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擇校應該注重地理位置還是學科實力?

鄭日安


大家好!我是角胡大叔,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對於考研擇校是應該注重地理位置還是學科實力呢?大叔是這樣覺得的!

科研實力最頂尖的院校地理位置肯定不會差。像一二線城市的院校,特別是985或者211名校,科研實力都不會弱。如果說你的成績可以讓你上這類學校,那麼我相信你可以根據你喜歡的城市來選擇要報考的院校!其他的院校,就需要根據個人的成績和個人意向了!

瞭解考研院校的同學肯定會知道,全國的考研院校是分區的。在同一個區內的院校,還會有調劑的情況,所以說如果是自己的成績過了國家線,但是卻沒有達到自己想要報考的院校線,自己又同意了院校調劑的話,地域就不一定是你自己來選擇了!有可能你報考的院校距離你實際調劑的院校相差一個南北!

所以最重要的是看你的成績說話!科研實力強的院校,對於研究生的錄取競爭肯定也很大,對於研究生的水平要求也高,如果你的成績達不到線,你是沒有希望的!成績過線了才有機會擇校!當然這些是後話了。考研都是要先定好專業和院校的,報考時候就要定好了。這將會決定你以後研究生三年在哪兒生活和學習。也很大程度上和你畢業之後的就業相關!

考慮到自己以後就業和個人發展,想要在哪個城市發展就業,可以參照選擇當地的相關院校,研究生三年同學老師都在同一個城市,畢業之後就業也可以從中獲得相應的人脈幫助,是對自己的就業有幫助的。注重科研實力的,那麼在你確定自己的考研專業之後,就可以對可報考的院校進行篩選,選擇自己可以考得上的院校中科研實力最強的院校。但是大叔覺得,現在研究生也不是太稀少的人才了,雙非院校除非是特殊專業,科研實力相差不會太巨大,而且對於以後就業也產生不了太大的幫助,地域好的話還行,地域差的基本上你都不會留在院校所在地就業!考研帶給你的只是一個碩士學歷而已,那個城市從此與你無關!

大叔大學時候也結識到好幾位研究生學長,本科都是普通院校,研究生考到了大叔的大學,也是雙非院校,只能算是省重點大學。有三個畢業之後繼續考博了,為的就是上985和211名校,一個考上了廈大的博士,一個考上了復旦,還有一個考上了南開。因為985和211名校的科研實力更強,可以接觸到最頂尖的科研團隊!大叔大學班上也有好幾個同學考研的,有兩個是大叔大學時候玩的比較好的朋友,一個考上了廈大,說是為了名校,科研實力強;一個考上了長安大學,因為他家就在西安,想著以後工作生活離父母近一些。

讀研也要看你個人是希望以後搞科研做主業還是說只是要一個研究生的學歷。如果你是想走科研這條路的話,那麼院校選擇的出發點可以從科研實力出發,地域排在第二。如果只是想要一個學歷,畢業之後還是要就業的,那麼可以優先考慮地域,畢竟好的城市就業機會肯定更多,對於自己以後的發展幫助也更大!


我是角胡大叔,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我們一起交流一起成長!



角胡大叔


根據現在頭條的環境來說,到處可見“XX學校易考、二本考985、XX學校就業率高”等等的文章,可以看出來絕大多數的同學在選擇學校是“盲選”的,因為對學校的情況一無所知,單純的看了一篇文章就覺得自己喜歡這個學校了,對自己的實力是缺乏認識的。

在到底是選擇地理位置還是學科實力這個問題上,小編覺得最重要的是先要能考的上,也就是要對自己的實力有認知。

海天小編認為通常到了6月份,是一個黃金時間點。

因為這個時候你基本上已經知道自己的學習狀況和實力了(不知道的可以模擬一遍)再來做院校的選擇就會更加科學和公平,瞭解了目標學校的分數線之後,甚至有機會再在暑假期間提分往名校衝一衝。

具體選出“備選學校”的方法是:

據一項調查顯示,正確選擇學校和專業會讓考研成功率至少提高50%。可見,在考研過程的悉數選擇中,如何擇校選專業成為了考研勝利至關重要的一環。

1.專業範圍選擇

(1)考研可選擇“本專業”。如:研姐本科就讀專業為“金融學”,該專業屬於“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該一級學科下有“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等10個專業。對於該考生而言,這10個專業均為考研可選擇的“本專業”。

(2)考研可選擇“相近專業”。如:研姐本科就讀專業為“金融學”,該專業屬於“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與該一級學科平行的一級學科為“理論經濟學”,“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之下有“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等6個專業。對於該考生而言,這6個專業均為考研可選擇的“相近專業”。

(3)考研可選擇“跨專業”。不屬於本科就讀專業所屬學科門類的學術型碩士和專業碩士,則為考研可選擇的“跨專業”。

2.意向專業選擇:根據自己的意願和前面兩個步驟,確定自己想考的專業,確定是否跨專業考試。

3.意向地區選擇

(1)就業原則:未來打算在哪兒就業,就選擇在哪個城市讀研。這是讀研選擇地區的第一原則。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學校較多,同理每年的各學歷層次的應屆畢業生較多,工作競爭相對激烈。例如,如果在北京讀完研究生後,研姐將回到家鄉所在省的省會就業,則選擇在本省省會讀研為更好的選擇,既利於人脈積累,也便於利用好地緣優勢。

(2)安家原則:未來打算在哪兒買房子、組建家庭,就選擇在哪個城市讀研。這是讀研選擇地區不得不考慮的現實問題。未來大家都需要組建自己的家庭並照顧父母。在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買房壓力大,如北京房價動輒幾萬元每平,成家安定下來相對非常困難;而其他的省會城市或中小城市相對輕鬆。例如,如果家庭經濟狀況不是特別富裕,原則上不建議選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作為安家的城市。

(3)經濟原則:相比較而言,在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讀研需要承擔更大的經濟壓力,固比其他省會城市對於家庭經濟狀況的要求更高。例如,在北京、上海讀研的學費、生活費、其他開銷,將遠遠大於在武漢、成都等其他城市。

(4)一區、二區選擇:按照地域原則,教育部將不同的省份劃分為一區、二區,每年的考研複試分數線也分為一區線和二區線。相比較而言,每年國家二區總分線比國家一區總分線要低10分,單科分數線也更低。

以上,分享結束,有什麼問題可以評論或私信小編~


海天考研資訊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沒有說固定的那個優先,只能你先問自己,你為什麼考研?你將來想做什麼?你想在哪裡生活?

如果你考研是為了一個學歷的牌子,而且你家裡也能安排工作,那就只需要按你得水平考個儘量牛的學校985/211。

你要看你這個學歷能帶給你什麼?如果你想在北上廣工作,那最好北上廣的學校,當然,如果你考的事北上廣的普通本科,沒啥競爭力,還不如選擇一個異地專業排名(理工農醫)或者大學排名(社會人文學科)靠前的學校!

情況分很多種,關於專業和院校選擇的問題可以看我賬號的第一篇文章,也許會給你點參考!



金釵1981


必須選擇重點大學才是王道。專業要選好。千萬別學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