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滁州的她们,在武汉绽放美丽!

致敬!滁州的她们,在武汉绽放美丽!

一场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狙击战正在进行

许多打动人心的故事

也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涌现

……

1月27日

滁州首批10人医疗队驰援武汉

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致敬!滁州的她们,在武汉绽放美丽!

今天,和小旅子一起来听听

其中一名援鄂护士张余露

讲述在武汉抗疫最前线的故事

忘记时间、忘记自己……

致敬!滁州的她们,在武汉绽放美丽!

1月31日,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护士张余露进入武汉东西湖医院工作的第三天。来到东西湖医院两天了,按说应该适应了,但是张余露晚上仍然睡不好,早上6点就醒了,脑子里过一遍几个重症病人的病情后,就再睡不着了,7点20分到医院,开始和值夜班的医务人员交接工作,做好穿防护服等一系列准备工作。

尽管已经上班两天,防护服对张余露而言还是个难题,手术衣、隔离衣、白大褂、隔离衣再加一层防护服,要花费半小时穿上,个子不算高的她,全身都被裹起来,四肢活动不便,跟往常看周围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听力下降、呼吸费力、做什么动作都很困难。

致敬!滁州的她们,在武汉绽放美丽!

战“疫”也要仪式感。电梯上来前,三个来自不同医院的护士姐妹互相打气,提振精神。8点,她们开始进入隔离病区工作。

虽然之前和轮班护士交流了病人的大致情况,但进病房的第一件事,还是逐一看看27个病人的状态怎么样,哪些发烧、血氧低,哪些血糖血压情况不好,哪个病人的情绪不高。隔着面罩、眼罩和n95口罩,实在透不过气,她们说话主要靠“喘”和“喊”,一圈下来,里面一层衣服已经湿了,但看到患者的回应和笑容,别说衣服湿了,嗓子哑了也开心。

掌握所有病人的信息后,张余露和同事开始根据医嘱实施对症治疗。日常的输液,在这样的环境里,要耗费比平时多2倍的时间,因为多层防护手套包裹下,很难感受病人的血管状况如何,更不用说雾化操作、换水、记录、和其他生活护理,全靠不断的模拟和精神高度集中。因为时间很紧,不能让病人一个个等着来,这些操作几乎都是穿插着来,有时候甚至要缓十几秒反应下一步要做什么,缺氧的感觉实在不好,这时候她们会反复捏自己的手,以保持大脑清醒!

连续为三个患者打点滴,张余露的护目镜上已经全是水珠,后背已经湿透了。一个病人的点滴结束,紧接着另一个病人开始穿刺、通气,帮助患者喝水、吃饭、换姿势、如厕……一刻也不能停下!

致敬!滁州的她们,在武汉绽放美丽!

张余露坦诚,时间久了,也挺饿的,甚至都有点低血糖的感觉。最后下班出来的时候,鼻梁和耳朵勒得生疼,脸上皮肤都被护目镜压出了红印,有的姐妹皮肤都被压伤了。大量的出汗加上摄水量不足,下班后脱掉防护服和口罩,甚至嫌弃镜子里的自己,因支援武汉决定推迟婚期的她忍不住鼻子一酸,自己还能做一个美丽的新娘吗?

她是这样,所有一线的工作人员都是这样,甚至他们比张余露和同事们更苦,更累,支援队没到之前他们工作一天8小时,12小时,甚至无休。

防护服紧缺,10个小时工作里,必须坚持不脱下防护服,所以不能喝水、吃饭,也不能排尿。听起来很难,但因为不吃不喝,密闭环境下又疯狂出汗,她们说,基本没有上厕所的想法了,所以还能忍受!

致敬!滁州的她们,在武汉绽放美丽!

天渐渐黑下去,匆忙紧张的一天即将过去,在敲门声的提醒下,张余露透过玻璃看到换岗同事们到了,可这一天的工作还没结束,还有一道难关——脱防护用品,它在感染防控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一不小心便可能将防护衣帽上的病菌带到缓冲区甚至清洁区,继而造成二重感染!

这个过程更像是在拆炸弹,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保持非常的清醒,宁愿慢一点点,也不能出错。脱去防护服花了40分钟,而她们,已经接近虚脱了!

等吃完饭、做好交接,出医院大门时,已是晚上九点半左右,外面早已漆黑一片。负责接送医护人员的通勤车也早已下班,知道司机的辛苦,不好意思喊人家专门过来,张余露便步行返回酒店,路途大概四十分钟。

回到住处,她按照要求做个人卫生,水龙头打开40°的温水溅到手腕的那一刻,钻心的疼,多次的洗手让她的双手已经从干燥变得开始发红,并且在破皮的边缘徘徊。

致敬!滁州的她们,在武汉绽放美丽!

虽然一身的疲惫,就想躺下休息,但她还不忘对自己说一句:冲呀!明天继续,中国加油!衣裤被汗水浸透、双手捂得红肿脱皮、脸颊上清晰的口罩痕迹,丝毫没有影响她们的决心,与冠状病毒斗争的眼神只是更加坚毅、信念更加坚定……在此,向每一位直面危险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来源|美好滁州

主办|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运维|滁州学院蔚然新媒体中心

联系|[email protected](如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