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书籍令你印象最深刻?

yEs_HeLlo


《战争与和平》这本书令我印象深刻,是托尔斯泰以19世纪初的俄法战争为背景创作的一本文学巨著,书中的人性与罪恶交织,生存与毁灭并存,颂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人物生动,情节跌宕起伏,非常精彩。

推荐给大家。


非羊日记


阿图•葛文德《最好的告别》

一本关于疾病和死亡的书籍,适合每一个身患重病或有过医院经历的朋友。

三月份的时候,我因为身体问题,休了三周病假。我给它取了一个美好的名字——来自春天的假期。

但其实,那三个星期是我二十几年来身体遭受最大程度痛苦的三周。

因为病及髋关节,那些日常最基本的事情——走路、上厕所、穿裤子、睡觉翻身,都变得困难起来。床铺到卫生间明明来回只有不到4米的距离,挪了20分钟。

庆幸的是,我内心并没有任何绝望的感觉,反而更平静。那些平时烦恼的金钱物质问题,在此时通通变得不重要。

人在生病的时候,欲望就是会变得很低很低,只要被允许像正常人一样自主生活就已经很满足。

甚至在某些时刻,我觉得生活中最好的事,就是能自由的上厕所。

你会认为这没什么,因为你还健康,等你卧病不起的时候,你就明白了。

正是因为有过这段经历,我才有了十分迫切的愿望想要读《最好的告别》,也因此在读到某些片段时,内心激动不已。

书中讲述了很多关于疾病和死亡的故事。

萨拉在怀孕39周时查出癌症;作者的父亲因为脊髓瘤右臂麻木不得不提前退出手术台;钢琴教师佩格在生命的最后三周仍然坚持给学生上课……

面对死亡,医生或者病人家属的默认选择是采取措施,治疗点儿什么!

于是,大多数人在监护室里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日子。

他们躺在那里,戴着呼吸机,身上插满了管子,血肉里还有新缝的线,每一个器官都已停止运转,心智摇摆于谵妄之间,永远意识不到自己可能生前都无法离开这个暂且的、灯火通明的地方,更没有机会说“再见”“别难过”或者“我爱你”。

我想,这对病人自己来说,已经不能算活着。

抛开个人或家庭,对社会而言,把费用花在最后几个月没有任何明显作用的治疗上,也是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我不是认为老年人或者得绝症的人,就不值得救治,而是倡议放弃一些耗费大量资源而又无明显效果的救治,把资源留给更有希望的群体。

日语里有“业”这个词,它意味着,如果事情要发生,那么,我做什么都无法阻止。

既然如此,就好好的活到终点。

我想,如果有一天自己患上了癌症,或者任何相似的晚期、不可治愈的疾病,我会选择放弃治疗。

在意识还清醒的时候,我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告诉他们我最在乎的是什么,我想怎样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如果我想吃冰淇淋,那就让我吃冰淇淋。

我害怕的不是疾病或者疼痛本身,而是因此带来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和无法保持完整的自己。

疼痛毕竟只是间歇性的,而不能自主带给人的内心煎熬却是每一分每一秒。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疾病,不是通过个人努力就可以避免或者治愈。但更多疾病,完全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避免或者无限推迟。

我们不能把生命的决定权完全丢给医生。

对医生来说,有时去治愈,常常是帮助,永远是安抚。

我还年轻,在医学条件和身体允许的范围内,我会认真的活着。

我还会希望,有一天开门很慢是因为房子太大,而不是生病了走得太慢。

多么美好的愿望,不是吗?



送你1颗子弹


好书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也有不少。这里我着重谈《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1、为什么要提到这本书?起初知道薛兆丰这个名字,是在《环球人物》里的一个专栏,点评商业管理案例,看了还不错,但后来换人了。当时感觉薛兆丰是个老教授。后来《得到》APP上传他的经济学讲义视频课,他一下子成了网红,一次课就挣到几千万,才知道他是一个风度翩翩的英俊经营。他也因此陷入旋涡之中,从北大辞职,我真为北大可惜!至今我还没有时间看他的视频,但中信出版社出了这个讲义,我认真读了三遍,除了震撼还是震撼!我是文科出身,读经济学金融很费劲,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和曼昆的《经济学》,都不错,也是训练思维的很好教科书。但里面的数学让我很头疼,勉强读下来,但还是不透彻,意犹未尽。直到读到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这种感觉一扫而空。

2、薛兆丰开辟了经济学普及兼提高的路径。长年来,经济学这门学科是建在数学基础上的,没有数学基础,读经济学也不正经,但薛兆丰在北大讲经济学,向本科低年级同学讲授经济学,采用了新的方式,另辟蹊径,就是这本讲义的方式。据说《得到》的编辑没有学过经济学,就要求薛兆丰讲课使她明白,录课费尽周折,但打造了这门课的品质,成为无法超越的经典。他从经济学现象入手,从人们在日常生活遇到的经济学概念入手,通过讲述曾经发生过的经济学著名案例故事,从人性的角度,来讲述经济学。他根据自己的学识,把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讲的非常透彻,直达本质,生动具体,简明又非常深奥,闪现智慧和思想的光芒,让人豁然开朗,叹为观止!

