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戚家軍設計狼筅,單兵6次抗倭,少林僧兵憑啥讓倭寇繞著走?

少林寺建寺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因其寺廟坐落於中嶽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南北朝梁武帝時代,自從印度僧人達摩大師東渡震旦(古代印度對中國的稱呼)傳教,北上少林寺創立禪宗和傳授功夫,加上當時處於戰爭頻繁、社會動盪的亂世,不少民間武術高手進寺避難,為了自保和強身,少林寺就是為了不受社會外面戰亂侵擾而建立了少林僧兵這組織。

為戚家軍設計狼筅,單兵6次抗倭,少林僧兵憑啥讓倭寇繞著走?

▲圖為1982年李連杰飾演電影《少林寺》——覺遠和尚

少林僧兵所傳的功夫名聞於世,除了達摩大師創立洗髓經、易筋經、金鐘罩、童子功四大神功上乘武學外,少林七十二絕技、點穴、氣功、擒拿、冷兵器格鬥等上乘功夫在中國武術界更是家喻戶曉,少林寺的看家本領是以少林棍術最為著名。

1982年李連杰、於海、於承惠主演的中國功夫動作電影《少林寺》記載的的十三棍僧救唐王故事,早已轟動國內、港臺、南洋一帶,電影裡面的少林僧兵以真功夫配合棍術抗擊反派王仁則救出唐王李世民的正能量形象令人深刻。自此以後,少林功夫也漸為天下追捧,少林僧兵因十三棍僧救唐王立了大功,因此成了特別允許存在以功夫為基礎的武裝隊伍,少林僧兵團由隋唐開始建立起來了。

為戚家軍設計狼筅,單兵6次抗倭,少林僧兵憑啥讓倭寇繞著走?

▲圖為日本倭寇手持倭刀在天后宮侮辱媽祖神像

明代自從1405年大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探索外面未知的世界,中華因航海貿易經濟發達。到16世紀明嘉靖後,日本海盜開始屢次侵略、劫掠大中華東南沿海一帶,頻繁闖入中國沿海地區富庶城市搶劫中國財富、燒燬城市、屠殺中國人民。因日本海盜長相猥瑣、身材個頭矮小、殺人歹毒,被國人非常憎恨地辱罵為倭寇,即矮小的強盜之意。

為戚家軍設計狼筅,單兵6次抗倭,少林僧兵憑啥讓倭寇繞著走?

▲圖為全副武裝的日本倭寇

明嘉靖海防松馳,軍隊士兵缺乏海防實戰訓練,加上當時官僚體制腐敗,國內無一良將率軍抵擋日本倭寇入侵,倭寇個頭雖矮,揚長避短,憑藉著一米多長鋒利的倭刀和詭異兇悍的刀法,頻繁偷襲搶劫殺人,江浙一帶被殺的民眾多達數十萬人!這激起了中國朝野上下和老百姓的憤怒反抗,這樣抗倭民族英雄戚繼光、俞大猷率領全國人民開始抗擊倭寇,當初中央正規軍隊不具備戰鬥力和對付倭冠日本刀的實戰冷兵器,只好臨時就地徵召各地戰鬥力較強的地方武裝。所謂武藝出眾的少林僧兵出面保家衛國,就在這時開上了戰場。僧兵來源不止是來自少林寺,內有云遊四方的行腳僧,有來自蘇杭本地寺院的僧眾,有來自全國各地名剎的武僧,如五臺山、莆田南少林、泉州南少林、伏牛山等,他們受當地軍事長官檄調,自為部伍。

為戚家軍設計狼筅,單兵6次抗倭,少林僧兵憑啥讓倭寇繞著走?

▲少林僧兵的兵器大鐵棍加上蓋世武功,經常讓倭寇們一籌莫展鐵棍

要想打敗倭寇,就需要別的武器。少林武僧對武器的選擇令人大吃一驚:鐵棍!鐵棍不僅比上述所有武器都重,而且是鈍器,殺傷力也是最小的。少林武僧的考慮是:鐵棍比倭刀在長度上有優勢。雖然重量大,但因為是鈍器,可以抓握任何一處,以此調節槓槓動力臂與阻力臂的長度比。倭刀雖輕,但只能抓握一端,形成一個很大的費力槓槓,反而費力(尤其費腕力)。鐵棍在長度與靈活性方面都有優勢,在殺傷力上犧牲一點是值得的,只要格鬥時不要急於求成,對倭寇先傷後殺是有把握的。

為戚家軍設計狼筅,單兵6次抗倭,少林僧兵憑啥讓倭寇繞著走?

