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欣赏中国古代的哪一位名人?

诺阳


古往今来陶渊明堪称独立特行的诗人,在古代读书人都想出仕为官的理想大环境中,陶渊明却愤世妒俗,看不惯官场的阿谀奉承,腐败黑暗,愤然辞官回老家务农,虽然一生清贫劳作,但无怨无悔,保持了一个文人出淤泥不染的风骨,一生给后世留下大量的田园诗词,让后世人们敬仰。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别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期杰出的诗人。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其诗其文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影响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成为传世佳作。他一生耿直豪爽,不为五斗米折腰,看不惯官场黑暗欺诈,辞官回归田园。陶公一生清贫,农闲以饮酒作诗为乐,诗作多为描述田园风光,乡村走夫,四季农村,劳动场景,寓意深刻,追求简单脱俗生活,以古哲圣人寓今。陶渊明是被日本唯一推崇的中国古代诗人。画面描绘的就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诗词意境。



遗失在密林深处


东晋后期的宰相-谢安,让我特别佩服和钦佩,他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中,最完美的代表。谢安用自身的经历,诠释了什么叫最完美的士大夫。

东山再起

谢安出身魏晋最显赫的士族之一的陈郡谢氏,谢安早年无意仕途,在会稽郡的东山隐居。朝廷多次征召他入仕,都被他拒绝了。

彼时陈郡谢氏刚刚兴起,谢安的族兄谢奕和谢万等人名声在外,有力地支撑着陈郡谢氏,维持陈郡谢氏门阀不坠。特别是谢奕和谢万担任豫州刺史时,大力经营豫州,为日后陈郡谢氏发展成为顶级士族门阀创造了有利条件。

反正陈郡谢氏有谢奕和谢万等人撑着,所以谢安才放心大胆地高卧东山,每天和朋友游山玩水,寄情山水之间,怡然自得。而且他每次出去游玩时,他都带上一群歌女和舞女,更是玩得不亦乐乎。

谢安一直宅着不去做官,让谢安的妻子刘氏非常着急,甚至开玩笑地问谢安难道不羡慕谢奕和谢万等族人的荣华富贵吗?谢安捏着鼻子说,“荣华富贵这事,以后怕是免不了啊”。

安妻,刘惔妹也,既见家门富贵,而安独静退,乃谓曰:“丈夫不如此也?”安掩鼻曰:“恐不免耳。”-《晋书·谢安传》

谢安隐居不仕,让很多人忧虑。甚至有人说:安石不出,奈苍生何!

后来,随着谢万兵败,陈郡谢氏的地位开始动摇了,这个时候谢安如果再不出山,陈郡谢氏将面临陨落的威胁,于是谢安为了维持陈郡谢氏的名望,进而维系陈郡谢氏的家族利益,终于出山做官。

谢安接受时任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邀请,担任桓温的军司马,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时人谓之东山再起。

匡复晋室

桓温第三次北伐大败后,曾行废立之事,妄图谋朝篡位,篡晋自立。多番暗示简文帝禅位未果,欲做摄政王又未果,这样的结果,让桓温非常恼火。

桓温当时基本掌控了中枢和朝廷,是东晋最有权势的人。距离桓温只有一步之遥,结果不但皇帝没做成,连摄政王都没做成,桓温怀疑是王坦之和谢安从中作梗。就决定出兵教训王坦之和谢安,看看能否让王坦之和谢安屈服。如果王坦之和谢安屈服了,那么他就直接篡位称帝。

王坦之出身太原王氏,是当时和陈郡谢氏并驾齐驱的士族门阀。如果摆平了太原王氏和陈郡谢氏,桓温就扫清了称帝的全部障碍。

桓温率领大军进入都城建康。朝廷文武百官见到桓温,无不大骇。建康城里人心惶惶,流言四起,甚至传闻桓温要铲除太原王氏和陈郡谢氏,接着篡晋自立。

桓温来到建康后,命谢安和王坦之过来拜见他,桓温摆开大军迎接谢安和王坦之,王坦之见了桓温,心生恐惧,战战兢兢,连记事用的手板都拿倒了。而谢安则镇定自若,侃侃而谈。面对手握重兵、兴师问罪的桓温,谢安不卑不亢,极力维护晋室,拒绝向桓温妥协。

