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兩句話是否相輔相成?

東方國學


中國文化裡既推崇捨生取義之理,又有知難而退之說;既推崇當仁不讓之勇,又有小不忍則亂大謀之說;既推崇捨我其誰之雄心,又有好漢不吃眼前虧之說;既推崇好馬不吃回頭草,又有良禽擇木而棲……具體情況具體對待,要以變化的眼光看待問題



楚襄蠻


“一屋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句話的來歷:據《後漢書》記載: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人,他爺爺是個太守。他的友人薛勤來拜訪他,見屋院雜亂,問他何不灑掃以待賓客?他說:大丈夫處世,當掃天下,安事一屋?

清朝文學家劉蓉,在散文《習慣說》中記述他年輕時讀書的事:經常在屋子地上繞圈思索,時間長了把地上踏出了坑。一日,父來室中,顧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命童子取土平之。

後人把這兩個故事當中的主要話語合起來,形成了“一屋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名言警句,用來鞭策人們從小事做起,把自己鍛鍊成有很大才乾的人物。

從掃一屋走向掃天下。對於人來說,掃一屋與掃天下需要兩種完全不同的品質和性格,掃一屋是小事情、小境界、小格局;掃天下是大事情、大境界、大格局。前者只需要平心靜氣,耐心去做就行,後者除了需要那份耐心以外,還需要勤奮好學,百折不撓,馳騁天地,縱橫捭闔,放眼天下,多謀善斷,善做大事,不拘小節,有過人的膽識和魄力等等良好的品質。

如果把這兩種差距很大的品質放在同一個人的成長過程當中,那麼,因為社會和人本身的複雜性,至少會出現以下三種情況:1、掃了天下,不一定能掃好屋子。比如張飛、李逵一類人;2、從掃好屋子做起,最終掃了天下。平凡出身,白手起家的人,最終幹成了大事,這類人很多。3、從掃好屋子開始,最終也還是隻掃好了屋子,庸碌一生,無所作為,在普通民眾中這樣的人很多。

前兩類人都是成大事不拘小節的人,其中第一類人完全乾不好小事,常會因小害大,他們的所作所為和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完全相符。第二類人在大事之中也重小節,他們能把大事和小節的關係處理好,不拘泥小節而貽誤大事,也不忽視小節而釀成禍端,害了大事。他們既幹好了大事,也有選擇性地幹好了小事。第三類人和成大事完全沒有關係。

再來回答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兩句話是否相輔相成這個問題。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包含在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句話的意思當中,所以這兩句話的意思在某些方面是相輔相成的,有部分意思是相牴觸的。

👍👍👍40餘年潛心研究社會科學文化知識,😊我有許多獨到的見解,🙏請關注、轉發、評論、點贊🙏🙏🙏


優智謀


我認為這兩句話是既矛盾又統一,含有相輔相成的關係!

第一,什麼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的意思是:做大事的人,不注意生活小事。

  • 其中的成大事者出自:蘇軾《晁錯論》原文的意思是,自古以來凡是做大事業的人,不僅有出類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從前大禹治水,鑿開龍門,疏通黃河,使洪水東流入海。

  • 而不拘小節是指性格敦厚朴實,不拘泥於小的事情。出自:《後漢書·虞延傳》:“性敦樸,不拘小節“。

第二,什麼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意思是:一個房間都不去打掃,以後又憑什麼平定天下。

  • 故事來源:東漢時期,有一個人叫陳蕃,他學識淵博,胸懷大志,少年時代發奮讀書,並且以天下為己任。 一天,他父親的一位老朋友薛勤來看他,見他獨居的院內雜草叢生、穢物滿地。

  • 就對他說:“你怎麼不打掃一下屋子再招待賓客呢?” 陳蕃回答:“大丈夫處理事情,應當以掃除天下的禍患這件大事為己任。為什麼要在意一間房子呢?”薛勤當即反問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陳蕃聽了無言以對,覺得很有道理。 從此,他開始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最終成為一代名臣。

第三,這兩句話到底是什麼關係?

首先,這兩句話字面上看是對立矛盾的:

  • 前一個故事告訴我們: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的意思是:做大事的人,不注意生活小節。而後一個故事又告訴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指出要大事都須先從小事做起。

其次,這兩句話的含義又是統一的,又有相輔相成的意思:

你仔細解讀就能從中發現它們間的共同與統一。

  • 比如在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中成大事者,決不是普通的成才那麼簡單。成大事者應胸懷大志,而不拘於個人小節既是成功之道,也是寬容親和的待人態度。凡欲成大事者,應有大智慧,大眼光,大胸懷,大氣量,不為小事所困,不為小利所誘,善權其厲害,能糊塗,能包容,能屈能伸。

  • 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故事是告訴我們大事都須從小事做起。但意思是把屋裡收拾整潔後,才能靜下心來讀書,這是儒家思想提倡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觀念,而其中的修身講的也是提高自己個人的綜合素質,並不是一味地強調做很瑣碎的小事情。

總而言之,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與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兩句話從字面上看是對立與矛盾的,因前者強調的是做大事,可以不必顧及小節;而後者則相反強調要做大事,必須從小事做起。但是,通過細品兩個故事,我們也發現不拘小節的節可理解成過節,缺點,矛盾,這就變成要成就大事,就應包容別人的過失與缺點,這樣又使二者由對立到統一,形成相輔相成的關係:即只有從大處著眼,小事入手,包容別人的缺點和錯誤,形成合力才能成功!

燎原寄語:如果前者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可以理解為,成大事者就應該包容別人的過失和缺點的話;這就與後者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即想成大事者必須從小事做起,就形成了對立對後的統一,也就有了相輔相成的關係,都是要求我們牢記,從大處著眼小事入手,寬以待人團結協作才能成功!


