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学辛词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发展在词文学创作中的必然反映

南宋诸公而外,金国词人元好问是最值得重视的一位。唐圭璋先生的《全金元词》辑录其词凡三百七十余首清人施国祁《元遗山诗集笺注》附录说他的词“乐章之雅丽,情致之幽婉,足以追稼轩。”他生当金末,和辛弃疾一样经历着国运衰微、山河破碎的悲剧命运。他感慨“

江山信美非吾土”(《石州慢》),又抒发“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昊钩”(《木兰花慢》)的报国无门的悲愤。这和稼轩完全是灵犀相通的。元好问对自己作词学步苏、辛的特点有过自白式的说明。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元好问时年四十五岁。他在这年自己编定的词集序言中说:“岁甲午,余所录《遗山新乐府》成,客有谓余者云:‘子故言宋人诗大概不及唐,而乐府歌词过之。此论殊然。乐府以来,东坡为第一,以后便到辛稼轩。此论亦然。东坡、稼轩即不论,且问遗山得意时,自视秦、晁、贺、晏诸人为何如?余大笑,拊客背云:那知许事,且噉蛤蜊。’客亦笑而去。”

后世学辛词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发展在词文学创作中的必然反映

情致之幽婉的意境

据此可知,元好问作词是效法苏、辛、特别是稼轩豪放悲壮风格的。元、明、清几代,学步稼轩者,均有传人。元代如萨都剌的诸多怀古词;张煮之咏梅词;周权、王结、马需斋、邵亨贞、张元翰、张埜等词人的词,皆可称稼轩遗响。元人对稼轩的推重可以张埜的《水龙吟·酹辛稼轩墓在分水岭下》为代表。词云:

岭头一片青山,可能埋得凌云气?遐方异域,当年滴尽、英雄清泪。星斗撑肠,云烟满纸,纵横游戏。谩人间留得、阳春白雪,千载下,无人继。不见戟门华第。见萧萧竹枯松悴。问谁料理、带湖烟景、飘泉风味?万里中原,不堪回首,人生如寄。且临风高唱,逍遥旧曲,为先生酹。

后世学辛词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发展在词文学创作中的必然反映

阳春白雪

夏承和张璋两先生的《金元明清词选》本词评语认为:“稼轩词慷慨纵横,异军突起,不可一世。此词吊其墓,想其人,内容浑厚,感情充沛,气势豪迈,颇得稼轩笔意。”明季词几无可观,明初瞿佑曾有效仿稼轩之作,但成就一般,唯王夫之卓荦不群。他是亡明的遗臣,志节忠贞,念念不忘故国。其词无论《鼓棹》初、二两集,还是《潇湘怨词》,或忠爱缠绵、或悲痛哀伤、或风发凌厉,都具有辛词的某些特质。他学习稼轩的突出特点是,仿效稼轩《摸鱼儿·暮春》词的格调反复吟诵,其中有咏潇湘大小八景的《潇湘怨词》共十六首,以湘水神为托寓,集中抒发了作者深沉浩渺的故国之悲亡国之怨,与须溪气格亦颇相近。

后世学辛词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发展在词文学创作中的必然反映

气势豪迈的意境

其作意,在《潇湘小八景》小引中他说:“国初,瞿宗吉咏西湖景,辛稼轩‘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体,词意凄绝,乃宗吉时当西子湖洗耳恭听会稽之耻苎萝人得所托矣,固不宜怨者。乙未春,余寓形晋宁山中,聊取其体,乃寄调《摸鱼儿》,咏潇湘小八景,水碧沙明,二十五弦之怨当有过者。”姑录一首,以飧读者:

剪中流,白芳草,燕尾分南浦。盈盈待学春花靥,人面年年如故。留春住,笑几许浮萍,旧梦迷残絮。棠桡无数。尽泛月莲舒,留仙裙在,载取春归去。佳丽地,仙院迢迢烟雾。湿香飞上丹户。醮坛珠斗疏灯映,共作一天花雨。君莫诉。君不见、桃根已失江南渡。风狂雨妒,便万点落英,几湾流水,不是避秦路。

