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因謀反遭誅殺,漢武帝如何確定劉病已為自己唯一皇孫的?

海日冬晴


劉病已傳奇

漢宣帝劉詢,原名劉病已。劉詢的一生堪稱傳奇,套用當下的話來說,可以叫做“連小說都不敢這麼編”。

劉詢的命運奇特之處,要從其祖父劉據說起。

劉據是漢武帝的嫡長子。劉據的舅舅,是漢朝名將衛青。衛家在漢武帝在位中期,可謂權傾一時:衛子夫貴為皇后,衛子夫的兒子劉據貴為太子,衛青娶了漢武帝的姐姐,衛青的兒子,有的還是嬰兒,就被武帝朝廷冊封為侯爵,以至於司馬遷在《史記》中都要感嘆:衛子夫霸天下。

可惜,物極必反是中國歷史上不變的規律。當衛家權勢滔天的時候,就意味著危機和滅亡開始了。衛青死後,衛家的地位漸漸地落了下風。

漢武帝晚年,對衛子夫和劉據母子很不待見,而此時漢武帝身邊小人遍地,在小人從中作梗的情況下,漢武帝和劉據的誤會越來越深,最末,劉據起兵自衛,最終被漢武帝打敗,隨後不久,劉據兵敗自殺,劉據滿門,除了剛出生沒多久的劉病已之外,或者被殺,或者自殺,一夜間,劉病已除了漢武帝這個曾祖父以外,可謂舉目無親。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劉病已打小父母雙亡,那麼漢武帝如何確定劉病已為自己的曾孫?

個人認為:

禍根身份

劉病已打小,是在大漢朝的監獄裡度過的。劉病已雖然沒能參與劉據的“謀反”,但畢竟作為劉據的孫子,株連之法是少不了的,因此,漢朝朝廷對劉病已的處理是囚禁於大牢之內。

從這些細節我們可以看出:漢武帝對這個曾孫是毫無任何憐憫之心的,甚至劉病已長大後會遭遇何等命運還是不可確定的事情,並且依照漢武帝殘暴秉性來看,劉據都能被他逼死,更何況一個遙遠的曾孫?因此劉病已長大後,多半還會受到漢法的株連——至於說漢武帝的繼承者漢昭帝沒有後人,並且皇位能傳到劉病已頭上,這一點,估計只有穿越者才會想到。

因此劉病已的這個廢太子的孫子的身份,其實是一個禍根。有冒認身份繼承遺產的,有冒領獎金的,但是,樂意冒領囚犯身份的,幾乎沒有。

所以,劉病已的身份不存在冒認可能。

確認情況

其實漢武帝起初早已經忘了天底下還有劉病已這麼一個曾孫。直到有一天,有方士建議漢武帝誅殺監獄裡的犯人,這時候才有人告訴漢武帝,劉據的孫子,還在大牢裡關著,這時候,漢武帝才想起劉病已。倘若沒有這次事件,想必劉病已會和後世建文帝的兒子建庶人那樣,被囚禁一輩子。

自古以來監獄收容犯人,都要有檔案記錄和登記,監獄裡關押劉病已那麼幾歲大的小孩,屬於罕見現象。並且,還有餵養劉病已的女囚,以及牢頭等人作證人,因此,劉病已和其他小孩身份混淆的情況,幾乎不存在。

因此可以確認劉病已的身份。


藤樹先生


漢武帝晚年的時候,因為受人矇蔽,殺死了太子劉據一家。

劉據是皇后衛子夫的兒子,是武帝的愛子。武帝培養他做太子多年,花費了很多心血。然而,因為受江充的挑唆,武帝殺死了自己的愛子。不僅如此,他逼皇后自盡,還把劉據的兒子們也都殺了。算是把衛子夫皇后一脈都殺了。

劉據的兒子史皇孫當時剛剛生了一個兒子,還在襁褓之中。因為太小,倖免於難,沒有被殺,而是關在了牢裡。

這個孩子就是劉病已。

作為在冊的囚徒,劉病已的身份來歷是清清楚楚的,而且因為是造反的逆賊家屬,也不存在有人要假冒的可能。

劉病已很幸運,他在牢中遇到了貴人,活了下來。

後來,漢武帝慢慢明白了劉據的委屈,他知道自己做了傻事,最後歲月中的武帝是在悔恨中度過的。

武帝恢復了劉病已皇族的身份,將他的名字記錄在了皇家家譜中,還拿出管家的錢培養他。但劉病已無官無爵,只是一個閒散宗室,就比普通老百姓好點。反而因為是廢太子的孫子,若隱若現的受著歧視。

