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有什麼特別之處?

用戶7671529619944


“泰山一直是中國藝術家和學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國文明和信仰的象徵 。”(世界遺產委員會)

泰山,它沒有衡山之秀,沒有華山之險,沒有嵩山之峻,也沒有恆山之奇,但是它卻是五嶽之首,中華名山之首,其原因不是因為它的雄,而是因為它那深厚的“文化底蘊”。

因此,泰山的特別之處便在於,它以拔地通天的雄姿,在綿延的歷史長河中與中華民族一起成長,互相影響,最終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體系,即泰山文化。

封禪文化

封禪,古代統治者舉行的一種祭祀天地的禮儀。封為“祭天”,禪為“祭地”,《史記正義》記載:

“此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

意思是,在泰山山頂建築天壇祭拜天帝,表達虔誠之心,這叫做“封”,而在泰山的下方建造方臺祭拜地神,表達恩德之心,這叫做“禪”。

可見,泰山乃是當時的封禪之地。

其實,封禪的起源眾說紛紜,最早可見於《管子·封禪篇》,而泰山封禪其實也是由來已久,早在上古時期便有七十二君封禪泰山之說,只不過當時的泰山應該指的是泰山及其周圍的山峰。但是由於缺乏詳細史料,在這裡就不具體介紹了。

我們要知道的是,在正史記載中,真正意義封禪泰山的活動乃是從秦始皇開始。

“而遂除車道 , 上自泰山陽至巔, 立石頌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從陰道下,禪於梁父。其禮頗採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記也。”

雖說,始皇帝封禪泰山的整個過程具體如何,我們無從得知,但是,自始皇帝封禪泰山之後,後世的帝王開始延續了封禪泰山的活動。

泰山,逐漸被帝王之氣所籠罩。自始皇帝開始,到宋真宗為止,共有六帝十次封禪泰山。

泰山在上古時期被選為帝王祭祀封禪之地,一是因為,泰山之高,一是因為泰山地區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

而秦始皇之所以封禪泰山則是為了穩定民心,以及給自己歌頌功德。

而自秦始皇之後,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以及宋真宗封禪泰山其原因也無非是以上所說的幾點。

歷代皇帝的封禪泰山活動使得泰山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封禪文化,皇朝六帝,千年時光,泰山是帝王之山,是天子之山。在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或許再沒有任何一座山有泰山的地位之高。

泰山,它從上古走來,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誕生與成長。

二:詩文文化

泰山,連帝王都為之讚譽的“神山”,怎能少的了文人的讚譽,而關於泰山的詩文自然數量龐大,今天,我們就單單聊一聊唐詩中的泰山。

首先,就是封禪泰山題材的詩文。

唐朝時期,便有兩位皇帝封禪泰山,那麼關於封禪泰山題材的詩文肯定是少不了的。

明君封禪口重光,天子垂衣歷數長。九州四海常無事,萬歲千秋樂未央。

此詩為盧照鄰《登封大醋歌四首》中的一首,寫的是唐高宗封禪泰山歸來之時,心情大好,賜宴群臣,恩施天下。

當然,在唐詩中,要說寫得最好的在我看來就是杜甫的《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此詩寫出了泰山的崇高之美,雄偉之麗,更寫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激情壯志。

彼時,二十四歲的年輕詩人漫遊江湖,雖然科舉落第,但是內心卻充滿了鬥志。

第一眼見到泰山之時,不知道用什麼語言來形容,待細細揣摩之後,泰山的高,走出齊魯國境依然能見到,泰山之美,是千種秀美風景的彙集,同時又充滿了力量之美。

看著層層的白雲,忘卻外界的時間。站在泰山頂峰,可以一覽眾山的渺小。

彼時的詩人剛剛科舉落第,心情失落,但是見到巍峨挺拔的泰山之後卻激起了詩人內心的鬥志。

曾幾何時,我們都像年輕時的杜甫一樣充滿了鬥志,充滿了激情。

那,拔地通天的泰山其實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象徵——不屈不撓,堅韌不拔。

三:總結

其實,當你真正的瞭解泰山之後,你會發現,泰山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比如,它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成長,它喻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精神。

