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落魄时,水镜推荐诸葛亮,为什么只字不提侄儿司马懿呢?你怎么看?

慕容鉴史


如三国演义所言,水镜才是高人,洞察几百年,一切都在他安排掌握之中,且不知人算不如天算,且不管其它,就事论事,如果真如司马懿就是水镜先生血脉相连,那他早就知道结果了,三国争雄打到最后,不管谁输谁赢都是在为司马家族作铺垫而已,犹如电视剧剧情无论多么跌宕起伏,演员表演多么引人入胜,始终离不开导演的安排,诸葛孔明也好,曹操白脸也好,都是表演艺术家,司马懿不光是个好演员,还是名导,历史终究过去,翻来覆去,芸芸众生皆苦,留下典故曰其笑谈,有心人方能始终,无心人茶余饭后的故事罢了!创业艰难何其多,争来斗去却为何,你方唱罢我登场,留下故事后人评!


巫治衡


假设司马懿是司马徽的远房侄子,面对一个落魄户,干嘛要推荐侄子。一个三天两头创业,没一次成功的人过来跟我聊聊天,我会让侄子跟他干,鬼知道他明天能不能吃上饭啊。

推荐诸葛亮,那是顺水人情。大学毕业几年了还天天窝在家里种地没工作的学生,过来跟我说,老师能不能介绍份工作。我说,你亲戚的大公司正缺人,你不愿意靠亲戚关系,下次给你介绍个工作。看看你天天躺躺躺,真成卧龙了。恰巧创业失败的刘备经过,来来来,给你介绍个文员。

你咋把他介绍去干文员,还是个发不起工资的老板?

年轻人,出去吃点苦,锻炼锻炼嘛。

那你怎么不让你侄子去锻炼锻炼?

我能让自己侄子放着五险一金的公务员不干,跟着他去混世?


涂山大虾


水镜先生也就是司马徽,是司马懿的叔叔。至于说为什么像刘备推荐孔明而不推荐自己的侄儿,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水镜先生事先问过司马懿,但司马懿不看好刘备,不愿意去,所以就顺便推荐了诸葛亮。

二、水镜先生个人不看好刘备,认为其势单力薄,司马懿跟了他也难助其成大事,万一兵败,侄儿恐怕也难以落到好下场。所以推荐了和自己非亲非故的诸葛亮。

三、水镜先生心系大汉,愿刘备成事,毕竟他是刘氏后裔名,正言顺,但又不大看好自己的侄儿,恐其误事,所以推荐了自己更加看好的诸葛亮。

四、水镜先生嫉妒孔明才学,同时非常不看好刘备,所以推荐孔明去,准备坑诸葛亮一把。

五、水镜先生倾佩诸葛亮才学,看到他隐居深山而不得志,起了恻隐之心,想帮他一把,所以把诸葛亮推荐给了刚准备搞革命的刘备,希望他能建功立业。

六、此时的水镜先生已洞察天下大势,认为天下三分的格局即将形成。曹操地处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且中原兵强马壮粮草无忧,占尽优势,而曹操本人又尽显枭雄本色,争霸天下的企图昭然若揭。东吴孙策地处吴越鱼米之乡,水师强悍,生活富足,且没有强烈的争霸之心。而刘备此时差不多还是孤家寡人,连根据地都没有,除了占了个大汉皇族后裔的名头,其简直是一穷二白。相比之下,水镜先生肯定更看好曹操,认为自己的侄子跟着曹操必将成就一番伟业,所以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自己的侄子司马懿,当然要他跟着曹操。

七、水镜先生有染指天下的企图,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成事的。同时看好曹操,准备让自己的侄子打入内部,以待时机成熟之时建立属于司马氏的政权。(虽然不知道是不是这样,但历史证明司马氏确实取代了老曹家)

一两千年的时间已过去,王朝更替早已是过眼云烟,我们大部分的认知都来自于三国志和一本带着偏见的三国演义,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早已不那么重要,真相已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正如三国演义的开篇所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双子舟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古代人的行为模式与现代人其实差别并不大。我们可以代入到现代考虑这个问题。

