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父無犬子!蜀漢將一代凋零之後,且看“蜀二代們”如何翻雲覆雨

三國亂世,群雄紛爭,英雄輩出,不失為一個精彩的時代,但不知為何,每每讀到關羽失荊州,劉皇叔夷陵戰敗後,總覺得之後的故事就不精彩了,英雄白髮,梟雄落幕,隨著關二爺和劉皇叔的離去後,好像一個時代也就這麼過去了。

但如果真要計算的話,其實三國時代的精彩遠沒有隨著關羽和劉備的離去而消失,相反,蜀漢建國43年,劉備僅當個2年蜀漢皇帝就離開了,反倒是不被後人看好的阿斗坐了40年皇帝,在中國歷史上也算得上長久了。

虎父無犬子!蜀漢將一代凋零之後,且看“蜀二代們”如何翻雲覆雨


而在這40年的時間裡,難道就真的沒有再出過英雄武將了嗎?難道真如諺語所說,"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

非也非也,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蜀二代們"的翻雲覆雨!

一、關公之後,舉族殉國

關羽失荊州走麥城後,被東吳斬殺,與其一同殉命的還有長子關平,雖然關平從未單獨領兵征戰,但其與關羽一同鎮守荊州,後來為東吳之將所擒殺,也算得上是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了。


虎父無犬子!蜀漢將一代凋零之後,且看“蜀二代們”如何翻雲覆雨


關羽次子關興,在關羽死後,承襲了父親爵位,此後一直效命于軍中,雖然沒有得其父的言傳身教,但關興的表現絲毫不遜色,他所擔任的中監軍也是監督地方官員的重要職位,後來關興也跟隨丞相北伐,乃蜀漢時期的青年名將。

不過很可惜的是,關興跟隨丞相第六次北伐時期,病逝于軍中,其子關統承襲爵位,官拜中郎將,同樣成為了蜀漢重臣。

《三國志》記載:“子興襲爵。興字安國,少有令問(有美名),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 弱冠為侍中、中監軍,數歲卒。子關統襲爵,娶公主,官至虎賁中郎將。”

東吳曾派人向關羽提親,關羽以"虎女安嫁犬子"為由拒絕來使,雖然二爺心高氣傲一直為後人所詬病,但至少在後世看來,二爺不僅有"虎女",更有"虎子",縱然身死,又有何恙?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關羽生前威震華夏,但其死後族人處境卻並不好過,在後主領朝時期尚能坐享安穩,但鄧艾逼降後主後,關羽一族遭遇宿敵之子龐會(龐德之子)滿門滅口,不禁令人唏噓。

關氏一族因關羽而揚名,也因關羽而遭受浩劫,生前身後不負蜀漢。

二、張飛之後,盡顯乃父風采

身為"五虎上將"之一,張飛在三國演義中是個糙漢子,但在三國志中卻是個有勇有謀的將領,而其後代,也同樣受到蜀漢後主的重用,張飛生有兩女,兩女皆為皇后,生有兩子,一子投身軍旅,一子輔佐後主。


虎父無犬子!蜀漢將一代凋零之後,且看“蜀二代們”如何翻雲覆雨


作為典型的"蜀二代"將軍,張飛之子張苞的記載其實不如演義中那麼精彩,反而僅有的記載是“早夭”,不過張苞雖然沒有出彩的戰績,他的兒子卻並沒有辱沒先人。

張苞雖然夭折,但其遺腹子卻同樣展現了先輩之風。

張苞之子張遵,在跟隨諸葛瞻於綿竹與鄧艾作戰時,不幸戰死沙場。要知道,張遵雖然身為張飛後代,但其本人卻是文官,手無縛雞之力,本該坐於成都安享富貴,但卻甘願上戰場為國捐軀,此等豪情,豈不值得讚歎?

《三國志》記載:(張飛)長子苞,早天"

“苞子遵為尚書,隨諸葛瞻於綿竹,與鄧艾戰,死。

三、常山趙子龍後繼有人,白麵將軍


虎父無犬子!蜀漢將一代凋零之後,且看“蜀二代們”如何翻雲覆雨


趙雲同樣生有兩子,分別為趙統和趙廣。兩人皆是蜀漢將領,大哥趙統繼承其父爵位,擔任虎賁中郎將,掌管蜀漢皇室安危,可以說是子承父業了。

而次子趙廣則投身軍旅,官拜牙門將,多次隨軍北伐,乃是大將軍姜維賬下的將領。

鄧艾偷渡陰平的時候,姜維被魏國大軍擊敗,只好退守劍閣,正是趙廣領兵斷後為大軍爭得時間,最後戰死沙場,後來,趙廣被蜀漢地區的人民視為神明,稱之為"白麵將軍"。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四、諸葛三代殉國,無愧於"三顧之恩"

從當初劉皇叔三顧茅廬開始,就註定了諸葛丞相的鞠躬盡瘁,白帝城託孤,六出祁山,一生心血全都奉獻給了蜀漢。


虎父無犬子!蜀漢將一代凋零之後,且看“蜀二代們”如何翻雲覆雨


而作為諸葛丞相的後代,諸葛瞻同樣深受後主信賴,也算蜀漢朝廷中的重臣,只不過和諸葛丞相相比,不管是文治還是武功,諸葛瞻都遜色許多,當然了,即便如此,在於鄧艾的決戰中,諸葛瞻依然選擇了慷慨赴死,並且其子諸葛尚同樣身在軍伍。

後來諸葛瞻留下著名的一句,“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雖然很多人將其理解為與大將軍姜維矛盾深沉,但更多的也只是政治上的觀點不同而已,並不妨礙兩人同樣的赤膽忠心。

諸葛一家深受皇恩,而諸葛三代也因此為國捐身,無負於浩浩皇恩。

五、北地王一腔肝膽,未曾埋沒皇叔威名

關於蜀後主劉禪的評價,歷來褒貶不一,有人覺得那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也有人認為後主投降只是為了順應天命,不使無辜百姓生靈塗炭,究竟如何,暫且不論。

但對於劉皇叔後代來說,我更想說的的是後主劉禪的兒子,北地王劉諶!


虎父無犬子!蜀漢將一代凋零之後,且看“蜀二代們”如何翻雲覆雨


鄧艾偷渡陰平兵臨城下,後主打算開城投降,只有北地王劉諶上勸父親,:“國家已經危急至此,有亡國之災,這時候應該是父子、君臣一起作最後的努力,為蜀漢的江山背城一戰,即使死,也有面目去見先帝了!”臣子尚且在作戰,君王何至於開城投降?

劉禪不聽,之一投降,北地王劉諶無奈,悲痛之下在劉皇叔廟前嚎啕大哭,自刎而死!

《三國志》記載:"哭於昭烈之廟,先殺妻子,而後自殺,左右無不為涕泣者。"

也許劉禪的做法並沒有錯,順應時代潮流本來也是明智之君該有的抉擇,但即便如此呢,我還是相對那位滿懷肝膽的北地王說一句,將軍風采,風華絕代!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其中的英雄好漢也如同這般,亂世英雄輩出,呈現統一之勢後,那些名帥將星就忽然的暗淡了。

三國後期能真正稱之為的萬人敵的英雄大將屈指可數,“虎父犬子”的更不在少數,蜀乃小國,但好在還有這群"蜀二代們"並沒有玷汙他們父輩的威名,哪怕沒有繼承到那些絕世之才,但一腔熱血為國捐軀,卻依然值得後世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