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在別人店裡弄壞了別人的東西,你是賠還是離開?

春天一點紅


必須陪,而且要當著孩子的面。讓孩子知道弄壞了別人的東西要說對不起並進行賠償。給孩子樹立榜樣


寶媽辣媽訓練營


賠錢,這種事情我遇過到。

有一次帶孩子去逛傢俱店,孩子們一路走一路鬧,儘管我不斷提醒,但他們還是不小心碰掉了一個裝飾的花瓶,見花瓶掉到地上碎了,孩子嚇得都不敢動了。

這時我沒有責怪孩子,只是告訴他由於他不聽勸亂跑把花瓶碰掉了他是要自己去處理的,當時店員聽到動靜已經過來了,見也在教育孩子暫時倒沒有說話。

我先讓孩子去給店員道歉,然後再自己去溝通怎麼處理,哦,忘了說了,孩子當時是6歲。

於是孩子先給店員道了歉,然後店員說他也是打工的,東西壞了肯定是要賠了,於是孩子就問賠多少錢,店員讓賠100,我沒吭聲,拿了100給孩子讓孩子給店員我們就走了。

回家後孩子自知理虧,又主動承認了錯誤,而我也趁機教育了他一頓,並告訴他在外面遇到事情我肯定會站在他身邊的,但他這次也確實是錯了,在不該打鬧的地方打鬧,就讓他面壁了半個小時,孩子這次沒有說不去怎樣,乖乖去了,以後帶他去商場超市之類的地方他都會很小心。

當然這是孩子已經基本能夠自己處理的情況下我讓孩子自己去了,但如果是孩子較小家長就應該出面,孩子在外面弄壞別人的東西,個人認為家長要做到幾點:

1、不要試圖推卸責任或者矇混過關,更不要說跟別人大吵大 鬧等,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樣;

2、不要在外人面前吵孩子或者打孩子,一般孩子弄壞別人的東西時,不用說就會意識到自己錯了,這時家長應該給孩子安慰並引導孩子解決或者主動出面解決;

3、該賠償的一定要賠償,如果別人不計較則最起碼也要道歉;

4、回家之後再教育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怎樣怎樣,事情已經發生,讓孩子接受教訓最重要。

總之,我們帶孩子外出時一定要注意看好孩子,不要讓孩子闖禍,而如果真的孩子不小心弄壞了別人東西,道歉、賠償是基本要求。


雙寶媽育兒


看到這個問題才覺得其實生活中的這些小問題都要經歷過。

今天下班回家就聽到孩子他爺爺說,今天帶超市去玩,一個不留神,他的小手就把櫃子上的番茄醬打碎了一瓶。我覺得要賠給人家,因為這是我們大人沒看管好孩子的失責。如果孩子比較大了,就應該選擇一個智慧的處理方法,告訴孩子一些道理。如果孩子還比較小,道理還是要說,不管他能不能聽懂。


香水寄情


如果我孩子在別人店裡弄壞了別人的東西,我會選擇賠償。

有一次帶大寶去超市的時候,看到雞蛋便宜就買一些雞蛋,大寶才兩歲多,他正是好奇的時候,趁我不注意把一顆雞蛋給磕破了。我看到了已經被他磕破了,旁邊有些阿姨在挑雞蛋,看到了叫我偷偷放下就行了,孩子小不懂事不要緊的,我跟她們說沒事我買了回去還可以煮著吃,她們都說我傻的,鬧太大聲了,超市人員過來了,我說我買了,她們也沒說什麼了。孩子雖小但是我還是告訴他,“這是你弄壞的,我們得買下來了,以後不可以隨便亂碰東西,知道不”。孩子似懂非懂的點頭,兩歲多的孩子我知道他理解不了,從那以後我帶他出去都會跟他說不可以亂去摸東西,特別是那些易碎的東西。

孩子小的時候如果不小心搞壞了別人店裡的東西,我們在給店家賠償後,還要多注意照看孩子。因為孩子小他對所有事物都是好奇的,特別是在商場或者店裡看到滿目琳琅的商品更加好奇,我們要照看好孩子不讓他破壞商品。

對於大孩子,對於不小心弄壞的物品賠償過程必須由他參與,讓孩子真誠的跟店家道歉,跟孩子說明這個物品的價值,我們要等價賠償給別人,如果賠償價值太大,產出了我們家的經濟能力我們就沒辦法賠償了,讓孩子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最後賠償的時候跟孩子說,我們現在是先代你賠償,下次再有那麼就得必須你自己賠償了。

孩子面對這樣的情況也會收到驚嚇的,在回家路上或者回到家的時候,我們還要安慰一下孩子的情緒。跟孩子說“我知道那個物品很吸引你,但是我們在去拿那個商品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可以弄壞,以後多注意就行了,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


全職寶媽小包


孩子第一次和小朋友玩兒的時候,弄壞教室的鏡子,爸爸去賠了,回來給他說了說,提醒下次要注意。

第二次是故意用小剪子戳壞了教室音響,爸爸又去賠了,並且,罰他一個月沒有新玩具,因為,錢賠音響了。[捂臉]後來,好像再沒有故意破壞過東西了。

所以,要有一點兒懲罰,不然,光有口頭教訓,很快就忘了。


Allan的逗媽


應當賠錢

元旦帶小寶出去玩,那時候快兩歲了,路過商場某個店鋪門口,小孩揮舞著小手,把某口展臺的保溫杯弄掉了,

砸了一個小坑,我可以裝作什麼都沒有發生,把杯子撿起來當沒事發生走掉,但是沒有那麼做。

那時候小孩,已經意識到犯了個小錯誤,我們作為大人應當陪著小孩 勇於面對,這也是對小孩的教育培養。

無論物品價值多少,都應當主動的告知店員,真的很貴話,大家可以好好商討,無論對大人還是小孩,一味的逃脫,對小孩的價值觀的塑造會埋下不好的種子。

另外,吸取經驗,以後逛開放式的場所,需要跟在後面觀察小孩的“破壞力”是否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失,也是對小孩 安全的負責。