3、薛兆丰是不可多得的讲课奇才。语言非常简练,没有多余的一个字,这是建立在他的知识结构、学识、思维之上的。他有着数学、经济学、法学背景,学养丰厚,逻辑表达象行云流水那样自然合理,剖析问题非常透彻,对问题的阐述非常明了,但明白后又感知思想深邃。他教给你用经济学来认识世界,来认识人生,让你明白一切现象都有它自身的道理和规律。对一个中年人来说,怀着膜拜的心情去读一位晚辈的书,那是什么样的情形呢?北京高校名人课程听了不少,但能给我这种感觉的非常少见。严格意义上我不是听课,是看讲义,他现场的讲课应该更精彩。

4、读薛兆丰的书,象用清水把脑子里的东西,用清水冲洗了一遍。这种阅读体验,会是我人生难忘的记忆!


徒步上路的人文地理


最近喜欢阅读东野圭吾的书籍,印象中最深刻的便是东野圭吾的《红手指》。

这本书不如东野圭吾的《白夜行》《解忧杂货店》《嫌疑人x献身》名气大,但是这本书给人留下的思考却不少,比如:当下人口老龄化中的养老问题;夫妻间感情的相处方式;以及对于孩子教育的深思。《红手指》更像是一场与人性有关的救赎。

书中的主要情节是:前原昭夫和妻子八重子人到中年,上有痴呆老母亲,下有未成年的儿子。这个看似平常的家庭,也掩藏着许多问题。平静,在一个下午被彻底打破。儿子在家中杀害了一个小女孩,面对妻子的百般维护,前原综合利弊决心移走尸体,掩盖儿子罪行。

一场临时犯罪留下诸多线索,只是在充足的证据面前,一切掩饰都变得苍白无力。前原权衡利弊后,竟然将杀人的罪责推给“痴傻”的母亲。

书中,还提及到前原昭夫父亲中风、以及母亲年岁渐长的养老问题;因年龄合适便结婚却没有感情的婚姻,尤其是杀害小女孩后仍不知悔改的儿子,这些都不得不逼迫前原昭夫妥协,而致使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又何尝不是前原昭夫自己造成的呢。

身为人子,因妻子与父母有矛盾,却从不想着去解决,让父母的养老都成问题了,甚至当惨案的真相无法再遮掩时,却将“凶手”的名号推给“痴呆”的母亲;

身为人夫,却不曾与妻子好好沟通,对于家务一概不管,只想着以加班为借口躲避;

身为人父,却未曾起到教育孩子的责任,致使孩子心里扭曲,最终发生悲剧,残害一条生命。

这样违背人理的事情。或许有些匪夷所思,但是却又合乎情理。虽然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是其背后隐藏的东西却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以此为戒。


寒语时光


《三体》是中国科幻作家

刘慈欣

的长篇科幻作品,《三体》三部曲构思宏大,科学基础扎实,情节曲折,所包含的信息量巨大,书中许多未来科技和未来人类社会的细节和概念都可以让人发散出更多的遐想。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第一部于2006年5月起在《

科幻世界

》杂志上连载,第二部于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则于2010年11月出版。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得第73界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作家首次获得雨果奖,也是中国科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译者刘宇昆代表作者刘慈欣在美国华盛顿州上台领奖。


醉意映入深瞳


给我印像最深的一夲书是美随军记者威兼,夏伊勒写的《第三帝国的兴亡》。该书是我三十岁(一九八零年)看的,恰巧我十五岁在部队看过有关纳碎的记录片《世界公敌》,那片中有不少镜头就是纳碎在集中营自已拍摄的毒气室杀人的镜头,虐待普通犹太人的画面,用人皮做灯罩,用死难者头发织地毯,用赤裸裸人体做生理极限试验,把所有死难者的首饰,金牙拨掉运走种种不甚的画面!我甚至怀疑:人怎么比兽还残忍,是真的吗?夏伊勒忠诚的记录了德国这个世界最严谨,最理智,产生众多科学家哲学家的国度,怎样被一个一战二等兵瘪脚的二流画家忽悠的全民疯狂,发起震惊世界的两线战争!该书参考盟军缴货的大量希特勒德国档案和影像资料,该作者也亲自旁观了最后的审叛和执行,可以说该书史料翔实,记录精准,叙述可读性故事性十足,是一夲不可多得的兼有长篇报导,长篇论叙,长篇分折,长篇史实录兼顾一夲好书!在看同时代社会心理学家写的《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几乎就是先知!


X先生57570230


《论语》家喻户晓、世人皆知!能有机会、详实的读《论语》是幸福事!《论语》常读常新、如果能隔上两三年、通读精读一遍,醍醐灌顶!

