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教师转为专项公务员,划归公务体系,能否提高地位吸引男教师报考?

图文小猪


在编教师转为专项公务员,不应该是一个“口号”,更应该落实到实处。至于是否能吸引男教师报考,需要具体分析。

早在2018年国家有关部门就建议将在编教师转为教育公务员,但是至今没有形成正式文件。

公务员在目前是一种非常有政治地位的工作,体面、稳定。在编教师转为专项公务员,是可以吸引男教师报考的,但是也需要前提条件:

1、在编教师转专项公务员体制能否上行下效,机制能否跟国家公务员一样成熟。比如公务员的薪资晋级制度是:到了一定年龄,级别上不去的,工资可以自然晋级。这点就比教师职称制度要人性化的多,教师如果职称上不去,工资肯定就上不去。

2、各种福利、房补、车补是否能像国家公务员一样落实到位,对这点我持怀疑态度。因为教师是一项庞大的群体,光我们区就有8000位教师,比起一个区的公务员的数量要多太多。这对于国家财政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尤其是对那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来说就是沉重的负担。

3、是否能纳入国家公务员统一管理。这样在教师晋升、调动、破格提拔等方面就能规范化、程序化,形成长期有效的健全模式。

总之,在编教师转为专项公务员目前来说任重道远,如果真的能摸索出一套非常健全的模式,肯定可以吸引男教师报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古诗之美


化归公务员后,估计教师都不会同意的。因为教师工资比同等级别的公务员工资高,本人与一个同学同年参加工作,本人为政府基层公务员,多年来还一直是科员,同学在与本人同一个乡当小学老师,他的实际月收入比本人多500元左右。除了正常的职称晋升外,教龄达到30年的基层老师都可以晋升为中小学高级职称,这个职称级别就相当于公务员副处级待遇,而工资要比公务员副处级别要高,而基层公务员就没有这项待遇了,绝大多数一直到退休也达不到副处,就算按照新公务员法规定,也是正科级待遇就到了天花板,而且晋升到正科级待遇也有职数比例限制,这个比例是很低的。所以如果教师转为公务员,工资待遇就会有明显下降,这个结果估计教师都不会同意的。


上善若水120321136


作为师范专业出身的男生,我来解答一下。本科期间我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男生本来就少。我们专业最主要的就业方向是当中小学语文教师,以我们宿舍6人为例,最后去当教师的只有2人,我是选择考研,而另外有3人都去考了公务员,当年考中了1个,没考上的两人继续考,截止到现在,都考上了。再看我们隔壁班的男生,最后也就2人选择做教师,听说还有一个人改行去搞金融。在大家的意识里,都没有把教师行业当作首选,师范专业也只是一个跳板。我室友真的是花了4年的时间在准备公务员,课上看公务员资料,课下也在看,似乎本专业就和他没关系一样。


橘子味儿橙汁


将老师纳入公务员系统,这是广大教师的呼声,这个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已经连续呼吁了11年了。

我们先来看看男生不愿当哪些老师:

1、不愿当农村的老师,城里的老师相对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

2、不愿当小学老师,中学老师中男老师还是很多的,大学就更不用说了。

男老师为什么不愿当老师?

1、没权没地位:一个偏远地区的公务员岗位,也会有很多人去报考,但是偏远山区呢?

2、钱少没地位: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但是福利待遇呢,其他收入呢?

3、工作琐碎操心多:很多公务员也非常累,但是这个累比不上老师,因为公务员的工作内容是固定的,工作对象也是固定的。而老师是全方位的:心理咨询师、警察、保姆、医生等等,什么都没学过,你什么都得会,不仅要和不断变化的学生打交道,还有和各类家长打交道,所以老师的一天是非常劳累的。

可以看出,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经济待遇不高,是男生不愿意当老师的主要原因,也是老师难以吸引优秀人才的主要原因,只要解决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利于吸引男生报考教师,如果三个都解决了,教师就会比公务员还要吃香了,我们的教育就会更好了!


赢在高三


谁说教师要转为专项公务员的?!去年中央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使中小学教师工资不低于甚至略高于公务员水平,在社会地位上,明确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请注意用词,国家明确的是公职人员,而不是公务员。很多人因此天天意淫中小学教师要转为公务员,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公务员的职责是公共事务管理,一个属于专业技术领域,吃的是技术饭,一个是属于管理体系,靠的是行政管理,两者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非要把教师往公务员靠,使其背离教育的初衷?!

