没想过将皇位还给朱祁镇,于谦最后也因为拥立朱祁钰被杀。

于谦

所以于谦等大臣在土木堡之变后,拥立朱祁钰继位,而不是朱见深,在当时明朝的处境看来这是个明智的决定,也只有朱祁钰继位,能够稳定住大明动荡的局面,能够团结群臣,能够率领明朝抵抗瓦剌入侵,朱见深年幼,并不具备这个能力,对比之下,朱祁钰才是最好的选择。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玄坤文史


这个问题,让咱们从几个细节聊起。

土木堡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蒙尘的消息传到京城后,大明的朝堂上除了悲痛,更多的是人心惶惶。

为了讨论战守大计,负责监国的郕王朱祁钰,只好硬着头皮召开廷议。

其间官居侍讲学士的苏州人徐珵,以所谓的“荧惑南斗”,星象极凶为由,强烈建议大明朝廷南迁。

关键时刻,兵部侍郎于谦厉声怒斥:“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请速召勤王兵,誓以死守。”

大学士陈循力挺于谦。

礼部尚书胡濙也反对南迁,他说:“(成祖)定陵寝于此,示子孙不拔之计。”

由此,坚守京师的主张获得了朝臣的多数支持,非议南迁的徐珵被轰出大殿,朝堂上唾骂声不止。

这乱哄哄的一幕还没平息,接着朝堂上又掀起更乱的一幕,右副都御史陈镒痛哭上奏,要求即刻诛族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王振。

陈镒这么一领头,朝堂上弹章纷上,此时的郕王并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觉得这是大事,不敢做主,只传谕出宫待命,群臣见郕王不作为,大失所望,一个个伏地痛哭,坚决要求即时降旨,准为劾章所请。

眼看要遭灭顶之灾,王振死党、锦衣卫指挥马顺跳将出来厉声叱斥,妄图把群臣轰出殿去。

这个举动一下子激怒了素性豪迈负气的户科给事中王竑(hong),王竑把衣袖一撸,大步向前,扑向马顺,一把拉住他的头发,握住朝笏就打,一面打,一面破口大骂,之后干脆抱住马顺的脑袋,咬马顺脸上的肉,恨不得生吃了王振贼党。

这时群臣一拥而上,把满腔愤怒统统发泄到了马顺身上,最后活活把马顺打死在了郕王面前。

负责警戒宫门的锦衣卫,见自己的长官被活活打死,气势汹汹地想动手报复。郕王一看局面要彻底失控了,吓得打算溜走后宫。

可以想象,如果郕王这时候真溜掉了,锦衣卫更无忌惮,满朝文臣必遭荼毒,朝廷中枢必遭破坏,天下非大乱不可。

在此关键时刻,又是于谦及时挺身而出,他从混乱的人群中挤出来,袍袖尽裂,抓住郕王说:“殿下!请宣谕百官,马顺之罪当死,打死马顺者,无罪!”

在于谦的力挺下,郕王这才壮起胆子,拿出威严,大声宣谕。如此一来,锦衣卫才不敢盲动,而百官亦得安心,一场喋血宫门的悲剧这才得以避免。

由此可见,国中无主,正邪势不两立,大明朝堂上的局面有多混乱险恶。

这是京城内的乱象,京城外,瓦剌也先更是把明英宗当成天字第一号的大“肉票”,想拿着肉票逼迫大明朝廷就范。

国不可一日无君,大明更不能被瓦剌掐住命门,群臣劝孙太后早定大计,于是这就有了孙太后的两道诏令。

第一道:命郕王摄政。

“皇帝率六军亲征,已命郕王临百官,然庶务久旷,今特敕郕王总其事,群臣其悉启王听令。”

第二道:立太子。

“迩者寇贼肆虐,毒害生灵,皇帝忧惧宗社,不遑宁处,躬率六师问罪。师徒不戒,被留王庭,神器不可无主,兹于皇庶子三人,选贤与长,立见深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仍命郕王为辅,代总国政,辅安万姓,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孙太后的这两道诏令说的很明白,郕王总国政是辅佐太子,如周公辅成王,英宗能迎回自不必说,迎不回,由英宗周妃所出,此时两岁的皇长子朱见深即位,瓦剌亦不能以英宗为奇货。