▲倭寇通過航海準備登陸中國

少林僧兵參加的抗倭戰役,史籍有明確記載的有六次:杭州、翁家港、白沙灘、葉謝鎮、馬家浜、六里橋、巢門等六次,地點都發生在蘇州、杭州、上海一帶,時間是明代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間,這正是倭寇侵擾江浙地區最猖獗的時期。鄭若曾在《江南經略·僧兵首捷記》記載杭州之戰前,杭州的守衛將領曾對僧兵的武藝有所懷疑,於是還設計了一次比武。邀高僧孤舟赴宴,暗中埋伏下武術教師八名。孤舟單身而來,八教師從旁躍出,各持棍亂擊孤舟。孤舟用僧衣的袖子裹住其中一人的棍子,將棍奪下,隨後用該棍反擊八人,八人應棍而倒。孤舟在這次比試中以高超的武藝折服杭州的將領之後,僧兵才得以參加了杭州之戰。

公元1553年,倭寇長驅直入,杭州、蘇州等地告急。杭州知府孫孟與都督萬表為抵抗倭寇侵擾,在昭慶寺招募了二百名僧兵。不久,倭寇侵犯杭州,“三司將領領僧兵四十人御之,其將天真、天池二僧人帶頭。天池乃少林僧爾。時天員尚未出也,天真等交兵大破倭寇”。在僧兵的幫助下,杭州城得以堅守,倭寇退去。這是少林僧兵在杭州打出第一場以少勝多的大勝仗。

為戚家軍設計狼筅,單兵6次抗倭,少林僧兵憑啥讓倭寇繞著走?

▲戰敗的倭寇嚮明代抗倭將領繳械投降

杭州之戰後不久,駐紮蘇州的操江都御史蔡克廉“聞僧兵名,遣千戶王茂、生員盛之化持金幣往聘之”。萬表是其故交,因此請招募的月空等十八僧至蘇州為助。月空等人到達蘇州後,推薦天池山中講經的少林僧天員為將。天員就聘出山,招選四方僧人共一百二十人,紮營於普照寺。六月初六日,“聞海洋有賊舶,月空帥僧數騎擊之走,遂破其三艘,燔之”。十二日,六合縣令董邦政與指揮朱揚遇倭寇於八團,交戰失利。僧兵聞訊追擊,十三日遇倭寇於翁家港。僧兵勇猛衝殺,大敗倭寇……

僧兵和倭寇遭遇後,倭寇們起初以為這只是一群被激怒的平民,根本沒想到是中國皇帝欽點的功夫正規軍,當倭寇舞動倭刀向僧兵衝來,他們遭到從未受過的沉重打擊——手持鐵棍的中國和尚居然有如此強的戰鬥力!倭寇把這視為恥辱,他們作出了更愚蠢的決定:主動尋殲僧兵團——一群小國海盜不自量力地要嚮明帝國的精銳武裝力量挑戰!

為戚家軍設計狼筅,單兵6次抗倭,少林僧兵憑啥讓倭寇繞著走?

▲少林僧兵為戚家軍對付倭寇創計的長兵器——狼筅

僧兵團不帶輜重,不設營房,不建防禦工事,又遊走不定,住的多是寺廟和民房。倭寇掌握不了僧兵團的動向,無法實施偷襲,反而先暴露行蹤被僧兵團伏擊,據少林寺史籍記載:六百僧兵三次擊敗數量佔明顯優勢的倭寇,以幾十人的微小代價殲敵千餘,終於讓屢戰屢敗的倭寇認識到:失利不僅僅是因為輕敵,從此他們有意避開僧兵團,僧兵團又沒裝備火器,所以此後也沒什麼戰績了。

為戚家軍設計狼筅,單兵6次抗倭,少林僧兵憑啥讓倭寇繞著走?

▲圖為少林棍術天下聞名

但少林武僧的貢獻不止於此,倭寇被僧兵團打敗後,東南沿海到處都出現了剃光頭穿僧袍拿棍棒的和尚。由於倭寇懼怕與僧兵團交手,處處膽戰心驚,不敢在一個地方久留,也很少再偷襲明軍了,包括戚家軍在內的明軍其實都受到僧兵團餘威的保護,戚家軍才在自身安危不受嚴重威脅的情況下從容出擊重創倭寇,少林武僧還向明軍傳授對抗倭寇的專用格鬥技巧,特別是創造了對付倭刀的利器—狼筅,這些努力使明軍在近距離格鬥上完全轉劣為優。僧兵團後來還與戚家軍並肩作戰,不過戰績全都記在戚家軍頭上了。僧兵團單獨作戰的戰績的確不能與戚家軍相比,但他們對抗倭鬥爭的貢獻也很大,不應被歷史忽略。

為戚家軍設計狼筅,單兵6次抗倭,少林僧兵憑啥讓倭寇繞著走?

▲狼筅對戰倭刀

少林僧兵抗倭取得的成就不是靠先進的武器或優秀的戰略戰術,而是主要靠真功夫打出來的,嚴格的說,這不是一個軍事奇蹟,而是武林傳奇,這是中國武術與中國武士的驕傲!也為少林寺、少林功夫、少林僧兵贏得了巨大的名聲。這是少林功夫真正發展和顯揚的重要契機,也是中國武術史一個重要轉折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