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之言」這些事情是我考研後才明白的

<strong>過來人的經驗不一定對,但一定有用,我們不能盲目相信前者的經驗,但也要多聽一些百家之言,因為我們苦苦尋找的答案就在裡面。

我寫文章之前一般都會查閱很多資料,因為每篇文章都是作者自己的觀點,很容易陷入“自我“的世界,所以這篇文章我們先看一下不同經歷的人關於”哪些事情是我考研後才明白的"的分享,都是他們真實的經歷,總會有我們需要的營養。

「百家之言」這些事情是我考研後才明白的


一、考研中途放棄的人

回想去年的考研經歷,真的是感慨良多,儘管沒有堅持到最後,但還是從中收穫到了很多東西,最起碼曾經努力過,沒有留下什麼遺憾。下面就簡單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感悟,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1.選擇大於努力。相信很多人在考研的時候都會糾結,到底自己該不該考研,合理的選擇對自己的人生非常重要,想想當初,自己原本是不打算考研的,但是看周圍的小夥伴們都要考,加上老師、家人、朋友持續的狂轟亂炸,突然覺得考研挺好的,還能繼續上幾年學,不用那麼早走向社會。

於是頭腦一熱,在三天內確定了目標學校並找好複習資料,開啟考研生涯,但最後還是覺得欺騙不了自己的內心,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應該工作的人,從家庭條件,客觀狀況綜合考慮,我還是選擇了工作。

儘管沒有走到最後,但是我也覺得收穫挺多的,最起碼在以後人生大事的考量上,我會更加理性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不會再這麼人云亦云。

2.知識是這個時代最珍貴的財富。書到用時方恨少,這是我在考研備戰中最大的感觸,就如同知乎的那句solgan所表達的“知道得越多,就會知道自己瞭解的越少”意思一樣,直到我考研的時候,我才真正明白,我是那樣的無知,我本以為很多知識,背背就好了嘛,但事實上沒有長時間的積累,我根本無法理解,就算是能夠應付過考試,又有什麼用呢?欠下的東西,社會遲早是要讓你還的。

我開始後悔為什麼大學時候大把的空閒,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為什麼不去讀書?而用在了打遊戲和無效的社交上。

我很怕如果自己考上了研究生後,還是會像考上大學後的那樣,覺得應該放鬆一下去虛度光陰,那個後果很可怕。

3.全球化時代,學好英語是必須的。儘管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但是英文卻是全球最通用的語言,不要以為有四六級就可以了,事實上,考研英語比四六級難度更大,而好的英語水平帶來的不只是升學上的便利。大數據顯示,考研沒過的有3分之2的人都是因為英語。更重要的是,如果你英語不好,你怎麼去看英文文獻?人文社科也好,其他科也好,很多優秀的理論觀點都是在國外。

不知不覺寫了挺多了,暫時也就想到這麼多吧,希望對學弟學妹們有幫助。

「百家之言」這些事情是我考研後才明白的

二、2013年碩士畢業生

我是2010年考的碩士研究生,其實當時我是可以保送中南大學的。

但是,後來看到學校人力資源管理下面有個人力資源開發方向,是我非常喜歡的,所以,就鐵了心參加了統一考試,結果好不容易考上了,才發現,尼瑪,根本就沒區分啥方向啊,都一樣的培養。

所以,第一個明白的道理就是:看學校和專業就行,下面細分的方向其實沒啥差別,當然,也許有的學校有差別。

研究生第二年,我就開始在外面實習,還不錯,200一天,而且給人專門做TTT(培訓培訓師),當時輔導的客戶是九幾年中科大畢業的碩士研究生,我做得還不錯,挺有成就感的,對方也還認可,這實習期間,我結識了很多優秀的人,他們對我今後的職業發展起了很大的幫助作用。

所以,我明白的第二個道理就是:儘早為自己的職業做規劃,提前去實習和探索,結識更多行業內優秀人士,非常有幫助。

工作之後,我先是在一個獨立院校擔任專業老師,後來又競聘教研室主任,競聘成功的原因除了我專業功底紮實外,還離不開當時副院長的大力支持,我並沒有請客送禮或拍馬屁,但和他一直有交流和探討。

