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区“五人制”工作机制构筑疫情防控阻击屏障


碧江区“五人制”工作机制构筑疫情防控阻击屏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疫情爆发以来,碧江区紧扣疫情防控大局,按照甲级流行疫病防治措施启动应急预案,充分发挥全区各级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统筹安排、机关或乡(镇、街道)干部具体落实、村(社区)干部熟悉村情民情、民警执纪执法、医务人员健康监测的作用,快速组建“五人制”疫情排查防控工作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全覆盖走访排查辖区人口,对湖北、武汉等重点疫区进出人员及密切接触者进行管理服务,及时切断疫情传播源,构筑疫情防控阻击屏障。


摸排走访全覆盖

疫情汹涌,碧江区快速成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疫情排查、疫情防控、医疗救助、交通管理、物资管理等11个工作组,分别由县级领导担任工作组组长,确保能稳步有序、及时高效调度推进疫情排查防控工作。以村(社区)为单位,全体区直机关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与街道、社区干部共同组建“五人制”疫情排查防控工作组,面向全区群众,扎实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工作,现场由医务人员对群众进行医学监测,并登记汇总,后期工作组再根据走访情况,实行定期跟踪,动态掌握信息。严格实行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突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落实责任包保制度,由街道或部门班子成员联系具体网格,统筹其他“四人”包排查登记、包居家隔离、包信息报告等工作。同时,对多次排查不在家或返乡过春节未归人员及时核准其身份信息,通过电话沟通了解其身体状况,确保乡(镇、街道)不漏村(社区)、村(社区)不漏户、户不漏人。


碧江区“五人制”工作机制构筑疫情防控阻击屏障

碧江区“五人制”工作机制构筑疫情防控阻击屏障

疫情防控全铺开


以阻击疫情蔓延为导向,碧江区结合实际关闭部分高速出入口、通组路及小区通道,在高速路口、车站、居民小区、移民安置点等场所设置疫情防控卡口,按“三班倒”模式,明确“五人”和社区保安、自愿者等人员,到卡口实行24小时蹲点值班。严格按照“两个一律”(一律登记、一律检测体温)要求,对进出车辆及人员进行登记,并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监测、查看身份信息、了解行程记录,核查是否为重点疫区籍人士、是否有发烧等症状,对出现异常情况的,“五人”现场研判,及时上报,并做好应急处置。对现场经解释,仍不配合检查,辱骂、推搡工作人员,开车硬闯疫情卡点的违法行为,则由民警依法处理。目前,全区共设置卡口230余个,2000余名党员干部及群众参与蹲点值守,扎实做到“严防严控、严格死守”,有效实现对社区外来人员“防输入、防蔓延、防输出”目标。同时,由区委组织部牵头组建10支督导组对全区各乡(镇、街道)、各部门疫情排查情况进行暗访督导,狠抓一线干部工作作风,及时发现、报告和协调处理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碧江区“五人制”工作机制构筑疫情防控阻击屏障

碧江区“五人制”工作机制构筑疫情防控阻击屏障


宣传引导全动员

用好“线上+线下”两种宣传手段,加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力度,依托碧江新闻、微碧江、碧江组工等线上宣传平台,向全区群众发出《关于同心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倡议书》《致全区群众的一封信》,倡导群众少出门、少上街、不串门、不聚集,号召主动向社区告知湖北武汉旅居史,如出现乏力、干咳、发热等症状立即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加大线下宣传力度,通过城区电子显示屏、宣传条幅及全覆盖上门走访排查等方式,循环滚动播放防疫知识,张贴各类宣传条幅、海报1万余条,发放各类防疫提示和防疫知识宣传单30余万份。同时,疫情排查防控工作组还将疫情防控知识录制成MP3,通过流动宣传车、流动音箱,在各小区院落、村民组、疫情防控点进行循环播放,多措并举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


碧江区“五人制”工作机制构筑疫情防控阻击屏障

碧江区“五人制”工作机制构筑疫情防控阻击屏障

碧江区“五人制”工作机制构筑疫情防控阻击屏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