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李市镇综治专干刘彬:日行3万步奋战抗“疫”路

“在抗‘疫’路上,我们基层的同志们永不停步。你看,刘彬已连续5天蝉联微信运动步数冠军了。”2月3日,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黄桷村党委书记漆相均摸出了手机,点开微信运动,只见还不到上午11点,该村综治专干刘彬又已经走了1万余步。说起刘彬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中的党员担当,漆相均仿佛打开了话匣子。

他在一寺庙中度过了整个除夕夜

“刘彬,刚接到镇政府通知,再次要求我们管好圣灯寺,一定不能出现人群聚集,我们马上出动!”

“收到,马上就位!”

……

这是连日来,类似的电话通话内容,几乎每天都在漆相均与刘彬之间发生。

江津李市镇综治专干刘彬:日行3万步奋战抗“疫”路

时间回到1月24日,正值农历大年三十,也是亿万中国儿女阖家团圆的日子,黄桷村却再次接到上级通知,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要求严格管控好辖区宗教场所,疏导除夕夜祈福群众。

原本已向家人承诺在家吃团圆饭的刘彬,在接到指示后,便迅速赶往黄桷村烧香拜佛聚集点圣灯寺站岗执勤,而这一呆,就是一整夜。

“还好我们来得早,才6点钟,许多吃完晚饭的群众就陆陆续续来到寺庙,我一个人劝不住,镇人大主席陈荣、派出所所长李勇、当天值班的工作人员、村两委在家的同志,都积极参与到劝导队伍中,一直到晚上12点,人才渐渐少了。”回忆起那晚晚上执勤的经历,刘彬历历在目。

伴随午夜1点的钟声敲响,万家安眠,刘彬却仍在坚守。“他说他是村里的综治专干,站好这班岗,疏散人群保安全是他的职责,大家都回去休息吧!”说起刘彬当晚的一番话,漆相均很是感慨。

站好一班岗、执好一次勤,是刘彬对工作的态度,也是对群众的责任。

哪里有群众聚集,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喂,刘彬吗,洪滩桥又有好多人在那里坐起耍,都没有戴口罩,你快点来看看嘛!”

“好的,我马上就来!”

这样的举报电话,在疫情防控初期刘彬每天都会接到好几个。每次接到举报后,刘彬便迅速带上宣传手册、宣传喇叭前往被举报地点。

“请听我们劝一劝,为了病毒不扩散,待在家里也是做贡献……”在黄桷村,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村民们对刘彬的评价。

“他那个喇叭响得很,隔很远都晓得是他来了。”在洪滩桥居民聚居点,热心村民邹大爷向笔者说道,最开始听到他来了,大家都不动,但是他会发小册子、宣传画,再用他的高音喇叭给我们科普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知识,让我们少出门、戴口罩,两三次后,大家就自觉了。

“最开始很多群众不理解,玩牌、聚会屡禁不止,我们村一方面是严厉制止,一方面还编了许多宣传顺口溜,比如‘我来你家你紧张、你来我家我心慌’之类的,久而久之,大家就记在心里了。”说起劝导村民提高防护意识的经验,刘彬显得很有心得。

江津李市镇综治专干刘彬:日行3万步奋战抗“疫”路

如今,走在黄桷村的农家院落,许多村民或在家看电视,或一家人搞起羽毛球、乒乓球对战,村庄一片宁静祥和,远处乡村广播的宣传声时时在耳边回响。

“你休息下,不用天天来了,我不得出去耍”

“彬哥,又来了呀,我今天身体也没异常。”见到刘彬带着卫生院医生走来,林家嘴6社村民袁平远远就打起了招呼。

原来,袁平一直在武汉务工,在春节前返回了家乡李市镇,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具有14天的潜伏期,在摸排到袁平信息后,便将袁平纳入重点监测人员,每天2次测量体温,询问身体状况。

“放心,不用天天来,我也不得出去耍。”袁平表示,现在都知道疫情紧张,彬哥每天都会不定时查岗,“看到他这么拼命,我们更要配合了。”

除了袁平,黄桷村还有10余名村民有途径武汉史。每天,刘彬都会2次上门,每家每户地逐人测量体温,确保一有异常及时送医。其中,还有少数家门口没通大马路的村民,刘彬便徒步前往。

眼下,随着防控工作的细化,李市镇村社正在对全镇人口开展大排查,江津以外返乡人员均要进行信息登记,了解身体状况,刘彬的3万步便是在排查与监测中走出来的。

如今,无论晴天雨天,一身灰满脚泥便是刘彬和王刚、古寒容等一线防疫干部的常态。

“走得再多再远也不嫌累,这是我们一线防疫人员的职责所在。”说起近段时间夜以继日的排查工作,刘彬眼神坚定,只要能早日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苦点累点不算啥!(通讯员 黄柏添 漆泽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