在20世紀30年代,著名作家易君左先生曾提議將泰山定為中國的國山,以激勵民族抗戰精神,可見,泰山在中國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之重。

最後,再提及一下泰山的特別之處,泰山,它不只是一座歷史名山,也是一座文化名山,更是一座精神名山。


世間人物


生活在泰安,身後是泰山。泰山是我國的國山,沒有之一,泰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就憑這些稱號,就可以看出泰山的特別之處了。
泰山座落在泰安,泰安寓意“國泰民安”


,從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位帝王登山登山祭祀,這是其他山不能比的地方。所以百姓崇拜這座山,也因此成為眾多百姓心中的“神山”。
泰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東方文化的縮影,從古至今無數文人墨客到此一遊,或用詩歌讚美,或留下石刻,現在山上共存有2200餘處石刻,所以說這裡是一個精神家園。
泰山的故事多,神話故事也多,泰山上有大量的宮觀寺廟,這也是特別之處。相信有一首詩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杜甫的“望嶽”,詩中“一覽眾山小……”更是描寫泰山雄偉與磅礴。泰山每年都吸引許多的海內外遊客來此遊覽,足可以看出泰山特別的魅力所在。


泰山王二小


泰山,又稱岱嶽,它在五嶽之中不是最高的,也不是風景最秀麗的,但泰山做為整個華東地區的高峰,做為歷代帝王封禪的場所,自帶無限神聖的光環與神秘感,它具有非常強烈的政治意義和文化象徵,五嶽之尊的地位無法撼動。歷代文人墨客、達官顯貴在山路的沿途留下的各種碑刻,也無聲地向登山者們訴說著它的無上榮耀。

泰山俯視著的那座城市,名叫泰安,國泰民安的寓意,每當夜晚華燈綻放,站在山頂就可以看到泰安城的萬家燈火和川流不息的車輛。泰山腳下的那座大廟,名叫岱廟,始建於漢代,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時拜祭泰山神的地方,也是中國傳統神祇東嶽大帝和泰山尊神碧霞元君娘娘的道場,孔子在岱廟裡也有殿宇,岱廟中還有小型的碑林,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風俗的厚重積澱。

關於泰山的詩詞非常多,其中詩聖杜甫的《望嶽》最為有名: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可以說是當泰山的高大雄壯形象推上了最高峰,以至於到了今天,登泰山看日出都依然是很多人的夢想。從紅門始入,沿著歷代帝王登山的那條中軸路徑,帶著歷史的厚重感耗盡體力登上南天門,站在巍峨的玉皇頂上,眺望著東方那抹魚肚白中升起一輪紅日,萬丈金光普照大地,那種感覺使人心曠神怡。

人們常說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這其中的水是指華夏的母親河黃河,聖人是指孔子,這裡面的山就是指泰山了。泰山在中國文化中的意義不是單純的一座山,它承載著幾千年的中華文底蘊,關於泰山的成語也非常多,就連老丈人都被稱中國人稱為岳父、老泰山,可見對它的尊重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這座山和其它的名山在意義上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儘管它的高度並不是群山中最高的,就是在五嶽之中,也沒有西嶽華山高,更沒有華山險,也沒有衡山那樣秀麗,但泰山的氣勢無與倫比,上去之後看到那高大的碑刻“峻極於天”、“五嶽獨尊”,你不會覺得有任何不妥。

今天的泰山作為一個五星級的旅遊景點,在很多方面做得也是樸實憨厚,比如景區的建制相對成熟,全山遍佈電子眼,大大增加登山者的安全性,每隔一段距離就有衛生間,山上沿途售賣的食物和用品近乎平價,能使人產生一種非常親切的感覺。山頂的碧霞祠,是香火很旺的一座廟,很多人到那裡祈福,也由當地政府嚴格進行管理,免費供給三柱香,沒有某些廟宇漫天要價兜售物品等行為,維護了寺廟的神聖度。