漢武帝沒有給劉病已更多的,作為政治家,他要把江山傳給兒子劉弗陵。如果給劉病已太多的地位,他害怕劉病已會起爭奪帝位的野心。

因此,一直到漢武帝死,劉病已身份就是個平民。


故紙匯


劉病已,西漢時期漢宣帝,漢武帝的兒子劉據之孫。劉據是衛子夫之子,曾為西漢太子,後因巫蠱之術被陷害致死,因漢武帝一向對巫蠱之術有所忌憚,所以此事牽涉甚廣,劉據和他的四個子女,兩個皇孫均在這場事故中遇害,那時候的劉病已尚處於襁褓之中才得以倖免於難,被放在後來在郡邸獄,恰逢公元前87年遇到大赦,才被其祖母家撫養,生活有所好轉,又在公元前74年,被霍光等大臣接到宮中,先是受封為陽武侯,後繼位為皇帝。準確的說,劉病已並非漢武帝的唯一皇孫,而是他的曾皇孫。




在那場巫蠱之術中,凡是和戾太子劉據有牽扯的人基本上都被殺或者鋃鐺入獄,雖然劉病已倖存了下來,但是能證明他身份的人和物卻少之又少,況且還要有足夠的把握讓生性多疑的漢武帝相信,否則犯的就是欺君之罪。那麼,劉病已是如何證明自己的身份的?漢武帝又是怎麼確信這就是他兒子的留下的血脈?

(漢武帝)

一,巫蠱之事牽涉甚大,和太子劉據有血緣關係的人基本都死在那場禍事中,而劉病已作為其皇孫,與劉據關係甚為親密,理應也被處死。再者,沒有人敢冒著滅族的危險,瞞著漢武帝,去隱藏一個已勢太子的血脈,所以一開始劉徹應該是知情這件事的,甚至是默許了他的存在。對於這個猜測,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和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陳蘇鎮曾表示漢武帝確實知曉曾孫一事。


當時,劉據巫蠱之術這個案子震動朝野,漢武帝對此也十分重視,還親自部署了對太子的鎮壓以及對事件的處理。在那種情況下,涉及案件的人要想逃脫懲罰就必須得到漢武帝的特赦,就像《漢書》中記載的張安世之兄張賀:初,安世兄賀幸於衛太子,太子敗,賓客皆誅,安世為賀上書,得下蠶室。所以對於漢武帝曾孫劉病已被收系入獄這件事,劉徹不會不知道。

二,巫蠱案件一系列環節所涉人員都記錄在案,不可能造假,而官員也沒有必要造出一個有原罪的皇子。雖然太子劉據事件過去後有大臣為其平反,漢武帝也適時表現出自己對太子一族的愧疚之情,命人在湖縣修建一座名叫“思子宮”的宮殿,後又建造了一座高臺,叫作“歸來望思之臺”,還將當初陷害太子之罪臣進行斬殺,但是卻沒有對仍然在世的劉據之孫進行厚待,後來發現劉病已在世時的大赦天下,也只是象徵性的表示一下,這就說明漢武帝根本就不重視他的後代,能讓他存活下來也是為了自己,能讓自己在滿朝大臣面前對太子之死有所交代。

三,有大臣丙吉可以作證,擔保。巫蠱之亂髮生時,劉病已受劉據案件的牽涉,被關到獄中,當時的丙吉正好負責治理郡邸獄中巫蠱之案牽扯的人員,在得知劉病已才幾個月就遭受種種不幸後,深感同情,便對他經行特別照顧,當時漢武帝對巫蠱之案頗為震怒,丙吉又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不知道後來劉據案會被平反,所以也不會在獄中平白照顧一個沒有身份的孩子來冒充皇孫。後來,還是漢武帝派遣使者來登記獄中關押的人,準備將所有人殺害時,丙吉才站出來說明曾皇孫一事,皇帝也才得以大赦天下。


四,漢武帝相信自己的判斷和這些表明劉病已身份的因素。在古代,天下的一切都是皇帝說了算,後宮爭鬥什麼的不在乎哪個嬪妃有理,而在乎皇帝是否願意相信你,皇帝說你是對的,你就是對的。當時的劉病已對皇權來說沒有一點威脅,正可以藉此來表達他對太子的愧疚之心,做戲給文武百官看,又何樂而不為呢?