刘备公司让资深猎头水镜先生推荐高管。资深猎头水镜先生从他的人才库里调出来两份简历。一份司马懿,一份是孔明。浏览了一遍简历后,司马懿那一份立刻被束之高阁了。为啥?原因有三。

一,实力问题

水镜先生司马徽虽然交游广阔,实力也算可以。但是总归出身草莽,他本人从未为官。父辈不详,估计也不是什么大人物。虽然同姓司马,但是这个司马与那个司马,其实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他勉强可以自称司马懿的族叔。司马懿礼貌点也会喊他一声。但实际上两人差着阶级呢。水镜先生的出身,决定了他结交人才的层次。像司马懿那种官二代,他是不够层次结交的。而且作为一个有点本事的穷亲戚,他也有自己的骄傲。肯定不会厚着脸皮去上门攀附的。所以虽然同是司马家的,还沾点亲戚。水镜先生却没有那个实力能做司马懿的这单生意。二,职位问题

军师虽然是高管,但是刘备公司属于初创公司。地盘小,实力差,前途不明。待遇肯定给不了很高。而且风险很多大。这种职位,只适合久困于下层,敢舍命赌一把的小年轻。司马懿这种在曹魏大公司人脉深厚的官二代,压根就不会考虑这种草台班子。这样的职位对诸葛亮来说是个机会,对司马懿来说,根本不屑一顾。即使水镜先生厚着脸皮来说项,估计也会被礼貌的送出。

三,立场问题

司马家在曹魏根深蒂固。立场决定了司马懿不可能另投他家。刘备公司虽小,但和曹魏毕竟属于竞争关系。出于家族立场考虑,司马懿也不会选择刘备。水镜先生是司马家的旁支,对这个情况也肯定是知晓的。所以他压根不会去触这个霉头。

综上所述,水镜先生资深猎头乃是人精。略一考虑他就很清楚什么样的人适合这个职位。所以他压根就没提司马懿。


己亥元辰


刘备落魄时,水镜推荐诸葛亮,为啥只字不提侄儿司马懿呢?



司马懿是河南温县人,生于灵帝光和二年(179),比诸葛亮大两岁,父亲司马防,有八个儿子,司马懿排行老二。而司马徽(?—208年),字德操,颍川(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隐士,精通奇门、兵法、经学、道学。称为“水镜先生”。说司马懿、司马徽是叔侄,可能以姓推测,道听途说,有点牵强。



回答这个问题,得先搞清所谓水镜推荐诸葛亮的时间,《三国志.先主传》:【 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表疑其心,阴御之。使拒夏侯敦、于禁等于博望。】



这段所说的“曹公既破绍”,是指建安五年(200)的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袁绍退回黄河以北,这包括官渡大战之前,两场小预演,即《三国演义》中,关羽白马斩颜良、延津诛文丑。因官渡之战前,刘备依附于袁绍,袁绍叫刘备联络汝南的刘辟、龚都,从曹操背后下手,就是乘袁绍、曹操在官渡相持,刘备带汝南兵马,袭击许都,配合袁绍正面战场。但刘辟、龚都是原黄巾余部,军纪差,行动迟缓,战斗力不强,待刘备集合部队,赶到穰山时,袁绍已经被打败。曹操的战时讯息很灵通,探听到刘备攻击后方消息,火速赶过来,截住了刘备。曹操、刘备穰山交锋,刘备先胜后败。老板袁绍已经跨了,刘备只好弃北投南,依附刘表。



刘表亲自在襄阳郊外,迎接刘备,并给补充兵力,派刘备屯扎新野,刘备驻军新野期间,为政清明,声望很高,深得民心,引起刘表疑虑,表面热情,实际防范刘备,但作为荆州背部屏障,防范夏侯惇、于禁,对刘表也有很大好处。这个时间约在官渡之战的次年,即建安六年(201)。



按《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 : 刘备驻扎新野时,徐庶投奔刘备,并给刘备推荐诸葛亮,说诸葛亮堪称卧龙,有大才。刘备对徐庶说,那你把他叫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上门请,要叫来是不行的。于是,刘备亲自去了三次,终于请来了诸葛亮。但这个时间,已经是刘备到新野几年以后,按《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经过,徐庶推荐约在建安十一年(206)刘备最后请到诸葛亮,是在次年,即建安十二年(207)这里就按提问说法,水镜推荐诸葛亮,时间约在(206-207)年。



在刘备刚投奔刘表的那年(201),司马懿经人介绍,已经在曹操刚占据的河内郡,加入了曹操集团的工作。刘备知道诸葛亮时,司马懿已经干事五六年了。就算司马懿是司马徽的侄子,水镜是超世脱俗之人,平时很少主动参与尘世之事,怎么好拆侄子的台呢?