后世学辛词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发展在词文学创作中的必然反映

白芳草

清代学辛词者应当首推阳羡词派代表陈维崧。其《湖海楼词》一千九百多首。清人认为他的词乃稼轩衣钵的真传。陈廷焯说:“其年《水调歌头》诸阕,英姿飒爽行气如虹,不及稼轩之出神入化,而老辣处时复过之,真稼轩后劲也。”(《白雨斋词话》卷三)浙西词派领袖朱彝樽也称他:“擅词场、飞扬跋扈,前身可是青兕?”(《迈陂塘题其年填词图》)他也是晚明遗少,中年以后颠沛流离,驴背清霜,孤蓬夜雨,谙尽流落滋味,故所咏情真语挚,与稼轩独有会心。但比之稼轩,他的词还是很有个性的。首先是内容上的突破。与唐宋词所共有的特点无须多说,所不同的是,他以前所未有的创造精神,用词反映人民疾苦和阶级压迫,揭露暴政,批判现实,把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精神移植到词的领域。

后世学辛词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发展在词文学创作中的必然反映

颠沛流离的意境

如《贺新郎纤夫词》就是一幅血泪淋淋的百姓罹难图。词云:

战舰排江口。正天边、真王拜印,蛟螭蟠钮。征发櫂船郎十万,列郡风驰雨骤。叹左、骚然鸡狗。里正前团催后保,尽紫、锁系空仓后。摔头去,敢摇手。稻花恰称霜天秀。有丁男、蝌歧诀绝,草间病妇。此去三江牵百丈,雪浪排樯夜吼。背耐得、土牛鞭否?好倚后园枫树下,向丛祠、亟倩巫浇酒。神佑我,归田亩。

后世学辛词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发展在词文学创作中的必然反映

长江浪花

又如《南乡子江南杂咏》写道:“户派门摊,官催后保督前团。毁屋得缗上州府。归去,独宿牛车滴秋雨。”此外,他还用词表现不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歌颂苏州抗暴五义士;还有对故国的缅怀,对时政的评判讥讽等内容,都富有创新的时代意义。在艺术追求上,他以英雄本色为基调,雄浑洒脱,权奇倜傥,但亦不乏清丽俊爽之作。说他是“青兕“再世是当之无愧的。清季词人中,还有蒋仕铨、郑板桥、文廷式、朱祖谋等,都深受稼轩的影响,恕不一一赘述。从上述可以看出,无论南宋的陈亮、三刘,还是元、明、清后继词人,他们在学习辛词的同时,都表现出强烈鲜明的个性特征并各臻妙境。清人谢章铤论学稼轩应得之要领云:“学稼轩者,胸中须先具一段真气、奇气,否则,虽纸上奔腾,其中俄空焉,亦萧萧索索,如牖下风耳。”

后世学辛词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发展在词文学创作中的必然反映

各臻妙境

​我觉得这些学辛词者正如谢氏所言,他们都是极有“性情”,且又具“真气、奇气”的人,尤其因了爱国心情的驱使,使他们的词作与稼轩不求同而自然同,情之所钟,不能不同。然而,大同中又不抹杀各自的个性,时变境迁,各有心得,难以尽同。虽然他们的创作成就还没有达到稼轩的高度,但都不失为荦荦大家,非“腐儒村叟”和“龌龊小子”可望其项背。但笔者并不想文过饰非,历代学稼轩者都有不同的缺陷,这是无可讳言的。大致说来,陈亮词如中锋突进而缺乏深沉的韵味。刘过虽佳构可观,但“咏美人足”、“咏美人指甲”等篇却令人如蝇在喉。刘克庄、陈维崧最逼近稼轩,但时有粗率直露之弊。刘辰翁亦稍逊稼轩之浓致。他们之所以没有一人能突过稼轩,主要缺陷是没有把握好词体含蓄深婉之特美,多数直抒胸臆,纵笔写去,一泻无余,因此境界单一,不及稼轩那样浑厚沉郁。