(劉病已劇照)

據此,單憑以上幾點就足以證明劉病已為漢武帝曾皇孫。



小姐姐講史


劉病已是漢武帝的曾孫,更不是唯一的。至於漢武帝如何確認的皇曾孫關係,關鍵在於古代完善的宗族制度。而承認劉病已皇家身份的過程也頗為曲折,大致如下:

01 漢武帝晚年昏聵,被人蠱惑釀成慘劇,一朝醒悟為時已晚

漢武帝一生可稱得上雄才大略,同時在位時間也太長了,作為太子的劉據處境就非常難了,掌控欲過於強的漢武帝晚年終於弄出了巫蠱之禍,導致太子劉據一家和衛皇后身死。此時他才意識到自己判斷出現了問題,摸清脈絡後把直接責任人江衝處死,第二年又把背後操控巫蠱之禍的丞相劉屈犛和李廣利給收拾了。但是慘劇已經釀成,漢武帝內心複雜,也不知如何面對太子一脈僅存的曾孫,就將尚在襁褓中劉病已收於郡邸獄(京城關押貴族的監獄,條件應該不錯)。

02 禍不單行,望氣者讒言差點害死孩子小劉病已,後逢大赦,得脫牢獄

後元二年,武帝病重,受望氣官讒言蠱惑,武帝派人將長安監獄中人一律處死,幸得炳吉機智,再次逃過一劫。武帝清醒後,說:“這是天意如此。”於是大赦天下,皇曾孫劉病脫離牢籠,後被送到祖母史良娣家裡撫養。

03 武帝遺詔終確認劉病已皇家子弟身份

武帝死後,霍光輔政,霍光遵漢武帝的遺詔,將劉病已收養在掖庭(為嬪妃居住的宮殿),宗正也按照皇家宗族制度,將劉病已身份錄入皇家名錄,身份得到法律認可。

總結:有時候悲慘身世也是一種人生資本,這段經歷也成就了後來的漢宣帝,開創出西漢中興的盛世。


文史探客


曾有人懷疑過劉病已之立,是霍光通過上下其手,把太子位皇位重新扳回劉據一系,須知霍光是霍去病的異母弟,他的發跡也是有賴霍去病的提攜而成,漢武晚年昏庸殘殺,既殺了衛霍族人,連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也死於巫蠱之禍,以這一點看,霍光後來利用權力,重新建立衛霍家族並強大自己,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但只是一種猜測。而對於劉病已的身世,倒應該沒有可疑,就是武帝的曾孫,劉據的孫子,史皇孫劉進之子。


劉據在巫蠱之禍中起兵,受到丞相劉屈氂大軍攻打,劉據兵敗逃走自殺,二位跟隨太子出逃的皇孫也一同遇害。劉據的妻子史良娣,包括長子劉進、子婦王翁須,女兒等都在長安被誅。劉進的兒子劉病已,出生才幾個月,按照漢朝法律,可以免死收監,關在邸獄。時任廷尉監的丙吉同情劉據一家的遭遇,須知漢武父子相殘,朝臣多有不同意見,認為此事做得太過份,劉據兵敗逃走時,就有司直田仁放他逃走,御史大夫暴勝之為他直言而被迫自殺,朝中心繫劉據的大有人在,就這樣,劉病已在獄中過了三四年。(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到武帝逝世這一年,由於病體沉重,長安有望氣的人就對劉徹說,監獄中有天子氣,武帝便下詔令殺掉所有犯人,使者來到郡邸,被丙吉阻住,說皇曾孫在裡邊,不能殺他。僵持了好久,使者只好回去覆命,武帝因此才知道有劉據的後人他的曾孫還活著,又發下詔令大赦天下。對於這一節,呂思勉先生認為是可疑的,其中似有隱衷。於是丙吉便把劉病已送到他的外祖母家,交給史良娣的兄長史恭撫養。(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待到武帝去世,霍光等人輔政,丙吉受到看重,封為光祿大夫給事中,劉病已亦從史家搬出,被養育於掖庭。這個舉動是昭告天下劉病已皇室身份得到確認,一說是武帝臨終留下遺詔交代此事,但從歷代各朝皇帝的遺詔多出於後人之手,說這些是霍光他們的作為也未嘗不可,反正至此,皇曾孫劉病已的皇家身份是板上釘釘。