所以,明白的第三個道理就是:主動走出去,和領導結交關係(不一定是拍馬屁),讓領導認識自己,甚至是賞識自己,對自己的晉升會有很大的幫助。

再到後來,我又離職跳槽了,原因很簡單,職業發展遇到瓶頸了。跳槽之後,我又繼續努力學習提升,同時開始做自媒體,現在還不錯了,在知乎、悟空問答和公眾號等合計有近10萬粉絲了。

以,我明白的第四個道理就是:永遠不要自我設限,把手頭的事情做好,同時探索其他可能的發展路徑,培養多種技能與能力,實現1+1>2。

「百家之言」這些事情是我考研後才明白的

三、研究生剛畢業的女生

考研之前總想著讀了研究生就能夠提高自己的學歷,從此在導師的帶領,師兄師姐的幫助外加自我努力之下走向人生巔峰。考上研究生之前幻想考研究生生活是非常美好的,但是當我真的考上研之後才發現夢想的確很豐滿,現實確實很骨感。

當初選擇時不辨對錯,悶頭就走了下來,考研究生其實是為了刷一波我的學歷,因為我本科院校比較差勁,我又有名校情結,想進入一個重點大學讀本科,但是現實是我高考失利,那麼我想的就是在本科期間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一個重點高校讀研究生,其實我想這也是大多數和我情況類似的朋友的想法,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提升自己的學歷。但是當我考上了研究生之後我發現,自己並沒有改變我心裡對於高考失敗的挫敗感。

所以我有時候會反思自己,如果早知道會是這樣的,我還會不會選擇考研,我想我會的,即便我當初考研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能夠在學術上有多大成就或者在某一領域能進行深入研究,僅僅是為了刷一番自己的學歷,將來好找工作和滿足自己的高校情結。但是後來在我讀研期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包括學術能力,為人處世。

的確,當初的選擇我沒有分辨對與錯,我沒有考慮我的出發點是否是正確的道路方向。但是我堅持了自己的想法並且去努力,不代表我讀了研究生能夠怎麼樣,而是在這期間我收穫了很多。

一入研門深似海,從此三年是路人。我這個專業是三年,第一年是上課加考試,我還自己參與了一些類似教師資格證的考試,然後研二就是寫小論文,因為我們畢業條件裡面是必須得在核心期刊上發表文章,研三就是一直和畢業論文打交道,期間還會參加一些競賽然後參加一些導師的項目。

雖然有時候有一點點累,不過的確很精彩,也很鍛鍊人,我的同學有時候跟著老師去出差學習,一走就是一個月兩個月,回來之後黑了好幾度,問他們累不累,他們雖然也說累但是更多的是講的他們這一個月的所見所聞,所經歷的事情,所學習到的知識,讓我羨慕不已。

自從讀了研究生和朋友們相聚的時間慢慢變少了,暑假可能回家也就待個幾天或者不回去,在學校學習,其實這也和個人的選擇有關係,如果你願意好好搞學術就認真對待,不願意就搞好畢業條件,我其實屬於那種抱著刷學歷心態進來,後來改變,希望能夠在學術上有所進步的那種。也放棄了很多和朋友一起玩耍的時間,朋友們結婚也都是隔空送祝福。

讀了研究生才明白每個人的潛力只要擠一擠總還是會有的,以前總覺得自己做事情不夠堅持,有些事情自己做不來,讀研之後不得不學會自己處理事情,才發現不是自己做不到,逼一下自己能力就出來了,我也很吃驚這件事情。

考研這件事:我也是最近才開始認真反思我的研究生生活,其實考研這件事情我一直不後悔,剛開始可能不知所以,現在明白每個人都是朝著自己的夢想所努力的,如果當初不是因為我的夢想和學歷有所關聯,我可能也不會為了刷學歷而去考研,不管我們的目的如何,只要你朝著目標去努力去奮鬥,都是值得讚揚的。

「百家之言」這些事情是我考研後才明白的

四、未能上岸準備二戰的同學

2019年考研大軍一員,目標院校在北京,本科普通二本,考研結果失敗。

但通過這次經歷,才明白考研中,運氣真的佔很大成分。

所謂運氣,並不是說努力不重要,而是在非常努力的基礎上,如果沒有運氣的加持,會造成很多讓人可惜的結果。

我的一位學姐,本科成績非常優異,一戰名校因為一分之差失利,後拒絕調劑,重新二戰。二戰成功闖入北京某985複試,但最終學校錄取10人,她排第11名。並不是這位學姐不努力,我還記得原來不化妝不出門的她頭髮亂亂的坐在自習室裡寫題,人生就缺少了這麼一點小小的運氣。

