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intel又敗給AMD,這次intel還有機會嗎,處理器市場是不是要變天了?

R_Sammi


處理器市場是不是要變天,這個主要取決於AMD未來的未來發展的勁頭和intel的態度了,自從AMD發佈了銳龍系列以後,在消費級別市場是的確是搶佔了很多intel市場的份額,可以說在AMD賣掉大樓的那天起,AMD就開始有預謀的發佈新技術了,這幾年AMD走的實在是太辛苦了,推土機和打樁機的失敗,讓AMD差點搖搖欲墜的倒掉的感覺,要不是為遊戲機專業定製了一些處理芯片,估計AMD能不能撐到銳龍的發佈都不知道啊。

但是AMD自從發佈銳龍之後,同時INTEL由於10nm產能問題,又因為當AMD已經發布7nm的產品時候,我們的intel還在精細的打磨著它的14nm的時候,消費者逐漸的向AMD靠攏了,眼見著intel從酷睿1到酷睿10代了,但是除了8代是一個真正的飛躍之外,其他時間intel都在精細的一點點在擠它的牙膏,反正當時在AMD沒有發佈更好的產品之前,你不用我的產品你還能用誰的?就是這樣的態度讓消費者感覺到即使是你intel 的CPU升級到了七代了,還是讓很多消費者沒有任何升級的慾望,很多老玩家感覺到這種的升級完全是在糊弄消費者。

有人說臺積電的7nm只相當於intel的10nm因為單位面積的晶圓上面,intel的內部能集成更多的二極管,但是我認為這多半都是intel的銷售公關,因為這就是吃不上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問題,當然也是一種打壓對方的銷售方式。

在AMD這樣誠意滿滿的情況下,intel依舊以這樣老大哥的優勢在斜眼小看小弟的時候,有時候難免讓人很有點討厭的感覺,但是這也是當下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不論是從資金、技術、還是實力方面量這之間還是存在的體量的差距,就目前來說兩者之間的差距就是大學生和初中生之間的差距。因為大家都只看到了消費級桌面CPU,你們並沒有看到intel在服務器領域的佔有率,可以說intel在服務器領域佔據的份額要遠遠大於intel並且其在服務器芯片的利潤要也要高於消費級領域。

因此就目前的體量和技術儲備以至於資金實力AMD還是要繼續努力,不過可喜的是AMD現在的確也是朝著更有希望的目標發展著,畢竟有了AMD這樣的企業,消費者是最大的受益者,尤其是現在的3950X 這樣牛掰的處理器都出來了,就連intel最強的CPUi9-109X0都招架不住。但是AMD要全面趕超intel還需時間。


程序小崔


感謝您的閱讀!

AMD目前最強處理器就比intel多幾個等級,英特爾最強的至強系列,而最強的AMD撕裂者3990X遠比英特爾高几個等級。難道,英特爾沒有AMD強?


焦灼的對戰

實際上,它們是一對老冤家,從價格到性能它們都在不斷的焦灼的對戰。

當然,英特爾的處理器更穩定一些,它主要是以低功耗和低熱量著稱;而AMD的優勢在於它的速度和性能,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CPU天梯圖中,能夠看到AMD的優勢很強。

為遊戲性能方面,AMD確實好於英特爾,並且因為AMD浮點運算能力更強,適合遊戲。而英特爾在功耗等方面,確實會更有優勢一些,穩定性更高。

AMD一般會忽略掉功耗和熱量,從而讓英特爾整體性能會更強一些。

處理器市場,從來沒有強者

我們以為英特爾肯定會輸?這只是我們單方面的想法,英特爾的發展,剛剛好證明了,在處理器市場中,就像拉鋸,有來也有回,沒有絕對的強或者弱。

在CES 2020上,AMD第三代筆記本電腦Ryzen處理器發佈: 這款處理器使用臺積電7nm製程製造,8個Zen 2內核,最多8個計算增強Vega圖形單元,16線程設計,1.8GHz時鐘頻率,可加速至4.2GHz。


