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期不要糾結於短期增速,政策重心應該保民生穩就業

經過此次疫情的階段性衝擊之後,

我們相信宏觀經濟最終會緩過來,但是對於實際承擔了疫情衝擊的微觀企業和個人,尤其是受疫情影響的廣大中小微企業部門和民營經濟來說,如果疫情的影響3個月內不能有效平息,可能面臨的是資金鍊斷裂、資產負債表崩塌的風險。

中小微民營企業,既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消費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的主要構成,又受機制成本上升、影子銀行去槓桿等諸多因素影響,近年來正處於最困難的經濟週期。中小微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城鎮就業,中小微企業的現金流危機首先導致的是失業問題、民生問題,殃及社會穩定。

因此,對於當前特殊時期的政策應對,我們明確認為政策的重心應該是保民生、穩就業,而不要過於糾結於短期經濟增速的下降;政策的抓手應該是救助保護受到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部門和民營經濟,最大限度把社會資源讓渡出來給民生

;在疫情退去之前,爭取早日結束疫情才是當務之急和恢復經濟的根本途徑。

一、具體來講,我們認為財稅政策應該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第一,提升財政預算赤字率,既為防疫工作和恢復經濟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間,也可對沖經濟減速帶來的財政收入下滑。考慮到最近幾年廣義財政預算化和硬化預算約束有很大加強,可考慮大幅提升官方赤字率至3%-4%,提高專項債發行額度或發行特別國債

當前官方赤字率每提升0.1%,可增加約1千億財政資金(年GDP約100萬億),如此可增加財政資金最多至1萬億以上。多增的財政資金,應當主要用於減稅降費、財政補貼,彌補此次疫情暴露出的醫療基礎設施不足等短板,改善民生問題和中小微企業的生存狀況,而不是鐵公基等傳統基建投資刺激

第二,進一步加大與疫情相關的財政支出力度,保障湖北和其他疫情嚴重地區的醫療條件和防護用品需求,對一線醫護人員進行額外補助,加大相關藥品、疫苗等的研發支出。

第三,充分調查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微企業的節後復工和生存狀況,對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消費服務業和第三產業的民營中小微企業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例如下調增值稅稅率、下調五險一金的繳納比率,必要時重點疫區可免除今年全部的稅費,放水養魚。

第四,對重點疫區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直接發放無息和低息貸款,由中央財政貼息,緩解債務負擔。

第五,對於商業地產企業在債券發行、信貸額度等方面給予適當優惠,給商業地產企業對租戶適當減免商鋪租金提供政策空間。

第六,對因疫情導致失業的困難群體進行再就業指導,提供臨時性基本生活補貼,及時緩解因失業帶來的潛在社會穩定問題。

第七,研究建立失業保障基金,用大數據給失業人員精準派發每月定時定額的電商消費券,最大程度地構成“財政-消費-生產”的經濟活動閉環。

二、對於貨幣政策,在疫情廣泛波及全國的情況下,仍需實施更積極的貨幣政策,並結合差異化的結構性政策。

第一,全面降低政策利率,通過LPR機制引導企業貸款利率下降,實質性減輕企業債務負擔。

第二,鼓勵銀行信託等金融機構進一步臨時下調湖北和其他重點疫區部分行業企業的貸款利率,降低受損企業的債務負擔,給予適當政策優惠,類似TMLF操作。

第三,對停工停產企業即將到期的貸款和債券進行適當展期,加強各方利益協調,防止不良貸款率快速升高和債券集中違約。

第四,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為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對壓力較大的金融機構及時補充資本金,防止實體經濟下行壓力向金融系統傳導引發金融風險。

第五,充分調動四大國有AMC和地方AMC的能動性,以市場化方式吸收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提高不良資產處置能力。

三、除財政貨幣政策外,其他社會性政策也應及時推進。

第一,在保證人員、物資安全的前提下,儘快恢復物流運輸系統,恢復畜牧養殖業的飼料供給和產成品輸送,可以降低第一產業的損失,也有助於緩解短期食品供給壓力。

第二,在延遲復工期間允許企業按一定比例向員工支付工資,兼顧員工生計和企業效益。

第三,進一步加強信息公開透明,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強化對官員和機構的監督和問責,對防疫工作出色的機構和個人也應適時表彰。

第四,在保證物資投放的前提下,儘量不干預物資價格,讓市場調節物資供求,避免因短期物資緊缺導致的恐慌性搶購加重物資不足,長期又出現產能和庫存的過剩。

第五,將延長春節休假的1月31日、2月1日和部分省份延遲復工的2月3日-7日認定為特殊休息日或普通工作日,而非加班雙薪的法定節假日,儘可能減少企業因延遲復工增加的經營性損失。

風險提示

團隊介紹

宋雪濤 | 宏觀團隊負責人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特邀項目研究員,著有多篇學術論文、人民銀行工作論文、CF40系列叢書等。

向靜姝

倫敦商學院碩士,主要負責海外宏觀和大類資產配置研究。曾任Man Group AHL(倫敦)量化分析師。

趙宏鶴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碩士,主要負責國內實體、經濟政策和金融市場研究。

特殊时期不要纠结于短期增速,政策重心应该保民生稳就业
特殊时期不要纠结于短期增速,政策重心应该保民生稳就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