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缺席,《中国诗词大会》是否还有“灵魂”?

新一季《中国诗词大会》正在央视播出。这档全民参与的知识性问答类竞赛节目走过四年之后,第五季有了新变化:新主持人龙洋接替了“零差评”的董卿,这给节目带来了新气象。不过,没了董卿的诗词大会,大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因为在很多观众看来,《中国诗词大会》的“灵魂”就在于董卿的主持。那么,失去了董卿的《中国诗词大会》是否还有“灵魂”?从微博到豆瓣,网友们热议最多的还有:董卿去哪儿了?

董卿缺席,《中国诗词大会》是否还有“灵魂”?

●缺憾:董卿缺席就像饺子没有了馅儿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听着电视上《中国诗词大会》里的各种名诗佳句,迎接春节假期后的新一年。如此别具中国味的“迎新”方式陪伴国内观众今年已是第五个年头。

大年初四晚,《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在央视一套开播,观众熟悉的康震、蒙曼等继续坐镇点评席。意外的变化是,董卿不再担任节目主持人,由新人龙洋接替。

在前四季的节目中,董卿“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与《中国诗词大会》堪称绝配,互相成就。

本季新主持人龙洋接董卿的班,其压力可想而知。

董卿缺席,《中国诗词大会》是否还有“灵魂”?

虽然第五季到现在已播出了四期节目,但呼唤“董卿回来”的声音还是不绝于耳。

“看了十分钟,不是那个味,就果断放弃了。”这样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有观众说,自己特别怀念董卿主持时候的开场白,要么是介绍一位诗人,要么是介绍一座城市,运用的诗词恰如其分,美好的意境一下子就会将观众带入到古诗词美好的意境之中。“但是龙洋只是引用了一句‘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还有观众觉得龙洋的语气太急、太硬、太用力,没有董卿笑语盈盈的淡定和从容,像是从新闻直播间里拉过来的。大家分析,这有可能和龙洋以前主持的节目有关,而且也能感受到她的紧张与压力。此外,观众怀念董卿的一点还在于,董卿在选手与嘉宾点评之后,总是能做出简短的总结,在进行自己的挖掘,抛出更多的思考。“这样让诗词大会的舞台变成了观众的思维发散的地方,让节目有了更大的空间。”但龙洋和嘉宾的互动好像只是按照流程走,没什么即兴发挥的亮点,龙洋基本上只是起到了串联左右,没有从选手答题中作出适当的延伸。

很多人觉得,龙洋在年轻一代的主持人里面算是很优秀的,但是有董卿的珠玉在前,就难免让观众有“龙洋主持的是比赛,而董卿与观众是在分享诗词的魅力”的差异感。

董卿缺席,《中国诗词大会》是否还有“灵魂”?

●新人:青春活泼成全新吸睛亮点

不过,也有观众认为,节目需要新变化,不妨给新人一点时间。事实上,随着节目播出,也有不少网友开始喜欢这个“酒窝小姐姐”,对年轻有活力的龙洋表示了更多包容。“我特别喜欢她甜甜的笑和两个小酒窝,完全就是春风扑面的那种清新的感觉。”有网友提到,仅从外形上看,董卿走的是端庄优雅大气路线,龙洋的青春、朝气和主持过程中透出来的活泼、灵动则格外吸睛。“比如第三期节目里,王立群老师解说崔郊的诗时,她不停夸王老师很潮,开玩笑也没有断过。和小朋友学员交流也可以很快拉近距离,给人很亲切的感觉。”

对于龙洋,南京观众一定不陌生,今年30岁的龙洋2011年进入南京电视台担任《直播南京》节目主持人,2015年又加盟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过《魅力中国城》《2018·315晚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0网络春晚》《2020春晚进行时》等节目。不仅可以主持新闻类节目,综艺、文艺类节目也都涉足过。不少网友之前看过龙洋在央视资讯节目《第一时间》中担纲“龙洋早间秀”板块主持,新闻热点说来就来,说唱点评样样都会。主持风格活泼开朗,内容也紧跟网红热点。但龙洋走上诗词大会这样的文化节目也是职业生涯头一遭,如此转型在主持风格上肯定会有不搭的地方。比起董卿的知性优雅,龙洋的诗词素养和文化底蕴不足,从首期节目一开始就显得拘谨,但相比而言,如果董卿是可以和嘉宾一起高谈阔论的文人雅士,龙洋的谦虚、不卖弄,则带给观众一种有着求知精神的学生感。几期节目下来,龙洋也显露出自己的主持功力,状态渐入佳境,她还需要适应诗词大会,观众也同样需要习惯诗词大会的这位新主持。

龙洋也在微博发文,表示要更加努力,“良言一句暖三冬,这些鼓励足够我冒风雪也要求奋发,只有更努力,变得更好,才不辜负每一个曾经肯定过我的你,才有可能成为一道光,也去照亮更多的人。我会加油的!谢谢你们。”

董卿缺席,《中国诗词大会》是否还有“灵魂”?

