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部队装备的士兵匕首都有哪些?哪种伤害最大?

难明我心


哨兵小虎第763条回答。

作为一名空军老兵,如果说要对军刺的认识,那就是56式军刺、81式和95式可拆卸军刺,可这都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军用匕首。

要说空军士兵普遍装备的军用匕首,我认为应该是99式伞兵刀改良后的飞行员伞兵刀


小虎当年在军械库时,有幸学过一些关于99式伞兵刀的知识,所以记忆尤为深刻!

一、刀身。

①刀身颜色为暗灰色,据说是专门的喷漆工艺,防止反光被人发现。

②刀刃前段有波浪纹,与刃部协同使用,能轻易隔断伞绳。

③刀背有锯齿,据说能锯断一般的铝皮,战场拿个一根细铁丝,果然能够锯断,但感觉还不如刀刃快。

④刀身有放血槽,这和普通军刺没啥区别,说是方便插拔。

⑤刀把底部有个指南针,看了下,还挺灵敏。

⑥刀把是

塑料橡胶的,绝缘。整体握感比较好,降落时遇到电线,可以挥刀砍断而不怕触电!

二、刀鞘。

①刀鞘内有弹簧,刀身在内不晃动。

②刀鞘上有排水孔,刀身进水或流沙后能自动流出。


③刀鞘头部有口哨,能发出声音。

④刀鞘头部有绳索,能绑在身上或腿上。另外这个绳索还可以绑在棍子上,自制长矛


(刀鞘上的绳子和刀把上的绳子能绑在木棍上)

⑤刀鞘外侧有磨刀石

三、整体使用效果。

1.刀刃还是非常锋利的,割伞绳、被单快的很,一割就断,但看硬盒的罐头、硬点的铁具还稍显无力。尤其是硬砍时,特别容易卷刃或豁口。

2.改良后的飞行匕首变成了弹簧式伸缩刀,弹簧比较有力,刀刃也很锋利,割肉没压力!

3.飞行员伞刀刀身更小,易隐藏携带。皮套很带感!

(飞行员伞刀↑↑↑)

我是哨兵小虎,一名退役老兵,谢谢你的阅读和支持。


哨兵小虎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匕首就是匕首,谈不上什么伤害。

因为现代战争根本不可能用匕首肉搏,这又不是好莱坞电影。

即便是七八十年代的中越战争,我军最终把半自动步枪和自动步枪的刺刀都拆除了,因为不可能有拼刺刀的场景。

萨沙认为,真正厉害的匕首,是匕首枪。

我军历史上有3种匕首枪,我只说一种QSB91匕首枪。

匕首枪是特种武器。

它的外形是匕首,但可以发射子弹。

因枪管短,枪的射程不超过10米,最好在5米内使用。

匕首枪具有匕首和手枪两种功能,主要装备侦察兵和特种部队。

我军在1992年设计了QSB91匕首枪。

该枪发射7.62毫米64式手枪弹,威力不大,但杀人还是足够了。

该枪射击很有意思,可以装弹4发,有4个短枪管。

扣动扳机就可开枪,可以连射4枪,击毙一个人是足够了。

子弹可以重新装填,但实战中基本没有装填的机会,几乎等于一次性武器。



射击完毕以后,该枪需要全部手动退出子弹壳,再卸下枪机,重新将子弹装入4根枪管内,在将枪击转紧。

匕首手枪操作得法,一次对付2个敌人是足够。

如果敌人超过2个,恐怕就算普通手枪也难以对付了。

自然,除了作为手枪以外,QSB91还是一把不错的匕首,多功能匕首。

匕首非常锋利,可以作为工具使用,也可以杀人。

这是特种武器,并不是让士兵人手一个的。

很多军迷说:现在军人谁还用匕首杀敌?人手一支长枪,至少也有一支短枪,匕首是当做瑞士军刀用的。

这话倒也没错!

现在看来,匕首枪对于军事作战,越来越没有意义,恐怕只能用于刺杀了。

用过伪装成匕首,将枪械带入行刺的场合,然后突然设计。

自然,如果民间放开枪禁,普通老百姓买这种匕首枪用来自卫还是没问题的。

尤其是一些需要经常使用匕首的人,有需要自卫,匕首枪是很好的选择。


萨沙


作为一个老军人家小辈。我几乎认识所有的中国陆军特种作战冷兵器。

第一名59式三棱刺全长58公分。刺的顶部为箭形边上为三道U型槽口有的人认为是专门用来放血的,其实刚开始设计的时候是因为我们国家的钢材产能不足而设计的。这一款军刺几乎装备了所有部队,因某种原因在某X时间段被禁用了

第二名79式特种三棱刺。这是一款为特种作战部队专门设计的军刺全长38公分有3条U型槽加三条反V型突刺。因其造成的伤害无法救治而一直不明情况是否装备部队。

第三名就是我们大家都认识的99式伞兵刀了,我就不多说什么了


草根厨子90后农民工


都不如杀猪刀。杀猪刀一尺多长能捅能砍。专为杀生设计。五千年没变过形状。足以证明杀猪刀的刀型杀伤力最大。


天马行空177483496


目前,俄罗斯新的军用刺刀还是比较凶狠的!



