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第13天:你真的應該認識一下這些人|戰疫日記

01

開年這一個月,每一個人都過得心驚膽戰。

新型肺炎蔓延全國,截止目前,全國確診人數高達20471人,疑似患者高達23214人,死亡人數425例。

看到每天不斷攀升的數字,只知道每個確診人數的增加,都可能是一個家庭的悲劇,不禁感嘆抗疫之路真的走得好艱難。

疫情爆發第13天:你真的應該認識一下這些人|戰疫日記


沒有一個冬天跨不過去,也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就在我們普通人待在家裡不敢出門時,卻有這樣一群群人在寒風中抵抗著病魔的威脅,持續走在第一線。

可以說,我們的歲月靜好,是他們負重前行換來的。

因為這些溫暖的人,我們才能看到新型肺炎的治癒人數也終於超過了死亡人數。

就在剛才,看到一則新聞。

據湖南衡陽衡山縣委宣傳部4日透露,衡山縣東湖鎮馬跡衛生院藥劑組副組長、28歲的宋英傑於2月3日在醫院宿舍因公殉職。

他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因多日連續超負荷工作,連續十天九夜奮鬥在防控一線,最終勞累過度,引發心源性猝死,因公殉職。

疫情爆發第13天:你真的應該認識一下這些人|戰疫日記

工作還未滿4年的他,每天堅持值班,在別人家都忙著團圓的日子裡,從農曆大年初一起,就加入了疫情嶽臨高速東湖高速路口收費站體溫檢測排查團隊,並負責馬跡衛生院倉庫醫療物資分發。

網友們紛紛評論:他也是家裡的頂樑柱,也是自己父母捧在手掌心的寶貝,卻一直奔波在前線,現在他走了,真是最不想看到的新聞。

疫情爆發第13天:你真的應該認識一下這些人|戰疫日記


02

讓我們回到1月21日,84歲的鐘南山院士呼籲大家“千萬不要出門”後,轉身便踏上了前往武漢的高鐵。

多次在熱搜上看到鍾南山院士在接受採訪時簡潔有力地回答記者的問題,呼籲大家在家隔離兩週,一次次和這個人的名字相遇,一次次被他的面容所打動,然後靜下心來。

看著他疲憊的雙眼、熬黑的眼圈,不禁熱淚盈眶。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他,就是84歲的老院士鍾南山。

疫情爆發第13天:你真的應該認識一下這些人|戰疫日記


這個穿著白大褂、操著南方口音的老人曾經含著淚說過:

這個勁頭上來了,很多東西都能解決。

大家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

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

疫情爆發第13天:你真的應該認識一下這些人|戰疫日記


看到這段話,不禁也有了信心,他傳遞了愛和希望,穩住了14億人民的軍心。

鍾南山院士講到,一個學生告訴他,封城後的武漢,很多人打開家裡的窗戶,唱起國歌遙遙相望,給彼此打氣和加油時,他眼圈紅紅的,差點掉下眼淚。

在回顧這些天來人們從膽戰心驚到逐漸安定,我又去看了一下微博,得知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中央明確:再增加2000名醫護人員支援湖北。

疫情爆發第13天:你真的應該認識一下這些人|戰疫日記


今天,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提出:

①#徵用一批酒店場館等收治輕症患者#或觀察密切接觸者,將部分三級綜合醫院轉為定點收治醫院,調集一批應急方艙醫院、再增加2000名醫護人員支援湖北。

②調派高水平醫護團隊整建制接管重症救治醫院或病區。

③調派檢測力量,提高檢測能力。

④要壓實地方責任,推動醫用防護服、口罩等企業加快復工和擴大產能

可以說,中國力量真的是非常強大了,這十三天來,看了更多人的圖片、視頻,瞭解他們的事蹟之後,更加為他們的無私付出而感動。

不管是一路苦讀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專家的李蘭娟,還是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

疫情爆發第13天:你真的應該認識一下這些人|戰疫日記


不管是封城後高唱國歌相互加油的武漢人,還是丟下自家父母、愛人和孩子,源源不斷地向武漢輸送著新鮮血液和雄偉力量的救援隊員;

疫情爆發第13天:你真的應該認識一下這些人|戰疫日記


不管是穿著防護服和成人尿不溼,與病魔賽跑的一線醫生護士,還是那些自發組織接送醫護人員的志願者、把5噸蔬菜免費從河南運到湖北火神山醫院工地的退伍軍人、把武漢建設一座“小湯山”,醫院建成用時僅僅用了十天的建築工人。

疫情爆發第13天:你真的應該認識一下這些人|戰疫日記


他們都是我們最值得敬佩的英雄。


03

看看吧,武漢卓爾萬豪酒店,有北京上海的醫療隊,近400醫護人員住在這裡。

大年初三下午,來了一個農民。他叫做秦師傅, 45歲,武漢的一位菜農。

這天,他開著農用三輪車趕來,車上裝了24箱蔬菜。

他說:“聽說醫療隊住在這裡,我送些新鮮的菜來。”

這個質樸的農民,騎了40公里電動三輪車,臉和手都被風吹得通紅,但他顧念的只是醫療隊的工作人員。

他一路問路找到酒店,但他很開心,告訴酒店的人:“這是最新鮮的!我只有這麼多了。”

疫情爆發第13天:你真的應該認識一下這些人|戰疫日記


那一瞬間,在場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哭了。

河南村支書王國輝載著5噸蔬菜隻身前往武漢火神山醫院,回到家後,他馬上將自己隔離了起來,還說:“在武漢服役17年,早把武漢當成了第二故鄉。”

疫情爆發第13天:你真的應該認識一下這些人|戰疫日記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每一天都有很多人奔赴前線,為醫者送溫暖,送物資,救人於水火。

正是你們夜以繼日地與時間賽跑,讓我們知道有人在不餘遺力地給那些親切又親愛的人們送去支援。

此刻,我只想對他們說一句:感謝你們!真的辛苦了!