见温,坦之流汗沾衣,倒执手版。安从容就席,坐定,谓温曰:“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邪?”温笑曰:“正自不能不尔耳。”遂笑语移日。-《晋书·谢安传》

谢安和王坦之都不肯妥协,桓温也不敢使用武力逼迫他们。因为桓温不敢破坏士族和皇权共天下的门阀政治,这种门阀政治得到士族的认可和支持,而士族在东晋政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桓温篡权明显是对门阀政治的破坏,以谢安和王坦之为代表的士族,则出手反制桓温篡晋自立、破坏门阀政治的举动。

谢安力挽狂澜,迫使权臣桓温谋朝篡位的阴谋破产,有力地捍卫就东晋政权。谢安功不可没。

淡定以对

公元383年,前秦天王苻坚亲率80大军南下征讨东晋。谢安坐镇建康,担任总调度。谢安的侄子谢玄以总指挥的身份,率领8万北府兵迎敌,经过一系列战斗后,双方在在淝水展开了对峙。

最终,谢玄以少胜多,击溃了前秦大军,取得了淝水战役的大捷。这场大捷,极大地鼓舞了东晋军民的士气,也使得东晋王朝转危为安。对东晋而言,这场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当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捷报传到谢安手里时,谢安当时正在和朋友下棋,谢安看完捷报,随手放在一边,继续下棋。朋友忍不住问,“前线战况如何”?谢安淡定地回了句,“小儿辈已破贼矣”。

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晋书·谢安传》

所谓淡定,大抵如此。

功成身退

淝水之战的胜利,使得陈郡谢氏的威望达到顶峰。然而,树大招风,陈郡谢氏的显赫,很快引起了晋孝武帝的忌惮和排斥。

自东晋初期确立门阀政治以后,东晋的皇权一直受制于门阀,无所作为。而晋孝武帝则一直力图重振皇权,想把执政权从士族门阀手里夺过来。

当时执掌东晋的陈郡谢氏,成为晋孝武帝的眼中钉、肉中刺。碍于陈郡谢氏的威望和实力,晋孝武帝不便直接动手铲除陈郡谢氏,但还是搞了一系列动作,以抑制陈郡谢氏。

晋孝武帝重振皇权的企图,谢安一眼就看穿了。面对步步紧逼的晋孝武帝,谢安选择了退让,他既没有联络其他士族反制晋孝武帝,也没有让当时手握重兵的谢玄搞清君侧。

谢安以救援苻坚为名,主动交出权力,离开朝廷,出镇广陵。谢安的退让,让晋孝武帝成功收回了权力,重振皇权成为现实。

谢安来到广陵后,非常怀念当初在东山隐居的日子,甚至做好了重回东山的准备,可惜还未成行就病逝了。

回望谢安这一生,他出身名门,青年时期以隐逸闻名,中年却主动担负起了匡君辅国的重任,晚年为东晋立下大功,却功成身退,留下了千古美名。这样的谢安,当为古代士大夫的典范。


袁卫宇


中国古代人才济济,几乎每个朝代都不乏天才般的人物,既有威震八方名扬四海的骁勇战将,又有才高八斗天赋异禀的文人仕大夫,甚至还有几个拥有治国安邦雄才大略的帝王。正是这些伟人,共同演绎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才使现今的中华大地拥有如此多姿多彩的文化传承和文明成果,民族遗产也是这么丰富多元,而且具有无穷的魅力。