而能證明劉病已是劉據孫子的證人,除了丙吉,還有在獄中養育他的保姆胡組、郭徵卿,還有後來上書宣帝的在掖庭服侍妃子的一個名叫則的婢女,而以其時看,上官桀、桑弘羊、車千秋等人仍在朝、燕王和鄂邑長公主還在生的情況看,霍光的勢力遠未到隻手遮天地步,李代桃僵的事不可能做得出來。


南方鵬


我想題主想問的是太子劉據全家因為“巫蠱之禍”被誅殺,連姬妾都不曾放過,突然冒出來了個曾孫,漢武帝為何不懷疑?

是否會有人看到漢武帝到晚年的後悔,從而故意弄個孩子說成是皇帝的皇曾孫呢,為何漢武帝這麼確定劉病已的身份呢?

這得從故事的背景說起:

  • 皇帝都有控制慾強,對任何人疑神疑鬼,信奉風水術士,親情淡漠的共性,但漢武帝尤甚,身邊的基本都沒有好下場,所以晚年的他需要悔過的出口;

漢武帝在晚年的信奉風水術士,幹了許多荒唐事,並且他還很長壽,大概是皇權玩得太溜了,皇位坐得太過癮,他越加的捨不得皇位,越加的想長生不老,所有的兒子任何人想覬覦皇位,都會遭到他清算,如果要數最坑兒子的爹,唐玄宗算第一,他就是第二了。

要說年輕的時候理智尚存,分析問題還比較冷靜,還是創下了許多豐功偉績的,但到了晚年,糊塗就一發不可收拾,對兒子們的懷疑、忌憚和對術士的尊敬膜拜形成了鮮明對比,他一生6個兒子,不是被猜忌謀反被殺,就是自殺,結局都很慘。

術士江充跟太子劉據有過節,而漢武帝選擇了無條件相信江充,於是在太子一族就在江充黨精心設計的“巫蠱之禍”中基本被滅絕(之所以說基本,就是因為當時襁褓中的劉病已倖存下來了)

這一切發生之後,江充這一夥的陰謀被揭穿,漢武帝大概也醒悟了一些,他對太子劉據的死感到了痛心和後悔。大概也是此時,他回首一生髮現:自己愛的人都不在了,陪他一起打天下混黑社會的兄弟沒有了,那些他曾經很愛很愛的妃子,皇后也都沒了,兒子們也基本都沒了。

而這一切竟都是因為他,他變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他迫切需要一個能讓他減少愧疚,彌補過錯方式,所以他建了思子宮。此時他肯定還不知道有劉病已的存在。

  • 劉病已是光明正大出生的太子的孫子,可以考證

“巫蠱之禍”發生的時候,劉病已已經出生,他並不是什麼遺腹子,而作為太子的曾孫,出生自然要入家譜,至少也是光明正大的,不說別的,倖存的太子的家奴和太子妃孃家總是可以考證的吧,只是這些細節史書上沒寫罷了。

  • “巫蠱之禍”發生之後,劉病已最初被收系郡邸獄,漢武帝本來也許不知道他的存在的,“望氣”讓他知道了這個曾孫的存在

劉病已在郡邸獄待到快5歲了,漢武帝病重,找人望氣,望氣的結果是官獄裡有“天子之氣”,武帝派手下欲將監獄的囚犯全部殺掉以絕後患,而當時負責調查巫蠱之禍的廷尉監邴吉誓死保護劉病已對守在外面的殺手說“皇曾孫在此。普通人都不能無辜被殺,何況皇上的親曾孫呢!”殺手回去報告漢武帝,漢武帝才知道這個皇孫的存在,說:“這是上天讓這樣做的吧。”因而大赦天下。我想他說這話的意思大概是:也許是上天註定要讓衛太子這一脈繼承大統吧,天意他們命不該絕吧。

如果劉病已是假的,邴吉應該是在巫蠱之禍一被查出是冤案的時候就將劉病已推出去邀功,而不是等到望氣時要殺他們的時候才說,邴吉也許只想讓劉病已以一個平民的身份活下去,這也是讓武帝確信劉病已的皇孫身份的原因之一。


