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何选择了“北上广”,从此不回绍兴故居?

用户58665399105


1904鲁迅在日本弘文学院毕业后,就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是他的最初梦想,原因是卒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似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可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在学校里,教授解剖学的藤野先生是位特别敬业的教师,十分关注鲁迅这个中国留学生,他极希望鲁迅成为一个好学生,学成回国,把新的医学带回去。

但只学了一年半就退学了,因为一张时事幻灯片的刺激…

“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了他久违的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本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这个画面,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他在(呐喊)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是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容,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鲁迅想着改变国民精神,必须推动,提倡文艺运动。

1909年,8月间,鲁迅回国,第一年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到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绍兴光复后,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开始。

鲁迅先生因在《越铎日报》上登了不少骂人的文章,骂了军政府和那里面的人员,光复会的王金发恼怒了,说是要杀人,鲁迅知道不能再在绍兴待下去,于是辞去校长的职务,想办法离开…。

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他去做部员,移入北京。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开山者中的一人,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

参阅…朱正著


香雪兰150035508




有说鲁迅从来只认自己的籍贯是浙江,是因为地域歧视,什么“刀笔吏”、“绍兴师爷”。我从来不认可这一说,我认为鲁迅是最不在意别人看法的人,何况绍兴历来钟灵毓秀,出了许多青史留名的民族精英,如王羲之、陆游、徐文长、徐锡麟、秋瑾。

鲁迅的心,早在少年就被磨硬了,磨老了。

13岁的时候,鲁迅祖父因科场舞弊入狱,这是名利双失的灾祸,鲁迅一家,从此生活于乡邻的白眼之中。

此时他父亲重病,弟弟年幼,家庭的重担落在他稚嫩的肩膀。

鲁迅一家此时的经济来源,依靠小小鲁迅出没于当铺,在侮蔑中接过钱来。想要依靠一下亲戚,又“被目为乞食者”——乞丐的称呼之于未成年人,是会刻骨铭心于一生的。

在家族聚会,商议重新分配房屋的时候,族人想把最坏的分给鲁迅家,鲁迅拒绝签字,遭到长辈也是他的启蒙老师的厉声呵斥,鲁迅当众痛哭,族人假意相劝,逼迫他签字。

鲁迅的少年生活中,还不乏衍太太这样的怪物,她唆使鲁迅典卖家当,给鲁迅看春宫画,背后又散布流言,诋毁鲁迅这样的少年!

所以鲁迅小说,看见的是中国人全部的恶,沈从文的小说,则看见中国人全部的善。

熬到17岁,鲁迅拿着母亲变卖家产得来的8块银元去了南京。

鲁迅不愿回家乡,还因为家乡有着他的婚姻悲剧,有着他见之作呕的第一位夫人——尽管这夫人虽外表丑陋但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是她一直伺候鲁迅母亲,她临死还希望和鲁迅埋在一起。

再就是和周作人的分裂——事实上是周作人和鲁迅决裂,而且理由足以摧毁鲁迅的人格尊严。

回到故乡,别人问起,如何应对?在故乡回忆少年时独力支撑以呵护的幼年弟弟,什么滋味!

由于以上原因,鲁迅是不愿回故乡的,童年的故乡,永远回不去了!

而北上广有他的用武之地,有他的文学业绩,有仰视他的青年。

在北京,他还收获了和许广平的爱情。


大悔忆智冰


先看看鲁迅在小说《故乡》里怎么描写故乡: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

这如果写成公号文字,那就是《一个教育部官员的返乡手记:凋敝的乡村让我心凉》,妥妥1921年新年第一篇爆款。


12月24日,平安夜,鲁迅带着母亲、三弟、三弟妇等人乘船离开了绍兴。不知鲁迅是不是真的在此时发出了“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著名感慨?只知道送行的人带来的灯笼,烧了起来,鲁迅情急之下用手去按灭火焰,结果把手指烧伤了。