流誉后


司马徽,身为颍川的名士,虽然有经天纬地之才,却甘心做一名隐士,他自己的说法是,即便有功名在身,富贵在侧,如果不受到世人的尊敬,那还不如归隐呢。针对这个问题,南郡人庞统就曾跨越千山万水去见司马徽一面,两个人见面之后交谈了起来,司马徽和庞统两人相见恨晚,一聊就是几天几夜,成为了一见如故的好朋友。

“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故二千里候之。”

司马徽能够得到庞统的认可,一个是因为司马徽有真才实学, 他的学问让庞统极为钦佩;另一个是司马徽是有名的好好先生,一辈子从来没说过谁的短处,更没得罪过任何人。这样一位司马徽,自然会得到无数人的钦佩,庞统自然也包含在内,更何况他们聊天之后,司马徽四处嚷嚷,庞统实在太厉害了,简直可以成为庞统是南州名士之首了。司马徽本来就有知人之名,经过了司马徽的宣传,这庞统的身价蹭蹭上涨,庞统得到了司马徽的泰剧,自然他也不会说司马徽的坏话,如此一来,司马徽知人的名声更盛了。陈寿对司马徽的评价是“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

司马徽虽然是一名隐士,但是却声名远播,成为了隐士中最有名望的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司马徽的“隐”可能并不是我们理解传统意义的“隐”,他的“隐”更像是一种手段。

司马徽抬举了很多的名士,名士们出仕成名后又反过来抬举司马徽,这样的循环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商业互捧。不管怎么样,司马徽的地位在各位霸主心中都很高,当时在荆州落难的刘备自然也希望能够结识这样一位超级人才“猎头”,如果能得到一位司马徽举荐的人才,说不定霸业可成。

刘备去找司马徽,希望能够得到一点指点,他的事业当时在低谷期,很迷茫的时候他问司马徽如何脱困,司马徽犹如指路明灯一样说了一句话,“你缺少一位能够为你出谋划策之人”。刘备一听,可不是咋的,他坐拥三国时期最强战力关羽和张飞,却屡屡受挫不得志,可不就是因为缺少一位军师嘛?这样的人才哪里才能找到呢?刘备把目光看向了司马徽,司马徽自然是内心得意,因为这样的人才当然是他的手里就有了。

司马徽在这个时候推荐给了刘备两位人才,正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诸葛亮是南阳隐士,一直以来“躬耕于南阳”,以诸葛亮的才华,如果想要出仕自然不会缺少机会,但是却未必能够得到重用,诸葛亮一直以来的想法就是能够得到一位可以重用他的明主,不必是一位强势的霸主,因为诸葛亮他可以带着这位明主起飞。诸葛亮这样的诉求,和他多年旧识的司马徽自然了然于胸,于是,司马徽遇到刘备时,他认为刘备是“匡扶汉室”的皇叔,也是诸葛亮一直以来希望得到的“明主”。至于庞统,是司马徽最新结识的人才,又千里来投奔他,有这样的好机会自然要留给庞统。

刘皇叔这一脉在当时是最正统的一脉,有着很好前途的潜力股,这样的优质的资源,司马徽为什么不推荐司马懿给刘备呢?我想这一定是很多三国迷心中的一个疑问,野哥今天就给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司马徽和司马懿虽然都姓司马,但是通过他们族谱的查询,至少在十三代之内没啥交集,也就是说两位不是亲属。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司马这个姓氏的来源是程伯休父在周宣王时期官拜司马,由于军功卓著被此官职为氏,司马是“以官为氏”的由来,在根源上就并非出自一家,所以,即便追根溯源,这司马徽与司马懿恐怕都并非是亲属关系。既然不是亲属关系,两人又没有深交,司马徽自然不会举荐司马懿。

