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剮蹭寶馬車,留下紙條和310元錢,車主:一定要找到他

如今,汽車已經走進平常百姓家。我們走在大街上會看到,一輛接著一輛的汽車疾馳而過,這足以說明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大家的日子越過越好。

如果家在農村,由於地廣人稀,汽車的停放可以不用發愁,而對於生活在城市裡的居民來說,自己家沒有車庫或者停車位,車輛的停放可就是個麻煩事了。特別是到晚上,小區裡停得滿滿當當的,想見縫插針都難,對於下班晚的車主來說,找地方停車都要費一翻周折。

其實,停車難還可以接受,最令人擔心的是,車停在馬路旁邊,沒有監控,有時讓人不放心。如果愛車出現剮蹭,很難找到肇事人,這既讓車主心疼,又得花錢維修。

寶馬車被剮蹭,車主直言一定要找到肇事者

前段時間,寶馬車主薛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事。他早上下樓取車想出遠門時,發現愛車的觀後鏡被刮壞了,車身也有剮蹭的痕跡,當時,薛先生看到這一幕後非常地生氣。

小學生剮蹭寶馬車,留下紙條和310元錢,車主:一定要找到他

可是,就在他準備拉開車門時,他卻發現車門的把手上有一個紙團,薛先生取下打開一看,頓時氣消了一半。原來紙團裡包裹著310元錢和紙條,說是紙條,也可以理解為是一封簡短的道歉信。

小學生剮蹭寶馬車,留下紙條和310元錢,車主:一定要找到他

肇事者是這樣寫的:叔叔您好!我今天騎車不小心把您車撞了,真不好意思,我心裡也很難受。我是礦務局的學生,我給你留了錢作為補償,我知道這不夠,但是我已經沒有錢了,非常對不起!

薛先生看過簡短道歉信,有了想找到這名學生的想法,於是,車主薛先生報了警,想讓交警部門協助尋找。作為前來處理這起事件的交警看到這張紙條後,也被這名小學生的誠實,勇於擔當的行為感動了。交警說:“處理這麼多交通肇事案件,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小學生主動認錯,並且承擔責任,這種行為表現應該給予點贊,不會再進一步追究他的責任。”

小學生剮蹭寶馬車,留下紙條和310元錢,車主:一定要找到他

那麼,車主薛先生直言一定要找到這位小學生,他又是怎麼想的呢?據他說:“找到他,並不是為了讓他修車,而是通過這張紙條留言的內容來看,感覺孩子挺不容易。我想孩子如果有困難,可以進行幫助。另外也想認識一下這位品質好,講誠信,敢於擔當的小學生。”

為此,交警部門已經和附近的學校取得聯繫,希望他們能夠幫助車主薛先生找到這位小學生,從而完成他的心願。

小學生剮蹭寶馬車,留下紙條和310元錢,車主:一定要找到他

作為一名小學生,經濟捉襟見肘的情況下,依然牢記”誠信“二字,實屬不容易。自己不小心做錯了事,並沒有選擇逃避責任,而是把身上僅有的310元錢留下來作為補償,可以看出為自己的過失敢於負責的態度。還通過紙條留言的方式表達自己對車主的歉意,這一系列的舉動,讓我們成年人都感到汗顏。正如交警所言,如果大家都能講誠信敢於承擔責任,這個社會將更加和諧,交通也會更通暢。

孩子教育,家長不僅要抓學習,品德教育也不能放鬆

面對社會的日益發展,科技革新突飛猛進,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將來的競爭,更多的是人才的競爭,德才兼備的人才會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所以,家長在重視孩子學習成績的同時,也要及時糾正孩子道德上的偏差,那麼,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因為,誠信是為人之本,從業之要。

孔子在《論語·學而》中講:“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就是在告訴人們,說話要誠實、恪實信用。那麼,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應該怎麼做呢?

1、孩子的誠信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在幼兒時期是培養價值觀和辯別是非能力的最重要時期,97%的孩子好習慣和優良品質是在這個時期養成的。

古語說:“人之初,性本善”。由此可見,孩子出生時的品質沒有好壞之分,而是後天教育形成的。如果家長從小注重孩子良好品質培養,對於孩子未來成才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家長要注意,不要總認為孩子小,不懂事。當孩子道德品質上暴露問題,還以孩子小為由進行開脫,這樣做,對孩子成長沒有好處。

小學生剮蹭寶馬車,留下紙條和310元錢,車主:一定要找到他

2、家長教育孩子從小要有擔當

這些年,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由於父母對孩子寵愛有佳,孩子聽不得批評,做錯了事,往往不敢面對,缺少勇於擔責的膽量。這樣下去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因為這種擔當不僅表現在對社會,對他人,還表現在孩子成家立業後,對家庭的擔當。

小學生剮蹭寶馬車,留下紙條和310元錢,車主:一定要找到他

但是,家長在教育孩子勇於擔當時,要正確看待孩子犯下的錯誤,不要一味地批評指責,而是要幫助孩子改正錯誤,承擔錯誤帶來的後果。否則,孩子做錯事,就會想辦法隱瞞,逃避責任。

3、家長要言傳身教

《世說新語》中有一個故事,說的是陳太丘和朋友約好中午一起出門,可是時間到了,朋友一直沒有來,陳太丘就自己先走了。一會兒,朋友來了,看見陳太丘的兒子元方一個人在玩,便問他的父親在哪兒。陳元方說已經走了,這個朋友聽完很生氣,抱怨陳太丘沒有等自己。陳元方大聲地說:“您與我父親約好中午相見,您沒到,這屬於不講信用的表現;對著孩子罵他的父親,這屬於沒禮貌的表現。”

由此可見,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來講,影響很大。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他們學習的關鍵就是來自於模仿。家長是孩子接觸最多的人,自然而然,開始的時候從家長言行中模仿學習的東西也是最多的。所以家長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言傳身教。

現在來看,從小就注重孩子良好品德的養成,更有助於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將來也會更容易成就其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