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處理跟老師的關係?

財智先生


老師這個文化意義上的字眼,而非科學時代賦予的教育意義。讓我們今天說起老師 ,也逃不開文化意義的老師,如汪洋大海般的力量對我們的孩子以及家庭幸福與未來形成的主宰之勢。

隨著人類文字的出現與應用,人類文明進步得到快速的發展,遺憾的是人類沒有直接閱讀文字的能力,早期有認字,能讀書的人往往被尊稱為夫子,如孔夫子,那時候人們對學問與記錄的嚮往充滿尊重,學生的意義與現在也不同。稍後的歷史,這些人才人被請到權利機構,尊為師者,為官之道也,如太師,少師。師者,是尊貴人家的象徵。隨著文明的發展與積累,知識量越來越豐富,於是人們把為師者,知識閱歷豐富的人尊稱為先生。到民國時期,老師才被推廣應用。說這些是希望我們明白,不同時候,老師的文化與時代意義。我們今天與老師的關係是什麼樣的關係。

我想問,如今有誰思考過今天的老師,在人類人工智能,5G時代即將到來的時刻,老師是一種什麼樣的的角色呢?如果我們和老師處理關係,是為了什麼,人們會說,當然是為了孩子。那麼為了孩子又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學習?為了成績?為了孩子的為人做事?……和我們曾經的老夫子,師者,先生時期的老師有什麼不同呢,老師自己思考過自己嗎?

我們仍然能夠看到,嚴加管理,禮尚往來,重視知識教育,教條的尊重老師,這些和老師處理關係的文化和習慣,其實是給老師無限的權利,讓老師失去自己,使老師有壓力,沒能力,辛苦,勞累,但是又沒有做出什麼社會效果,於是踢皮球,扯皮現象嚴重,結果是傷害孩子,傷害家庭,也傷害老師,當然也傷害社會,這樣說並非危言聳聽,我們不能把孩子識幾個字,個別孩子優秀都歸功老師,或者家長的犧牲與付出,成批,成批打造一樣孩子的時代應該過去了。我們怎樣才能避免這樣家庭,老師,學生都在犧牲,而又全部低效的教育問題呢?

曾經,我們普通家庭什麼都不懂,不識字,社會對學生的要求也不同,我們尊重老師,老師為我們代做一切。今天我們很多家庭,一夜之間替代老師做事,和老師協同,來所謂的“教育孩子“,這些稀裡糊塗的文化現象,沒完沒了的在舊人文教育的汪洋大海里掙扎的教育行為,有多少真正的,科學的為了孩子科學的發育,健康快樂的成長做歷史性的改變的呢?

如果說處理關係,也要看你的孩子的老師的科學修養,能力水平,更重要的是家長的科學修養,能力水平……所以,應該說只有科學修養,改變自己,怎樣相處才有意義。

沒有健康,科學,智慧的家長,老師,所謂的處理關係,可能=傷害孩子……








我我們自然


孩子一上學,就會涉及到跟老師的關係問題。這裡面當然是不分幼兒園,還是學校了。

我的經驗是以下幾個方面:

1.父母要引導教育孩子尊重老師

這個是基礎。語言和行為都要儘量去服從老師的指揮。當然我們生活中,調皮搗蛋的孩子也不少,只要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其實是都可以接受的。完全杜絕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是自家孩子最調皮,這個時候父母要教育引導。切記,父母護犢子,孩子是自家的好。自家孩子什麼錯誤都沒有的這種盲目理解。有事說事,是自己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問題,是孩子的問題,就是孩子的問題。家長如果對老師的態度都不好,孩子很可能就會學自己的父母。這是父母坑了孩子,孩子再回過頭來坑父母。如果父母對老師或幼兒園不滿意,可以協調,實在不行就換幼兒園。不要將就,這樣對誰都不好。

禮多人不怪,這是社交常識,也是為人基本素養,在教育場所更應該重要尊師重道。

2.正確看待老師職業

這裡要強調,在現代老師是一個職業,做好本職工作就可以了。我們父母沒有必要苛求什麼。這時候就要保持一點寬容的態度。我們自己在工作中,不也難免會失誤嗎?所以,上學時不要揪住老師的一個失誤,總是無法釋懷,感覺自己和孩子受了天大的委屈。老師能做到90分以上就可以了。百分百都做不到,就不要再說一百二了。

家長愛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們也要考慮現實環境。

3.互動溝通注意事項

一個是對老師的工作要寬容對待,沒有必要事事斤斤計較。真出了大的問題,學校自然會給交代和說法。

另一個是對老師的付出,及時給予感謝。這不是應付寒暄,這是對老師工作的肯定和對自己孩子的關愛。心情好,當然對你的孩子就會好。你不擔心因為自己的言行去破壞孩子在老師心目中的形象嗎?所以,父母也要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

再一個就是,這個不能強求了,能和老師交朋友,當然會更好,這個大家就不言而喻了。

4.慎重對待投訴老師

這個主要是強調不要誤判。因為個人情緒原因,對事情瞭解的不準確。這樣盲目的就出擊,這是不理智的。

一般學習問題,我們可以找老師單獨溝通。解決問題才是我們的重點,選擇方法是關鍵。

實在沒有辦法,那是我們最後的選擇。

我自己生活中,就是從這幾個方面去注意的。可能不全面,希望大家留言,讓我們互相學習。


奶爸說帶娃兒


一、家長應該有意識利用新聞話題,平時和孩子多聊一聊老師的情況,讓孩子多理解下老師的工作辛苦; 學會不對老師的批評和指教過分敏感,養成平和、虛心請教的習慣。

二、遇到孩子問題,要及時主動和老師溝通一下,商量應該怎麼解決,怎麼配合,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三、每個老師的工作作風,性格不一樣。有的老師是您問她,她就馬上告訴你;有的老師為了集中精力做好就要學,對不重要的,基本都不回覆。

否則,全班幾十個學生家長,每個都回復一遍的話,那就累死了,很難搞好工作,所以,老師沒回復,不要過分敏感。多體諒下老師的辛苦。

四、老師交代的任務要及時完成,特別是家長會,一定要重視,這會讓孩子和老師,都感受到你的尊重和重視。

五、讓孩子學會感恩。


慕芷蘭


作為家長來說,一般都對比孩子比較關注,而對於孩子在學校期間與老師處理是否得當,包括家長與老師的關係處理如何,都是與孩子的發展有息息相關的因素,那麼,家長應該如何處理與老師的關係呢?

1,密切配合老師。孩子送進學校,就應該學會更重視知識,不僅如此,還應該多學習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在這方面要更加密切配合老師。

2,嚴加管教孩子。無論老師留什麼作業,家長首先必須認真對待,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去埋怨老師的水平,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孩子不能有正確的認識

3,爭取成為朋友。孩子被老師管教,有時候孩子可能會對老師有一種恐懼的心裡,但是,家長完全沒必要,因為這種關係越是朋友般融洽越好。

4,保持感情聯絡。我們應該儘量保持著感情的聯絡,與老師在一起相處的時候,一般都應該注重這種感情的聯絡。

5,做到足夠尊敬。我們應該對老師保持著一種良好的關係,特別是家長對老師的態度,應該是彬彬有禮,不要忽視老師的感受,無視老師的存在。


陪你半生


家長應該儘量配合老師教育孩子,多站在孩子學習的立場看問題,教育不能只靠老師,家長和老師配合起來一起教育孩子,這樣會使老師和家長有共同語言,關係自然會好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