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宅着,不“团圆”就是对他人、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这个春节,宅着,不“团圆”就是对他人、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叮咚——

从上午得知春节档集体撤档之后,紧跟着退票的信息也来了。

之前还为"小恶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来势汹汹而苦恼,最终决定不回家,一个人宅在房中过年好了,然后庆幸或许可以买张深夜的电影票,算有了春节庆祝"活动",没想到,只是几天而已,四面八方的各种官方消息或者"谣言"等,或真实的,或危言耸听的消息就这么一下子都袭来了。

好嘛,不回家加上宅着不出门,至少也是个比较妥帖的办法,也不用去"抢"口罩,也不用去胡乱听信或者买一些所谓的"防护"用具、用药等,毕竟也是从那时的"非典"走过来的,经历过了,就会明白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最"科学"的自我保护,以及保护别人的方式。


但不得不说,家人给发过来焦急的询问,需不需要向上次"非典"时期一般买什么,尤其配上当地大排长龙在药店门口购买口罩及相关药品的图片的时候,依然被越老越"依赖"的老小孩给气笑了。


这个春节,宅着,不“团圆”就是对他人、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图片为市民排队买口罩


还记得上次的"非典"时期正是如此,似乎年纪到了一定的"程度",会开始自诩"吃盐多过吃米",于是就不自觉地开始听信各种不科学的谣言,然后开始高价囤积食品及板蓝根等药品,甚至还神神叨叨地开始每天撒所谓的"消毒剂",求个安心。

最后,笔者只能开始收集官方消息及权威的防护措施等,为家人普及,天晓得当时耗了多少精力去废唇舌,好在许是出于家人的天然信任,后来不但心态放平了,防护措施也进行地比较"科学"了。

所以这次,笔者一边在整理官方消息和权威总结的措施,然后转化为家人"理解"的话之余,就想也发一份出来,权当给大家一个"科学"的参考吧。



这个春节,宅着,不“团圆”就是对他人、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新冠状病毒肺炎示意图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基础认知

1. 病毒是什么?

首先,笔者必须先普及一下何为"病毒",病毒就是一个核酸分子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类生物,简单来说就是病毒需要进入细胞才能繁殖,而暴露在空气中时,即使最开始几分、十几分钟传染性较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染性会越来越弱;(据权威数据表明,一般病毒暴露存活时间最多48小时。)

所以就这点来说,大家或许比较担心的所谓的疫区"包裹传染",是不太可能的,可以放心收寄。


家人版:病毒就像是个捣蛋的小孩,不进去"家里",就不会捣蛋,在外面"玩"一段时间,再回家,就"安全"了。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急性感染性,带有病毒性的肺炎。准确来说,就是一种类肺炎症状的"病",初始的表现症状为发热、乏力、干咳,以及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类比的话和一般病毒性感冒症状比较相似,所以出现这样的症状,最好马上去就医观察;

家人版:开始发烧、突然没有力气,老是干咳的话,就马上去医院看看,不要忍,不要嫌麻烦,嫌废钱,有"我"(没办法,一般"苦"年代熬过来的爸妈,都心疼钱多过自己,以孝顺的名义"监督"效果好。)报账。

3. 初始发生地及目前大致范围


这个春节,宅着,不“团圆”就是对他人、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感染“红区”


最开始首例,现已确定为2019年12月12日,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在12月31日正式"官方通报"发现病例27例,7例为重症。(根据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

截止目前2020年1月23日全国范围内以确诊病例585例,具体实时数字详见官方通报。

家人版:今年就不要串门走亲戚了,待在家过年就好。(鉴于近来几乎全国都"红"了,出于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不管从哪里来,还是"不乱动"为好。)

4. 目前已知传播渠道

入侵渠道:人类的眼、口、鼻;

入侵方式:

飞沫传染(咳嗽、打喷嚏时,通过无意识喷出的口水、鼻涕等,附着在约一米范围内的他人暴露的眼、口、鼻内。)

附着传染(病毒无意识附着在如干燥的平面上,人类手或者其他可能接触眼、口、鼻的皮肤触碰到,然后再无意识地碰到自己的眼、口、鼻,然后传染。)

亲密、共享传染(理论上,如附着传染一般,如接吻、亲密地触碰,以及与人共享餐具等行为,也有很大的传染几率。)


家人版:没事少出门,出门和其他人尽量远一点,吃饭用公筷,出门少"乱摸",拉大门、按电梯后回家要先洗手。


5. 我们可以怎么做的"有效"防护措施

综上所述,简单来说,大致分为:

在行动上,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或亲密、或无意识地接触、触碰行为,以及重点在于减少去人群集聚之处活动;


这个春节,宅着,不“团圆”就是对他人、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在自我保护上,勤洗手(起码做到每次接触"任何平面"后,用香皂着以冷水或者温水洗手30秒以上,或者含有75%以上的酒精,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

注意,这里不提倡用热水洗手,主要还是大多数人用热水洗手,都因烫的原因,用时较短。)

洗手过后,最好用一次性纸巾擦干手,并及时丢弃。

有条件的人,尽量佩戴带有防护病毒效果的医用口罩,且尽量按照"科学"的佩戴方式,进行有效地佩戴,且根据暴露原则,建议尽量隔2-4小时更换一次。


这个春节,宅着,不“团圆”就是对他人、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勤换衣,注意,建议尽量每次外出回来时,最好先把外出衣物换下,好避免携带病毒或者附着病毒的飞沫等接触传播。


家人版:少出门,不要再爱起来就去揉、摸小孩的脸,更不要亲亲,除了吃饭前后,每天最好隔3、4小时就去洗个手,记得用纸巾擦干手;

出门要记得带用口罩,兜里再揣一个,隔2个小时就换一个,回家在门口把大衣脱了,换衣再进客厅。


对了,最后补充一个笔者认为大家可以存着的,

[家庭版护理]建议:

出于目前日渐增加的确诊、疑似病例,及潜在患病者的担心,更重要的还是以目前医院及医护人员的人力物力,大致上可能除了中度、及重度的患者之外,很大情况下轻型的患者,或者有症状但为确诊的患者只能考虑医院以外的代替医疗服务,如在家中护理,于是笔者收集权威资料,整理了这个,大致为:

1. 注意沟通,遵循医嘱:

首先,即使在有限条件下,选择在家中护理,也需要尽量与医生沟通,了解一些基本的护理防护和要求,可能的话,尽量多与医生、医护人员及时沟通,最好可以定时电话访问或面对面访问,以确保环境符合且"安全";


这个春节,宅着,不“团圆”就是对他人、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家庭护理“回访”示意图


2. 事前培训、学习相关"要点":

鉴于本国情况,建议"能"选择家庭护理的患者及家人,最好积极主动去咨询相关护理"要点",如个人卫生、基本感染预防及控制防护措施的知识要点;

大致整理如下:

2.1 患者"隔离"(宅着不见人最好。)在单人且通风良好的房间内,最好指定一位身体健康且无风险的人,来担任"期间"的专门护理人员,进行全部的护理行动;

2.2 其他除专门护理人员之外的人,必须至少"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有条件最好分房,护理人员每次进行护理之时,都必须戴好医用口罩,尽量减少接触患者及患者接触过的用具,最好使用一次性手套,进行每日的护理行为;

2.3 进行彻底"隔离"患者与其他人所有的用具及接触,如每次护理人员清洁患者及患者用具后,都必须及时专门收集"污物",及时清洁并及时分类丢弃,如患者换下的衣物、毛巾、床单等都需要使用洗涤剂及使用60-90度水温进行机洗,如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含有1%漂白剂的家用消毒剂进行每日定时的"任何平面"的消毒;

2.4 重点在于尽量"隔离"患者与其他人,避免直接接触、保持距离(至少1米以上),用具分开使用且有条件每日进行消毒。


3.最后,应该及时与医院、医生及医护人员沟通,定时采取电话或面对面回访的方式及时确认患者的现状,确认症状"康复"也需要保持隔离至少24小时以上才能自由活动。(建议,最好由护理人员带领患者前去医院复查确认,以此为准。)


结束语:

其实,说千道万,笔者认为最好每个年轻人都需要及时跟进官方权威消息,并与家人多沟通,毕竟谣言止于智者这句话,对于上年纪的家人来说,很难,他们不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信息,就需要我们去"帮"他们去总结并用他们能"听进去"的话解释。

最后,笔者还想说,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小恶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个春节,及春节假期,大家还是"老实"地尽量能不回家就不会,能不"动"就不走,"老实"地待在屋中,宅着就好。

这样,既是保护了自己,也是保护了他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嘛!

(PS:其实无聊了,刷刷剧,看看书也不失为一种闲下来的好选择。)




文:长了鹿角的兔子(打破固有概念,站在对面,理性观察)

图:网络,侵删



参考:中国疾控中心实时通报快讯、武汉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WTO《Home care for patients whit suspected novel...》、人民日报、新京报、央视新闻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