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向春天的列车》

2月4日,立春。

而这个春天,注定不一样。

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还处在如火如荼的防御阻击战的关键阶段。

《驶向春天的列车》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回望,在2020庚子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正当14亿国人翘首期盼举家团圆欢庆之际,一道电闪雷鸣般的消息响彻在武汉的城市上空,也瞬间划破了中华大地宁静祥和的气氛。无数市民得了类似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源不得而知,而疫情却接二连三地传播蔓延至全国的不同地区。病情的严峻性、未知病毒的风险及传播速度之快远远超乎我们现有医学领域的认知,加上春运大军的流动在即,一时之间,全国上上下下大街小巷的空气中都弥漫了莫名的恐慌与无措。

这无疑也是中华大地上医学界的一次史无前例的专业挑战,同时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予14亿国人而言,同样无一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一个个生命的岌岌可危,是事关十万火急的军情,可也是迷雾重重的险滩。

一列列驰援武汉的生命接力赛的列车始发啦!其中格外醒目的是三列火车,掌舵火车头的无一例外都是白发飘飘的老者,却迎风而立,掷地有声,不惧严寒和流言。与时间赛跑,敬畏自然,怀揣着守护无数生命为己任,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役的第一线。


→1月18日傍晚,抗非典英雄钟南山院士, 84岁高龄的他临危受命却毅然决然坐上了去武汉的高铁,还因临时无座暂歇在餐车厢,令我们14亿国人泪目。勇敢无畏的逆行者!这是一辆开往春天的列车,带着党和国家的殷殷重托,带着全国人民期盼的眼神,奔赴未知的战场。随后的1月20日,在这武汉疫情爆发危急时刻,第一个站出来告诉我们:明确此病人传人;医护人员有感染;没事尽量不要去武汉。由此拉响了严峻的疫情警报。


→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收治病人。这一天会被载入史册,会被国人永远铭记于心。

它的诞生是一个奇迹,从决定建设到交付使用,只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

这个奇迹医院的原始图纸,是79岁的黄锡璆先生设计的,他也是2003年非典期间,小汤山医院的设计师。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医院建筑设计师,这个春节,黄锡璆没有休息,日夜兼程。

他说:“让病人走最短的路看完病,是我搞设计最大的原则”。

落成的医院,无疑是一列救援生命接力赛快速可抵达的列车。黄老用他的极致专业,敬业负责,帮助无数患者筑起了一堵医者与死神赛跑的墙,来守护对生命的敬畏。医院的每一寸空间,都是生命与观念的战场;人生的每一天,都是理想与创造的道场。


→2月2日,73岁的中科院院士李兰娟从杭州带队出发抵达武汉,临行接受采访时她说: “我没考虑什么时候回来”。

面对无数同胞生灵处于危急关头,此情此景令她坐立不安。这次出征,是73岁的李兰娟主动要求的,她希望把在杭州救治危重患者的经验应用到全国,让武汉的危重病人得到救治,也是她作为中华儿女发自内心的切切实实的义举。她是一名从差点辍学的贫家女孩,到赤脚医生;从赤脚医生,到中科院院士。李兰娟她用勤奋与才华,扛住了命运的无常;抓住了机遇;扼住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喉咙;驾驭了自己命运的列车,由我不由她。


他们曾经对人生的执着,没有被无常打倒,反而越挫越勇,在各自的领域内钻研专业,无关日月,无关星辰变迁,生命的顽强使我们后辈汗颜!

导演李安说,世事无常,只有才华最耐老。我们喜欢看年轻的身体、美好的容颜,更喜欢看到永远不老的灵魂。

这辆辆承载着无数个希冀的生命接力赛的列车在不同地方出发。扶危渡厄,医者担当!2020这个春节注定不平凡,疫情之下,使命在召唤。他们逆风而行的背影成了鼠年春节最美也最独特的一道道风景线!

他们三位的抗疫逆行,活出了我们平凡人眼中无法超越的那份生命的质感。那是生命最美的样子!

他们坚挺的背影是我们14亿国人学习和效仿的典范,无数的后继者驰援武汉,驰援灾区,驱魔抗疫。春天来了,病毒的冬天终将离场远去。祈愿我们中华大地早日焕发生机和活力。人心向暖,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