歷史隨筆


漢武帝劉徹在位時間夠長,且又控制慾極強。因此,衛太子劉據雖名為儲君,心下實在是惶恐的。

為著避免想早日上位的嫌疑,劉據處處留心,即使他等得鬍子都快白了,也不敢露出半分,而且自己都有了孫子,還不敢經常把孫子帶到父皇面前,以免讓劉徹懷疑他年歲已大(都有了孫子了),急不可耐要上位。

初期劉徹也沒動什麼易儲的心思,衛青生病的時候,他還特意在探病的時候說,不會動他外甥的位子。

衛、霍死後,劉徹與劉據之間,氣氛緊張起來。終於在那年,因著巫蠱之禍,夾雜江充的煸陰風點鬼火,劉據被迫與父刀兵相向

天子一怒,流血千里。劉據全家上下被殺,衛子夫自縊。衛太子一脈,僅餘劉據的孫子劉病已一人。

劉病已,是衛太子的孫子,也就是漢武帝的曾孫。所以準確來講,他是皇曾孫。

但劉徹的皇孫也好,皇曾孫也好,此時也不止劉病已一人。我想題主想問的是,漢武帝是如何確定劉病已是劉據僅存的孫子的吧。

史載劉據逃亡於外,長子劉進因要安置出生才月餘的劉病已,沒有跟著一起走。後劉據因拒捕被殺,劉進在長安也未脫禍,與母親史良娣、妻子王翁須及其他親人一併被殺。襁褓中的劉病已得逃一死,被收系在獄。

(《漢書.卷八.宣帝紀第八》:曾孫雖在襁褓,猶坐收系郡邸獄)

從《漢書》記載可推知,劉病已被收系在獄,是過了明路的,那麼,漢武帝也必定是知道劉據還有這麼一個孫子在世上的。

所謂確認,應該是劉病已被載入宗譜之事。

話說劉病已還是個嬰兒,如何在監獄中生存呢?他被收監時是公元前91年,遇赦時是公無前87年,有四年的時間在郡邸獄度過。

群邸獄,是郡國在長安的府邸中臨時設置的官獄,這種監獄,應該是居家式的,不是那等條件惡劣的大牢,劉病已在此,得到邴吉等人的照顧。(而邴吉為廷尉監,治巫蠱於郡邸,憐曾孫之亡辜,使女徒復作淮陽趙徵卿、渭城胡組更乳養,私給衣食,視遇甚有恩《漢書.卷八.宣帝紀第八》)

就這樣,劉病已雖幼,幸有人助,得以吃到奶。存活了下來。從史料也可以知道,武帝對於巫蠱事,一直在查,應該也知道曾孫在世。

但是,這位年老固執的帝王,雖至暮年,也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威脅他帝位的哪怕些小的徵兆。

後元二年,漢武帝生病,這時有個望氣的人,奏稱長安獄中有天子氣。劉徹一聽,這還了得,寧可錯殺一千,不可留害一個。於是下令要將長安各監獄中所有的犯人,不論輕罪重罪者全部處死。

內謁令郭穰奉旨連夜來到劉病已所在的郡邸獄。邴吉關門閉戶,把使者擋在門外,厲聲喊道:“皇曾孫在此!死了這許多無辜的人本來就是不對的,怎麼還要向皇上的親曾孫子下刀!”(他人亡辜死者猶不可,況親曾孫乎!

郭穰與邴吉相持到天明,終不得入。郭穰無法,只好回去向武帝告狀。武帝倒還沒有徹底糊塗,長嘆一聲:“這是天意啊。”於是大赦天下。

也許漢武帝劉徹自此一事後,意識到這個曾孫的存世是個天意,因此後元二年將死之時,他下了一道遺詔,令將劉病已養於掖庭(帝后寢宮東西兩側宮區,通常為嬪妃所居),並叫宗正將劉病已錄入皇家宗譜。(《漢書.卷八.宣帝紀第八》:後有詔掖庭養視,上屬藉宗正。

從以上梳理可知,劉病已的存在,在當時是過了明路的,只不過起初收在郡邸獄中,但當時漢武帝確實也沒把放在心上,屬於任其自生自來的狀態,後因機緣巧合下,得邴吉的一番維護,終於使這位冷血帝王起了醒悟憐憫之心,將其從監獄中放出來,並上了皇家宗譜,正式承認了他的身份。