这样的安排,其实很稳妥,如果郕王能认清这一点,以后就不会有夺门之变,郕王也不会自取其辱;而于谦如果能认清这一点,则不会先为拯救大明社稷的忠臣英雄,后成身首异处的惨死冤魂。

然而,正如《大明风华》中明宣宗朱瞻基点评于谦的那样,于谦是先忠社稷,后忠君王;他心中爱的是天下社稷,而不是大明朱家。

随后,因为瓦剌也先频繁挟持明英宗袭扰大明边城,以于谦为首的外廷大臣便提出了一个主张:国赖长君。

于谦认为,拥立郕王朱祁钰即皇帝位,一来可以安定天下人心,有利于保卫京师;二来,只有别立一天子,才能使瓦剌也先无奇货可居,这样反倒容易迎回英宗。(但有一个前提,拥立长君,以后和谈,绝不能为了迎回英宗迁就瓦剌也先。)

为江山社稷,于谦确实忠心可鉴,但站在明英宗角度,此种忠臣是能要了他性命的,甚至在孙太后那里,因为贤明,她虽然应允了于谦的主张,但内心深处,则一定有阴云。

夸张一点说,于谦拥立郕王朱祁钰,是挟真理令天下,其中是埋有巨大隐患的。

也可以说,此举并不能赢得朝堂上的所有人心,毕竟封建纲常首先讲的是君在上,至于社稷为重,君王为轻,这话只能拿来说说,是不能真拿来做的。


黑句本


22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受宦官王振的怂恿决定御驾亲征蒙古军队,他想做一个流芳百世的皇帝。

年轻人有理想不是错,如果眼高手低就不对了,朱祁镇以为打仗就是玩“捉猫猫游戏”,他想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有这样的出发点就注定了失败。

朱祁镇信心满满找敌人,二十万明军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一带)和也先率领蒙军相遇并发生了激战,结果二十万明军被先先打败,明英宗被俘,现实为朱祁镇上了一课:“没两下子就别充大尾巴狼”。

也先押着朱祁镇兵临北京城,想以他为砝码要挟勒索明廷。

这时以兵部尚书于谦为首的主战派,力排众议战胜了“南迁”派,确定了保卫北京城的战略战术。

于谦大无畏的精神可嘉,但保卫京城谈何容易?二十万明军主力都被也先消灭了,京城哪还有人马呢?

于谦总不能一个人唱空城计吧?当务之急要找个帮手,于是郕王朱祁钰成了最佳人选。

(朱祁钰)

于谦为了粉碎也先把朱祁镇当做“奇货可居”的人质,也是为了防止也先利用朱祁镇骗开城门,他和孙太后商议立朱祁钰为帝,经过一番努力,朱祁钰登基称帝。

于谦的这些举动让人费解,当时朱祁镇被俘,其子朱见深是皇太子,于谦为何不立朱见深为帝呢?

当时朱见深确实是皇太子,按照传统继承法来说,于谦拥立朱见深为帝最合乎正统。

但当时情况很特殊,朱见深年仅3岁,而城外也先陈兵百万,北京城岌岌可危,如果立朱见深为帝,“国无长君”会造成人心不稳,况且一个三岁的小孩又能做出什么决策呢?

于谦需要的是帮手,不需要为自己找个傀儡皇帝,能够帮上忙的只有郕王朱祁钰。还有一层意思,当时朱祁钰在哥哥御驾亲征前被指派为监国。

另外朱祁钰和于谦的主张是一致的,他坚定支持于谦的京城保卫战计划,二人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基于以上原因,于谦拥立朱祁钰为帝是最好的选择。

(朱见深)

于谦和孙太后仍立3岁的朱见深为皇太子,于谦和皇太后的办法是效仿宋初“金匮之盟”。

当初赵匡胤的母亲害怕皇帝年幼被人夺位,就让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加塞”当了皇帝,等赵光义去世后,再把皇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

讲真这个办法不错,但以后操作起来很难,试问谁来监督赵光义能否遵守盟约把皇位还给侄子呢?