说到底是待遇的问题,说到底中国人还是脱离不了官本位思想,评判标准或多或少、有意无意都与公务员挂钩,只要别人有的,好像教师都应该享受,不论条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小公不反对善待教师,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教师待遇,使之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本就是对教育本原的尊重。但是,善待不意味着特殊对待,不能理所当然,什么好处都想要,什么好事都想占,成为无端索取的理由,而不顾职业本身的诉求。

教师的工资待遇现在已不算低,很多方面甚至公务员都不如,改善和提升教师待遇,当前最需要做的是改变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而不是本末倒置地把教师装进公务员的瓶子,以看起来更好的假像限制教师队伍整体的发展和改革。

一句话,别再老是吹风把教师变成公务员了,于情于理于法,都不现实。


80后小公


国家财政背不起,公务员毕竟是少数,教师这个大的群体如果和公务员一个待遇,社会财经负担会很重,而教育水平和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整个教育无法达到社会的期待,矛盾会加剧,教师本来就疲惫不堪了,再加剧了压力又如何安心教书。现在的主要矛盾是整体偏中低的收入待遇和发展不平衡(包括地域差距生源分配考核标准职位晋升等)仓廪足而知荣辱, 不患寡而患不均,教师再没底线也比社会其他方面好点吧,毕竟是社会规则法律法规忠实的拥趸和传播已经某种程度的执行者,而社会地位呢?动辄得咎,老鼠屎一颗足够把整个社会教育的大锅搞臭,何况,现在浮躁的急功近利的风气在各行各业盛行,教育本是良心的国计民生基础产业,也难以避免被卷入商业化产业化的漩涡,都已经踩在利益最大化的边缘了,各类筛选之后的马太效应愈演愈烈,假如这个趋势下去,再变成公务员,那社会……解决之道在于回归初心,去行政化,均衡收入,公平机会,还象牙塔以安宁和纯洁……教育出来的成果会给社会造成长远影响,一个惶惶不可终日患得患失双膝酸软斤斤计较利欲熏心的老师,你在指责被卷进利益功名利禄漩涡的他的同时,是不是更多要考虑社会环境工作情况人心境遇给这个手无缚鸡之力,遇到冲突只能沉默流泪的特殊群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呢?


方小盒9527


在编教师转为专项公务员,划归公务员体系,能否提高地位吸引男教师报考?这个问题值得分析一下。

首先,公务员的职业吸引力确实远远高于教师职业,各地,无论是市区还是乡镇报考公务员的人多得牛毛,高学历的男士比比皆是。而报考教师的却少很多,不但学历低,而且男士基本为零。

那么,如何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呢?可以说仅凭将在职老师转为专项公务员,划为公务体系,根本无法提高地位更不能吸引男老师报考。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教师和公务员相比,职业吸引力低,主要源于四个方面:

一、工资待遇

近年来教师的工资待遇多有提高,特别是对于广大农村教师,比同地区县城的教师每月要多领三五百元的乡村教师补贴。但是相对于县城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子女的教育环境来说,这三五百元依然不能吸引优秀教师来农村任教。

另外,各地大部分教师的工资起薪还是相当低的,起薪2000-3000元的地区占大部分,这在各行各业中处于薪资的低谷,因此造就了教师职业没有吸引力,男士进入该行业不能养家糊口,因此就无法吸引优秀男士进入教育系统。

公务员的工资起薪也不高,但是在福利方面要远远高于教师。因此更具有吸引力。

二、社会地位

公务员因为有权利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因此公务员的社会地位要远远高于教师。

教师无权无势,且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连管教学生的方式也不能自由选择了,而且动不动就被家长或学生的抱怨和指责,因此社会地位也持续走低。这极大的降低了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三、职业发展前景

公务员职级晋升之路要比教师的路子更宽一些,除了职务的晋升,还有级别的晋升,实行职级并行。这就意味着,即使公务员的职务不升,但薪级也会因级别的晋升而加薪的。而且公务员的级别是可以随年限自然晋升的,这让广大普遍公务员看到了职业发展前景,因此也提高了职业的吸引力。如下图所示:

而教师的职业发展前景,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职称,而职称的晋升又实行了“限额制”,这使得广大一线普通教师,即使勤勤恳恳工作一辈子也大可能无法晋升高级职称。这让广大教师看不到职业发展前景,因此职业吸引力也大大降低。