要說泰山有多特點,似乎也沒有多特別,沿途的風景甚至都並非多麼秀麗,但它就是承載了幾千年歷史的厚重感,讓人從心裡產生一種仰視的感覺。


周觀魚


泰山是五嶽之首。(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sog山)它山坡平緩,山腳礅實,山勢崢嶸,山體安泰,故而有:穩如泰山,安如泰山,泰山極頂之詞彙。泰山有悠久的文化遺蹟,有宏偉的古代建築。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皆到此山,舉行過:封山祭祀,自古以來被人們看著是崇高,偉大的象徵!泰山極頂處,有座宮殿式的建築,名叫碧霞祠,這裡供奉著泰山之母~碧霞元君。

傳說碧霞元君是玉皇大帝的女兒,她住在徂徠山下,但徂徠山太小了,景色也一般。於是她就騰雲駕霧,四處觀察,在空中看到了氣勢磅礴的泰山,不由得心中大喜,決定選泰山為新的安身之處。可是,柴王爺也看中了泰山的好風水,決計要排斥碧霞元君,為了表明泰山有主,柴王爺拿出一隻木魚埋在絕頂的松樹下,作為佔據泰山的標誌。

碧霞元君更是高他一籌。一天深夜,她悄悄地潛入柴王爺埋木魚的地方,把木魚拿了出來,又往下挖了三尺,埋下一隻繡花鞋,然後把木魚放在上面,用碎石蓋好,收拾停當後才高興地離去。一天,玉皇招集眾神仙商議分封泰山之事,按照規定,誰先到泰山,誰就是泰山之神,柴王爺很是得意,胸有成竹地說:我先到達泰山的,理當成為泰山之神!“你有何憑證?”玉帝說。“我在山頂的大松樹下埋有木魚!不信可以當眾去查看”!柴王爺道。柴王話音剛落,碧霞元君站起來說:“我比柴王爺早到泰山一年多,我更有憑證”!玉皇大帝說:“你們不要爭了,我們一起到實地去看看吧”。於是大家一起飛至泰山,眾神仙圍住山頂,柴王爺在樹下,不一會兒挖出了那個埋下去的木魚。很是得意洋洋!碧霞元君神色坦然,也從此樹下繼續挖下去,不一會兒挖到了那隻繡花鞋,眾神仙驚奇不已,一致認為碧霞元君到泰山更早!所以玉皇大帝就把泰山分封給了碧霞元君,並封她為泰山之母!泰山還有一特點,在其不遠處的曲阜孔府,也是我國現存古代最大,最豪華的封建貴族府第,漢武帝后的歷朝歷代皇帝先後封孔子子女嫡裔為奉祀君,關內侯,文宣公,衍聖公,世襲衍聖公等,衍聖公不僅位爵上公,班列朝中文官之首,而且是唯一能與皇帝並肩於御道上的人。可見孔子後裔所受的恩寵達到了何等程度!


春雨201749550


古人有云:“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泰山之重何解?

泰山以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獨尊而名揚天下,榮登中國十大名山之首,美譽“天下第一山”。

它是自然和人文景觀絕妙的結合體,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自秦始皇開始,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帝王登泰山者始於秦始皇,相繼有漢武帝,光武帝;唐代有高宗,玄宗,武則天;宋朝的宋真宗;清代的康熙,乾隆等帝都曾到泰山巡遊封禪,因此留下了不少文物古蹟而流芳百世。

同時,泰山又是佛、道兩教的盛行之地,因廟宇、名勝遍佈全山,泰山自然風景和人文史蹟,也吸引著歷代騷客文人,漫遊泰山,享山川之美。

古往今來,歌頌泰山的名篇,不計其數,如同“廣告效應”一般,深入人心,因此泰山之名,才得以尊為五嶽之首,名垂千古。

然而,對於泰山我們都有一個錯誤的認知,誤認為泰山在五嶽中最高。

其實泰山海拔僅1532米,在中國的群山中並不高,比西嶽華山低近千米。它的地位之所以如此崇高隆重,是因為地理和歷史兩方面原因促成的。

從地理上看,泰山為黃河下游地域內第一高山,其山南的大汶口文化和山北的龍山文化充分說明泰山地區是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眾所周知,黃河流域經常引發水患,古人大都借泰山來躲避水災,因此,在他們心裡泰山如同神祗般存在,保佑蒼生,經此流傳,漸漸被引為神話。

