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英雄的境界全都一致

在网上看到一则美女主持采访钟南山院士的新闻,主持人脸上的微笑引起众多网友不满。

疲惫的钟老四处奔波,忙着防控疫情事宜。这样的途中本该稍作休息的,他却接受了采访,认真回答记者的提问。

一个是悲天悯人,一个是嬉笑诞眉的表情。

在谈论如此严肃的疫情问题时,你却带着娱乐版制式微笑采访,也怪不得那么多网友评论主持人举止轻浮。不专业就罢了,还不敬业!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英雄的境界全都一致

“您的眼眶湿润了,能给我们讲讲是为什么吗?”这都是些什么问题?

面对疫情的恐慌压抑,你能感同身受吗?

鲁迅先生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此时的钟老会不会想屏蔽掉她的噪音?

我觉得和三观不同的人做深层交流,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你在谈论很正经的事,却不知道她的笑点在哪里。保持沉默不合适,妥协包容很难受,求同存异做不到。这样的交流还是早些结束吧,不如休息来得实在些。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英雄的境界全都一致

不过钟老所说的对于疫情需要防范注意的点,大家还是可以了解的。有发热现象千万不要忽视,确实需要到发热门诊看一下。发烧的程度判断如下:

37.3度~38.0度 低热

38.1度~39.0度 中等热

39.1度~40.0度 高热

不是所有的微笑,都礼貌得体。所有奋战在第一线的人,更多的是需要理解和包容。

我们能够待在家里,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而他们却有家不能回,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们用生命在病毒的刀尖上行走,你怎么能够笑得出来呢?

网友的评论基本上都是质疑她的笑,也许主持人内心并没有这种想法,可她的微笑却是那么地不合时宜。这个微笑,也让我感受不到她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微笑也分场合,面对天灾人祸微笑合适吗,况且她这不是微笑吧,嘴都裂到哪去了。


这都是什么时候了,稍微有点良心的人都笑不出来吧。我反正不懂哦,国难当头,让这个女的去采访下一线工作者吧,我看她笑的出来不,这人纯粹缺心眼……


确定那种笑是主持人职业素养的笑?


主要是她不得体啊?难道不是吗,脸僵就算了,国难当头还笑,对着我们的神级人物举止感觉很轻浮,采访的问题也不到位,你觉得我哪一点说的不对。


主持人问的什么毛线问题,你不清楚吗?年轻一代无人挂帅,钟老八十高龄还得挂帅出征,大晚上这么累,还接受这种“养生堂”的专访。央视这么久也就两次对线了钟老,就是为了不打扰他老人家,这“养生堂”还直接过去专访了人家,问什的么无语问题。不如别去,对社会贡献大点,这专访,就是添倒忙。


其实,我从评论中感受到的,都是大家对于钟老满满的心疼。他太累了,需要好好休息。​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英雄的境界全都一致


2003年的非典肆虐中,钟南山是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他一直都在第一线,下面的人也无理由退缩。

身先士卒的他连续38个小时没休息,由于过于疲劳,03年3月5日发烧了。因为怕影响太大,当时就没有公布,之后自己在家治疗。也是因为他比较熟悉这个病,判断自己只是普通肺炎,五天后就痊愈,然后继续投入到工作中。他也只是免疫力一般的普通人啊,却做着不普通的事。

他认为所有信息应当透明公正,客观报道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有问题可及时就医。面对疫情时,公开信息是遏制疫情的关键。越遮掩,就越容易引起恐慌。

因为大家都是只知道会传染,却不知道病因,医生连同患者都很恐慌。于是他说:“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首先把那种人人都觉得恐怖的气氛缓解一下,先把医生队伍稳定下来,这样就能保证社会的稳定。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英雄的境界全都一致


当所有人沉默的时候,钟南山敢说出非典实情,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鲁迅先生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倘使连正视都不敢,此外这能成什么气候。

2003年,因在抗非战斗中表现卓越,他被广东省授予唯一的特等功,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称号。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英雄的境界全都一致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英雄的境界全都一致


2003年的非典有钟南山院士的身影,17年后的疫情肆虐依然有他在,已经84岁高龄的他依然是无畏的逆行者。被大众寄予厚望的他,压力该有多大啊!

他是中国最杰出的人物,他是我们的无双国士!

在疫情面前,有责任有担当,有冷漠也有荒谬。良莠不齐的国人素质,不能是我们也随波逐流的理由。我们听从国家安排,不流动,不传谣,静待春暖花开的日子。

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每个职业都有它自身的素养,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不知进取。

雪莱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致敬奋斗在第一线的所有无名英雄们!

到了疫情被消灭的那一天,我们可以纵情欢笑,大声放歌。而现在,只需要安安静静地在家等候,就是我们能做得最美好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