四、工作内容和性质

随着全社会对孩子的娇惯,对教育的高要求,再加上各类检查、考核、评比、填表以及各种社会性事务,让教师行业越来越难干,而公务员的工作因有一定的权力支撑和制度保障,要比教师困扰更少一些,这也是公务员职业更具吸引力的地方。

由此可见,要想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吸引优秀男士进入教育系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无论从基本工资到各项补贴都要达到或高于公务员工资才行。

2、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通过立法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给老师一定的教育权并对老师的正常教学行为加以保护。

3、改革职称评聘制度,学习公务员的职级并行制度,让老师们的职称晋升之路更顺畅,让每个老师都能看到职称晋升的希望。

4、给老师减负,提高老师对学生教育的自主权,为教师安心、静心从教提供坚实条件。

只有满足以上四点,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才会大大提高,师道尊严才能重建。优秀的男教师才会回归教育事业,而跟教师有没有划为公务员体系,没有关系。

大家觉得是不是这个理儿?欢迎大家交流补充。


指尖教育帝国


这是提高教师地位,保障教师待遇的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日本的教师,就属于公务员序列,也就是教育公务员。

现在中小学教师属于事业单位人员,虽然《教师法》规定工资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收入水平,但是,由于事业单位人员跟公务员的工资不属于同一体系,这个规定很难落实。很多地方都声称落实到位,而实际上,不过是打卡工资不低于罢了,真正的收入,是远远低于。

教师现在实行绩效工资制度,而公务员实行年终奖制度。教师把工资中的30%拿出来重新分配,公务员在年终拿年终奖。这二者根本就没法比较,所以不低于之类的说法,因为无法比较而很难落实。

另外,在其它补贴方面,因为事业单位跟公务员的性质不同,也无法接轨,影响实际收入。比如车补,公务员按照级别发放,而绝大多数教师都没有车补。而按照车改政策,可以发放,也可以不发放,都不违反政策。既然不发也不违反政策,又有几个地方会发放呢?

但是,如果把教师改为教育公务员,这一切都将迎刃而解,不再是问题。因为性质相同了,工资也属于一个体系了,也就不需要提什么不低于或者高于这些了,按照工资制度执行就可以了。

而且,教师的社会地位跟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差距还是很大的。如果教师变身为教育公务员,有利于提高社会地位,吸引有志青年加入教师队伍。男教师稀缺这种现象也会渐渐得到改变。


当代师说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在很多地方被人生限制,1是不能自由参加其他事业单位甚至公务员考试,也就是一旦入编,终身教师,让很多才子望而生畏,宁愿闲置,也不会轻易投身教育,以免今后反悔耽误前程。2是教师晋升机制不完善,对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不能得到社会的相应待遇。其实每个人都有教育情怀,但又都不愿意一生陷入教育事业,起码青年阶段不会很愿意。若是将公务员制度与教师之间搭建桥梁,让优秀的教师能够得到很好的机遇,把教育贡献作为考查好干部的重要经历,相信更多年轻人会愿意加入。还有一笔宝贵的资源就是老同志,可以研究一套更加灵活的外聘制度,让精力充沛,技艺精湛而又具备教育情怀的社会精英和老同志加入教育行列,事实校聘管理,酬劳按课时周期结算,核发成绩奖金,这就需要学校有足够的自主办学权利,同时监督机制必须完善,以杜绝校长滥用职权,任人不贤情况出现。

基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基,特别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逐渐提升,可如今的基础教育却曾倒退趋势,目前国家正在紧锣密鼓布局基础教育,相信基础教育很快会走上星光大道,激发广大一线教师积极性,大力夯实基础教育。


枫语堂


只是改了叫法而已。而且这个问题目前并不成立只是假设。

男性不愿意做教师大概有两个原因。

1男性天生和孩子是不容易玩到一起的,缺少亲和力,缺乏耐心。不像女性一样,尤其是有自己孩子的女性,对于小孩子还是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

2最主要就是收入了吧。要是全国所有地区都和深圳浙江的老师一样,年入十几万,也不会导致现在很多地区教师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收入低,孩子王,没地位任何一个男性除非特殊情况,不会主动选择做教师。俗话说,家有三斗粮,不做孩子王。什么时候大部分地区教师收入能够支撑起一个男性娶亲 成家 生娃了,那自然而然就有大部分男性教师入职了。

有些人会说,就你们这样水平的老师还想有那么高的收入,其他人则答,就你们这么低的收入还想要高水平的教师? 要是纠结这些就又回到了先有鸡或者蛋的辩论上了。就目前来说,国家缩小政府公务开支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再增加这么多公务员支出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