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得刚柔并济,太严厉的父母教育不出情商高的孩子,对吗?

沪岁月悠悠


教育孩子要刚柔并济,这是符合辩证思维的。

什么是刚?刚,可以理解为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古代的棍棒教育,就是属刚的范畴。不能溺爱孩子,这是教育孩子谁都懂得道理了,可就是践行起来较为困难。

孩子不懂事,贪玩,好自由,父母必须从小就给孩子立规矩,要树立父母的威严。

比如孩子不诚信的行为,父母必须严肃对待。撒谎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如果孩子有意识地撒谎,且反复开导就是屡教不改,父母就该拿出家长的威严,给予孩子一定的惩罚,比如罚其做家务,暂停一星期的零花钱呀,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其撒谎的严重性。

比如孩子做事拖沓的习惯,父母必须严格要求。有些孩子没有时间观念,起床磨蹭,洗漱磨蹭,吃饭也磨蹭,结果上学就会迟到。还有些孩子,下学后贪玩,就是迟迟不先做作业,结果要么做到深更半夜,要么瞌睡得做不起作业。这些坏习惯,父母只有严格要求,孩子才能纠正过来。有些母亲太慈,在某些方面不妨让严父教育。父亲往往代表着阳刚和坚毅,孩子能够多跟爸爸接触,对于孩子的坚强个性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然,在实际的教育中,太过于严厉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物极必反,家长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在教育中也不要过度苛刻地要求孩子,也应体现柔的一面。

比如,应该学会接受他的不良情绪,允许孩子发脾气,给他宣泄的权利,不要过度严格的要求他。因为让孩子表达愤怒就能够充分地释放其内心的负面情绪,孩子的心情就会变得更加愉悦。如果父母一味地压制孩子的愤怒,那只能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就使孩子的脾气暴躁易怒。武志红老师说:“会合理地表达愤怒的人,远比从不愤怒的人更适合建立关系。”

比如当孩子犯小错误的时候父母也不要太过严厉,大发雷霆,不妨多给他一些宽容与鼓励,这是他以后面对困难的勇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孩子一犯错误就严厉指责、严格处罚,这实际上不允许孩子犯错误的表现,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教育方法,不值得提倡。

总之,教育孩子不能一直威严,严到让孩子惧怕你;也不可一直温柔,柔至让孩子觉得你毫无威信。过于专制的教育会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过于民主的教育会造成孩子的骄傲自满。凡事都要掌握一个度,父母只有把握好分寸才能给孩子积极正确的引导。


浮尘微草


十分赞同题主教育孩子的观点。

刚,管住孩子教育的大方向。但一贯性太严太刚,会使孩子木讷内向无主张;个性发展受羁绊;唯命是从或叛逆;碌碌无为成庸人。孩子成为父母的“翻版”和“仇人”,肯定不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最初动机和出发点。

柔是什么?柔,开始应该是爱心教育的启蒙和引导,后来是遵从孩子的成长规律,帮抚孩子个性发展、自由茁壮的全面成长。

而情商是什么?说白了,就是说话、办事的恰到火候,与人与事的分寸感拿捏到恰到好处;情商怎么来?不就是来源于父母柔性的言传身教、孩子兴趣爱好的自身发展和个性特长张扬的成长吗?

所以,教育孩子要刚柔相济;太严厉的父母教育不出高情商的孩子。


钱德铸


妈妈别太强势。要放手,0一7岁时规矩做好,6个月开始每天读绘本故事给孩子听。听音乐,听故事,玩耍中学习各种常识性知识。一张白纸,你若不说不教,没人替你教。所以一定要有远虑。有因有果。三岁看到老。是非一定要告诉他。安全常识。有的人认为孩子大了自然会知道。但是有的人习惯养成就很难改变。所以要三岁前教育好。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有个7岁了不知道咋洗澡,不能溺爱。有的7岁了还在喂母乳。这种人长大肯定没有用。妈妈懒一点。告诉他,需要宝宝的帮助。妈妈不懂,孩子上学多学点教妈妈。德智体全面发展。孩子一转眼就长大了。别浪费时间。


蕾蕾283831526


个人认为刚柔并用还是好的,现在的孩子懂的多,家长一贯严历会教育中判逆的孩子。一贯使用温柔,会教育出娘娘腔的孩子。刚柔并用正好互补。并且对孩子来说也知道了什么是对的该得到夸奖,什么是错的应该改正。教育孩子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是每个家长在慢慢实践中成长。


微笑霞光s


孩子是你的镜子,以身作则,引导为主。


草原天籁蒙古潮尔


分享一点自己的看法,谢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a7000aaebfe5f9be84\

李大右


光给你几十年大米饭谁都受不了 多吸收各种各样的养分来吸取营养 才会健康成长


永恒的遗忘者


对的 要多鼓励孩子


ZLL1966


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