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科普」口罩不够用怎么办?这 5 个问题你需要先知道

全国疫情确诊人数依然处于上升趋势,随着在家蜗居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焦虑:


口罩不够用了,怎么办?

网上甚至出现了这种略带欢乐的画面:

「知识科普」口罩不够用怎么办?这 5 个问题你需要先知道

这种非常危险的「口罩」看得人心惊胆战,今天就想和大家来说说口罩不够用该怎么办的问题。


口罩可以清洗、消毒二次利用吗?

真的不推荐!


很多「机智」的网友提出来的第一个解决方案就是:清洗、消毒一下,二次利用!

方法还多种多样,包括用酒精消毒、微波炉消毒、蒸锅蒸一下、沸水煮等等。

对于常见的防护口罩,很重要的就是本身的「过滤效率」和「面部贴合度」。

清洗、消毒过程对材质的损害是不可预知的,比如口罩变形,头戴部件老化、变松,从而导致过滤效率下降,过滤层受损,或者无法达到气密性要求。

「知识科普」口罩不够用怎么办?这 5 个问题你需要先知道


如果用消毒剂消毒,甚至会存在消毒成分残留的问题,存在潜在风险。

虽然目前有小范围的研究指出干热(70 摄氏度)、紫外线等消毒方法对于口罩的过滤效率损伤较小,但都是基于实验室条件的测试,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做到一样的消毒条件。

且在「消毒」过程中,如果口罩沾染有病毒、细菌,由于不当的操作反而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并不建议大家自行消毒。

没事,可千万别瞎折腾了!


N95 口罩能反复使用吗?

可以。


如果能够合理保存,防护口罩可以延长使用期。

参照最新美国 CDC 对于 N95 口罩延长和反复使用的建议:在口罩紧缺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多次使用(建议不超过 5 次)。

而对于佩戴时长的建议,目前并没有官方建议。但从一些已有的研究来看,在佩戴 2 天后,仍能达到 95% 的过滤效率。

结合这两点,对于手头还有多余的 N95 等系列的医用防护口罩的小伙伴们来说,合理规划自己的出行安排,一个口罩还是能顶挺久的。


这里帮大家梳理了 4 个正确保存口罩的要点:

  • 佩戴口罩前后需要洗手,特别是二次佩戴,以避免沾染口罩表面病毒、细菌;
  • 佩戴口罩时按照说明佩戴(正确佩戴示范),并进行气密性检查;
  • 用单手拉住口罩带子,取下口罩,千万不要接触口罩的内外面;
  • 取下后可以悬挂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如玄关),或者可以装入干净的透气容器中(如纸袋)。
    戳下方视频告诉你具体怎么做!


但这里需要注意自己的防护口罩,如果出现以下 2 种情况,就一定不要再使用了:

  • 口罩有破损、脏污;
  • 呼吸阻力变大。

普通的医用口罩,被设计用于一次性使用,难以保存,最好即用即弃,不建议多次反复使用。


除了 N95 还有别的选择吗?

缺口罩大军里,除了真的不够之外,还有很多人是分不清哪些可以用,哪些不能用。


首先要强调,KN 95 和 N95 防护力是一样的,只是不同法规标准的认证等级。以下标准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防护口罩的标准,都可以选用:


认证等级

参考标准

包装标注

N95, N99, N100

美国呼吸器的认证等级,由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研究所(NIOSH)认证

NIOSH/N95

KN95, KN100

符合中国强制性标准 GB2626-2006 的呼吸器认证等级

GB2626-2006/KN95

FFP2, FFP3

满足欧洲 EB149 标准的呼吸器 CE 认证等级

EB149:2001+A1:2009/FFP2


但这里想要呼吁大家,尽量把这些医用防护级别的口罩留给前线的医护人员,他们才是最需要这些口罩的人。


「知识科普」口罩不够用怎么办?这 5 个问题你需要先知道


普通的医用口罩也有用么?

可以用。


别只追求 KN95、N95 防护级别的口罩,普通的医用口罩,对于大部分健康、且没有身在疫区的人来说,已经够了。

医用口罩分为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护理口罩。医用外科口罩目前是普通健康人群的首选,可以防止飞沫,推荐需要去到医疗机构或身边存在确诊、疑似病人的人群使用。


但目前也属于紧缺的状态。针对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医用护理口罩也可以满足日常的通勤和出行需求,比如下楼倒个垃圾,出门买个菜等。


如何辨别呢?建议大家在外包装上找这个字样:


「械」,这是符合「医疗器械」标准的口罩;或标注执行标准为「YY/T0969-2013」,也就是「一次性医用口罩」的标准。


「知识科普」口罩不够用怎么办?这 5 个问题你需要先知道


这类口罩可以防止自身产生的飞沫、污染物往外喷溅,不过缺点是它对自身的防护效果相对弱。


在这个特殊时期,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携带病毒,至少佩戴这样的口罩,保护他人的同时也是在保护自己。如果家里还有存货的也快去翻翻是否还有适合的口罩!