而和英特爾的酷睿i7-1065G7相比,這款Ryzen 7 4800U在單線程性能方面提高了4%,在多線程情況下提高了90%,圖形性能提高28%。

雖然,英特爾目前看似優勢不足,可是你得知道,在這麼多年的較量下,沒有絕對的勝負,所以並不能說英特爾沒有反抗之力。


LeoGo科技


20年前Intel也曾經敗給過AMD,而在隨後的20年中AMD曾經多次爆錘過Intel,但是結果又如何呢?我想大家還是看到了實際結果的,Intel仍舊處於霸主地位。現在AMD雖然再度超越Intel,但沒必要這麼快就出來嚷嚷電腦芯片市場要變天了,時候還未到。

1、20年間AMD多次爆錘Intel

從1999~2000年AMD發佈速龍首次超越Intel算起,至今已經過去了20年,而在這期間AMD爆錘Intel的事情時有發生。我們不妨來擼一下時間點!

2003年速龍64位處理器首發64位指令以及集成內存控制器;2004年AMD推出皓龍雙核處理器;2011年AMD發佈全球最快的處理器FX-8150,也是全球首款8核處理器(消費級);2013年首發X86架構的SoC處理器針對平板電腦市場,同年AMD還率先推出了頻率可以達到5GGHz的處理器;2017年AMD的全球首款16核32線程處理器上市,也就是銳龍。

可以說在過去的20年間AMD已經不止一次打敗過Intel。因此,這次Intel又白給AMD無需大驚小怪,這只是多年來的一種常見現象。

2、AMD未來的性能大概率全面超越Intel

從近10年的情況來看,Intel的發展的確已經開始放慢腳步,不管是工藝製成上,還是對芯片的研發上,或許是危機感沒了,或許是半導體發展已經到了極限,不管什麼原因Intel再開始落後是事實。

如果說AMD未來仍能保持現有的發展勢態,在性能上全面超越Intel只是個時間問題,屆時真有可能如題主所說處理器市場將變天。但這個變天也就僅僅針對雙方的芯片性能而言,真要想讓整個市場得到認可,讓用戶群體得到認可,在我看來不是短期可以實現的。

3、AMD市場認可度能否全面超越Intel?

這種事情我覺得還是很有想象空間的,但個人的判斷是不會在短時間內實現,AMD還需要進行充分十二分的努力才行。

AMD目前在大多數人的眼裡仍舊是發熱大兼容性差的CPU,而Intel是穩定兼容性好的首選處理器。因此,即便AMD在性能上全面超越Intel,想要徹底改變用戶的這種心理狀態也絕不是短期能實現的,未來只能通過市場來慢慢教育用戶。

也正因為如此,電腦廠商在採購和生產電腦時也絕對是以Intel芯片為主,這種狀態如果不改變的話,也很難改變用戶對Intel認可程度高的狀態。

這兩者之間屬於相互作用,相互關聯,因此短期得到改善很難!

Lscssh科技官觀點:

綜合而言,AMD只要在未來發展上不出錯,並且能保持現有的緊追快趕的狀態,那麼超過Intel我覺得不是問題。

但是CPU性能超越Intel是一回事,市場上全面趕超Intel又是另外一回事。當前的用戶市場早就被教育出對Intel的高度認可,徹底扭轉這種狀態並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因此,要談處理器市場徹底變天為時尚早。

最後想說AMD和Intel這種競爭狀態,對我們用戶來說絕對是利好,能讓我們又性能更好更實惠的CPU使用。



Lscssh科技官


因為製程不同。

個人感覺Intel只是在蓄勢,因為現在10nm剛剛開始出貨,性能壓榨還沒有開始,而AMD持續出貨7nm產品,默認物理性質上就領先一塊。這個可能要等到10nm++到時候才能有所改觀。

而且AMD的策略就是多核,核心數量超過Intel,即使單核頻率低一些,通過流水線和多出來的核心提供的並行能力,還是可以追平Intel的性能,甚至超過一些。

Intel現在也感覺到了壓力,核心數量策略發生了改變,擠牙膏的速度明顯變快,性能提升速度也變快了,所以AMD的壓力還是很大的,不能快速提高ipc性能以及多核優化的話,很容易性能就會被intel反超。Intel最近發佈的Xe架構顯卡應該也是對AMD APU產品線作出正面對抗。