看看吧,98年出生的湖南省感染科醫院的護士劉佩的雙手被消毒水浸泡了一次又一次,最終留下了累累傷痕。

就在我們坐在家中塗著護手霜,暖暖地烤著爐火時,這位姑娘卻在忍受著巨大的疼痛。

疫情爆發第13天:你真的應該認識一下這些人|戰疫日記

1月21日,武漢第一醫院急診科醫生劉霖,不幸感染病毒被隔離觀察,而她的新年願望是“儘快脫離隔離期,重返戰場和戰友們一起並肩作戰”。

疫情爆發第13天:你真的應該認識一下這些人|戰疫日記

還有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員劉麗,在除夕夜支援武漢,七天之後,她的臉已經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記,不復當初的俏麗,卻是我們心目中最美的樣子。

疫情爆發第13天:你真的應該認識一下這些人|戰疫日記


很多人瞞著父母報名了支援活動:“我沒告訴我媽,怕她跟我拼命。”

很多人對即將面對的現實留下一句話:"如有不幸,請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

很多人為了方便照顧他人剪短青絲:“我們連命都交上去了,更何況是頭髮。”

疫情爆發第13天:你真的應該認識一下這些人|戰疫日記


哪有什麼白衣天使,只是一群孩子為了他人換了一身白大褂,你們的確是我們心目中最值得尊敬的天使。

都是肉體凡胎,你們明知道自己會受傷害,卻依然義無反顧。

你們救了那麼多人,我們都懷著最誠摯的敬意。

正是你們夜以繼日地與病魔作鬥爭,才能讓我們安心地在家裡等待警報解除的那天。


聽聽吧,四川廣元,首批派往武漢的醫療援助隊伍裡,丈夫站在大巴車邊,大聲朝著車裡的妻子喊道:“趙英明!平安回來!你平安回來老子包一年的家務我做!聽到沒有!”

丈夫帶著哭腔,車窗裡頭的妻子也別過頭去,不讓對方看見自己的眼淚。

疫情爆發第13天:你真的應該認識一下這些人|戰疫日記

以前這是女人最想要的情話,而現在,這是男人最衷心的希望。

只要你平安,我一輩子做家務都可以。我會在原地,等你平安歸來。


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提著做好的飯菜放在門口,看著門裡的孩子。

而門裡的兒子,一個發現自己有感冒症狀,在家自行隔離的男人卻躲在門後,大聲讓她走遠一點。

她只好彎腰把食物放下,嘴裡不住地念叨著:“你一定要保重自己,你一定要保重自己啊…”

話畢依舊忍不住失聲痛哭。

疫情爆發第13天:你真的應該認識一下這些人|戰疫日記


以前這是母親最平常的叮嚀,但現在這是最簡單也最迫切的希望。

你要好好保重自己。

——你不要擔心。

1月31日,陝西川縣人民醫院的主治醫生劉曉偉還在病房內與死神搏鬥,為一名三歲的患兒送去溫暖,護送他從延安市轉院至西安治療。

而劉曉偉的兒子,卻只能守著電視,對著父親的採訪大聲哭喊:

——“爸爸,爸爸!”

疫情爆發第13天:你真的應該認識一下這些人|戰疫日記


他好幾天沒有見到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爸爸了。

以前每天都能聽到的牙牙學語,現在卻隔著屏幕無法觸碰。

孩子,對不起,爸爸現在在守護別的小孩子,我很快就會回來抱抱你,親親你。

——爸爸,我等你回來。

04

魯迅先生說過: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待炬火。

是的,我們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安心等待疫情過去吧。

看過這樣一句話:“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中最勇敢的人保護的很好。”

疫情爆發第13天:你真的應該認識一下這些人|戰疫日記


在病毒面前,那些英雄,那些也有著親人兒女的血肉之軀,一定也會害怕,一定也有恐懼,但是他們依然沒有退縮,他們依舊身臨一線打硬仗,無懼自身安危。

為疫情奔波的“戰士”是那麼可敬,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有了希望。

面對疫情,我想我們能做的不多,不如給予他們以尊重,以敬意,以支持。

這一年才過了一個月,好像全世界就一直在提醒著我們,要學會珍惜。

是啊,這個開端不算很好,但我們有一群拿命守護我們健康平安的人,他們還在努力,我們就絕對不能失望!

請相信,冬天從這裡奪去的,春天會交還給你。

凜冬終會結束,那些可以燎原的火光終將照亮天邊,給我們帶來嶄新的希望。

請相信,有一天清晨醒來,我們睜開雙眼,疫情已經退散,死亡人數不會再增加,我們又可以出門迎接嶄新的春天。

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