于谦和皇太后实指望等朱祁钰完成使命后再把皇位还给侄子。

有些事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未必有一个好的结尾。

说实话当初朱祁钰并不想接这个皇位,此时北京城危如累卵,没人看好北京保卫战能轻松取胜,说不定小命就完了。

朱祁钰和于谦就像一根绳上的蚂蚱,飞不了你也跑不了我,用个形容词就叫“同仇敌忾”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于谦)

历史告诉我们于谦选择对了,在君臣共同努力下,明军战胜了蒙古军队,于谦和景泰帝朱祁镇等主战派取得了“京城保卫战”的最后胜利。

至于以后的事于谦则没有掌控能力了,朱祁钰不想把皇位还给哥哥和侄子,哥哥朱祁镇被软禁了起来,侄子朱见深的太子位被废,朱祁钰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在权力面前一切都变了。


秉烛读春秋


土木堡之变发生后,明英宗被俘。瓦剌“奇货可居”,用明英宗要挟明朝,想从明朝捞到极大的好处。当时于谦等大臣为了不受瓦剌的要挟,准备另立皇帝。

另立皇帝,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于谦)

不过,就算另立皇帝,照一般的情况,理所当然应该立朱见深,因为朱见深当时已经是太子了。皇帝变成太上皇了,只可能太子继位,历朝历代都是这样。可是为什么,于谦等人当时却并没有把朱见深立为皇帝,而是把朱祁钰立为皇帝呢?

本来朱祁钰的地位比朱见深低,现在当了皇帝,翻到朱见深头上去了。这样一来,无论是朱祁钰,还是朱见深,两人都嘀咕上了。朱祁钰会想,这个朱见深本来该当皇帝的,结果我当了皇帝。他会不会心中有意见呢?会不会发动政变,把我给推翻呢?而越来越大的朱见深也会想,就算我爹不当皇帝,也应该是我当皇帝,朱祁钰凭什么当皇帝啊?

总之,因为两人心中嘀咕上了,也因此造成最终朱祁钰废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而后来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因为朱祁钰无后,才投机拥戴朱祁镇,发生了“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

那么,当初于谦为什么不直接拥立朱见深,却偏偏要拥立朱祁钰呢?

有人可能会说,这还不简单,之所以不拥立朱见深,是因为朱见深的年龄太小,当时也才两岁,不可能当什么皇帝。

这话也对也不对。朱见深当时确实还很小,他确实不可能主持朝政。但是于谦正好可以主持朝政啊。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统一的意志。如果由于谦来主持朝政,朝廷的大小事情由于谦一个人来拿主意,那么,这个意志就可以统一起来,打仗就更容易了。这也是在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不采用这个手段,很可能就打不赢强大的瓦剌,国家很可能就会灭亡。

从这个角度来说,立朱见深为皇帝,并由于谦来摄政,显然是很恰当的。

不过,说这是很恰当的,但其实也是最不恰当的。

(朱见深画像)

为什么说最不恰当呢?

因为如果把朱见深立为皇帝的话,那么就会遇到两个问题无法解决。

其一,朝野上下的人会怀疑于谦有私心。

明摆着的,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把朱见深扶持为皇帝,权力就到了于谦的手里。这样一来,朝野上下不会认为,于谦这样做,是为了更有利于打仗。而是会想,于谦这样做,是为了夺权。毕竟权力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东西,谁都想要啊。

一旦朝野上下有这样的想法,大家可能就会各怀鬼胎,不怎么愿意听于谦的话。在打仗的时候,很可能就会节外生枝。有些野心勃勃的人,就会借机造反。那么,北京保卫战,就可能打不赢了。

(朱祁钰画像)

其二,朱祁钰和于谦肯定会闹矛盾。

朱祁镇在御驾亲征之前,是把朱见深立为太子,接着又让朱祁钰摄政的。如果于谦把朱见深立为皇帝,那么,又怎么安置朱祁钰呢?

