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粉何郎,偷香韓壽”,從反常的男性舉動,看魏晉風度

在中國傳統的觀念當中,似乎男性總是以陽剛的形象展現在大眾的面前。胭脂水粉,香料繞樑,都是女兒家的事,千百年來也從不和男子掛鉤。

但是在中國歷史上卻有這樣一個特殊時期,這些不僅僅是女人的專利,就連男人也可以敷粉化妝,並且這樣走在大街上也不會遭到路人的恥笑,反而世人都以此為美,並且學習他們的行為舉動。

這些男子長相俊美,留下了“潘安擲果”的傳奇,這個故事是說西晉時期有一美男子名叫做潘恩,他每次出遊時,都會因為自己的長相過於俊美而受到女星們的歡迎,他們都向他投擲水果來表達對其的喜愛,潘本人的貌美程度由此可見一斑。但是除潘以外還有很多人,不僅有著俊美的外貌,而且有著和女性一樣的行為愛好,他們痴迷化妝,對香料也有著較深的研究。

如此反常的舉動為何會產生呢?事實上這一個特殊的時期是歷史上的魏晉時期,而談及魏晉時期能夠讓人們想起的就是那一群從來不顧世俗眼光,只求自己能夠活得舒心暢意的文人們,而通過他們的一些舉動,我們也能夠看出魏晉風骨。

“敷粉何郎,偷香韓壽”,從反常的男性舉動,看魏晉風度

那麼,魏晉時期的文人們究竟有著怎樣反常的舉動?從中又是如何體現出魏晉風度的呢?其產生原因到底如何?我們將在這一篇文章當中一探究竟。

一、“傅粉何郎”與“偷香韓壽”

1.魏明帝的疑惑:什麼牌子的粉底,質量這麼好!

《世說新語·容止》中記載了這樣一則小故事“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餅。既噉,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指的是在魏明帝時期,民間有一男子,名叫何宴,他生得俊美,容貌端莊,並且皮膚也如女子皮膚一樣潔白細膩,再加上才華出眾,所以這樣一位不像男子的男子吸引了魏明帝的注意。他懷疑何宴是因為臉上敷了粉才使得膚色這麼潔白,但是自己好歹也是一代君王,如果直接問這樣的問題未免太沒面子了,所以他想了一個辦法打算試探一下何宴,也藉此來解開自己心中一直以來的疑惑。

魏明帝的方法也非常的直男,他專門選擇一個非常炎熱的天氣,召見何宴入宮,並且專門賞賜他一份熱湯麵。因為在炎熱的天氣喝熱湯麵,一定會出汗,而只要何宴能夠出汗,魏明帝就能夠通過他的舉動辨別出他到底擦了粉,還是他本身膚色白皙。所以魏明帝一邊偷偷觀察何宴的一舉一動,一邊強作鎮定,果然何宴在喝完熱湯麵之後,便熱得大汗淋漓。由於魏明帝沒有提供手絹,所以他只好用自己的袖口來擦汗,令魏明帝沒有想到的是,何宴在擦完汗之後,膚色因為剛出過汗更加紅潤動人,魏明帝這才明白過來,何宴是真的皮膚好。

“敷粉何郎,偷香韓壽”,從反常的男性舉動,看魏晉風度

也正是因為此,魏明帝便把自己的公主嫁給了何宴,而這一個逸聞被廣泛傳播,最後形成了一個成語——敷粉何郎。這個典故後來被用來形容人的膚色白皙,有時候也可以用來形容較白的物件。在後世的許多詩詞當中,這一典故也被廣泛運用,如李端就在《全唐詩話•贈郭駙馬》中有“薰香荀令偏憐少,傅粉何郎不解愁。”之句,在這裡傅粉何郎指的就是唐將郭子儀之子。宋人張炎就有“傅粉何郎,比玉樹、瓊枝謾誇。”之句來形容物,可見這一成語適用範圍之廣。

