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李鴻章與兒孫合影,“三寸金蓮”女子蹺二郎腿


正在勞作的木匠。這組老照片記錄了晚清各類人物的肖像或生活狀態,有傳說中的縣太爺,有小腳女子,也有朝廷重臣,等等。平時大家只能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形象,今天真實地呈獻給大家。它們勾勒了100多年前的社會圖景,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1890年,李鴻章與兒孫輩合影。照片下方的文字清晰介紹了拍攝背景:光緒十六年十月,天津紫竹林武齊照相館的日本攝影師吉川桂次拍攝於直隸總督府內。當時李鴻章任直隸總督,駐節天津。老李三度擔任此職,合計時間長達23年。

坐在華蓋下的大臣。那個像傘一樣的華蓋,是古代帝王、大臣出行時專用的禮器,象徵著權力地位。它的用料、色彩、尺寸,是區分官職大小、身份尊卑的一種標誌。持華蓋的人要使其前傾,罩在大臣的頭上。不過,雖然有華蓋和護衛加持,這位大臣看上去並沒有威風凜凜的形象。


山東某地的英國傳教士合影。這些人最突出的特徵,就是穿上了當時老百姓的服裝,看上去竟然毫無違和感。他們在裝扮上入鄉隨俗,也是為了高效傳教,這樣更有利於與本地人打交道,所傳播的教意自然更容易被接受。

兩名女子正在推石磨。正對鏡頭的女子裹小腳、穿弓鞋,行走不便,幹體力活對她來說很勉強。石磨是那個年代農村人家都有的生活必需品,糧食變成可烹飪的麵粉,磨面工序必不可少。當然,這種方式磨出來的麵粉非常粗糲。

1901年,蹺著二郎腿拍照的女子。這名女子的拍照姿勢,有意突出自己的“三寸金蓮”。我們現在覺得纏足不可思議,既不美也不健康,但在當時的社會認知裡,小腳是美麗女人的首要條件。在華北很多地方,天足女子很可能嫁不出去。

1901年,直隸獻縣知縣吳燾。這就是傳說中縣太爺的形象。晚清留下照片的知縣非常少見,吳燾之所以能留下影像,是因為他與當地的傳教士葛光被是朋友,託洋人的福拍了照片。義和團運動時期,吳燾主張嚴厲禁止義和團,保護教堂和教民。

1901年,直隸某地官員與八國聯軍軍官合影。右邊的洋軍官側對鏡頭,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

1892年,福州,四名兒童在一個庭院裡合影,身邊是一盆盆盛開的菊花。

1904年,一位精心修飾過眉毛的婦女。她的著裝帶有濃厚的晚清時代特色。她頭上戴的抹額、身上穿的襖裙,都是傳統風格,但在細節上已經不是那種寬大的形制,而是更加緊身,能突顯女性的身材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