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府敗落,是哪個可憐的女兒“流落在煙花巷”?

棲鴻看紅樓


在《好了歌解》中有一句“擇膏梁,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點明賈府敗落之後,有一位,至少一位女兒會墮入煙花,並且這個可憐不幸的女兒多半會是“十二釵”中的人物。那麼,這位不幸的女性到底會是誰呢?

所謂“十二釵”,分有正、副、又副三冊,寫明瞭的共有十五位女性。其中,秦可卿、晴雯二人在八十回中已經死去,元春、迎春、林黛玉、香菱明白是夭亡,探春遠嫁,寶釵守寡,李紈不僅守寡,還在“關戴簪纓”、“胸懸金印”,王熙鳳被休,襲人嫁給了戲子蔣玉菡,都沒有“流落在煙花巷”的道理。只剩下惜春、湘雲、巧姐、妙玉四人。

先說惜春。惜春看破三春,遁入空門。她與寶玉的消極避世不同,也與妙玉被迫出家有別,她是真正向往空門的“潔淨”,而自願出家。寺廟未必乾淨。賈芹管理家廟鐵檻寺,就“養老婆小子”,賭錢嫖娼。但是以惜春的“孤介太過”,斷然沒有入了空門又入煙花的道理。即使寺廟像《老殘遊記》《三俠五義》中寫的尼庵,是變相的娼嶚,惜春也會寧死不屈。所以“流落在煙花巷的,並不是惜春。

湘雲在87版電視劇《紅樓夢》中,被安排作船妓,“咽淚裝歡”。但是在八十回文本中並無暗示。幼年坎坷,好不容易“廝配得才貌仙郎”,又“雲散高唐,水涸湘江”,已經夠薄命的了,怎麼還要以“船妓”來結束她的坎坷一生?史侯雖然不是真心疼愛侄女湘雲,哪怕是為了面子,也不會替她挑選門第太低的丈夫。就算經歷“大廈傾”之類的敗落,又何至於淪落風塵?

一般認為,巧姐會淪落風塵,然後被劉姥姥相救,然後“美人紡績”,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但巧姐也不是窮到“賣兒賣女”或者“自賣自身”,而是受到“狠舅奸兄”的拐賣。雖然淪落風塵,時間不會太長,很快被劉老老救出。因為以劉姥姥的生活層面,不可能與妓 院有交集,只會是偶然聽說巧姐被賣,順著這條線索查下去,到妓院找到被賣不久的巧姐。如果時間長了,無從追查,也就談不到救助了。

這樣說來,以“淪落到煙花巷”為結局的,並不是巧姐。巧姐至多是“經過”了一下,而沒有“淪落”。

還有一個人,就是“啖肉食腥羶,視綺羅俗厭”的妙玉。在判曲中寫她“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無瑕白玉遭泥陷”,判詞中也寫她“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明明白白說出她將來會淪落風塵汙垢。

妙玉當初出家,並不是自願,而是因為身體不好,不得不戴發修行,等於是療養治病。出家是可以還俗的,當初她的父母,也許安排等她年紀稍長、身體好轉,就還俗嫁人。進入大觀園後(她是第一個進入大觀園的,比寶玉等人入住還早),從來沒寫過她生病體弱,想必已經病癒。

她長途跋涉,從家鄉蘇州進入京都,當然不是像她對外所說,為建議瞻仰“觀音遺蹟並貝葉遺文”,因為在她替湘黛續寫的聯句詩中,有“空帳懸文鳳,閒屏掩彩鴛”“芳情只自遣”等言,而她自己也說“咱們的閨閣面目”,又要翻轉“前頭”的“悽楚之句”,哪裡有“四大皆空”的出家人味道了?倒是岫煙無意閒談,說起妙玉“不合時宜,權勢不容”,更接近妙玉進京的真相。妙玉在家鄉的蟠香寺,並不像櫳翠庵那樣嚴謹,邢大舅一家就“賃房居住,就賃的是他廟裡的房子”,當然也有其他人來往。一個美貌的尼姑,很容易被惡少注目。就像《京華煙雲》中寫的牛家少爺仗勢欺人,屢次去尼庵騷擾一位美貌尼姑。