让他当摄政王吗?如果让他当摄政王,必然要听他的。如果听他的,很多麻烦就出现了。

第一个麻烦,朱祁钰会不会甘心当摄政王呢?他会不会想着直接当皇帝呢?他要是想当皇帝,必然要笼络一帮人,而于谦肯定不会受他笼络。这样一来,朝廷就陷入了勾心斗角之中,不会集中力量打瓦剌了。

第二个麻烦,朱祁钰会不会和于谦争夺权力呢?北京保卫战肯定要于谦来指挥才能打赢,别人没有那个能力。如果由于谦来指挥,朱祁钰肯定不满。因为他会想,我才是摄政王啊,怎么你于谦指挥起来了?因此他必然要干涉于谦。一旦他干涉于谦,这仗肯定就难打了。

第三个麻烦,朱见深会不会对朱祁钰有意见?当时朱见深还小,但是他在慢慢长大。和瓦剌的决战会打多久,谁也说不清。在朱见深长大的过程中,他会意识到自己才是皇帝,大家都应该听自己的。而实际上当时大家肯定只可能听摄政王和于谦的。因此,朱见深肯定很不满。这样一来,矛盾就出现了,动乱就有可能发生。也就打不赢瓦剌了。

总之,当时如果立朱见深为皇帝,确实会出现非常多的问题。于谦从保卫国家的角度出发,大公无私地立朱祁钰为皇帝,不但解决了诸多矛盾,他的人格魅力,也得到了彰显,得到了当时朝廷及后世的赞扬。同时也因此击败了强大的瓦剌。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张生全精彩历史



国家气数未尽,国力未衰之时,皇帝被敌国俘虏,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宋、明两朝出现过,所以不是每个人都有经验和主心骨来处理此事。

但是刚好明朝就有,兵部侍郎于谦就是。在《大明风华》这个电视剧中,朱瞻基转述了朱棣对于谦的评语,其只忠于天下,不忠于朱家,不能当大官,当大官必然不得好死。虽然是影视剧的台词,不得不说评价还算一针见血。



当皇帝被俘,满朝文武都慌作一团,徐有贞乘机以夜观天象,“萤祸南斗”为名,主张举朝南迁,弃守北京。于谦声色俱厉加以怒斥,并主张展开全面防御,进行北京保卫作战。

那个时候的朱见深只不过是一个两岁多的婴幼儿,吃奶都要人操心,哪里能担当起戡乱救国的重任?再加上国祸就是他老子惹出来的,再让他来担当也不是很合适。

关键是明朝有规矩,后宫、内臣不得干政,像《大明风华》孙太后那般作为是不可能的。

说透了,国家危亡之际,不可一日无君,又不能让女人站在前台来力挽狂澜,如果让一个两岁娃娃称帝,于谦又会陷入权臣威胁帝位的争议之中,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另立年富力强的朱祁钰,凝聚朝野共识,同仇敌忾、齐心协力,共挽救大明江山于危亡之际。


谢金澎


这体现了于谦等人高超的政治智慧。

1.也先的如意算盘。

朱见深出生于1447年,土木堡之变发生在1449年,尽管朱见深已是太子,但,实际是还是一个天真无邪的两岁多的儿童,无任何执政经验,说话无份量。而朱祁镇又是贪生怕死之辈,一年半载是没有杀身成仁的勇气的。这两点瓦剌头目也先看得很清楚,于是,朱祁镇作为也先手中的筹码就有很高的价值了。

因为明英宗是大明朝的统治者,在朝野就是一言九鼎的天子,没人敢违背他的意愿。如果牢牢控制着明朝的天子,也先就可以挟天子以令大明!在攻城掠地时,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样瓦剌灭明朝的成本低,而且速度快。

明朝中有见识的朝臣自然明白也先的小九九,知道要国有宁日,就必须尽快毁掉也先手中的筹码,也就是让明英宗不再拥有皇位——让明英宗一文不值。如此,既可保住英宗的性命,也能让明朝在抗击瓦剌侵略时,有浑存的底气。

2.于谦深谋远虑,善于权衡利弊。

如果,拥立皇太子朱见深为皇帝,这位睡觉还尿床的儿童根本不会理政,必然导致皇权旁落。还有,朱祁镇是朱见深的亲爹,父子情意在——如果立朱见深为皇帝的话,说不定这个懵懵懂懂的儿童会不顾一切条件赎回自己的亲爹,这加大了朱祁镇作为筹码的份量,提高了朱祁镇作为人质的价值,也正中了也先的下怀!

朱祁镇在御驾亲征前,明令郕王朱祁钰监国。这时的朱祁钰风华正茂,已二十一岁,精力充沛,有一定的执政经验,在朝野也有威望。能认清理智与感情的界限,且朱祁镇跟朱祁钰是同父异母兄弟,隔着一层山!在亲情与国家利益面前,自然知道熟轻熟重!