錢多多讀文史


首先要說的就是題目所說劉病已其實是漢武帝的皇曾孫,而且也不是唯一的皇曾孫。

接下來我們就仔細研究一下,為什麼漢武帝劉徹能夠確定劉病已就是自己的親曾孫

一、在監獄時期不會被換掉

眾所周知,劉病已之所以和這些事情扯上關係,是因為自己的親爺爺,戾太子劉據因巫蠱一案被冤枉謀反而自殺身亡,他的家庭收到了很大的牽連。

不過他的父親史皇孫劉進和劉病已的母親王翁須,並不是因為被巫蠱之案連坐被殺,而是和劉據一起被江充等奸臣迫害而死的。

剛出生不久的劉病已也不是冒著風險悄悄留下的血脈。

“曾孫雖在襁褓,猶坐收系郡邸獄”——《漢書·宣帝紀》

因此,一些說劉病已因為是偷偷留下血脈,而被居心不良之人換掉的假說是不存在的再有,當時劉病已可是罪人身份,雖然年紀輕,但是祖父和父親都涉及到了巫蠱之案,都不知道明天會不會被突然生氣的漢武帝殺掉,就算是狸貓換太子,也換不到他頭上啊。

郡邸獄是各個諸侯或者郡守等官員在京都長安的官邸中臨時設置的監獄,而且不是我們所想的那種監獄。更多的作用是起到監禁而已,沒有正常的監獄環境那麼嚴苛。

值得一提的一件事情,天命所歸,幸遇忠臣

在劉病已在監獄的這段時間,還好遇到了一位十足的忠臣,廷尉監丙吉,丙吉在仔細考量之後還是發掘劉據其實並不會真的謀反,在出於對小孩的關愛,所以對嬰兒時期的劉病已十分照顧。

這段時間,有一些會望氣的相師報告漢武帝說,長安的監獄裡面有天子之氣,這個時候的漢武帝病情已經十分嚴重了,為了保證劉氏江山不毀在自己手裡,就下令殺掉長安監獄中的所有犯人。

內謁者郭穣(rang二聲),是負責劉病已所在的郡邸獄的人,就在他準備殺掉劉病已的時候,丙吉死活不讓郭穣進去,並且大喊“皇曾孫在此,普通人都不能隨便被殺,何況皇曾孫呢”,丙吉一直在門口守到天亮,郭穣沒辦法,只好回去向漢武帝覆命。

漢武帝知道後大喜過望,“這是上天讓這樣做的吧”於是就赦免了劉病已,然後將劉病已安排在掖庭,交給他的祖母家史家撫養。

二、在史家也不可能會被掉包

為什麼說劉病已出獄也不會被有心人掉包呢?

首先,這個時期劉弗陵剛剛成為下一任皇帝候選人,哪怕劉弗陵暴斃,他的後代也有好多呢,說什麼也輪不到劉病已身上,所以不會被別人換掉。

那會不會被史家換掉呢?畢竟史家也是皇親國戚,漢武帝老丈人家嗎,也不會,因為一來,劉病已也身具史家的部分血脈,再有以當時劉病已的情況誰也不會想到他會當上皇帝嗎,費力不討好。

再後來,到了史家一段時間後,劉病已被漢武帝下詔,恢復其宗室族譜,列回皇家族譜,那麼作為一名合法的皇室成員,看管的人會更多了,自然也不會有人偷樑換柱把他換走了。

後期有說霍光找了其他的人代替劉病已,更是無稽之談,霍光身為大忠臣,怎麼可能做出這種違背良心,不忠不義的事情呢?