家鄉有“權勢”騷擾,其父母家人勢力不敵,不能庇護,才拜託其師父帶她離鄉避禍。而其師父在臨終遺命:“不宜回鄉,在此靜居,後來自然有你的結果”,當然是因為家鄉的”權勢”還在,回鄉必受其荼毒。留在京中,尋找更有勢力者的保護,等到仇人“權勢”失勢或者死亡,妙玉還可以還俗嫁人,“自有結果”。

古代女子出嫁,也叫“于歸”,認為婆家才是終身歸宿。妙玉“自有結果”,當然也是要還俗嫁人的。可是一個年輕女尼,即使還俗,也沒有可能自己去尋找丈夫。在京等待,等的多半是她父母為她挑選的未婚夫。

妙玉的父母為女兒煞費苦心“擇膏梁”,希望她有美滿幸福的婚姻生活。但是賈家敗落,子孫流散,大觀園更是破敗到沒人管理。破敗不止是雜草叢生,更關鍵的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進出,而清靜的櫳翠庵會被某些人用來謀利,變成變相的妓院。妙玉抗拒不成,沆瀣一氣,才應了判詞判曲中的預言。如果真的“不屈而死”,那就不是“終陷淖泥中”了。

當初妙玉進賈府,是擺足了架子,為的是怕“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擔心不受尊敬。結果是她過慮了。賈府一向對她很尊重,對她暗暗戀慕的寶玉對把她尊為“大士”“嫦娥”,不敢輕褻。而侯門公府敗落得這樣快、這樣迅速,竟至不能庇護寄居的女尼,這卻是她意料不到的了。


棲鴻看紅樓


賈府被抄家,是哪個可憐的女兒“流落在煙花巷”?

是王熙鳳與賈璉的女兒,巧姐。一個原本是襲爵人的女兒,最終因為家族被抄沒,她也從王公孫女,淪落為煙花巷的嬌花。

首先,這有判詞為證據的。

當年賈寶玉夢遊太虛境,讀到了十二金釵等冊子。

其中就有一個畫面是在一座荒村野店中,有一美人在那裡紡績。旁邊的判詞是:

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

偶因濟村婦,巧得遇恩人。

這個紡織的美人就是巧姐。那又為何說她流落煙花巷呢?因為之前賈府抄家,就是“勢敗”,家庭支離破碎,就不要談論親情,所以就有被舅舅與兄弟賣去了煙花巷後續。只是巧姐還足夠幸運,被劉姥姥救了,才幸得脫離了煙花巷。

這也是太虛境裡神仙唱那判詞所對應的曲子證實的。

這首曲叫【留餘慶,留餘慶,忽遇恩人;幸孃親,幸孃親,積得陰功。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這首曲子裡說的恩人,毋庸置疑,她孃親曾經濟困扶貧的對象劉姥姥。感激孃親的善舉,給她帶來了恩人,所以她勸人們要做善事,不要像她那愛銀子而不顧骨肉親情的狠心舅舅與奸詐的兄弟,做違背天良的事情。例如將她給賣到煙花柳巷裡去。

巧姐的舅舅是誰?無賴的王仁,王熙鳳的大哥。只是奸兄是誰?

賈蘭是一個猜測,但是後世科考注重名聲,很大幾率,他不敢冒險賣了堂妹的。另外就是王仁的兒子,就是嫡親的表兄弟,與王仁狼狽為奸,也是符合巧姐嘴裡的“奸兄”的說辭。

所以,綜合判詞與曲子,巧姐就是賈府被抄家後跌落煙花巷的可憐女兒。

另外,也可以做旁證。說明她就是那個可憐的小女兒。

因為巧姐是金陵十二釵正冊裡的人。

所以,可用排除法。林黛玉亡故,薛寶釵隨著賈寶玉後來是脫罪了的,元春死了,探春遠嫁了,史湘雲流落他鄉也死了,王熙鳳也死了,迎春被中山狼害死了,惜春出嫁了,妙玉失蹤了,李紈是寡婦後來得了誥命,還有一個早逝的秦可卿。列出的是十一個金釵,十二個還差一個,可不就剩下一個巧姐了?