反觀和我同屆的同學,複習期間整日睡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但因為專業冷門學校又選的恰到好處,考上了武漢某重點高校。

同學的姐姐,公務員考試和研究生同時通過,單位特批她可以一邊上著全日制研究生,一邊在單位工作。單位儘量給她減少工作量。

有的時候,這一點運氣表現在分數,排名上,有的時候又表現在:想去圖書館學習的時候,恰好有人幫你佔座。晚上因為飢餓不想學習的時候,恰好有人送來了零食。所以,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有時候覺得不公的事,想想細節有可能會得到答案。

考研失敗並不意味著什麼,不用著急著否定自己或者懷疑人生。有可能就是運氣差了那麼一點點。如果在擇校上懂得收集更多的信息,挑選最適合自己的院校,那麼二戰成功的幾率就非常大了。

今年我也要二戰,各位同學,我們一起加油!

「百家之言」這些事情是我考研後才明白的

五、研二學生的分享

如果不讀碩士,可能我會一直活在自己單純的世界裡!本科學校渣、專業渣,完全喪失了鬥志,還自我感覺良好,因為周圍的人都在混日子,說實話我是很鄙視這類人的。

混日子到了大三也並沒有考研打算,考慮到家庭的原因一心想出去工作,認為只要勤奮點,未來都還是有希望的。然而找了一段時間工作無果,在室友的帶動下,我還是加入到考研的大軍中。

考研初試發揮失常,複試面試倒數第一,即便這樣我還是考上了研究生,並且導師圈內知名。但是考上研後,我仍然不知悔改,研一都一學期結束了,我仍然不知道什麼是讀研,和我一起考研進來的已經做了一學期實驗了,我連實驗室什麼樣子都還不知道。事實證明,當我正真讀上研後,我發現有些事情確實做的有點晚了。

第一, 真的要儘早聯繫導師,確定自己研究方向,從查閱文獻上早做準備;

第二, 如果你找的導師不著急,就儘快換下家吧,因為你跟著他搞學術,他很可能不會指導你,即便他科研經費充足;

第三, 你一定會遇到很多牛逼的人,有些是你一輩子都無法追趕的,有些是你追趕起來非常吃力的,你會發現自己是有多渺小,找不到工作是有原因的;

第四, 科研需要協作,特別是前期。如果你發現你的課題與周圍人的課題基本沒有聯繫,不管喜歡不喜歡,趕緊找導師換吧,一個人的科研路艱難而又孤獨;

第五, 我其實很不想和我指導老師交流,但周圍混得好的用實際行動告訴我一個道理,和導師的關係真的要搞好,想盡一切辦法,因為你很可能比其他人早發文章,即便摻水,但獎學金會拿到你笑醒,也許還有時間申請出國之類的,到那時候你有更多機會,說不好就改命了;

第六, 如果和導師關係不好也不著急,去哪裡都可以搞科研,沒人有權利讓你退學,在你違反相關規定之前;

第七, 讀研本應該是一個高標準的過程,但現在的碩士生畢業確實簡單不少,不比本科難;

第八, 導師不會在乎你的性別和出生(本科院校),他只會逼著你去做一些事情,他要的是成果,至於你要死不活的他根本不關心。

最後,以上為個人觀點,有不同看法,希望一起留言討論。

「百家之言」這些事情是我考研後才明白的



看完以上這五位”過來人“的分享,也許你此刻腦子裡很亂,越發的茫然和不知所措,但你不用擔心,因為當大量的信息進入你的大腦時,大腦需要一個整合的過程,尤其是這些主觀性很強的分享帶有很多分享者個人的見解。

「百家之言」這些事情是我考研後才明白的


  • 但無論考研以什麼作為目標,經歷了三年的學習,能力和知識都會得到一些提高,但具體是什麼程度,與我們的心理期望、個人能力、家庭背景和投入程度息息相關。

去其糟泊,取其精華,多多思考一下自身的情況,不盲目,不跟風,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