所以綜上所述,劉詢劉病已不可能是假的

漢武帝能夠確認他是自己的真的皇曾孫,有忠臣丙吉和史家作證,本家不會換,自然也不會讓別人在自己眼皮底下換人了。


關注小太陽,每天都有新鮮的歷史知識雙手奉上哦。


小太陽D


歷史上有一個典故叫“故劍情深”,這個故事說的就是漢宣帝劉病已痴情對待自己結髮妻子,面對權臣威逼,不失其志的事。也正因為這個典故,劉病已幾乎被人們當成一個皇帝中的“另類”份子看待了:多情、痴情、矢志不渝。

這對一個後宮佳麗三千的皇帝而言著實不易,就連暴發戶都會喜新厭舊呢,何況一個皇帝。所以劉病已是非常被世人看好的痴情皇帝,更是皇帝們的學習楷模,可惜現在沒有皇帝了。

九死一生,成就人生傳奇

我們都知道,在漢武帝時期,出了一件極大的事件,那就是關於太子劉據的“巫蠱事件”。因為這件事,漢武帝雷霆震怒,不惜與昔日深愛的兒子一刀兩斷,還痛下殺手,下令將劉據全家殺個一乾二淨。而此時,劉病已剛剛出生不久,一個躺在襁褓中的小嬰兒便被戴上了謀逆罪臣的大帽子,差點被人殺死。

有些大臣實在看不過去,再三向漢武帝求情,劉病已這才逃過一劫被打入監牢。原本生活在這樣一個地方就夠苦的了,可漢武帝又聽說監牢內有帝王之氣,馬上再一次血洗監牢。吉人天相,劉據當年有恩於守獄官丙吉,丙吉不忘舊情,誓死保衛劉病已。

此事傳到漢武帝耳朵裡,漢武帝真正頓悟了:自己親親的曾皇孫,怎麼會沒有帝王之氣呢。於是一聲嘆息,將劉病已提出監牢,從此恢復了他的宗籍。

成也太子,敗也太子

相信很多人想不通,漢武帝當年那樣殘忍,連兒子都殺了,怎麼現在又會憫其一個小小的曾孫,並如此輕易地承認他的皇家血統呢?其實看歷史就可以知道,殺完劉據之後,漢武帝沒多久就後悔了,他知道劉據被冤枉了。但皇帝怎麼會有錯呢,他才不肯承認。所以漢武帝雖然一直思念兒子,卻從沒有開口說過此事。

不過漢武帝還是建了一座“思子宮”,那他思的是誰?大家可想而知道了。劉病已就是在這個時候被推了出來,漢武帝當然不會一錯再錯。他也想為自己的兒子留一條血脈,雖然此時的他已經有意傳位劉弗陵,但卻不想將劉病已一殺了之了。

所以,恢復了劉病已的皇家身份之後,不久又被收入了掖庭。雖然這裡條件也不怎麼樣,但劉病已好歹不會有被殺的後患了。哎,真是敗也因劉據,成也因劉據。

漢武帝認宗劉病已的深意

雖然我們很願意相信劉病已是因劉據而被釋放,但也不能排除漢武帝自身為著政治之名而打的一張牌。為什麼這樣說呢?一個帝王是非常深謀遠慮的,漢武帝當年做下那樣的殺子之事,他深知將來史書如何記載自己這一殘暴行為。有什麼辦法改觀後人的看法呢?那就是認錯咯。只不過,他是皇帝,不能直接承認,不然太沒有面子。

想來也正是因為如此,漢武帝才又是建思子宮,又是恢復劉病已宗室之名的。反正他再笨也可以想出來,劉病已絕對不會是假的,誰沒事冒充一個謀逆之臣的後代呀。所以,漢武帝承認劉病已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此後人至少還會覺得他是個念親情之人不是嗎?看來炒作有時也不都是壞事,如果漢武帝不炒作自己的仁慈,估計歷史上也就沒有漢宣帝,更沒有故劍情深之典故了。

不論劉病已身世如何坎坷,最終的命運還算不錯,不但擺脫了監獄之災,還當了皇帝,又把欲將自己當成傀儡的霍光給剷除了。一輩子真是起起浮浮好不刺激,人生如此,夫復何求呀!

《漢書》


汗青正浩


“巫蠱之禍”是中國歷史上一場大浩劫。因“巫蠱之禍”被殺的人,達到數萬,牽涉的人數甚至超過了十萬。

之所以會牽涉到那麼多人,完全是因為漢武帝的昏庸、封建皇權的專制,以及漢武帝后期惡劣的官場習氣。當時可以稱得上是群魔亂舞,戾氣橫生。太子劉據和皇后衛子夫相繼自殺,一些與太子劉據交惡的大臣,在漢武帝的縱容下,對劉據的後代進行大肆殺戮。劉據的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相繼被殺,甚至除了劉病已的父親劉進(史皇孫)我們知道名字外,劉據的其他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搞不清楚他們的名字。

那些人之所以要趁亂殺掉劉據的兒女們(當然,漢武帝其實也有這個意思),目的非常明顯,就是為了斬草除根,避免劉據的兒孫們將來複仇。

這一種做法,在古代皇權社會是非常普遍的。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政變後,就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們殺得乾乾淨淨。

(劉病已劇照)

既然如此,那麼,他們為什麼卻沒有殺掉劉病已,以至於最終劉病已成長起來,最後還當了皇帝。劉病已是如何躲過這一場災難的呢?漢武帝為什麼就確認劉病已就是他的皇曾孫,而不是假冒的呢?