由於對自然界的認識狹隘,古人認為一切都是天地日月所賜,從而產生莫名的崇拜心理。

泰山居住的太昊少昊部落,其“昊”字既是天上有日的含義,太昊少昊也被尊為太陽神。為了讓天更清楚的知道他們的祈禱,高山是最佳的選擇。由於當時的人活動範圍有限,把泰山認為最高的山,在這裡舉行祭祀。

“泰”和“岱”二字在古文中相通,都是“大”的意思,泰山就是大山。

後來泰山逐漸演變為風景名勝,四大奇觀聞名於世即泰山日出、雲海玉盤、泰山佛光,黃河金帶。

泰山日出是岱頂奇觀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標誌。日出東山,看第一縷曙光慢慢撕破無邊天際,使東方天幕由漆黑逐漸轉為魚肚白進而紅色,直至耀眼的金黃,噴射出萬道霞光。此等大片的既視感,無不令人歎為觀止。

泰山佛光也是岱頂奇觀之一。它是光的一種衍射現象,在半晴半霧的天氣,太陽斜照,就會看到彩色光環,恰似佛象頭上方五彩斑斕的光環,故得名“佛光”或“寶光”。

雲海玉盤是岱頂的又一奇觀。雨後初晴且無風時,在岱頂就會看見白雲平鋪萬里,猶如一個巨大的玉盤懸浮在天地之間。

黃河金帶出現在夕陽西下時,舉目遠眺,在泰山的西北邊,層層峰巒的盡頭,可看到黃河似一條金色的飄帶閃閃發光,或是河水反射到天空、造成蜃景,均叫“黃河金帶”。

“一條黃水似衣帶,穿破世間通銀河”正是這個景觀。

從歷史上看,由於先人活動範圍決定在泰山祭天崇拜。然而,這種崇拜並沒有隨生產力推進和知識進步而消失。反之,愈演愈烈,古代帝王為加強自己的統治,不約而同的宣傳“神權天授”的理論。為了使這種理論得以證明,便有了“泰山封樿”的活動,使泰山祭天得以擴大。

這種行為無異於強化了泰山在人們心中的神山地位,隨後封禪祭天成為歷代帝王登基必做的大事之一。

雖然到宋朝之後不再進行封禪,但崇拜活動卻進一步擴大,人們修建廟宇,摩崖石刻,其規模之大,精品之多,時代之久,書體之全,在國內外名山當中是無語倫比的,巍巍泰山就像一座民族的豐碑屹立於中華大地,舉世矚目,因此黎民百姓心中,泰山之重無與倫比。

有了這個歷史,文人墨客沒登臨泰山總會有頗多感慨,一切景語皆情語,便形成了流傳千古的名篇佳作。

如魏晉謝靈運,一曲《泰山吟》,“泰宗秀維嶽,崔崒刺雲天”震盪人心;詩仙李白,攀登泰山,不勝感慨,“笑我晚學仙,蹉跎凋朱顏”;詩聖杜甫登山泰山,發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千古絕唱......

無獨有偶,來的名人越多,吸引的人就越多,久而久之這就如同種子般生根發芽,遍處開花,泰山之名因此愈來愈響亮。這也為後來泰山在1987年被確認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的重要原因。

總之,不管是帝王來泰山封禪,加強封建統治者的管理制度也好;還是百姓來泰山祈福,求泰山老母碧霞元君的保佑也罷;或者佛道來泰山,借泰山之名弘揚自己的理論;亦或文人墨客來泰山,遊歷山水......

不論目的如何,他們都曾是現代旅遊的先驅者,為泰山壯大貢獻了一己之力,當敬之杯酒,聊表謝意!


