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宅著,不“團圓”就是對他人、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這個春節,宅著,不“團圓”就是對他人、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叮咚——

從上午得知春節檔集體撤檔之後,緊跟著退票的信息也來了。

之前還為"小惡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來勢洶洶而苦惱,最終決定不回家,一個人宅在房中過年好了,然後慶幸或許可以買張深夜的電影票,算有了春節慶祝"活動",沒想到,只是幾天而已,四面八方的各種官方消息或者"謠言"等,或真實的,或危言聳聽的消息就這麼一下子都襲來了。

好嘛,不回家加上宅著不出門,至少也是個比較妥帖的辦法,也不用去"搶"口罩,也不用去胡亂聽信或者買一些所謂的"防護"用具、用藥等,畢竟也是從那時的"非典"走過來的,經歷過了,就會明白以不變應萬變才是最"科學"的自我保護,以及保護別人的方式。


但不得不說,家人給發過來焦急的詢問,需不需要向上次"非典"時期一般買什麼,尤其配上當地大排長龍在藥店門口購買口罩及相關藥品的圖片的時候,依然被越老越"依賴"的老小孩給氣笑了。


這個春節,宅著,不“團圓”就是對他人、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圖片為市民排隊買口罩


還記得上次的"非典"時期正是如此,似乎年紀到了一定的"程度",會開始自詡"吃鹽多過吃米",於是就不自覺地開始聽信各種不科學的謠言,然後開始高價囤積食品及板藍根等藥品,甚至還神神叨叨地開始每天撒所謂的"消毒劑",求個安心。

最後,筆者只能開始收集官方消息及權威的防護措施等,為家人普及,天曉得當時耗了多少精力去廢唇舌,好在許是出於家人的天然信任,後來不但心態放平了,防護措施也進行地比較"科學"了。

所以這次,筆者一邊在整理官方消息和權威總結的措施,然後轉化為家人"理解"的話之餘,就想也發一份出來,權當給大家一個"科學"的參考吧。



這個春節,宅著,不“團圓”就是對他人、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新冠狀病毒肺炎示意圖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基礎認知

1. 病毒是什麼?

首先,筆者必須先普及一下何為"病毒",病毒就是一個核酸分子與蛋白質構成的非細胞形態類生物,簡單來說就是病毒需要進入細胞才能繁殖,而暴露在空氣中時,即使最開始幾分、十幾分鍾傳染性較強,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傳染性會越來越弱;(據權威數據表明,一般病毒暴露存活時間最多48小時。)

所以就這點來說,大家或許比較擔心的所謂的疫區"包裹傳染",是不太可能的,可以放心收寄。


家人版:病毒就像是個搗蛋的小孩,不進去"家裡",就不會搗蛋,在外面"玩"一段時間,再回家,就"安全"了。


2.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一種以前從未出現過的,急性感染性,帶有病毒性的肺炎。準確來說,就是一種類肺炎症狀的"病",初始的表現症狀為發熱、乏力、乾咳,以及逐漸出現呼吸困難等表現,類比的話和一般病毒性感冒症狀比較相似,所以出現這樣的症狀,最好馬上去就醫觀察;

家人版:開始發燒、突然沒有力氣,老是乾咳的話,就馬上去醫院看看,不要忍,不要嫌麻煩,嫌廢錢,有"我"(沒辦法,一般"苦"年代熬過來的爸媽,都心疼錢多過自己,以孝順的名義"監督"效果好。)報賬。

3. 初始發生地及目前大致範圍


這個春節,宅著,不“團圓”就是對他人、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感染“紅區”


最開始首例,現已確定為2019年12月12日,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在12月31日正式"官方通報"發現病例27例,7例為重症。(根據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統計。)

截止目前2020年1月23日全國範圍內以確診病例585例,具體實時數字詳見官方通報。

家人版:今年就不要串門走親戚了,待在家過年就好。(鑑於近來幾乎全國都"紅"了,出於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不管從哪裡來,還是"不亂動"為好。)

4. 目前已知傳播渠道

入侵渠道:人類的眼、口、鼻;

入侵方式:

飛沫傳染(咳嗽、打噴嚏時,通過無意識噴出的口水、鼻涕等,附著在約一米範圍內的他人暴露的眼、口、鼻內。)

附著傳染(病毒無意識附著在如干燥的平面上,人類手或者其他可能接觸眼、口、鼻的皮膚觸碰到,然後再無意識地碰到自己的眼、口、鼻,然後傳染。)

親密、共享傳染(理論上,如附著傳染一般,如接吻、親密地觸碰,以及與人共享餐具等行為,也有很大的傳染幾率。)


家人版:沒事少出門,出門和其他人儘量遠一點,吃飯用公筷,出門少"亂摸",拉大門、按電梯後回家要先洗手。


5. 我們可以怎麼做的"有效"防護措施

綜上所述,簡單來說,大致分為:

在行動上,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或親密、或無意識地接觸、觸碰行為,以及重點在於減少去人群集聚之處活動;


這個春節,宅著,不“團圓”就是對他人、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在自我保護上,勤洗手(起碼做到每次接觸"任何平面"後,用香皂著以冷水或者溫水洗手30秒以上,或者含有75%以上的酒精,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

注意,這裡不提倡用熱水洗手,主要還是大多數人用熱水洗手,都因燙的原因,用時較短。)

洗手過後,最好用一次性紙巾擦乾手,並及時丟棄。

有條件的人,儘量佩戴帶有防護病毒效果的醫用口罩,且儘量按照"科學"的佩戴方式,進行有效地佩戴,且根據暴露原則,建議儘量隔2-4小時更換一次。


這個春節,宅著,不“團圓”就是對他人、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勤換衣,注意,建議儘量每次外出回來時,最好先把外出衣物換下,好避免攜帶病毒或者附著病毒的飛沫等接觸傳播。


家人版:少出門,不要再愛起來就去揉、摸小孩的臉,更不要親親,除了吃飯前後,每天最好隔3、4小時就去洗個手,記得用紙巾擦乾手;

出門要記得帶用口罩,兜裡再揣一個,隔2個小時就換一個,回家在門口把大衣脫了,換衣再進客廳。


對了,最後補充一個筆者認為大家可以存著的,

[家庭版護理]建議:

出於目前日漸增加的確診、疑似病例,及潛在患病者的擔心,更重要的還是以目前醫院及醫護人員的人力物力,大致上可能除了中度、及重度的患者之外,很大情況下輕型的患者,或者有症狀但為確診的患者只能考慮醫院以外的代替醫療服務,如在家中護理,於是筆者收集權威資料,整理了這個,大致為:

1. 注意溝通,遵循醫囑:

首先,即使在有限條件下,選擇在家中護理,也需要儘量與醫生溝通,瞭解一些基本的護理防護和要求,可能的話,儘量多與醫生、醫護人員及時溝通,最好可以定時電話訪問或面對面訪問,以確保環境符合且"安全";


這個春節,宅著,不“團圓”就是對他人、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家庭護理“回訪”示意圖


2. 事前培訓、學習相關"要點":

鑑於本國情況,建議"能"選擇家庭護理的患者及家人,最好積極主動去諮詢相關護理"要點",如個人衛生、基本感染預防及控制防護措施的知識要點;

大致整理如下:

2.1 患者"隔離"(宅著不見人最好。)在單人且通風良好的房間內,最好指定一位身體健康且無風險的人,來擔任"期間"的專門護理人員,進行全部的護理行動;

2.2 其他除專門護理人員之外的人,必須至少"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有條件最好分房,護理人員每次進行護理之時,都必須戴好醫用口罩,儘量減少接觸患者及患者接觸過的用具,最好使用一次性手套,進行每日的護理行為;

2.3 進行徹底"隔離"患者與其他人所有的用具及接觸,如每次護理人員清潔患者及患者用具後,都必須及時專門收集"汙物",及時清潔並及時分類丟棄,如患者換下的衣物、毛巾、床單等都需要使用洗滌劑及使用60-90度水溫進行機洗,如有條件的話,可以使用含有1%漂白劑的家用消毒劑進行每日定時的"任何平面"的消毒;

2.4 重點在於儘量"隔離"患者與其他人,避免直接接觸、保持距離(至少1米以上),用具分開使用且有條件每日進行消毒。


3.最後,應該及時與醫院、醫生及醫護人員溝通,定時採取電話或面對面回訪的方式及時確認患者的現狀,確認症狀"康復"也需要保持隔離至少24小時以上才能自由活動。(建議,最好由護理人員帶領患者前去醫院複查確認,以此為準。)


結束語:

其實,說千道萬,筆者認為最好每個年輕人都需要及時跟進官方權威消息,並與家人多溝通,畢竟謠言止於智者這句話,對於上年紀的家人來說,很難,他們不善於處理各種"複雜"的信息,就需要我們去"幫"他們去總結並用他們能"聽進去"的話解釋。

最後,筆者還想說,面對如此突如其來的"小惡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個春節,及春節假期,大家還是"老實"地儘量能不回家就不會,能不"動"就不走,"老實"地待在屋中,宅著就好。

這樣,既是保護了自己,也是保護了他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嘛!

(PS:其實無聊了,刷刷劇,看看書也不失為一種閒下來的好選擇。)




文:長了鹿角的兔子(打破固有概念,站在對面,理性觀察)

圖:網絡,侵刪



參考:中國疾控中心實時通報快訊、武漢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WTO《Home care for patients whit suspected novel...》、人民日報、新京報、央視新聞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