3.于谦拥立朱祁钰为帝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最优选择。

显然,拥立朱祁钰当皇帝是最明智的抉择,最低能破灭也先的幻想!朱祁钰身为大明王朝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后,可以理直气壮地向也先提出要求,对也先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也可以严辞拒绝!

也先能征惯战,也机智灵活!知道大明拥立朱祁钰为皇帝后,立即明白朱祁镇已有无价之宝变成了一钱不值的昨日黄花了!自己的计划已经泡汤!如果杀了这位先帝,对明朝没有任何影响,反而会激发大明同仇敌忾的决心,增加明朝报复自己的机率与勇气!

在于谦等人高瞻远瞩政治策略下,朱祁钰被立为皇帝,明英宗也被放了回来。


希望星晨58298869



在土木堡事变中,明英宗朱祁镇率领20万大军出征蒙古,结果被瓦刺也先部击败大的全军覆没。在这一场大战中,明军的精锐京师三大营全军覆没,北京周边空虚,眼看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又要重演了。

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个人原本是好兄弟,在朱祁镇亲征瓦刺之前,就让朱祁钰在京中监国。当也先整顿人马,准备以朱祁镇为人质杀进北京的时候,北京城里早已乱作一团。


在大臣们中间有人主张像南宋一样南迁,也有人主张誓死抵抗,比如于谦。但不管是哪一拨人,他们都是读书人出身,痛恨死太监。更重要的是前任皇帝朱祁镇已经回不来了,轮到他们东山再起的时候了。

树倒猢狲散,痛打落水狗。在朱祁钰的主持下,迅速清理了王振一党。在于谦的带领下,大明全国全军重新凝聚在了一块儿,坚持和瓦刺在北京城下决一死战,捍卫大明朝的尊严。

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祁镇在出征的这一年只有23岁,他的儿子朱见深也只有三岁。如果放在太平盛世,由朱见深继任皇帝,再找几个顾命大臣辅佐,原本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现在正值国家危难存亡之际,新的皇帝要承担起统领国家的责任,这就不是一个三岁小孩说能够干的事了。原本朱祁镇就安排了朱祁钰在京中监国,朱祁钰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孙太后也没有什么意见,大臣们尽管有不同意见,但当下的危难局势也容不得他们有更多思考的时间了。就这样在1449年9月6日,朱祁钰正是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但在这之前,朱祁镇的母亲孙太后就先立了朱见深为太子。当然这也是为了自己着想,毕竟朱祁钰不是他的亲生儿子。参照了宋朝兄终弟继的传统,才有了这么奇怪的一个布局。

当然这原本就是一桩政治交易,只有朱祁钰承认朱见深为太子,孙太后才答应朱祁钰接替朱祁镇的皇位。这里边原本也由不得朱祁钰接受不接受,他也只能先坐上皇位再说,将来的事将来再定。

北京保卫战胜利之后,朱祁钰慢慢坐稳了皇位。他便开始动了心思,希望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当然这种事必须有大臣们主动上本,皇帝还要谦让一番才能确定。



朱祁钰没有办法,选择了向大臣们行贿。大臣们接到皇帝的贿赂,最开始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大臣们都明白了皇帝的意思,终于在1452年5月,废掉了太子朱见深,朱见济继任太子。

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到了1453年,朱见济就死了。当然这并不像《大明风华》中的那样,皇后带着自己的儿子自杀了,实际上应该是病死的。


当然这个时候朱祁钰很年轻,他就拼命和皇后皇妃们过夜,力争能够再生出几个儿子。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连一个儿子都没有生出来,可能是精神压力大吧。

后来朱祁钰也累垮了,正在奄奄一息之际,就有一些大臣鼓动着朱祁镇发起了夺门之变,传奇皇帝朱祁镇再次登基,被废掉的太子朱见深也重新成了太子。


新知传习阁


历史的发生,为历史发声!