最後,我邊告訴小孩,一邊去收銀臺購買了這個“損壞物品”,以後看見這個保溫杯也蠻有感觸的,畢竟做了一個正確的榜樣。


朵媽的幸福育兒生活


當然得賠。有很多人會以孩子小為由拒絕賠償,實際上是錯誤的。孩子是小不錯,但作為孩子的父母是法定的監護人。有保護孩子不受傷害和不損害他人利益的義務,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推卸責任。

如果店家看在小孩的份上不要求賠償,作為父母也應該表示衷心的感謝。不要你賠不代表不用賠,而是必須賠別人不計較。同時必須以此為契機,好好教育孩子以後在任何地方,都必須注意別亂動有可能損壞的東西。很多時候不僅僅是損壞東西,還會給孩子帶來嚴重傷害。作為父母帶孩子去公共場所去時,必須提前仔細叮囑,同時注意觀察孩子的動向,以避免受到意外傷害和損害他人利益。很多粗心的父母,甚至把孩子忘掉自已走了,這是絕對不應該出現的情況。如果孩子小,一旦離開父母的保護將十分危險,一時的粗心大意有可能造成終生遺憾。所以做父母並不容易,意味著責任,必須時刻對孩子負責,用心教育孩子,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是責任,懂得生活技能,將來才能平安幸福。

新年轉眼就到,不管哪個公共場所都很擁擠,車流人流大。尤其是商店貨物充足,空間更小,帶孩子外出時更需嚴加防範。既怕孩子受到意外傷害,又怕損壞昂貴物品。特別需要重視的是嚴防孩子走失,在購物挑物時必須把孩子擁在身前,以防意外發生。


農在天涯


先問孩子,打壞了別人的東西,你應該要怎麼做,看看他是怎樣處理的。

一、如果他主動去道歉了,並知道到要賠錢的話,可以讓他拿他自己的零花錢賠付,不夠的話,我可以先借一點給他,和他解釋清楚,這是從以後他的零花錢扣除出來的,讓他自己從我手裡拿錢去還,讓他明白自己犯錯是需要自己承擔責任的道理,處理好後,適當稱讚他表現得很棒,知錯能改還是好孩子。

二、如果他害怕得大哭,先安撫好他的情緒,情緒穩定後,引導他主動和店主道歉、並用自己零花錢賠付,不夠的還是從以後的零花錢扣除,處理好後,稱讚他很勇敢👍,以後不哭了就更加勇敢了👍。

建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是孩子走向光明的第一個指引者,父母的言傳身教至關重要。你想孩子喜歡閱讀,那煩請您在家裡放下您的手機,帶頭閱讀;您想孩子學會堅持,煩請您做事不要半途而廢;您想孩子每天鍛鍊,煩請您鍛煉出強壯健康的身體。


數學使我快樂又憂傷


不管孩子是故意弄壞的還是不是故意的,我都會選擇賠償他人,因為畢竟是孩子給他人造成了麻煩。

如果不是孩子去擺弄他人的東西,怎麼可能會發生這種事?除了賠償外,我還會給孩子講道理,別人的東西未經允許是不能動的。一個 孩子是否有好的教養,跟他所處的原生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父母涵養好,那麼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可如果家庭教育不好,孩子可能會成為熊孩子,不僅損壞他人的東西,還會給他人帶來一定的傷害。

如果孩子弄壞了東西,你不僅不賠,還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一走了之,這是極不負責的。你所做的一切,都會被孩子記住,甚至是有樣學樣,這對孩子的性格培養是沒有好處的。

比如,孩子損害他人東西,店家找到你時,你總是說:“他只是個孩子”,“別跟孩子過不去”,這有意義嗎?是孩子沒有錯, 但是他的行為確實給他人造成了損失,你說難道不用賠償嗎?這種孩子還小的理由未免太牽強了些吧。

從另一個側面說的就是你沒有教好孩子或不會教孩子,不然孩子怎麼可能會“惹禍”?有涵養的、家教好的孩子絕不會隨意去動他人的東西。

因此,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賠償,更多的應該是通過這一次的“教訓”,讓孩子能記住,未經他人允許不要動他人的物品,即使那件東西再好玩、再有趣,再新奇。


教育新時論


孩子正是形成道德觀念的關鍵時刻,家長需要認真對待,給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

首先,家長應該及時跟孩子進行溝通。要跟孩子講損壞他人的東西是不對的,在法律上講是犯法的事。告訴孩子事情的嚴重性,讓孩子理解自己錯在哪裡,孩子是有自己的理解能力的。

切記,不要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去指責打罵,或者是急於賠償解決問題,這樣很容易忽視對孩子的教育。

良好的溝通有助於孩子形成健康的思想品德

讓孩子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犯錯並不可恥。最重要的是要勇於承擔責任。

其次,在孩子可以挽救的情況下,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做父母的要引導孩子主動跟店家承認錯誤,好好道歉。讓孩子學會主動解決問題,勇於承擔責任的小習慣。

在整件事情的處理中,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吸取教訓,避免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