寅86283767


军用匕首就是曾被或正被某支武装力量批量采用过的,不具备枪刺用途仅能手持的短剑(双刃)或短刀形式的(单刃)肉搏武器。

1、德军堑壕刀数据

全长:25.5 厘米 / 刃长: 14.5 厘米 / 厚度:0.4厘米 / 宽度:2.3厘米

这经典款的靴刀,插在欧洲传统范长筒军靴里是最典型的玩法


堑壕刀有着非常明显的设计意图——用来在狭窄的地方战斗,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刀柄上附带的拳刺或者说指虎。这种刀诞生于堑壕战出现不久;在那个使用前装枪,连连珠枪都没普及的年代。战争的主要形式就是战争的主要形式就是挖壕沟,重炮轰,机枪封锁外加步兵冲锋;当步兵们冲入战壕时,明显的,在狭窄的战壕中挥舞如同短矛的上了刺的步枪会有很大的不便;而用一分钟几发的步枪战斗也不现实。这时候就需要有一种武器可以让士兵们在这种环境中杀敌,这种武器应该迅捷、灵活、具有不弱的杀伤力,当然,使用简单也是不可缺少的。堑壕刀应运而生。


2、美国军民两用猎刀

全长:32.5厘米 / 刃长:19.8 厘米 / 厚度:0.7 厘米 / 宽度:3-5厘米 /



这款需要说道几句,由于首次参加世界级规模的群殴,新大陆的牛仔们始料未及,在一战中最先应用的是这款私人带入战场的、早期北美狂野西部民用款式的大猎刀,严格的说这款刀太大太残暴,跟军用匕首稍有离题,但确实随美帝猛男们欧洲战场经历了沉闷的一战岁月。这主要是一款砍刀,捅人的话略嫌不便,主要是插不去.....



美军制式Mark I /M1918堑壕匕首:

数据:刃长17.1厘米(双刃),其他暂缺,这货是为了弥补M1917的不足出现的,不过还是被指为手柄易破碎,好杯具~,看图片就知道,这绝对是街头流氓最爱,可以兼做拳套用。刺不到反手砸对面满脸那个桃花开很方便。

二战篇

费尔白恩 希克斯战斗匕首

数据(改进后正式装备的第一代):全长 29.3cm刃长 17.6cm刃厚 0.3cm刃宽 2.2cm

此刀两位设计者——费尔白恩和西克斯当时就在中国上海的英国租界巡捕房任职。两人都是单兵格斗的专家,对西方的格斗技巧和中国武术都很精通。据说F-S匕首的设计制造是由当时驻上海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4团提议的。因那时上海的社会状况十分复杂,各种匪徒、海盗、黑社会组织的活动十分猖獗,并且上海的街道既黑暗又狭窄,使得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也感到很不安全,所以都希望有一把防身的利器带在身上。费尔白恩收集了大量的英国刺刀,一个叫雅顿的美国上尉利用它们作原料,试验匕首的最佳尺寸和造型以及其他方面的特性。制成品生产量不大约500把左右,双刃刀身,可乐瓶形刀柄,S形护手。护手长度最初为7.5cm,明显过大,只生产了几把,以后就改为5cm。这一批产品被称为第一代F-S匕首,集中体现的设计思想就是突出其格斗的作用,而不附加其他功能。这和很多现代刀具追求多功能的设计思想是完全不同的。此刀自研发结束普遍装备英联邦军、美军(稍有变化,包括海军陆战队和游骑兵)和其他武装力量,应该说,其服役寿命至今都未结束。简单说吧,这就一大锥子。以刺为主的用法。



2、Ka-Bar 商标为“KA-BAR”,

数据:刀全长:305毫米,刃长:178毫米,刃厚:4毫米

是一款于1942年11月进入美军海军陆战队服役的商业刀(此前及今天仍在市场上做商业销售用途)美国海军陆战队制式编号1219C2 军刀,海军制式为MARK 2(尚有MARK 1,因影响不及此款忽略不表)采用1095高碳钢制作,表面磷酸盐处理,被称为Ka-bar 是源于一位猎人的推荐信函。此人在子弹用尽的情况下拿起了他那由Union Razor Co.所造的高品质猎刀来与熊搏斗因而幸存。感谢信上写到这把刀可以杀熊(Kill a bear ),但是因为这位猎人的教育程度不高,将它写成Kil a bar,后来又被人们缩写成Ka-Bar,因此被广为传颂,甚至比制造商Union更有名气。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起至今仍沿用的军刀,满载着荣誉超过50年的服役史,从硫磺岛、冲绳岛,到朝鲜的冰天雪地、越南的雨林,直到海湾战争的伊拉克沙漠战场均有出场。可割可刺,算通用了。



芬兰猎刀

貌不惊人但功勋卓著的这款货色应该是在冬季战争中苏联红军巨大的损失所成就的,由于是私人带入战地,这款刀应该缺乏统一的款式,但是遵循传统而经典的造型,江湖谣传在老猎人手中使用起来相当顺手

5.德意志第三帝国SA/SS(冲锋队/党卫队)荣誉匕首

礼仪性质,不过个人认为这款绝非玩具,前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站哨那位女兵就是被这刀捅到左心室挂掉的,


数据:全长:36厘米 / 刃长: 22.2厘米 / 厚度:0.4厘米 / 宽度:3.5厘米

6.著名狗腿状砍刀“库克“

数据:全长40–45 cm (16–18 in) 全重450–900 克 (1–2 磅). 因为是手工刀,每一把尺寸上差异甚大。


黑夜实话实说


苏27飞伞算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