2.韓壽:被香味出賣,最後如願抱得美人歸

韓壽這件事其實不太好拿到檯面上來講,但是這是《晉書》當中所記載的典故,因此在此一提。這個故事講的是西晉時期的賈充,他有一名手下名叫韓壽,由於兩個人是上下級的關係,所以韓壽經常會去賈充的家裡,跟他討論工作上的事情。但是當時賈衝還有一個小女兒尚未出嫁,並且相貌妍好,年方二八,正是最青春水靈的年紀。而據《世說新語》記載

“晉韓壽美姿容”,因為韓壽本身也是一個俊美的男子,所以每次他去賈充家裡的時候,賈充的小女兒都會躲在屏風或圍欄的後面偷偷地觀看,久而久之,韓壽也注意到了她。

就這樣,兩個都很漂亮的人走到了一起。韓壽開始從高牆偷偷潛入賈家的大院,和賈充的小女兒幽會。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漸漸的賈充發現自己的小女兒不知何時開始注意自己的梳妝打扮了,為了哄女兒高興,他便把外國專門用來進貢的香送給了女兒。有一天賈充舉辦了一個聚會,邀請了所有工作的同事一起來參加,在席間他就聞到了韓壽身上有一股奇異又熟悉的香味,他辨別出這正是前不久送給女兒的香,這種香由於珍貴異常,一旦沾染上了,連月不散。由於這種香是晉武帝贈送的,當時只送給了他和陳騫兩個人,所以在賈衝的心裡,忽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認為韓壽與自己的女兒有私情。

但是自己家裡的安保工作做得還是非常到位的,對於這一點賈衝很有自信。因為家裡的城牆都是高聳著,並且平時的事我也非常的多,所以很難有人進來,因此他就藉口要整頓庭院,派人在全家搜查。終於有人得出結論,告訴賈充,一定要有人做內應的情況下,外人才有可能進來。為了證明這一點,賈衝找來了自己女兒的貼身婢女,在嚴刑拷問之下終於供出了難受經常來找女兒偷情的事實。為了避免將這件事情越鬧越大,賈充最後只好把女兒嫁給了韓壽。而從這件事情來看,韓壽其實是撿了一個大便宜的,他什麼都沒有做,僅憑這一股奇異的香味,就讓岳父大人認準了他。

“敷粉何郎,偷香韓壽”,從反常的男性舉動,看魏晉風度

二、為什麼說“傅粉何郎”與“偷香韓壽”彰顯了魏晉風度

在理解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魏晉風度。

簡單來說,魏晉風度就是在魏晉時期,士人們追求自我,不顧世俗眼光,放誕不羈,開放超脫的一種思想意識形態,並且一系列在這些思想意識形態指導下所做出的行為舉動,都可稱為魏晉風度。

而這些名士們,往往也通過清談、飲酒、步行和縱情山水的方式來表達自我的追求,在精神上則表現為玄學的興起,因此也湧現了許多從行動上和精神上典型的代表。如“傅粉何郎”中所提到的何宴,還有著名的“竹林七賢”。

1.符合魏晉風度中縱情任性的特點

在魏晉風度當中,不顧他人的世俗眼光,從心所欲的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便是其最大的特徵。而敷粉何郎這個故事當中所指的何宴,他之所以能夠代表魏晉風度,並不僅僅是因為他皮膚白皙。更為重要的是在皮膚白皙的背後,是他作為一個學者開創了玄學當中的正始學派。他崇尚老莊之學,因此在畢生作品當中,老莊之學的研究佔了絕大部分。他主張“聖人無情說”也就是聖人是沒有喜怒哀樂的,也不受外界環境和情緒的影響,可以隨心所欲的追求自己所喜歡的東西。何宴所提出的這一點主張,恰好是魏晉風度當中最大的特徵。

而風流的韓壽,在與賈充之女幽會的故事,在當時無疑是觸犯了男女大妨和封建禮教。

但是韓壽卻不受外界人指指點點的影響,將自己與賈充之女偷情的故事編成了一首歌曲——《偷香》,不僅轟動一時,而且流傳千古。這種蔑視封建禮教的行為,也能勉強和魏晉風度沾上一點邊了。