我读论语,注意出版社版本情况,保证阅读的质量。一边读、一边抄写、一边对比几位著名思想家的注释和说明,大学毕业以后,十几年的阅读和思考,令我受益匪浅、受益终身!

《论语》值得一个人一生去阅读、研究和践行!

我觉得《论语》印象极为深刻,有一些具体原因:

一个是,阅读《论语》可以随意哪一个章节开始,都可以开始阅读,人和一段对话和总结、都充满深意、且深入浅出。也就是说,阅读《论语》很开放,很自然,不拘泥,不受章节限制。

一个是,阅读《论语》犹如站在高处俯视低处,什么意思呢?就是掌握为人处世的基本规律后的释然,与处理人际关系的和谐。

一个是,读《论语》可以让学习简单起来。我们简单来说,阅读《论语》这样的经典,可以相当于阅读了几本、十几本、上百本、甚至更多的书籍,令学习变得集中和省时省力、且减少了很多迷茫!





信诚文化


印象深刻的书籍有好些,这里说一本外国的小说吧,也是自己非常喜欢的,名为《杀死一只知更鸟》。

这本书令人印象最深的地方在于,里面关与教育的话题,我觉得只要是身为父母的,看完之后会有非常大的启发。

书中说到的其中一个关键点是,很多时候,大人会对某些事情习以为常,觉得这件事情就该是怎样怎样的,但是在孩子心中却不是的。他们会跳出大人的双眼,去打开更多的真相,所以这之中,也是在给大人的一个启发吧。就是即使经历了很多,不管是好事坏的事情,保持初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书中的那位父亲,他对子女的影响。当时黑人被告侵犯了一个白人妇女,在那时来说黑人的地位是很低下的,连享受辩护的权利都没有。

有很多人知道他是无罪的,但是他们却认为黑皮肤是罪,但那位父亲阿迪克斯的做法很令人佩服,他成为了黑人的辩护律师,他觉得应该为正义站出来。因为孩子们仰望世界时,首先仰望的是他们的父亲。

虽然最后的辩护失败了,但是他却教会了自己的孩子一个道理,要坚守正义,并且不能因为正义的缺席,就放弃争取胜利。

这种正确的价值观对孩子的印象是深远的,未来的孩子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与父母真的都非常大的关系。

因此,如果想要成为好的父母,完全可以看看这样一本书,也许会在里面得到很多启示。这里有对事情该持什么样的观点的建议,也有如何为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启示。总之,这是一本互相成就的书,教会你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纯真的世界,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五小煜


您好,我个人认为要分阶段。

孩提时,西游记连环画对我影响深刻。沾满灰尘的抽屉里,叔父和爷爷的收藏变成了孩提最初启蒙的教育。翻开泛黄的记忆,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大小西天,红孩儿…这些还有后来很多的数量不齐整的一些连环画如水浒传,三国演义和地道战等。

少年时,小学已经识字,开始看一些文字类的读物。比如八仙过海,七侠五义,三字经等。印象最深刻的一本反而是白话文版本盗版蒲松龄聊斋志异,打开了我对除了人类之外另外一个空间妖仙的想象魔盒。

初中时代寄宿开始有了时间泡文学社的一个小图书馆。对顾城海子和舒婷的诗歌开始有了阅读后发表的处女作。我开始爱上了中外的现代诗,对泰戈尔的诗集特别喜欢。短短却哲理隽永,原来,诗歌就在身边,虽然诗人已在天边。

高中忙碌于高考,课外读物也多了起来。特别喜欢奥斯托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等。那时关注更多的是世界名著。比较喜欢小仲马的茶花女。

大学的肆意飞扬开始拥有了第一本自己写的书,那时候开始写诗集和长篇小说,比较中意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和韩寒,萌芽杂志和新概念的一些作者。说起来奇怪,有段时间沉溺古龙和金庸的武侠世界里。于是。才后来有了上官朝夕的这个笔名。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本书是梭罗的瓦尔登湖。这是一本独立思考并和大自然平等对话的书。

如今在工作创业的旅程中,我们反而更多手机互联网时代开了太多繁杂的网络小说如清宫剧穿越剧和盗墓类书籍。

缓解生活的疲劳,鬼吹灯,盗墓笔记系列和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是我最近比较印象深刻的小说。

个人浅见,希望你们也喜欢。感谢关注。



上官朝夕


《曾国藩-野焚》,唐浩明先生著。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的。估计得有四十来年了吧。我逛旧货市场的时候淘来的。

本书从曾国藩节制在荷叶塘老家开始撰写,偶遇道人陈广敷,得《南华经》,重读《道德经》。大彻大悟,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带领湘军打败洪秀全为首的起义军。

从中立的视角,剖析曾公在处事过程中运用的一些恰到好处的手段。能顾大局,为囯考虑。当然,作为普通人,也有徇私的一面,但不伤及大体。正所谓:人至清则无志,水至清则无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