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前苏联发射的金星7号探测器成功登陆金星,拍摄的照片是怎样传回地球的?

兔斯基聊科学


从1961年到1986年,苏联先后发射了16个金星探测器,有成功也有失败。

题目中提到的金星7号探测器,是第一个成功进入金星大气层,并获得数据的人类探测器,但是却没有拍摄照片。金星7号是在1970年8月17日发射的,于12月15日,首次成功实现在金星表面软着陆,第一次测得金星表面数据。由于之前的探测器在设计时低估了金星表面的恶略环境,因此都没能获得有效的数据。因此金星7号在设计时,加强了探测器的强度,足以抵抗金星大气的压力。因此成功获得了金星表面的压力和温度:表面温度为475°C,压力为75-105个大气压。

第一次获得金星表面图像的探测器应该是金星-9号,该探测器于1975年6月8日发射,在10月22日抵达金星。在抵达金星的前两天,降落的探测器和飞船分离,飞船进入环绕金星的轨道,称为金星的卫星。同时,负责探测器与地球之间的中继。

探测器着陆后,伽玛密度计被展开,但有一个摄像头盖没能脱落。其余的摄像头扫描了完整的174°全景图,然后又进行反向扫描,第二遍扫描了124°。扫描的数据通过无线电传送到轨道飞船,上传速度为512 bit/秒,传动的数据被保留在轨道飞船上。

轨道飞船再以3072 bit/秒的速度发送回地球,最后再将信号转化为图像,我们就得到了金星表面的照片影像。

在金星9号之后,苏联还有几艘金星探测飞船,都获得了很多的数据,为对金星的探测立下了汗马功劳。


寒萧99


探测器发送的信号是怎么确保会传到地球呢?

影响信号传输最大的困难就是距离。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两个人正在说话,当两个人相距1米的时候,一个人不用太大声说话对方就能听清。但是当两个人的距离达到100米的时候,即使一个人大声说话对方也不一定听得起。

背景噪音也会直接影响到信号的传输。回到前一个例子,假设两个人身处非常吵杂的体育场中。即使他们间相距1米,巨大的噪声也会影响到两者的沟通。如果两者的距离扩大到100米,那么无论再怎么大声说话对方也无法听清。在我们的宇宙中,包括恒星在内的许多星体都会发出各种频率的电磁信号。而在太阳系中,太阳所发出的的电磁波更是成为了巨大的噪声源。这些噪声累加在一起,成为宇宙空间的背景噪声。随着距离的增加,探测器的传输信号很容易淹没在宇宙背景噪声中,更加难以被检测出来。

雪上加霜的是,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还会因为干扰而出现失真。由于距离太远加之干扰巨大,信号中的二进制数据很容易出现错误。明明代表0的信号可能因干扰变成1,明明代表1的信号也可能因干扰而变成0。一旦信号失真,数据的还原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由于探测器和地球距离过于遥远,任何没有对准地球发出的信号都无法被接受到。为了提升发射信号效率,探测器的发射天线必须对准地球。只有将发射的能量尽可能的集中,地球才有可能接受到48亿公里之外的探测器信号。

为了克服宇宙背景噪声对信号带来的影响,探测器在传输信号的过程中使用了扩频技术。所谓的扩频技术,是将原本用于传输的原始信号通过扩频技术变成频率较宽的新信号。在信号功率远低于噪声功率的情况下,通过扩展信号传输的频谱可以极大的提升传输信号的稳定*。而将接受到的扩频信号进行解调,就可以轻易的从背景噪音中获取到所需的信号。


在西双版纳的峰哥哥


金星7号是1970年8月17日发射的,包含行星际火箭和登陆车。在向金星飞行的过程中有两次发现偏航并使用火箭上的引擎来相应地进行修正。1970年12月15日降落于金星,将金星胶囊释放,并利用空气阻力刹车。前35分钟传回一些科学数据,之后的25分钟传回微弱讯号。成为第一台着陆于其他行星表面的人造探测器!金星表面有硫酸云,可能探测器被慢慢的腐蚀了!


都市科普001


据说前苏联真有个金星探测器降落到了金星表面,并拍了一些全星表面的黑白照片。不幸的是由于金星表面温度太高,没有工作多久就由于温度过高坏掉了,以后苏联就再也没有发往金星探测器了。在这些照片中,据说有一万多座类似金字塔型远古城市废墟。不知是真是假,各国专家不知是作何解释。


发烧友959


通过无线电短波通信,传给金星上空的中继卫星,再传回地球。(就像玉兔号为了实现拉格朗日L2点的通信,利用了鹊桥号卫星一样)


GrandpaMario


SSTV slow scan television 慢扫描电视传输


TYWong


那时候美苏相互吹牛各自造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