带着受伤的手指,杭州到上海的铁路又被毁坏,半路又住烂旅馆,半夜再上车——这一大堆人马箱笼,连船都要装两艘,碰到这种事跟逃难就差不多了。到了南京渡长江,“风雪忽作,大苦辛”,这是鲁迅日记里,与绍兴有关的最后一笔吐槽。从此他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日后这位大作家笔下,出现了两个故乡:一个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五猖会》组成的童年图景;一个则是成年后返回的故乡,《故乡》《祝福》《在酒楼上》,一篇比一篇灰暗。

他碰到了极品亲戚鲁四老爷,“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骂还骂的是康有为。

还有极品邻居杨二嫂,一口咬定他放了道台,娶了三房姨太太,出门都是八抬大轿,借着话头要木器,拿走了狗气杀。

儿时的玩伴闰土,见到他脸上有欢喜和凄凉,终于恭敬起来,分明地叫:“老爷!”叫他母亲“老太太”,要自己儿子给他们磕头。

还有祥林嫂,追着他问“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一个新党,居然回答不出一名乡下愚妇的疑问,不逃回都市还能怎样?那里没有人关心这个。

旧日的同窗、同事吕纬甫——“当年敏捷精悍”,眼里常常能看见射人的光,也去城隍庙里拔过神像胡子,也梦想着要改革中国——然而现在是沉静(小城人或称为成熟世故),或者说颓唐。自己说自己像一个小虫子,飞了一个小圈子,又飞回了原点。

而现在他活得很主流,“敷敷衍衍,模模胡胡”是在小城处世的法则,教着两三个学生,他们要学什么就学什么,《诗经》《孟子》《女儿经》,符合政府倡导“尊孔读经”的精神。

所以这无聊而可笑的故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然而漂泊异乡的年轻人,从南京到上海,再到天津北京,过着与他们不一样的生活,就符合初心与理想么?所以鲁迅在《故乡》的结末说: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闰土那样的社会底层辛苦麻木,鲁四老爷这些既得利益者及他们的追随者杨二嫂和卫老婆子,则是辛苦恣睢,吕纬甫夹在中间,不完全麻木,又无力抗争,只能麻醉自己曾经敏感的神经,以“祝福的空气”将“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一扫而空。而短暂居留的归乡者,留不下也回不去,辛苦辗转,心存恐惧,只能以坚持离开这“纯白而不定的罗网”,留给自己渺茫的希望自救: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杨早讲史


凡是念过几天书的中国人,有谁不知大名鼎鼎的鲁迅?知道鲁夫人许广平的也不在少数 。然而,又有几人知道朱安呢?朱安是鲁迅的“发妻”,典型的旧式包办婚姻的牺牲品。

朱安是鲁迅同乡 。她1878年6月生于浙江绍兴,比鲁迅大了整整3岁。朱氏祖上做过几任知县,是典型的书香门第 。朱家和周家门当户对,因此两人被认为十分般配。朱安虽未入私塾,但也粗通文墨 。传统女子应有的贤良淑德、敬老爱幼之美德她都有。因此,还待字闺中时,她就深得鲁迅母亲鲁瑞老太太的欢心 。鲁迅(周树人)身为周家长子,自父亲去世后,母亲鲁老太太就为他的婚事积极张罗起来。1901年4月,鲁老太在事先未征得儿子同意的情形下,独自去到朱家为二人合了生辰八字。随后由双方家长拍板定下了这门婚事。这段不顺遂的婚姻,注定会给鲁迅、朱安带来终身痛苦 。

在那个时代,婚姻无须征得儿女认可,全由家长包办。许多人连对方长啥样都不知道就稀里糊涂地拉埋天窗,生儿育女。至于以后咋样、幸不幸福?只能听天由命了。光绪32年旧历6月初4(1906年7月6日),正在日本仙台学医的鲁迅(周树人)被母亲鲁氏骗回老家绍兴完婚。尽管心中万般不愿,但执拗不过老母,他只好顺从。