故說,紅樓裡流落煙花巷的可憐人,就是巧姐,因為得到劉姥姥相救,脫離苦海,居住在山野小村中,從此生活貧苦,只好織布維持生活了。


宿禮


“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這句是(紅樓夢)裡好了歌的一句話。竊以為這個“擇膏粱”指的是史湘雲。

文本第二十八回:

蔣玉菡情贈茜香羅,薛寶釵羞攏紅麝串。

馮紫英請寶玉。到了馮紫英府上,薛蟠以及許多唱曲兒的小廝,唱小旦的蔣玉菡,還有錦香院的妓女雲兒都在。

雲兒:暗合湘雲名。
眾人飲酒行令。馮紫英令詞:

女兒悲,兒夫染病在垂危,女兒愁,大風吹倒梳妝樓。女兒喜,頭胎養了雙生子。女兒樂,私下花園掏蟋蟀”

唱:

你是個可人,你是個多情,你是個刁鑽古怪鬼精靈,你是個神仙也不靈。我說的話兒,你全不信,只叫你背地裡去打聽,才知道我疼你不疼”。

雲兒令:

女兒悲,將來終身指靠誰?女兒愁,媽媽打罵何時休?女兒喜,情郎不捨還家裡。女兒樂,住了蕭管弄絃索。

唱:

豆蔻開花三月三,一個蟲兒往裡鑽。鑽了半日不得進去,爬到花上打鞦韆。“肉兒小心肝,我不開了你怎麼鑽”。

此間雲兒暗言掏蟋蟀,與馮紫英令吻合,其實是在暗書湘雲和馮紫英婚後的生活非常幸福美滿。

湘雲得夫鍾愛,童心未泯,還與孩童般在花園掏蟋蟀玩而,這也符合她醉臥芍藥氤的率真性兒。

馮紫英:神武將軍馮唐之子。

膏粱子弟釋義:膏,肥腴之肉;粱,精糧。膏粱子弟,漢語成語,比喻富貴人家過慣享樂生活的子弟。

馮紫英符合這些條件。

史湘雲判詞:

“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轉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雲飛。”

楚雲,(高唐賦)裡神女會襄王。馮紫英父親之名馮唐暗含在其中。

轉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雲飛。意思就是說,抬眼去看遠處的斜陽,湘江水逝去,楚雲飛揚。

這幅景色是江上才有的景色,亦暗喻看景的人也在江上,是暗喻後來船妓生涯裡常見的景色,與人物心中的悲鳴。

史湘雲曲:樂中悲。

襁褓中,父母嘆雙亡。 縱居那綺羅叢中誰知嬌養? 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 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 好一似霽月光風耀玉堂。 廝配得才貌仙郎, 博得個地久天長, 准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 終久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 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何必枉悲傷?

這曲裡,廝配得才貌仙郎。這裡是說湘雲的丈夫形容十分俊俏。文本中也說湘雲未婚夫容貌身形跟寶玉差不多。這裡也再次正式說明二人說良緣佳配。

馮紫英令言: 刁鑽古怪鬼精靈。在文本三十一回裡,眾人大扒史湘雲的糗事。眾人都道她行個酒令也刁鑽古怪。

湘雲的活潑,好動,爽朗,天真在丈夫馮紫英眼裡都非常可愛。但有一天兩口子鬧了點小矛盾,可以想見史湘雲生氣了,馮紫英哄不好了,所以急得叫她問問旁人,看他疼她不疼。

若湘雲從此幸福到老多好,但可惜終是“准折得幼兒時坎坷形狀”。

馮紫英令又言:女兒悲,兒夫染病在垂危

婚後幸福的生活沒有多久,檀郎頓失,湘雲的幸福如同雲散高唐。

馮紫英亦唱言:“女兒喜,頭胎養了雙生子”,可以想見婚後湘雲養了一對可愛的兒子,但是不久後丈夫去世,家道敗落,或又遇上大政變,重重逼迫之下,湘雲淪落煙花巷,淪為船妓,失去自由身,水固湘江。

所以這句話裡指的人物就是—史湘雲。圖源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