事實上,劉病已能夠成長起來,真的還是一個奇蹟。他至少有三次機會差點死掉。

第一次,是“巫蠱之禍”發生後不久,當時劉據兵敗,本來想帶著三個兒子一起逃走。但是,他的大兒子劉進因為劉病已出生才一個月,不敢帶著劉病已到處跑,於是就留在了長安。如果劉進當時跟著劉據一起逃走,亂兵追過來,劉進、劉病已都是沒法活命的。

第二次,是在劉據自殺,他帶著一起逃走的兩個兒子也被殺害後。當時,劉據的敵人回長安清剿劉據的其他子孫。沒有隨劉據逃走的劉進以及劉據女兒被殺。同時,劉據的太子妃和劉進的老婆也被殺。不過,畢竟當時劉病已只是個襁褓之中的嬰兒。而且當時已經沒有亂兵,不好“趁亂而殺”,所以,劉病已便得以被保護起來。

不過,保護起來,並不表明他就安全了。如果漢武帝接下來不清剿江充、韓說等人的同黨,那麼劉病已可能依然還會死。

第三次,漢武帝派人望氣。望氣的人告訴漢武帝,長安監獄裡有天子之氣。於是,漢武帝決定把監獄裡的人全部登記造冊殺光。但是廷尉監丙吉把大門關上,說皇曾孫在監獄裡,不准他們進來。負責執行任務的郭穣就沒有殺得了劉病已。

不過郭穣當時很不高興,回去給漢武帝說了這件事。也就是那時候,漢武帝才知道,他原來還有一個這樣的皇曾孫。

(漢武帝劇照)

那麼,為什麼當時漢武帝一聽到這件事,他就確定劉病已是他的皇曾孫呢?

一、漢武帝寧願信其有。

漢武帝在殺掉劉據以後,不久就後悔了,為此,他還專門建立了一座“思子宮”,表達了對兒子劉據的思念之情。

後來,還發生了一件事。漢昭帝的時候,有個人冒充是衛太子劉據,說劉據當時並沒有被殺,而是流落民間了。漢昭帝知道後,對這件事相當重視,把他找來,讓大臣們都來辨認。很多大臣都不敢開腔。最後查出這個人是冒充的,被腰斬了。

但這裡也說明一個問題,為什麼那個人敢冒充衛太子呢?說明漢武帝在晚年的時候,確實表現出了非常思念太子的樣子,民間才有人敢這麼幹。為什麼大臣們都不開腔呢?因為其實他們也希望劉據活著。

正因為漢武帝非常思念劉據,他才會寧願信其有,不願信其無。相信劉病已就是他的皇曾孫。

(丙吉劇照)

二、因為丙吉極力維護。

丙吉是一個非常正直,也是非常忠誠的人,這一點,漢武帝是很清楚的。丙吉既然在極力維護,肯定他有維護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丙吉維護了劉病已,但他從來沒到漢武帝面前邀功請賞。並沒有在漢武帝思念劉據的時候,把劉病已獻給漢武帝,表白自己的功勞。要不是郭穣狀告丙吉,不執行聖旨,漢武帝還不知道這件事。所以,他非常確定這個人就是他的曾皇孫。

三、漢武帝的一種政治做秀。

雖然漢武帝知道劉病已是他的皇曾孫,但是,他並沒有給予劉病已什麼特殊的關照,只是表示赦免郡邸獄裡面的犯人。這樣做,其實是一種政治做秀。包括漢武帝建“思子宮”,也免不了政治做秀的嫌疑。

當然了,也許漢武帝還會有下一步動作,只不過他大赦以後,過幾日就死了,因此,我們並沒有看到漢武帝保護劉病已的具體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