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跑一萬米會運動過量嗎,需要注意些什麼?

大成廣告101214706


因人而異。對於資深跑者來說,每天跑步10公里,就是熱身的開始。對於普通跑者來說,每天跑10公里,跑步量有點過,需要量力而行。

筆者也是一名非常喜歡跑步的人,每週都有特定的跑步計劃,每週跑步3~5次,只有1~2次跑10公里。10公里屬於跑步的分水嶺,想要提高跑步成績,就要經常跑10公里和間歇跑。

每次跑完10公里,都要進行拉伸運動,放鬆肌肉,這樣可以減少乳酸堆積,導致肌肉痠痛。也要進行及時補水,特別是夏天。

每天跑步10公里,對於普通跑者來說,屬於超量跑。

跑步10公里屬於跑步的分水嶺,很多普通跑者都跨不過10公里這坎。對於筆者來說,跑步的第一要義是身體健康,其次才是跑步成績。

筆者每週只會跑1~2次10公里,2~4次5公里。跑步是為了身體健康,也是為了工作更有效率。如果超量運動,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身體嚴重透支,從而影響生活質量。

每次跑步10公里,需要注意的事項。

每次跑步10公里,需要先熱身3~5分鐘。剛開始跑步速度不要太快,可以慢慢地提速,直到適合自己的配速。跑完步後,需要進行拉伸運動和補水,這樣可以放鬆肌肉和及時補水。

最後,在跑步的過程中,如出現身體不適,一定要停止跑步。


魂遊體壇


每天跑一萬米也就是每天十公里,我認為對於喜歡跑步的朋友來說,十公里是一個剛剛好的距離。對於跑步新手來說,十公里應該是他們努力的目標。不過,我認為每天十公里不宜取,最少三天安排一次休息最佳。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跑步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剛開始跑的朋友3公里可能就再跑不動了,稍微有點基礎的,5公里以後略顯吃力,基礎比較強的,十公里不在話下。但是,每位跑步者堅持下來,都會達到十公里的,十公里一般速度用時一小時左右,能達到燃脂減肥的效果,鍛鍊心肺功能,更有利於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不應該每天都跑十公里,要勞逸結合

跑步對腰部以下肌肉、關節的使用最多,長期無休使用,會造成損傷。特別是膝關節,跑步中膝關節發生損傷的案例最多,有些是錯誤的跑步姿勢,有些過量運動造成的。我們跑步是為了健康,如果因為跑步造成膝蓋損傷,那與我們追求健康的原則相反,所以,要注重勞逸結合,合理安排休息時間。

堅持跑前熱身跑後拉伸的原則

無論什麼運動,動前一定要熱身,這是運動的基本原則。熱身能夠充分活動渾身各關節,提升肌肉溫度,為稍後得正式運動做好預備,跑步當然也是一樣需要熱身。

跑步後需要做拉伸,是因為跑步過程中,肌肉使用能量,與身體某種物質產生化學反應產生乳酸,然後不拉伸,乳酸堆積會造成肌肉算賬,嚴重的可能會影響第二天的運動,所以,拉伸也是運動後需要必須做的流程。

科學鍛鍊,享受健康生活。


大寶劍的廢棄小號


中老年人也不過量,只要是循序漸進就好!一萬米相當二萬至二萬三千步左右。早晨一萬步!中午和晚上各五千步!(五千步快步走只四十分鐘)每天運動量二至三個小時不多,如能天天堅持,您是個健康的自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