这里姑且谈谈辛弃疾,倒不是认为辛弃疾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人,而是因为欣赏辛弃疾的人生信条与文学才华。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籍贯山东济南。其文学才名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合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留传后世的词作大概九百多首,词风多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抒发壮志未酬的家国情怀,但也不乏描写闲适自在悠然自得的乡村田园生活的好作品。

于国而言,这里特指南宋政权。辛弃疾一身赤胆报效朝庭,力主收复河山,回归故土,并亲自组织起义军,与金国真刀真枪的干。某次只凭区区五十来个骑兵,就敢深入金营,活抓叛逃到金营的起义军叛徒。不仅对金军毫无畏惧,而且发动多支起义军共同加入抗金队伍。经次一战,辛弃疾声威大震。也受到宋高宗赵构亲自接见。尽管如此,辛弃疾的满腔热血还是得不到朝庭重用。在南宋政权大多数时期以防守为基本国策的前提下,试图以北伐收复故土的想法,只会让自己不受朝庭待见,并时常有被贬的风险。

因此,辛弃疾的仕宦生涯也是多有不顺,经常被朝庭任命在各个地方来回调换,以消磨辛弃疾那颗躁动不安的北伐杀贼之心。那怕是这样来回折腾,辛弃疾也没有怨言,把所管辖的地方工作干的有声有色,各种难缠的地方问题在他治理下迎刃而解。而不是像历史上的某一部分为官之人,在理想抱负未得到关注时就选择辞官避世,一走了之。从这一点来看,辛弃疾是难能可贵的,始终心怀国家,不忘初心。即使经历打击报复,一旦国家需要时也毫无怨言,随时准备为国牺牲。


沧浪书生


我最欣赏的古代的名人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他对中国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功绩。


首先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文字,使其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文伦的基础,并沿用至今,文字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基础。2、他在秦国废分封,立郡县,创造了中国统一后最系统的管理标准模式,虽然历时数千年之久; 现在我们国家的省市县乡村也都是延袭这种管理模式。3、他统一全国的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经营上大大便利了国内经济交流,提升了秦国经济的发展速度。4、他在秦国车同轨,道同距,修建史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一一秦直道。大大便利了国内交通,使其能更好规范化管理秦国。5、他残暴的焚六国史书,虽然从客观来讲统一了思想,避免因为历史问题而导致国家分裂,但是毁掉的各国古籍都有副本保存,但由于后来项羽火烧咸阳火烧阿房宫造成一切的毁灭。6、他倡导修建灵渠,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实际控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7、他在全国征民夫,建长城长达十年之久,使其成为抵御北方胡族匈奴侵略的重要防线,长城长期成为国界。其实这里讲的修建长城实际意义上来讲是把六国以前修建的长城连接起来以防御入侵。8、他率军南征南越,并将福建、浙江、两广纳入中国版图,奠定了今天中国大版图。9、他又北击匈奴,强势的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从历史意义上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10、虽然,骊山陵墓、兵马俑的建造。在当时确实也是耗尽全国之财力、物力,引起了民愤,危及了统治地位也是背道而驰,但地确是建造了一个伟大的工程。而且在今天看来这项工程却利在千秋呀,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巧夺天工的创造、恒古弥久的影响力、恢宏壮观的气势引来了多少的中外历史学者、专家,文人骚客,旅游爱好者的青睐。也大力的推崇和传承了中华几千年的优秀文化。


前人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尽管后来人们对秦始皇评价不一,但我们应该要以正确的眼光、理性的头脑去评价这段历史和秦始皇。


笔墨瞬间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名人辈出,要说最欣赏的也不乏少数,这里谈谈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吧。