扁擔圈生活


泰山在形狀上以寬底緩坡的椎體為主,給人以穩定的放心感,所以有穩如泰山之說,這也是泰山崇拜的根源之一。

因此,歷代有成就的帝王紛紛登山封天,同時,一併禪地。當前,有文字可考的帝王就有秦始皇、漢武帝等歷代帝王。在泰山留下墨寶佳話的文人墨客就更數不勝數。使泰山自然景觀與歷史人文景觀相結合,構成了泰山一步一景的獨特魅力。

與曲阜三孔、鄒城亞聖故里的儒家文化,濟南趵突泉、大明湖等景觀相結合,形成了一山一水一聖人的景觀群,令人嚮往。








成城路上


泰山巍峨,雄奇,沉渾,峻秀的自然景觀常令世人慨嘆,更有數不清的名勝古蹟,摩崖碑碣,使泰山成了世界少有的歷史文化遊覽勝地。

泰山景區分麓、幽、妙、奧、曠五區,其中麓區山水相映,古剎幽深,位於泰山南麓中路與西路之間的環山路線;幽區綠蔭環繞,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 幽區綠蔭環繞,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位於岱廟沿中路至南天門之間;過南天門經天街至絕頂一段,雖地勢平坦,然別有洞天,景色格外宜人,此段被稱為妙區;泰山之陰為後石塢,此處林木蒼鬱,花草茂盛,素有奧區之譽;曠區位於大眾橋過黑龍潭沿西溪橋至中天門,這裡坦途綠蔭,溪深谷幽。於是就有了"登泰山而小天下"和"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了。

“五嶽之首”泰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燦爛東方文化的縮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泰山自古便被視為是社稷穩定、政權鞏固、國家昌盛、民族團結的象徵,歷朝歷代,無論誰當上皇帝,第一件大事就是朝拜泰山,泰山也因此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名人宗師,都對泰山仰慕備至。






思無邪學無涯


泰山,我的家鄉,五嶽之尊,特別之處就是泰山極頂有碧霞元君(泰山奶奶),還有望海石,八十年代能爬上望海石看日出,為了安全現在不允許往上爬了。如果你來泰安必登泰山,你若不登定有遺憾,登了泰山碧霞元君保你平安,平安,永遠平安!



梅松


  封禪的地方為什麼都在泰山,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多位帝王都進行過封禪,而且封禪之地也基本都選擇在泰山,泰山又因為何故,會被帝王們如此看重,甚至帝王們會把封禪泰山視為自己一生最耀眼的功績!這其中到底有何奧妙呢?

  泰山

  泰山在今天的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在遠古時代被稱為岱山,又被稱為岱宗,直到春秋時期才改名為現在大家所熟知的泰山。古時候的人習慣稱其為“東嶽”,是為五嶽之首。古代帝王們在泰山舉行的祭祀天地的儀式被稱為“泰山封禪”,其中“封”和“禪”是最重要的部分,“封”是為祭天,就是在泰山的山頂上用土築成高臺祭祀天帝,之所以要築一個高臺,是為了表示帝王們的功績是天帝的恩寵,以此來報答上天的功績;“禪”是為祭地,是在泰山之下的小山上用土築一個方臺祭祀大地,用增加大地的厚度,來報答大地的福廣厚恩之功績。帝王封禪根本的目的,主要是因為帝王們取得天下後,以天之子的身份來祭告黃天厚土,以此來向天下百姓告示自己的統治符合天意,是合乎正統的。

  始皇封禪泰山

  祭祀泰山的活動起源於中國遠古時期的人們對於高大山嶽的崇拜,在《史記。封禪書》之中就記載有七十二帝王封禪泰山的事蹟,這就是早期泰山山川崇拜活動的記錄。古代帝王們封禪的活動基本都是選擇在泰山舉行,也因為泰山是五嶽之首,獨尊於天下;更是因帝王們認為泰山是離天最近,能直接於天底對話的地方。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泰山一直以來就被稱為東嶽,在古代的人們都很是相信五行之說,古人認為東方為生門,這是萬物起始陰陽交匯的地方。帝王們一向視自己為天帝的兒子,之所以能統治天下,是受命於天的,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性,只有登臨泰山祭告了天帝,才算是正真的完成了天子登臨人間帝王的禮制。

  封禪泰山演繹活動

  在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登臨泰山,且封禪泰山的帝王是秦始皇,始皇作為中國第一個皇帝,兼併六國,統一天下,車同軌,書同文,開創了華夏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封禪也是無可厚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