這個只能算是市場格局變化,變天倒是算不上,至少消費市場上,Intel還是坐擁90%市場,最近的產能受限對intel打擊挺大的,解決產能的話,Intel市場還能漲一些。穩定還是穩定的,AMD再怎麼說是後起之秀,在消費市場也是價格策略為主,接受度有待提高,不過可能幾代以後可以拉攏一些消費者過來幫助擴大市場。服務器市場的話倒是對Intel產生了比較大的衝擊,這個領域暫時算是變了天了,就看能不能穩定下來。


榻榻米的榻榻


intel作為一家極度老牌的公司,首先,它有著任何一家公司都無法比擬的歷史沉澱。

特別考慮到現今基礎物理學的止步不前,讓inte在高級電子領域內,在基礎物理學的限制下,它絕對已經觸摸到了一種壁壘,這是我們心照不宣的

而AMD,作為一家後起之秀,它在誕生之初就受到了英特爾以及其他廠商的極力打擊。但是AMD在芯片競爭中,它也在積極創新,其中一個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在60年代所有芯片廠商都在用一切的能力去創新芯片生產,也就是說其他公司在製造芯片的時候,它已經開始了新的方向

它已經嘗試為其他的芯片廠商做代工廠,而AMD此次的行為,體現出來AMD創始人的高瞻遠矚。但是就是因為做代工廠的時候,然後使得技術飛輪進步較為緩慢。從而造成了現在的局面。

而如今的局面,舉一個最普通的例子。英特爾的芯片最小的製程是12納米,而AMD的最小製程是七納米。芯片製程小於七納米,會造成量子隧穿效應。我們不難猜測英特爾絕對也是接觸到了七納米芯片製程的壁壘。為何英特爾現在並沒有發佈任何七納米制程的芯片?

我猜測依據現在英特爾的技術在12納米制程的芯片時都取得了如此巨大的發熱量以及功耗,那麼如果在低於12納米的話,但英特爾的技術所製造的七納米制程的芯片發熱量以及功耗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所以英特爾現在仍在不斷的完善改進,以突破更小製程的壁壘。最終使其發熱量以及功耗能夠穩定用於民用。

另外英特爾被稱作牙膏廠,不是沒有原因的,雖然說每次更新迭代了新的芯片,但每次芯片所提升的性能只有3%到5%左右。雖然說芯片提升的性能即使是1%也是非常困難的。是英特爾的芯片,他能每次提升的能力性能只在3%到5%這個區間內就足以說明了英特爾絕對有更加強力的技術,只是我們看不到而已。

現如今,英特爾的最新芯片與AMD的最新芯片所比較,以及前幾天在美國進行的AMD,銳龍3700xe的超頻實驗中整整達到了7G Hz這個成績對於AMD來說的確是可喜的,但是在達到7g赫茲的超頻所需要的環境是液氮冷卻,而液氮冷卻是完全不能大規模地運用於人民的。難道英特爾就沒有這個能力去超頻嗎?當然答案是有的。

之後就是考慮到最重要的一環。美國商務部對於商業壟斷的一個法律。如果英特爾完全發力,完全可以把AMD推向深淵。是基於美國商務部的法律。一家公司不能壟斷全球百分之八十級以上貨源,否則將會被立法處理。

對於英特爾來說,一頓飽和頓頓飽當然是分得清的。



舊夢已逝TVT


現在amd性能比英特爾好一些,但是消費者是會有粘性的,以前習慣用英特爾的如果不出大意外還是會換英特爾。而且現在amd口碑沒上來,雖然各方面性能都不輸英特爾,可還是有很多人黑amd,說什麼打遊戲不行優化不好什麼的。這也不能怪amd,市場上英特爾這麼多,遊戲廠商肯定優先優化英特爾,如果amd的四代五代銳龍繼續發力,保持低價高性能碾壓英特爾,市場份額再上漲一些,消費者換u也主要考慮amd,那才是真正變天的時候。


老楊說說


AMD反超英特爾因為同在起跑線只是AMD在半路摔了一跤,在AMD養傷期間,英特爾就風光了幾年也不停的擠牙膏,AMD在養傷期間不光只養傷也在進步現在傷也好就是放大招時候了,大招一放嚇得英特爾屁滾尿流。


咸豐州哥


03年從事電腦組裝行業的精驗告訴我,AMD太嫩了,太年青了、不成熟


清華智能網絡系統集成


還不能這麼快下結論,現在AMD是很猛,但是英特爾還不弱,他們基本這些年是拉鋸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