第二、司马懿不需要司马徽举荐。因为司马懿的家世显赫,他的老爹是京兆尹司马防,只要司马懿愿意,随时都能够出仕。除了背景强大之外,司马懿自身的本事也极强,对于司马懿的记载是“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试问,这样的一位少年才俊,又出身显贵,想出仕易如反掌。

第三、司马徽举荐诸葛亮和庞统给刘备,很可能是事先得到过诸葛亮和庞统的同意。因为这两位人才都有经天纬地之才,诸葛亮家已有兄弟在曹魏和东吴任官,他投奔刘备除了匡扶汉室之外,也是最有雄心壮志的一位,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光耀诸葛家的门楣,而不是依靠亲戚关系谋求一官半职。至于庞统,他在东吴失意,自然希望能够在其他的地方获得成功,而他自然希望司马徽有这样机会的时候举荐自己。

司马徽身边的人才其实远远不止诸葛亮和庞统这二位,还有多位好友也都是人才,但是司马徽并未举荐他们,因为他们并不愿意跟随刘备出征。司马徽等人虽然是隐士,但是他们对天下大势了解的极为透彻,自然明白刘备虽然是英雄,想要真正一统天下却难如登天,与其把一生所学押宝在一个落难皇叔身上,还不如“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选择更好的依靠。

这样的想法,不单单是司马徽的朋友们的想法,司马徽自己也是如此,他断然拒绝了刘备的邀请,说他希望隐居。但是在后来曹操攻占荆州的时候,得到了司马徽,司马徽却没再选择继续做隐士,而是选择投奔了曹操,这一点足以证明,司马徽不是希望做隐士,只是不看好刘备,这也是他为什么会举荐诸葛亮和庞统的原因,因为这是诸葛亮和庞统自己的意愿,至于其他人,包括他自己在内,压根就认为刘备不会有啥出息。

“荆州破,(司马徽)为曹操所得。”

司马徽的一次举荐,成就了诸葛亮、庞统,成就了刘备,也成就了他自己。不得不说的是,在刘备落魄的那些年,能够看好刘备,有信心扶持刘备成就一番大事的士人,恐怕也就只有诸葛亮一人而已。


野史日记


水镜先生司马徽是东汉末年名士,精通各种兵法、道学,而且人脉颇广,是当时天下文人最尊重的人士之一。诸葛亮和庞统就是水镜先生推荐给刘备的,刘备在得到他们二人后的确是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最后成为三国强者之一。不过当时还有一位没出仕的人,他就是司马懿。司马懿其实也是一位大才,为什么水镜先生就没有推荐他呢?司马懿和诸葛亮究竟谁更适合刘备?

说到水镜先生,很多人都对他不熟悉,他其实就是道家代表人物,司马徽,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遁法、兵学等,他为人淡雅,学识渊博,是个淡泊名利的名士,他曾经给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的人,很多人都很不理解,为什么不推荐自己的侄子司马懿给刘备,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谋略家,自出生就聪明超于常人,是魏国重要的臣子,西晋奠基人。

就是这样一个谋略超于常人的人,还是司马徽的侄子,为何不被推荐是个未知数,但是司马懿确实是个更加合适的人选。刘备也是及其尊重水镜先生,水镜先生给他推荐的人选他都十分重视,他听了水镜先生的一句话,就去请了卧龙,卧龙凤雏是被司马徽认为得其一人得天下的两个人,这两个人异于常人,极其少有,诸葛亮作为卧龙,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请出。

为刘备出谋划策,为他夺取江山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一场极其具有影响力的赤壁之战令诸葛亮名声大震,让所有人都知道了诸葛亮的存在,有很多人动过挖走他的念头,尤其是手下败将曹操。而凤雏是庞统,这两个人都是水镜先生亲手推荐给刘备的,庞统是个人才,办事效率极高,更是为刘备的事业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但是他有自己非常大的性格缺陷,很嫉妒诸葛亮,总觉得自己的才华根本没有诸葛亮的用武之地。

