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是個鋼鐵漢,全身深度燒傷的他直言輸完這瓶液就回家


我叫李旭,23歲,天津武清人,今天我要講講我父親李文海的故事。父親今年59歲,是個普通的莊稼人。他沉默寡言,省吃儉用,乾的都是體力活兒,幾年前在王慶坨公墓找了份建墓的工作,一個月平均下來有兩三千的收入。農村人沒有退休金,全靠身體壯時多攢些錢過生活。就這樣,他存下了20多萬元,說給我娶媳婦蓋房子用。本以為日子會這樣一直過下去,誰知父親在臨近年關時卻遇到了一場致命車禍。這是我們一家僅有的合影,攝於20年前。

去年12月14日凌晨5點多,天又黑又冷,我父親騎上他的老年三輪車去相鄰村子買過年吃的麵粉,因為這裡的麵粉量足,他還給鄰居們捎上幾袋。想著7點多要趕回來上班,父親開得急,車子開到一個斜坡拐彎的時候突然側翻,瞬間燃燒起來,變形的車門打不開,父親打碎車窗爬了出來,這時他全身的衣服都已經燒沒了。好心路人給了他一身單衣,還幫他給家裡打了電話。當我母親趕到時,遠遠看到我父親正站在路邊瑟瑟發抖。這是ICU中的父親。

據母親回憶說,她和姐夫開車趕到現場時,父親還能說話,臉上、雙手、雙腳、後背、臀部的皮膚都已經燒沒了,不停淌著液體,燒焦的氣味瀰漫了整個車廂。他們先是回家拿錢,然後才匆忙開往幾十公里外天津治療燒傷最好的醫院。到醫院時已是8點多,經診斷父親是全身60%燒傷其中40%三度燒傷。我平時看慣了各種醫療破案影視劇,都不及我看到父親的慘狀時那樣震撼。那時父親還一直在唸叨,輸完這瓶液就回家。圖為重症燒傷病區。


父親12月14日被推進ICU,到1月15日,已經歷了四次手術,大夫說,父親左腿跟腱壞死,小腿肌腱壞死,雙腳腳踝踝骨外露植不上皮,雙手手指第一節截肢,糖尿病緣故造成血運不好,植皮後恢復情況不佳,目前還不能確定什麼時候能夠出重症監護室。一個月來,已經花去了50萬元,ICU和手術費用像千鈞重擔一樣壓在我們這個全家年收入不足10萬元的農村家庭身上。圖中是我的姐姐,她說起父親一心想放棄治療時淚流滿面。

目前,我已辭職24小時守護在醫院,晚上我就住在病房裡空出的一張病床上,身邊是5位重症燒傷的病人,我從來沒有怕過,只希望能離父親近一點,在他需要的時候最快時間幫上忙。沒事的時候,我就在醫院抄藥王經,為我父親祈禱早日康復。記得小時候,我一定要喝上父親親手沏的一杯豆奶才讓他上班去。父親下班回來從懷裡摸出的幾顆糖也能讓我和姐姐高興上好久。如今父親老了,卻遭遇這樣的災禍,做兒子的我真不知能為父親做些什麼。

我的母親今年60歲,她的雙手因常年勞累肌肉萎縮,骨節變形,儘管如此,她依然在做一些手工活兒,做一件才掙幾釐錢,還常擔心工廠不收她們這些上歲數的人,沒有地方掙錢去了。父親受傷後,她寄住在我表姐家,這裡離醫院很近,免去了路途和住宿的費用。母親每天早上5點起床為父親做飯,一天要往返三次送飯,每次上下六樓,不管多累,她從沒有說過。


只是從她躺在床上的背影中,我常感到她說不出的疲倦與心碎。父親還沒有度過危險期,燒傷的手術等不得,後面還要經歷多少次手術不知道,而手術的費用從哪裡來也不知道。這樣的精神煎熬,比身體上的勞累不知要難受多少倍。

我常聽到其他病友因燒傷的痛苦整天整天的嚎叫,我心想,我父親一定不會這樣叫的,他受傷後,我也確實從沒聽他叫過一聲疼。以前他曾被墓碑砸折過兩根腳趾,他竟瞞著我們一天也沒有休息,還是被我姐發現後把他騙到醫院進行了治療。我剛強的父親啊,從小他在我心中就是一個鋼鐵一樣的漢子,然而我真希望他能叫出來,不要忍得那麼辛苦。這是父親幹活時的手套。

如果不是父親這次受傷,我可能不會注意父親平時是怎麼生活的。當我靜下來,想父親萬一沒有挺過這次火災,那他的一生,該是多苦啊。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生活,也沒有多少輕鬆下來的時候,沒有長工他也要去打些零工賺錢。他曾說他能幹到70歲,能看到我結婚生娃,就是他最大的心願。一場火災,改變了他計劃好的人生,今後他不可能再幹體力活了,也是我該撐起這個家的時候了。父親唯一的愛好是唱歌唱戲,這是他平時聽歌的播放器。


現在,我們每天下午4點能隔著醫院走廊上ICU的窗戶,跟父親說上幾句話,看看他的恢復情況。父親呼吸道損傷嚴重,入院第一天便切開了氣管,直到1月初才拔掉管子。之前他只能微弱的點頭搖頭跟我們交流。現在已經能夠簡單說一兩句話,他問的最多的就是還有沒有錢。

幾次手術已經花去了我們所有的錢,親戚朋友能幫的也幫到了頭,而後面,還有大約70萬元的費用張著大口在等著我們。眼看就要過年了,對於我們全家來說,如何度過年關,是一個巨大的問號。為了救父親,我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也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您,能夠伸出援手幫幫我們。哪拍是一次轉發,我們也將感激不盡。#自拍我的故事#

如果您願意幫助我父親,可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項目詳情,進行捐助。如不能識別,可將二維碼保存到手機相冊,打開掃一掃,從相冊中選取二維碼進行掃描識別。該項目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919大病救助工程發起。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水滴公益”發起募捐,並負責項目的審核、執行及信息反饋。該項目最終解釋權歸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所有。詳情請關注“水滴公益”平臺動態。監督電話:4009-010-919。


“感光計劃”為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募捐平臺搭橋,發佈困境家庭的圖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該計劃是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圖片公益項目。如有困難,可私信“感光計劃”官方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