韩信的一生故事太多,在中华成语故事里,和韩信相关的就有很多,比如十面埋伏、霸王别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韩信是旧六国贵族之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韩信落魄流浪,一度生存难足,在路上向漂母乞食;在街上受人欺负,忍受胯下之辱;这时候韩信的人生凄惨无比;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秦二世昏庸无能,赵高欺上瞒下,把持朝政,指鹿为马,残害忠良,公子扶苏,蒙恬,李斯一一死于非命,天下民不聊生,终于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天下再次进入混乱,各地旧国纷纷揭竿而起,群雄逐鹿,其中最耀眼的当属霸王项羽,巨鹿之战,天下初定,霸王声名远播,威震华夏;此时的韩信听闻项羽大名,远道而来,投入霸王账下,韩信抱负满满,一心想有所作为,但事与愿违,韩信一直得不到项羽的重用,心灰意冷,离开项羽,郁郁不得志。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而后韩信遇到萧何,萧何也是汉初三杰之一,为刘邦的统一天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于是就出现了有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巧的是,在刘邦统一天下后,刘邦开始消除异姓王,韩信因萧何施计骗到长乐宫而死,正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此乃后话;话说萧何遇到韩信后,一见如故,随后介绍给刘邦相识,经过一夜促谈,刘邦决定拜韩信为大将,至此,韩信的开挂模式启动,首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还定三秦,进入关中,东伐魏国,攻破;进军赵地,背水一战,一举攻破赵国,赵王受降;此时的韩信完全可以佣兵之重,脱离刘邦,称霸一方,形成天下三分之势!但韩信受刘邦“衣我如衣”的感动,忠诚刘邦,从这里可以看出韩信的政商之低,这也为后续韩信的悲剧埋下了伏笔,随后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占领齐国,拜齐王;北方初定,这时是韩信人生的巅峰时期,后刘邦,韩信,彭越围困项羽,霸王别姬,虞姬自刎,项羽不肯过江东,一代霸王陨落,星辰暗变,惜哉,惜哉!

刘邦建国后,韩信授命楚王,后因钟离眛引火上身,刘邦借巡游之由,拿下韩信,降为淮阴侯,从此郁郁寡欢,浩瀚人生;最后吕雉行萧何之计,与长乐宫溢;

韩信的人生就像抛物线一样,两端低落,中间峰谷,起起落落;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恒古之真理!


gaojja


最喜欢写《道德经》的老子,因为读老子的道德经觉的大气,阴阳与万事万物的统一与对立,功成身退,如水一般处下而与世无争。

象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写:《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欲为大树,莫与草争,处上不刚,处下能柔。

知进退,见本性,明事理,致柔弱,求生存。

一是道之本用,天下万事万物若离开了一,道也就不将存在。











知足常乐桃花飞雨



明庄趣谈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名人辈出,一个有点少:1840年以前算是中国古代史。选了八位,有一些功业很厉害的没有入选,因为不够喜欢。

孔子,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编著有《春秋》《尚书》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的思想言论被收集于《论语》。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有精华有糟粕,但我们不能否认孔子的贡献,他是万世师表。

刘秀,汉世祖光武皇帝,东汉开国之君,在秦和西汉之后第三次统一中国。他是罕有的仁义之君,与开国功臣们相处的其乐融融。主张休养生息,人民得到实惠。他文武全才,被称为“开了挂的皇帝”。

刘备,蜀汉先主、昭烈皇帝。他是人生逆袭的代表,出身草根,但是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念,硬是在汉末三国时代成就了一番事业,建立了蜀汉政权。他一生颠沛流离,百折不挠,一个河北人,最后只能跑到四川异地创业,真不容易。

诸葛亮,他是忠诚和智慧的化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说的是他的忠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说一个人聪明就会说“小诸葛”,还有开“诸葛亮会”等说法,这是说他的智慧。

秦琼,也就是秦叔宝,其实喜欢的评书里那个秦琼,因为小时候听单田芳的《隋唐演义》对大英雄秦琼充满景仰,他可算是第一个偶像。后来成了“门神”。

慧能,禅宗六祖。《六祖坛经》是汉传佛教唯一被称之为“经”的典籍。他的俗家姓氏是卢。禅宗初祖虽然可以追溯到达摩祖师,但是实际上兴盛发达确是从六祖慧能开始,他主张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甚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禅宗兴盛后,甚至达到了占据佛教多一半的程度。