他一直都因为骄傲自负,一时大意导致被斩杀,从此刘备的统一大业,也就宣告失败了。而虽然诸葛亮还在,但是左膀右臂缺一不可,虽说一山不容二虎,但是有时候就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司马懿是王侯将相,而司马徽善于外交,一生有很多好友,而他更是与诸葛亮和庞交好,深知他们的优秀之处。

所以推荐给刘备,而司马懿从来就和司马徽有过近距离接触,也不是一个交际圈的人,也并不知道司马懿的过人之处在哪里,司马懿的背后是非常强大的身世,所以就算推荐给了刘备,也不一定能够成功。司马懿在世人眼里都是非常有能力,过于常人,刚开始刘备的处境非常窘迫,并不能给人才大展拳脚的机会,其实司马懿更适合他,只不过各种原因错过了。


甲良生日记


答案很简单:因为司马懿根本不是水镜先生的侄子,天下姓司马的人很多,河南姓司马的也不少,岂能因为同姓同时代便强扣上一个叔侄的帽子。

这个提问本身有问题,居然还能惹来一帮“文人雅士”绞尽脑汁的牵强附会,真是好一出皇帝的新装,真会玩啊。

水镜先生司马微淡泊名利,是道家的一名忠实信徒,因为同情世人,所以会推荐心怀悲悯之心的高人出山救世,诸葛亮与庞统才最符合他的眼光,阴鸷的司马懿绝对逃不过他的眼光,所以不被推荐。

三国是一个乱世,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将功不成更是不止万骨枯,汉末三国,各路诸侯混战,百姓惨遭屠戮,千里无鸡鸣,十室有九空。

中国的人口锐减之快之狠,很少有超国三国的,连我们的伟人毛先生研究透历史后都说:原子弹也不如刘关张的大刀。

道字弟子司马微岂能无动于衷,他一方面不忍心看百姓受难,另一方面却不能大刀阔斧的以暴止乱,因为那样违背了道家的原则。

司马微只能推荐大才安定乱世,而他的荐人观念很明显,就是先重德后重才,德轻才低不可怕,德轻才高祸必大,所以说,不管司马微和司马懿是什么关系,司马微都不会推荐居心叵测的司马懿的。


人之骄


为什么不推荐司马懿,古书我真没研究过,但是按照现代游戏《王者荣耀》我总结是怕刘备看不起司马懿。

司马懿核心是近身法术伤害,刘备正好又是近身战士,同时免除一部分法术伤害、控制。司马懿打刘备,正中刘备下怀,刘备二技能顶一下司马懿,司马懿基本就凉凉了。

所以我感觉不推荐司马懿,就是知道刘备看不起司马懿。英雄技能完克司马懿,司马懿也不敢到刘备身边。

历史学的不管好不好,游戏我是认真了解了刘备和司马懿之间的关系,希望对提问者有帮助吧。



角度说观点


司马徽是三国第一智者,诸葛亮和庞统是司马徽的学生,司马懿是司马徽的侄儿。

司马家族要得天下,必须精心策划。

首先,司马徽推荐诸葛亮给刘备,就是想给司马懿当陪练的。

没有诸葛亮,可能就没有司马懿的出头之日。

如果诸葛亮和庞统同时辅佐刘备,那刘备就能得天下。为了不让刘备得天下,还得给侄儿创造得天下的时机。所以,司马老儿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其一者就可得天下。

这明显就是不支持刘备既得诸葛亮,还得庞统。就说得其一,言外之意不能得其二,就是怕诸葛亮庞统合伙打司马懿,侄儿不是对手。

诸葛亮司马懿棋逢对手,这样会给拖延时间给司马懿寻找机会。

刘备襄阳会后逃到南漳水镜庄都是套路,逃跑路线是徐庶指引的,徐庶又是司马徽的学生。徐庶先给刘备说蔡瑁起了杀心,必须逃跑。然后,又挑拨蔡瑁说刘备有私心,要谋取荆州襄阳。这样就一个拼命的跑,一个拼命的追!

至于庞统的死,是有人泄密了。这个人是谁?这个人就是庞统的老师司马徽。把庞统带兵进攻路线告诉了益州守兵,然后又在拦截射杀庞统的山上写上“落凤坡”几个大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