引言

明朝经过朱元璋、朱棣的铁腕执政,又逢朱高炽、朱瞻基父子的“仁宣之治”,明朝综合国力达到顶峰。王朝的统治犹如股市行情,有起有落。爹是英雄儿子很有可能是狗熊,这句话在朱祁镇的身上得到验证。土木堡之变,葬送了明朝开国四辈皇帝苦心攒下的基业,迎来了明朝第一次危机。

土木堡之变作战路线图

朱祁镇被俘,朱见深已为太子,为何朱祁钰监国后被拥立为新帝?

原因在于朱见深年幼,政治局势非常严峻。

土木堡之变后的局势分析

明宣宗朱瞻基给了宦官读书学习的机会,也为明朝埋下了祸根,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执政时彻底爆发。朱祁镇还是太子时候王振就伴随左右,到了正统七年(1442年),朝中能压制王振的人物非老即死,明朝第一代宦官专权的时代到来。

北元也先来犯,王振急于表现,加上朱祁镇的昏庸,土木堡之变明军惨败,朱祁镇被俘,一批朝廷大臣尽殁。也先趁着大胜随时都会来犯京师,缺兵少粮,四面楚歌。也先会用朱祁镇这张常年饭票来要挟明朝,越发被动。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祁镇御驾亲征,弟弟朱祁钰监国,如今之局面,是立朱见深为帝还是朱祁钰转正?

面对艰难局势,于谦等人与孙太后商议立朱祁钰为帝,掌控局势。

▲明代宗朱祁钰

01 朱见深年幼,无法掌控艰难局势。

土木堡之变,朱见深年仅两岁,话都说不清楚,指望他根据危机进而圣决,显然不可能。主少国疑,推举儿皇帝上位,难免会让朝堂内外心生疑虑,大臣乱了阵脚,百姓多了担忧。也先随时围攻京师,调兵遣将做好防御,清除王振阉党残余势力,统筹全国局面都是要面对的棘手问题。眼下要从速拥立新皇登基,最合适的人选也只有朱祁钰。朱瞻基只有两个儿子,老大被俘,只能老二顶上了,兄终弟及,虽然朱祁镇还没死。

02 朱祁钰继位避免造成大权旁落。

  • 封建王朝的继承很讲究血脉相承,虽然都是朱元璋的后人,让其他宗族王公上位,显然大权旁落,脱离了朱瞻基这一支脉。
  • 朝廷内外形式错综复杂,朱见深继承皇位,很有可能会被外戚或朝臣所要挟,难免步入汉献帝后尘。

总结

拥立朱祁钰是当时最正确的抉择,而朱祁钰和于谦也及时挽救了分崩离析的大明王朝,避免了重蹈北宋覆辙以及蒙古铁骑南下中原的局面。


历史的发生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之后朱祁镇的皇位也没有了,他的弟弟朱祁钰即位,为何不是他的儿子?

孙策孙权的故事

说朱祁镇、朱祁钰这两兄弟之前,先来说说孙策、孙权的故事。当年孙策同样有儿子,但是即位的并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孙权。为何即位的是孙权而不是孙策的儿子,是因为当时孙氏在江东的势力未稳,他的儿子还很小,这时候幼主即位,根本服不了人心,而且孙策还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出现了最坏的情况,就让张昭带领大家撤离江东。



为何是朱祁钰当了皇帝

土木堡之败,皇帝不仅被抓了,而且还严重危急到了京城,明朝此时的状况和当年孙策面临的状况不相上下,甚至情况更加严峻,京城是“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固无志”,“有盔甲者仅十之一”。朱见深虽然被立为太子,但他此时只有三岁,一个三岁的幼儿能扭转这样一个情况吗?显然不可能。所以当时的皇太后即朱祁镇的生母命朱祁钰监国,但是这样还是不能稳人心,毕竟名不正则言不顺,不是皇帝总有些命令不能随便下,所以群臣奏请皇太后曰:“国有长君,社稷之福”,请朱祁钰当皇帝来安大家的心。太后孙氏当时也清楚这个局面,若没有皇帝来稳军心,京师根本就没有可能守住。所以朱祁钰当皇帝,是当时情势所需要。




如果朱见深到了可以处理朝政的年龄,或者接近这个年龄,那么当皇帝的确不会是朱祁钰。但当时朱见深只有三岁,当时的情势需要一个人出来稳人心,故并不是于谦要拥立朱祁钰,而是大家需要,是当时局势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