后世学辛词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发展在词文学创作中的必然反映

浑厚沉郁

刘克庄、陈维崧虽佳什较多,有些篇章几入稼轩之室,但总体成就还是上不去。这可能是稼轩这个标尺太高的缘故,以至八百年间竟无人能超越。辛词创作流的形成,不是几代作家有意作链条式的连接,而是根源于社会人生。从大的社会政治背景来说,其源有三。一是在民族矛盾上升、民族压迫严重时,反抗民族压迫的爱国情绪必然高扬;二是在改朝换代的交替时期,前朝遗老遗少都要抒写他们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以及他们志节不屈,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三是在国脉如缕、国运艰危之时,权奸当道,志士遭谗,发而为词,则表现为愤世嫉俗、忧愁国事,常斥责当朝权贵的昏庸荒淫。从人生道路来说,其源盖自凡学稼轩者大都有青云济世之志而无纨袴苟活之习,但人生坎坷,荆棘丛生。有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愤,有英雄失落、年华空老的感叹,有故作旷达忘世的痛苦和焦灼,有借酒浇愁的郁闷,如此等等。

后世学辛词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发展在词文学创作中的必然反映

痛苦和焦灼的意境

正是这丰富多彩而又重复循环的社会人生,造就了一代代稼轩式的词人。只要稼轩所处的那种社会人生形态再现是难以避免的,那么,在文学创作上取法稼轩的现象就同样难以避免。简言之,辛词流的出现,是没落的封建社会现实生活在文学创作上的必然反映,而绝不是哪几个作家个人意志的表现。辛词创作流是在流动中不断发展的。这一流程起源于东坡而足成于稼轩,经宋、元、明、清延续八百余年,呈曲折发展趋势。大致在南宋如沧海横流,气势磅礴;元代渐成衰势;明代虽未断流,但声微气弱;清代复兴,声势大振。整个流程不是后者对稼轩的因袭模仿,也不是屋下架屋,一屋低于一层。而是在流动中发展,不断有新的感受,新的思想和新的时代意识丰富进来,代有不同,人各自异,后世学稼轩凡有成就者,大都因心气相投而追求美学境界的一致性,并不是放弃自我而亦步亦趋。因而他们在取法稼轩的同时,都能保留自己的时代印记和鲜明的个性化艺术特征。也正因为如此,辛词创作流才得以保持了不朽的生命力。

后世学辛词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发展在词文学创作中的必然反映

稼轩铜像

现在,让我们返回头来看,那种认为后世学辛词者是“仅仅得其槽粕”的结论,其错误便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他们不仅不是“仅仅得其糟粕”,相反,却是从创作思想、表现艺术诸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学的优秀传统为我国古代文学宝库增添了光辉的篇章,这是很值得我们大书一笔的。当然,他们的作品确实有糟粕,有的也确实有粗率浅直之病,这点应当批评指出,但瑕不掩瑜,这和“仅仅得其糟粕”完全是两码事,不能不分清楚的。我觉得,“仅仅得其糟粕”这个结论之所以错,主要错在两点:首先是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没有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笼而统之,概而论之,就必然以偏概全,不符合实际。

后世学辛词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发展在词文学创作中的必然反映

辛词意境

其次是缺乏历史唯物论的眼光,把后世学稼轩只看成是作家个人进行创作模仿的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没有和社会、历史思想、文学的发展以及作家的生活道路相联系,因而看不到后世学辛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发展在文学(词)创作中的必然反映,也没有去充分认识南宋以后的词和花间、北宋词相比,其内涵其功用的大不相同。这两点,正是那些“仅仅得其糟柏”论者错误产生之根源所在。如果这两点得到了克服,对后世学辛词者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我想,就不会去重蹈“仅仅得其糟粕”论者那错误的覆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