●热议:网友都在问“董卿呢”

按事先的节目规划,第五季的《中国诗词大会》还有一期数量上就将过半。但多少因为已经是老节目、大家习惯了缘故,今年节目引发的热议并不算多。在微博上搜索《中国诗词大会》,系统自动提示的模糊结果中,排名靠前的有两条热议较多:除了“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就是“中国诗词大会没有董卿”。新一季节目更换主持人带来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点击后面一个搜索结果,可以发现已经有网友把#诗词大会没有董卿#设成了一个单独的话题。其出现时间大多刚好是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开播的1月28日晚上。从时间上推断,不少网友应该是在看了第五季的首期节目后,才发出的感慨:“可惜没董卿主持,她温婉古韵的风格和诗词大会契合,没有董卿的诗词大会就像饺子没有了馅儿。”也有文化娱乐类的博主直言:“许多人看《诗词大会》就是为了董卿而看,那种气场的诗歌朗诵,或许只有董卿才能主持出那种味道吧。”

换到豆瓣上,尽管《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目前还暂无评分,但也已经积累了近百条网友短评,其中超过半数都提到了前四季的主持人“董卿”。有网友表示“董卿的缺席让本季诗词大会少了些许韵味。”也有给出4星评价的网友直言,自己扣去1星就是因为“换了董卿,嘉宾给力,但是主持人掉了一级。”

董卿缺席,《中国诗词大会》是否还有“灵魂”?

●董卿:诗词流淌在血脉里

大家如此想念董卿,是佩服董卿对诗词的信手拈来,和嘉宾、选手无缝对接。不过,在这光鲜的背后,却是我们看不见的努力和付出。

在2015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筹备时,总导演颜芳就找到董卿,想请她担任主持人。当时董卿在美国的学习计划尚未完成,但看到节目组递来的厚厚一本彩色打印的诗词题库,她决定暂时留下来。

“尽管现在诗词大会火了,但最初肯定不是冲着收视率去做的,如果比收视率,还有比春晚更高的吗?甚至一开始还有人有疑问,这样一个诗词类的节目,会不会曲高和寡。”董卿说,“但对我而言,工作21年了,这些都不重要,节目内容对我的吸引力非常非常大。主持这档节目,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仅学习诗词,也学习为人。”

董卿缺席,《中国诗词大会》是否还有“灵魂”?

在录制诗词大会期间,董卿每天都抽出专门时间,和出题老师一起把当天的题都过一遍;在台下,她反复细看“百人团”中每个人的资料,跟其中很多人也有过单独交流。“他们不仅是一个选手,我要寻找他们作为一个‘丰富的人’的闪光点,不然就缺乏动人之处。生活之丰富、之奇妙,总是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董卿记得,“百人团”中有一名“诗词背包客”,驾车寻访了唐诗宋词中提到过的240多个地方,遍访名山大川。这样的故事被董卿记在心里,在恰当的时候讲述,让今人生活与古人诗词相遇。

“能脱颖而出成为攻擂者的选手,以年轻人居多,不是仅凭一点兴趣爱好就行的,需要长期积累。我经常会被选手过人的记忆力和才华折服。”董卿说,“只看诗词储备量,很多选手都有上千首,但最终,最可贵的不是你记住了多少诗词,而是你有没有体会到诗词中的精神与情怀,诗词有没有完善你、滋养你。

董卿曾在接受采访时也流露出对诗歌的由衷热爱,“诗词是一种情怀,现在生活节奏变快,很多东西被我们忽略或遗忘,但古诗词一直浸淫在我们的血脉里。就像有人问世界著名登山家乔治·马洛里,为什么要攀登,马洛里回答,因为山就在那里。诗词也是如此,为什么要学诗,因为诗词就在那里,生生不息千年。”值得一提的是,董卿还曾在华东师范大学读过两年古典文学研修班。

董卿缺席,《中国诗词大会》是否还有“灵魂”?

主持四季《中国诗词大会》,董卿自认为收获很多,因为这是一档可以“汲取养分”的节目,“我丝毫没觉得《中国诗词大会》是一场竞赛,而是始终沉浸在一种狂欢的氛围里。”

董卿曾说,如果不是主持人,说不定也想站在“百人团”的位置上。她为自己设计的开场白是苏轼的《定风波·三月七日》,“也许我年龄稍长,经历过一些事,更需要一种好的心态,雨天无妨,晴天也很好。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节目之外,董卿每天都会留出时间给阅读。和很多人一样,董卿的第一本诗词读物是《唐诗三百首》。“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身教一定大于言传。”董卿记得,爸妈在家没事就是看书;上小学时,父亲会要求她在课外书里但凡看到成语、诗词,都要抄在小纸片上,贴在小书桌上,“他回家要检查”。“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这也是受了父母的影响,董卿的父母都是复旦的毕业生,平时爱书、谈书。父亲的刻苦和勤勉、笃信靠努力改变命运的信念,都流淌在了董卿的血液当中,成为她基因的一部分。

董卿缺席,《中国诗词大会》是否还有“灵魂”?

董卿有时也在想,她想做的是什么呢?她想到她很喜爱的文学家巴金先生说的一句话:“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如果说所有我们媒体人的工作能够让更多人意识到这一点,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那我们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有意义的。”董卿说。(来源:《人民日报》王珏/文、《中国青年报》蒋肖斌/文、《扬子晚报》张漪/文、《北京晚报》邱伟/文、人民网 张楠/文、《重庆晨报》裘晋奕/文、北晚新视觉 邱伟/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