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量小微企业关门歇业,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吗?

大爷已不再是你大爷


所有行业基本都是在打价格战,但是现在消费品的价格已经降到贴近成本了,企业没有利润,怎么生存,生存都困难何谈发展,所以危机来临,最先倒下的是效率低下,产品品质低下的企业,经过这次危机洗礼活下来的企业就会迎来春天!


深南大道60069521


我了解很多企业,也有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也认识很多企业家和小微创业者,极少成功,大部分只能说“活着”。客观情况是,绝大部分民营企业越折腾越累,负债越多,越陷越深。原因众多,情况各异,挑重点整理如下:1. 目前绝大部分工业品价格透明,毛利不高,竞争惨烈。直接结果就是,非细分龙头企业或优势品牌企业或有特殊资源的企业或原创极强的企业,其余99.9%一般工业品企业都活的艰难。 2.农业产品,目前价格波动因素太大,很多核心品类进口到岸价对本土产品冲击也非常大,农业整个产业链上下游无数企业、作坊、合作社等等,都活的很艰难,不含政府补贴的话,99.99%涉农机构都亏损。关键是 波动风险过大,盈利3年,亏1年都能把家底赔完。 3.零售行业和各种开店的(含餐饮美容美发等服务行业和其他各种普通零售),简单的说就是租金贵、用工贵、引流平台费率死贵,但消费端涨价难度大,极度挤压了零售行业的利润,增加了亏损比例。 4. 其他因素: 融资难 融资成本高(至少是国资盘 融资利率的1倍以上,大部分行业企业或店铺的年度净利润都低于10%,8%+以上的融资成本直接干掉了几乎全部净利润)。 用工成本高,现在的劳动法不区分企业性质,就实际出现了银行工作人员和面馆的服务人员 企业都要交几乎一样的四险一金,而面馆老板和银行承担能力其实完全不可比,约占员工工资40%的交金比例比英美都高,这个极大的提高了在劳动用工密度较高的行业的创业成本。 房地产吃掉了太多的社会资源,极大的抬高了商业租金、办公租金,等于其他所有行业的企业在每月向房地产行业交钱,被房地产行业“吸血”。 最后就是过度发达的电商平台,让每一次交易都有多家竞争者,打穿了大部分行业企业的毛利空间,小微企业当然首先面临压力,生存不易!


吃瓜干活儿


小微企业规模小,人员少经不起大的风浪,小微企业投资少,企业设备比较落后,只能做一些粗加工型的产品,随着外贸订单业务不确定,直接影响到小微企业的生存,小企业过去都是游走在法律边缘,现在一切都要按法办事,小微企业的生存空间就越小越小了。

从企业规模上分析,小微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企业在投资上规模上都是比较小的,人员上也比较少,都是招收社会上一般没有多少学历的人员,不是一些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对产品的技术研发上没有专业人员,没有多少过硬的新产品企业就缺少竞争力,也影响到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其次,小微企业过去都是一些加工型的企业,有好多设备不健全,发展转型又没有充足的资金,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对产品的质量有了新的要求,过去的老产品要不断更新,要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人才投入,技术投入,小微企业也没有那么多雄厚的经济基础,所以讲小微企也只能慢慢退出市场。

三,从市场的角度来分析小微企业,小微企业的产品都老产品,粗制滥造的过了时产品,面临国内国际贸易订单萎缩的大环境,小微企业的产品需要更新换代,有实力的可以换了,没有实力换代的也只能被市场慢慢的淘汰。

总之,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产品的质量低,企业没有发展后劲,跟不上市场科技发展的步伐,会逐步的走上发展关停的道路。



鹏献舞


个体经济曾经搞活整个经济,大街小巷,一片繁荣昌盛,拯救了当时大量的下岗职工,这几年电商起来,地产起来,个体经济倒了,倒了就倒了,可是市场萧条,大量店铺关门,小厂关闭,大街小巷,只有小吃,(小吃大部分也不赚钱,别行不好做,都挤进小吃,供大于求)。市场死气沉沉,这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吗?我的哥?



桂林李白


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越是高度人工智能、网络化发展……越要放松很多行业发展……才能挽救一些……


本草传人


一,社会信息看似透明。但是实质是针对一些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就是知道也根本涉足不了。

二,政策税收偏向太大。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上,税费减免,待遇天壤之别。

三,物价上涨。用人单位成本加高,社会成本也高。

四,资金和贷款。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根本区别是一个国家支持和银行政策支持,一个是靠自己血汗钱和高利贷支持无可比性。

让一个民营企业当担社会责任感,看看每个民营企业家的血泪史,家庭史,哪个不是悲催的经历。民营企业家冒着倾家荡产,做老赖,妻离子散的风险,做企业那是拼出来的,用智慧眼识。创造出来的。应该得到大家的尊敬。


可乐乐32432921


我们正处于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的历史环境下,新的太阳在升起前,各种生物都在变化中等待着。这个时代是由何而来:

1、因为美国贸易战,而且还拉拢盟国加入,中国的出海口严重堵塞,大中型企业的产品出不去,小的配套工厂的产品也随之遭殃。

2、产能过剩,中国人口虽然有14亿,但从商的人数比例远远超过欧美国家,大小企业都是企业,2-3个人工厂,特别是浙江省和广东省,街边店小加工,比比皆是;

3、国家出手干预,立志去除部分不合理的产能,大量环保不过关、污染严重的企业被关闭,一些小地方的政府部门为了追求政绩,也会私底下灭杀部分企业;

4、中国人的创业意识太强,很多人宁愿去搞自媒体,拍拍搞笑的视频,搞点三农,实在不行,拿自家的鸡鸭鹅来娱乐下,或者对着镜头傻瓜式的拍摄吃饭全过程,你干啥都有人看,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打工的想法越来越少,企业用工荒,搞得人工成本随之增长。

5、二手房东联合起来兴风作浪,他们包下一大批厂房,外墙涂涂,内部搞搞,两个月后宣布房子上涨30%,甚至80%的都有。

6、进入了智能时代,对消费有了更高的要求,导致了一批企业主、实体店适用不了。


本人2002年中文系毕业,广告策划出身,深处全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深圳,2007年创立自己的实业品牌,2013年开设自己的实业工厂,擅长创新营销,连续跨界创业10多年,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品牌建设(虚)和实业发展(实)结合的策略。近期得空,陆续写了一些关于商业设计及发展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威观察


客观存在的问题,大家可能也关注到了,很多小微的个体企业,可能都存在这些问题,孙洪鹤总结了一下

1,传统经营思维,2,房租等运营成本无法降低,运营成本高,压力大!3,恶性竞争带来的恶性循环,没有新的利润源!4,互联网特别是社交电商的冲击!5,大的供应链形成,产业的顶端已经形成了门槛,提高了标准,个体小微企业没有了生存空间!6,别特别提一点,就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钱啊!7,企业老化,产品同质化,早已不适应全新的市场!8,传统的家族式管理,认亲为用,无法适应合伙人的时代,单打独斗的思想!9,缺少造血功能,现金流断了,心灰意冷了!10,你经济不好,势头不好,撤了!

认为这些都不是根本,最根本的事情还是中小微创业者的思维,这个词我们说了800遍了,但真理就在这啊!思维不创新,不改变,怎么办?未来的创业环境摆在这里,大家都深刻地感受到了,所以要在窄缝当中顽强成长,留给小微企业的机会不多了!还有就是,全新的创业手段发生了改变,特别是自媒体,直播,这些全新的社交化电商形式,一个人直播就可以秒杀一个公司,那人家为什么还要继续干公司呢?希望创业者能够加强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思维的竞争能力,然后呢,从小做起来!



孙洪鹤


国家不是给企业减税了吗?还大批倒闭不应该啊!说明,国际,国内消费需求不足。


陆振明55093831


杠杆加高了!

1.2016年之前觉得自己的行业很赚钱,所以扩大规模,符合银行贷款的去贷款,不符合银行贷款的去民间融资,承诺给人家高于银行的收益,因为自己赚的钱绝对可以覆盖成本和利益,孰不知经济形势下行,贷款还完再去贷,贷不出来了,还贷用的钱是过桥的资金,企业出现风险,倒闭。

2.短贷长投,绝大多数企业主并不了解贷款周期,银行贷款已经提示是经营性贷款一般不会超过三年,可企业主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将经营性贷款的资金投在的生产设备上,我们都清楚生产设备价格昂贵,是需要5-10才能收回生产设备成本的,结果到还款时本以为利用过桥资金周转一下银行还会复批贷款,就是走个形式,孰不知银行政策也会多变,原本符合复批的贷款,总行叫停了,所以企业傻眼了。

3.跨行业布局。自己经营的生意觉得很赚钱,想利用赚的资金再去投资其他行业,然而其他行业了解不足,专业性质也不同,有的投资房地产行业,有的投资餐饮行业,有的投资互联网行业,有的投资p2p,结果都是因为对涉猎的行业到底水多深根本不清楚,头脑一热就投资了,专业度不够,管理能力不够,又加上加杠杆,当经营不善出现问题的时候,本以为能以投资产生新利群,结果却是无底洞,投资失败不说,拖累了原本经营不错本行。

4.大变革周期。现阶段是去旧产能转向新产能的过渡时期,新旧产能碰撞就会伤及一些旧产能,尤其是现金流不足,横杆加的过多的小微企业。同时受全球经济萎靡影响,企业销售利润覆盖不了成本就会降低成本,裁员是第一步。被裁员的人一般是旧产能惠及的人员,一般都是30-35岁人群同时也是社会中坚力量,这类人群的痛点是上有老,下有小,无法轻易转行的一些人群,所以原来的行业不能再从事工作,新兴行业也无法快速适应,在没有持续收入的时候就会降低生活开销,降低消费,又会导致其他行业收入降低,裁员......实际上就形成了经济领悟所说的通货紧缩,甚至是滞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