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武汉|医疗队员脸上的“天使唇印”让人心疼

大象新闻特派武汉记者 关新耀 王文斌

脱下防护服,取下口罩和护目镜……看着对方满脸勒痕,医疗队员们“呵呵”地笑了,这些被他们称为“天使唇印”的印痕,是每个从病区出来的医护人员的“标配”。


直通武汉|医疗队员脸上的“天使唇印”让人心疼

2月5日,这是河南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来到武汉的第四天。早上9点,连着忙碌了6个小时的6名医疗队员,从隔离病区里走了出来。

河南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定点援助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医院新区,医院把这个分院腾出来用于专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组建了12个病区,每个病区有50张病床。这次河南省医疗队负责的是C7病区。

直通武汉|医疗队员脸上的“天使唇印”让人心疼

从病区里走出来的6名医护人员中,有一个叫赵娜的,她是来自开封市中心医院的感控医生,也是这支122人的医疗队仅有的2名感控人员之一。她最重要的一项职责,就是帮值班的医生护士做好防护,把他们安全地送到岗位上。“由于防护级别比较高,再加上工作强度也很大,我们在隔离区里不停地工作,3小时之内还可以忍受,超过3小时真的很难受,工作中一层一层穿得特别厚。”

直通武汉|医疗队员脸上的“天使唇印”让人心疼

从2月3日下午6点半开始,2名感控人员同时上岗,一直在连轴转。2月4日凌晨四点半,回到宾馆进行短暂休息后。2月4日早晨7点多,赵娜又再次来到病区,直到下午三点钟换班,这么长时间只睡了一个多小时。“今天我们管理这个病区,接收的病人已经增加到45个了,所以大家的工作强度都非常大。大家进去之后,我摸摸他们的衣服,由于防护服不透气,身上全都是湿漉漉的。”

直通武汉|医疗队员脸上的“天使唇印”让人心疼

赵娜说,穿防护服是每一位进入病区的医护人员的必备工作。帽子、手套、护目镜、鞋套……一件件穿戴好,要花上十多分钟,出一身汗,一道道勒痕让人心疼,“但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救治更多的病患。”

医护人员穿上防护服就完全不透气,戴护目镜还有可能会看不清,因为会起雾。戴上两层手套让手感全无,护士扎针找血管都不好找,得多摸一会儿,抽血的时间也足足拉长了四五倍。有的护士为了尽量少出来、少耗费防护服,选择不吃不喝。“防护眼镜戴好后,会压得面部特别特别地难受,都是血印儿,可心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