“敷粉何郎,偷香韓壽”,從反常的男性舉動,看魏晉風度

2.學術思想上為魏晉風度提供理論基礎

這一點也主要是何宴的成就。《三國志》對何宴有這樣的記載:“好老莊言,作《道德論》及諸文賦,著述凡數十篇”,他從《周易》的角度解釋《論語》,更是前無古人的創舉,由此可見其學術造詣之高。 作為魏晉玄學的開創者,何宴提出“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作為新學派的創始人,為了鞏固自己的學說,他逐漸養成了召集其他文人來家裡小坐談論學說的習慣,由此開一代清談之風。而玄學也成為了除儒學以外最重要的學說,憑藉著在學術上的進步,玄學的不斷髮展,何宴在歷史上的地位也逐漸提升。

3.五石散的出現催化魏晉風度

如前所述,魏晉時期的文人們提倡的是清談、步行。這裡面的步行,和我們平時走路是不太一樣的,魏晉時期的人們崇尚走路,其主要原因在於五石散。其主要原料為石鐘乳、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石硫磺五種石頭,因此得名。文人們服用這種藥物後,會全身發熱,為了散熱,只好披頭散髮,穿著較為寬鬆的衣袍不斷行走。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文人都服用這種藥物呢?這也主要和當時何宴的名人效應有關。

“敷粉何郎,偷香韓壽”,從反常的男性舉動,看魏晉風度

前面已經說過何宴崇尚老莊之學,而道家一直以來都以煉丹藥為修仙的基本途徑。所以何宴便根據老莊之學研究出了五石散的製作方法,並且堅定地認為這是幫助人成仙的靈丹妙藥。再加上何燕當時在社會上,已經具有較高的地位,所以也頗具名人效應,人們看他服用五石散,便也開始逐漸的模仿這一行為,久而久之,服用五石散已經成為了魏晉時期士人階層的普遍現象。

三、魏晉風度出現的原因

既然敷粉何郎與偷香韓壽可以被判定為魏晉風度的典型表現,那麼接下來要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會出現魏晉風度呢?其原因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1.社會現實迫使當時的士人階層心態發生變化

漢朝以後,整個社會背景都發生了一些較大的變化,東漢末年以來的黨錮之禍貽害甚深,直接造成了魏晉前期各個派別之間的分裂對峙。黃巾軍之亂和三國時代又為後來直接按照門閥士族選拔官員的九品中正制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一些飽讀詩書的士人知識分子報國無門,政治動盪,戰亂不停以及選拔官員標準的變化,都嚴重的打擊了當時的士人階層。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他們紛紛脫離傳統儒家思想的束縛,再加上新的學說,也就是玄學的興起,因此許多人便棄儒,轉而崇尚追求自由和學術清談的玄學。

“敷粉何郎,偷香韓壽”,從反常的男性舉動,看魏晉風度

2.名士們都具有較高的文學和藝術素養

越是混亂的時代,越能夠激發文人和藝術家們的創作熱情,因為一個統一的王朝往往會形成固定和僵化的思想模式,因此不管是在文學領域還是藝術領域都難以出彩,恰恰相反,混亂的時代能夠使得許多思想進行交流和碰撞,因此也會有很多著名文人的誕生。

魏晉風度不是由魏晉時期的一個名人來進行判定的,而是當時整個士人階層的人們,他們的舉動共同構成了我們所說的魏晉風度。要形成魏晉風度,必須具備較高的文學素養和藝術審美水平,不僅能夠充分的理解當時的玄學和清談風氣,也要求士人們具備創作藝術作品之中的能力。

“敷粉何郎,偷香韓壽”,從反常的男性舉動,看魏晉風度

四、結語

對於魏晉風度這一歷史現象的評價,在史學界一直是褒貶不一的,有人認為,魏晉文人們提倡服用五石散是對現實生活的逃避和人們精神世界的麻痺,但是也有人認為,當時的文人們通過清談和縱情山水來放縱自己,也是能夠合理宣洩不滿情緒的方式。

“敷粉何郎,偷香韓壽”,從反常的男性舉動,看魏晉風度

但是我們也可以認為,正是因為知道自己無力去對抗現實,才會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對命運展示自己不妥協的態度,正是因為太熱愛生活了,才會去堅持過好當下,縱情豁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