下面帮大家整理每类口罩的适用场景,可以具体对照自家的口罩,选择性的使用。


医用护理口罩

即普通医用口罩

「知识科普」口罩不够用怎么办?这 5 个问题你需要先知道

「知识科普」口罩不够用怎么办?这 5 个问题你需要先知道


执行标准

YY/T 0969-2013

是否有呼吸阀

没有

每次佩戴时需检查气密性

不需要

应用场景

常见于普通医疗环境中使用

优点

缺点

便宜,防自身污染物喷溅

气密性有限,过滤作用有限

在本次疫情期间是否建议选择

普通社区范围内活动可选择

推荐在非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使用

是否可以重复使用

不建议二次使用


医用外科口罩

「知识科普」口罩不够用怎么办?这 5 个问题你需要先知道

「知识科普」口罩不够用怎么办?这 5 个问题你需要先知道


执行标准

YY0469-2011

是否有呼吸阀

没有

每次佩戴时需检查气密性

不需要

应用场景

· 普通人到访公共场合或医疗机构

· 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

· 医务人员执行低风险操作

优点

缺点

相对便宜,防飞沫

阻燃、抗液体喷溅

气密性有限

在本次疫情期间是否建议选择

推荐选择

特别是疑似病例、公共场所的公共人员等

是否可以重复使用

正确摘取及保存可以二次使用

建议佩戴时间不超过 4 小时

如果出现脏污、破损及潮湿立即更换


工业用颗粒物防护口罩

「知识科普」口罩不够用怎么办?这 5 个问题你需要先知道

「知识科普」口罩不够用怎么办?这 5 个问题你需要先知道


执行标准

GB2626-2006、NIOSH 42 CFR 84

EN149 FFP2 等

参考品牌及型号

3M 8210/8110、900X、950X、9322、9332

Honeywell H930、H950、H901 等

是否有呼吸阀

部分有

每次佩戴时需检查气密性

需要

应用场景

· 通常用于工业

· 对于普通公众,可用于替代医用防护口罩

优点

缺点

气密性好,防飞沫

过滤效率高

昂贵,呼吸阻力较大

有呼吸阀时无法保护他人(可能呼出微生物)

在本次疫情期间是否建议选择

推荐在高密度、密闭的公共场合使用

建议优先留给前线的同志 (医务人员)

是否可以重复使用

遵循特定条件下:

· 同一个人使用 1 个口罩

· 重复佩戴次数有限 (建议 ≤ 5 )

· 污染、口罩坏损时必须更换

· 呼吸阻力增大时必须更换


医用防护口罩

「知识科普」口罩不够用怎么办?这 5 个问题你需要先知道

「知识科普」口罩不够用怎么办?这 5 个问题你需要先知道

执行标准

GB19083-2010

参考品牌及型号

3M 9132、1860、1870 等

是否有呼吸阀

没有

每次佩戴时需检查气密性

需要

应用场景

· 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如肺结核

· 医务人员执行高危操作时

优点

缺点

气密性好,防飞沫,过滤效率高

已消毒杀菌,阻燃、抗液体喷溅

昂贵

呼吸阻力较大

在本次疫情期间是否建议选择

可以,特别是确诊患者

建议优先留给前线的同志 (医务人员)

是否可以重复使用

遵循特定条件下:

· 同一个人使用 1 个口罩

· 重复佩戴次数有限 (建议 ≤ 5 )

· 污染、口罩坏损时必须更换

· 呼吸阻力增大时必须更换


空旷的地方、车内可以不戴口罩吗?

独处情况,可以不戴。

大前提还是建议大家少出门或者不出门,但如果去的是空旷的场所或者开私家车、自己家中,可以选择不佩戴口罩,如果碰到人建议保持在 1~2 米以上的距离。

世界卫生组织在 1 月 28 日发布了最新口罩使用建议里,特别提到:

对于没有出现呼吸道症状的人来说,可以不需要戴医用口罩。

结合最新国家疫情防控组给到的口罩使用指南,我们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 勤洗手,如果手不太脏,或洗手不方便,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洗手;如果手能看到明显污渍,建议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 在打喷嚏或咳嗽的时候,要用手肘或者纸巾遮住口鼻,用完之后尽快丢弃,并洗手;
  • 不要随便用手摸嘴巴和鼻子;
  • 和人见面,至少保持 1 米的距离。

对于个人出门,我们也建议大家在以下三种情况要佩戴口罩:

  • 到访医疗机构;
  • 到人来人往的街道、公共场合,乘坐公共交通;
  • 自己出现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或个人是疑似病例。

如果上面的办法都没有办法帮到大家的话,最后给到一个终极的建议:

少出门,或不出门。

合理测算并控制必须出门的时间和次数,这是目前保护自己和保护他人最有效的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