鲁迅事后回忆道:娶亲的轿子在一片喧嚣声中被抬到周家大门前 。轿帘半掀,从轿子里伸出一只不大不小的绣花女鞋 。这只脚摸索试探着踩向地面,绣花鞋却不慎脱落,一只被自幼缠过的、尖如细笋的“三寸金莲”很扎眼的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 “新青年”鲁迅看在眼里,心里浑不是滋味。原来新娘朱安听说新郎倌是位新派人物,喜欢女人天足。于是她准备了一双大号绣花鞋,穿时往里面塞了不少棉花,想以此取悦新郎。谁知当场露馅 ,还惹得新郎倌反感。朱安的悲剧人生在此刻已被定格。

从留下的相片看,朱安生得并不美丽 。她很瘦小,嫁衣穿在她身上过于宽松,下颌尖削,据说面色并不红润,有些泛黄发青,嘴唇显得略大,宽宽的前额上头发稀疏。此前二人从未见过。鲁迅并未用文字详细描述新娘的相貌,但显然他内心相当失望。

据说完婚后的第二日,周树人同学并未按礼仪旧制去祠堂祭拜列祖列宗 。晚上他一人独自在书房对付了一宿。 事后,他曾说过,朱安是母亲送给他的一个出乎意外的礼物,然而他却无任何惊喜之感 。他写道:“我只能好好地保养她供养她,(至于)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新婚第三天,鲁迅就如逃亡般返回日本。满腹疑惑的朱安虽忐忑不安,但却选择了沉默加遵从。对此她显然无力抗拒。好似她嫁入周家就是为了侍奉周家老太太的,伺候鲁母注定是她一生的宿命与事业

这一等就等了26年。在这26年的漫长时光里,鲁迅除了寥寥几次探视老母外,基本没回过绍兴老家。他一直辗转漂泊在北平、上海、广州等地当教书先生、潜心写作。后来,朱安陪伴鲁母赴北平养老。直到朱安50岁时, 被她尊称为大先生的鲁迅与新欢许广平在上海寄回一张 结婚照。许广平是广州人,是鲁迅的学生。她是位思想解放的新派人物,有文化,性倔强,敢爱敢恨。

弃医从文后声名日益卓著的鲁迅多次与友人说:“朱安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

1947年6月末,朱安在北平孤寂的离世了 。据鲁迅学生某君回忆,可怜的朱安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还在念叨“我生为周家人,死为周家鬼”。

看了朱安的人生悲剧后,人们或许会辩解说:朱安的悲惨人生源自不幸的婚姻,是虚伪、冷血、吃人的封建礼教造成的,怪不得别人。换个角度看,一生心怀愧疚的鲁迅又何尝不是受害者呢?

早在1918年,鲁迅在《我之节烈观》一文中以沉郁的笔调写道 :“节烈苦吗?答曰:很苦。······但节妇还要活着,精神上的惨苦,也姑且弗论。单是生活一层,已是大宗的痛苦” 。这篇如同反封建礼教、声讨绵亘数千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檄文,既是鲁迅的控诉状,也是对那位沉默无言、温良驯训、从未想过与命运抗争的节妇朱安苦苦追问一生的困惑作出的回答。

插图源自网络


铁马冰河wu


可能没有颜面直对朱安。


用户6520569833600


我在绍兴打工生活了十多年了,我认为这里本地人很瞧不起外地人的,况且绍兴人到老了七八十岁还在干活,子女没有想让老人好好休息的意思,都被钱害了,一个个善于算计,互相之间没有人情味,钱是多但幸福指数并不高,我还很欣赏我们湖北老家那里的生活气息,人际关系。欢迎各位亲们去湖北旅游,点赞的中五百万。


涛声依美


大家知道,鲁迅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官僚家庭,后来发生了那一场著名的科场舞弊案。他的祖父和父亲相继死去,家道中落,鲁迅在别人的歧视和白眼中长大。鲁迅对家乡应该是既有爱,也有恨。另一个原因就是,辛亥革命后,由于蔡元培的推荐,鲁迅长期在教育部任职。居住在北京。后来担任过大学老师,最后成为著名的作家,他习惯了大都市的生活,大城市也更有利于他个人的发展,他当然不会回到绍兴去。


我就是曾经沧海


北上广发展空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