郭子仪,唐朝汾阳王,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他不但是一位杰出将领,也很有政治智慧。功高不震主,享尽荣华富贵高寿而终。

王阳明,明代中期大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三不朽”代表人物,儒家心学集大成者。提出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在近邻日本,王阳明的学说也大行其道。



磨史作镜


如果让我选最欣赏的一位古代名人,那我会选东汉光武帝刘秀,可能有人说了,皇帝有什么好选的,但是,历史上这么多皇帝,就像一种行业一样,有人做的好,有人做的差,我就觉得刘秀是历代皇帝君王中,极为成功的一位,为什么呢,咱们捋捋这位东汉光武帝刘秀的传奇一生。

自从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开创了汉朝,汉朝是非常伟大的一个朝代,我们直到现在还称自己汉族,就可见一斑,走近历史,你就会发现,再厉害的朝代,也有它的“难言之隐”,汉朝就曾断代过,被分为了西汉和东汉,这是谁干的好事呢?就是大家平时调侃的穿越回去的王莽,还有一说,说王莽就是被刘邦斩为两段的白蛇所化,把汉朝截为两半了,当然,这都是后人趣话的杜撰罢了。

话说王莽装贤人揽得大权,后来露出真面目,抢夺了汉朝天下,汉光武帝刘秀就是在王莽的新朝时期,突破重重困难,被王莽追杀的上气不接下气,愣是在这种局势下,重新树立了汉朝的大旗,史称“东汉”。

历史上很多皇帝的宝座都来之不易,可是我为什么这么欣赏刘秀呢?刘秀在当上皇帝之后,优待功臣,相比于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更高了一筹,而且也完全没有出现任何功臣功高盖主,拥兵自立的局面,这就非常难能可贵了,反观历史上的其他朝代和皇帝,得了天下之后,大肆杀害功臣的例子还少吗?云台二十八将,个个得到了善待,打心眼里也服这位东汉的开国皇帝,这不也正好体现了人家刘秀的高情商和人品吗!

刘秀还是开国皇帝中学历最高的高材生,秀才造反,还真就成了,刘秀当了皇帝之后,大兴儒学、推崇气节,所以史学家都非常尊崇东汉的风气,司马光和后代的梁启超就评价过东汉光武帝时期“风化最美、儒学最盛”。

不仅刘秀很优秀,人家培养的孩子也都非常能干,刘秀有十个儿子,都十分明事理,学历也高,素质也好,堪称人之典范,包括最后继位的明帝刘庄,刘秀这些儿孙的综合素质秒杀其他帝王家乱七八糟的家庭内斗。

在个人情感上,可能是刘秀这个近乎完美的人设中,唯一被后世诟病的地方,刘秀和阴丽华的爱情故事,虽然被世人所传颂,但刘秀把第一任皇后郭圣通废了,不管是出于何目的,是否真的像刘秀自己找的理由:善妒和吕后之风(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吕雉),不管怎么说,刘秀也算是安置好了郭圣通,被废后封为中山王太后,郭圣通的娘家也都妥善对待了,也没有出现多龌龊的事,也算是很不错了。

综上所述,这些都成为了我欣赏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原因,这样的人设,即使当不了皇帝,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贤人了。

新话社,和你趣话历史。


新话社


宋武帝刘裕以一介微末之流飞扬九天之上!在南北朝的混乱不堪的时候,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裕,小名寄奴,少时贫寒,刚出生母亲就去世了,父亲认为他是不祥之人,将他抛弃,幸亏小姨见其可怜收养了他。

刘裕长大些以卖草席为生!生活的艰辛磨炼了他的意志!

生活所迫,刘裕开始从军,一入北府军,似游龙入海!一遇风雨便化龙,傲啸九天!

多方征战终于一统南方,登上帝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