燎原雜談


這兩句話是相輔相成的,前者強調格局,後者強調細節,這兩者對任何一個人或公司的成功都是必不可少的。我相信很多暢銷的成功學都會有這麼一句話:一個成功的人,既要有大的格局,不能拘於小節。又要注重細節,因為細節決定成敗。優良的領導能力更多是天生的,靠個人魅力維持,領導學理論也會說格局和細節對於一個領導人是那麼的重要。



這兩種品質為什麼如此重要呢?想想看,如果一個人只重視細節而沒有格局,那麼其中最差的人將整日將陷於繁瑣的事務中不能自拔,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其中最為優秀者則會把家裡公司上的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條,但看問題沒有高度,做事沒有格局不太容易晉升甚至被時代所淘汰。



但一個人只有格局沒有細節,也不行,因為格局太過高遠需要具體的事務運作才能發揮作用,高格局的人或公司,考量的因素比常人更深遠全面,這時候更需要認真對待諸如生產、銷售、服務等各個鏈條上的任何一處細節,如果解決不好,可能就如同蝴蝶效應般引發太平洋海嘯。商場上任何一處失誤也許都是致命的錯誤,職場上任何失誤可能就與年終獎或這份工作就失之交臂了。



總之,格局和細節對一個人或者公司的成功都是至關重要的,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成大事者不拘一節”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兩句話,是相輔相成。



東方國學


兩者都正確,並不矛盾因為兩者闡述的角度不一樣,說話的語境不一樣。

1、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是指在做大事時善於將主要精力用來抓住主要方面,不要在細枝末節上花費太多精力,否則就不能把握全局。

2、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是指人在成長學習過程中要善於從小事做起,不能志大才疏,從小事學習,循序漸進,不斷獲取經驗。


淘氣到的爸爸


兩句話是相輔相成的,前者強調格局,後者強調細節,這兩者對任何一個人或公司的成功都是必不可少的。我相信很多暢銷的成功學都會有這麼一句話:一個成功的人,既要有大的格局,不能拘於小節。又要注重細節,因為細節決定成敗。優良的領導能力更多是天生的,靠個人魅力維持,領導學理論也會說格局和細節對於一個領導人是那麼的重要。

這兩種品質為什麼如此重要呢?想想看,如果一個人只重視細節而沒有格局,那麼其中最差的人將整日將陷於繁瑣的事務中不能自拔,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其中最為優秀者則會把家裡公司上的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條,但看問題沒有高度,做事沒有格局不太容易晉升甚至被時代所淘汰。

但一個人只有格局沒有細節,也不行,因為格局太過高遠需要具體的事務運作才能發揮作用,高格局的人或公司,考量的因素比常人更深遠全面,這時候更需要認真對待諸如生產、銷售、服務等各個鏈條上的任何一處細節,如果解決不好,可能就如同蝴蝶效應般引發太平洋海嘯。商場上任何一處失誤也許都是致命的錯誤,職場上任何失誤可能就與年終獎或這份工作就失之交臂了。

總之,格局和細節對一個人或者公司的成功都是至關重要的,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成大事者不拘一節”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兩句話,是相輔相成。


浮生若meng浮沉如kong


這兩句話可沒什麼矛盾之處,當然談得上相輔相成。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意思強調的是格局,強調的是遠見卓識。隱含的另一層意思就是別螺絲殼裡做道場,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在微小細節上。

最簡單最顯著的案例,就是楚漢爭霸了。項羽待人可謂謙恭有禮,噓寒問暖。但是要給人實權的時候,又萬分不捨,恨不得砸掉封賞用的印章。劉邦就不同了,滿嘴髒話說打下這塊地,你TND就是這塊地的區域總代理!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強調的是自身的慎獨,強調的是危機意識。不可給對手留下擊敗自己的把柄,更不要給自己留下懈怠自身的隱患。

我能想到的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局長約翰·埃德加·胡佛。


信息生活


這兩個詞句都是對成大事者的讚美之句。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是指一個人要成為大事,不要婆婆媽媽的侷限在一些雞零狗碎的事情,只要大方向是正確的就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個成大事的人,應該從抓小事開始,連小事都幹不好,怎能可以幹出很大的事情。他們這兩個詞句都是讚美詞句,但是並列的,不是相輔相成的。


九錦朝鴻


你好筆者很高興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對於你得問題我有自己得見解。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句話所要表達得意思是做大事得人不會因為一些小事情被困擾。告誡我們做人要有氣度胸懷一定要寬廣,不要因為一些芝麻大小得瑣事而被困擾,一些沒有格局得小事我們應該正確處理好,不能整天圍繞這些小事情而破壞了我們得人生格局,這樣會影響我們去做更大得事情,我們得人生很難在取得更大得成就。

一屋不掃和以掃天下告訴我們如果自己家裡得事情就處理不好怎麼能做更大得事情能。我們也可以理解一點小事情就處理不好,一件小事情沒事圍繞著他轉,又怎麼能去做更好得更大得事情呢人生又怎麼能取得更大得意義呢。

最後我認為在某種程度上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還是有相輔相成得關係得。





顛強時代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實際上是相輔相成的,雖然從字面意思上兩句話南轅北轍,但二者並不矛盾。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主要是讓大家不要在小事上面去斤斤計較,把眼光盯在大的方向和目標上面;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也是告訴我們要注重細節和習慣的養成,在什麼位置做什麼事情,不要高不成低不就。所以說這兩句話說的其實是成功的兩個方面。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