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靠什么信号连接?WiFi还是电磁波?为什么有的无人机飞多少公里都能控制?

西安汉服圈


无人机的无线传输一个是控制信号传输,另一个是图像数据传输,对于图像数据传输一般是使用wifi,wifi在没有障碍物的情况下一百多米内可以顺畅的传输高清图像,如果wifi发射加了pa(功率放大),可以传输到几百米甚至几公里,另外wifi也分2g和5g信号,2g在国内的环境里干扰比较大,可能导致数据传输效率低,5g的干扰要小很多。

所以说这个问题可能先要明确是控制信号的传输还是图像数据的传输,实际上目前的无人机很多是同时使用两种无线传输技术来完成这两个不同的工作的。

脑控就是用电磁波通过卫星远程控制,所以很多人不能理解不能接受,又因为脑控受害者说话不能明确,有时甚至胡言乱语,所以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我只想说,对这种高科技,你们不懂,他们也不懂。他们也只能根据自己的症状说。

这个控制距离实际上已经被地球曲率所遮挡,说白了就是已经飞行到了地平线以下,直接控制方式都被遮挡,所以已经无法直接控制。

军用无人机的主要控制方式有两种,一个是用地面或者空中中继的模式来进行连接,比如使用地面中继基站,或者发射一架专门用于中转信号的无人机来增加主无人机的飞行距离。

第二种方式就是用卫星作为控制渠道。这样的话控制距离就已经不是问题,能够制约无人机飞行距离的就只有续航了。

无人机是用的无线信号,但无线信号有好多种类,电磁信号,微波信号,有米波,半米波,长波,短波等,而且无信信号有不同的波段和频率,手机和Wifi信号为普通无线信号,无人机的无线信号接近或达到飞机通讯频率和波段,而且信号很强,反射机和接收机等部份接近准军事范围了。


科技趣推


无人机与摇控器是靠电磁波连接的,也就是说无线电传输信号的。无人机的种类不一样,可控的飞行距离也不一样。


无人机按大小可分为:微型无人机、大型无人机

无人机按用途可分为:航拍无人机、功能无人机

无人机按人群可分为:个人无人机、民用无人机、军用无人机


目前来说,可综合归纳为:个人用的微型航拍无人机、民用或军用的大型功能无人机


下面详细来解析下题主问的,也是最常见的,个人使用的航拍无人机

一、无人机的信号

无人机一般采用无线电技术,也就是通过电磁波来完成信号传输的,因为这个信号波段有限,信号穿墙能力差。所以,操作无人机时,不能有太大的障碍物,不然会影响信号的传输,而造成失控。


二、航拍无人机尺寸

个人或工业使用的无人机,一般尺寸一般在50-100cm之间,最常用的都在50cm左右,小巧易控件。也不是太重,因为过大过重的话,需要很大的电力支持。

三、航拍无人机最远可控距离

目前无人机最远可控距离在10km之内,因为机身重量,电池,信号等多方面原因,决定了它飞不了多远,但一般这样的飞行距离基本够用了。


四、航拍无人机续航时间

一般续航时间在30min左右,由于机身重量与电池的供电能力决定了是它的续航时间,主要还是电池起着决定性作用,和手机一样,连续使用时间是有限的。


五、航拍无人机动力源料

动力源料就是可充电的锂电池了,类似于长方体的功率很大,电力很强劲的电池,用完了可以充电。还有些无人机是用的电池,是那种5号电池,也可以充电。

六、航拍无人机的用途

无人机目前用途就是航拍,航拍的目的有多种,比如以下几种

  1. 摄相师拍摄照片、视频等

  2. 无人机安防应用:治安、刑侦、禁毒、特警、交警、消防等众多安防领域

  3. 无人机巡检:已成为架空输电线路的重要巡检手段之一,具有受地形限制小、塔头巡检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简单、巡检效率高等优势

  4. 植保无人机的高效、安全正在逐步改变中国传统农业的现状。以大疆农业的最新植保无人机 T16 为例,每小时作业最大可达150亩,是人工效率的150倍。

六、无人机的管理

操作无人机要像我们考驾证一样,需要学习并考证之后,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由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委员会认证的《UTC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操作手合格证》,若无证驾驶的话,被抓到是会受到处罚的。


总结:无人机是采用电磁波信号来控制的,一般飞行距离不会超过10km(当然也会有个别大型的无人机可飞距离更远),操作无人机需要有合格证才可操作,不在会受到处罚。


建议:若需要操作无人机的,应当先去培训学习,考得操作手合格证,无证操作属于违法行为,是要受到处罚的。


欢迎【关注】火火,每日分享科技知识(网络、电脑、电商、平面设计、视频制作等),期待你的点赞与评论哦!

火火爱秀


1、航模使用频率大多为72mhz,433mhz,2.4ghz。大多控制距离在几百米到20km左右。同等功率下频率越低,波长越长,传输距离越长。


2、民用无人机地面站电台一般使用900mhz,大概控制距离最远可以达到60km。

3、军用无人机则可以根据续航情况达到几百公里的控制距离。

这个控制距离实际上已经被地球曲率所遮挡,说白了就是已经飞行到了地平线以下,直接控制方式都被遮挡,所以已经无法直接控制。

军用无人机的主要控制方式有两种,一个是用地面或者空中中继的模式来进行连接,比如使用地面中继基站,或者发射一架专门用于中转信号的无人机来增加主无人机的飞行距离。

第二种方式就是用卫星作为控制渠道。这样的话控制距离就已经不是问题,能够制约无人机飞行距离的就只有续航了。


影动航空


我们公司是给玩具类无人机提供图传方案的,所以我了解一部分,无人机的无线传输一个是控制信号传输,另一个是图像数据传输,对于图像数据传输一般是使用wifi,wifi在没有障碍物的情况下一百多米内可以顺畅的传输高清图像,如果wifi发射加了pa(功率放大),可以传输到几百米甚至几公里,另外wifi也分2g和5g信号,2g在国内的环境里干扰比较大,可能导致数据传输效率低,5g的干扰要小很多。

所以说这个问题可能先要明确是控制信号的传输还是图像数据的传输,实际上目前的无人机很多是同时使用两种无线传输技术来完成这两个不同的工作的。


火星互联MarsIoT


首先解释下无线通信的基本知识,基本所有无线通信都是通过电磁波传送的,哪怕是光通信,光本质也是电磁波一种形式,只是一般电磁波数据加载都是通过波幅修整添加额外信息,而光通信则是通过光间断传输0/1数据串。再来解释卫星信号,WiFi,手机信号,普通电波信号区别,就传播距离而言,电磁波波长越长,传播越远,适合长距离信号通信,但是我们都知道电磁波的传送速度和光速一样,都是定值,所以加载到电磁波的单位时间信息量与波长有关,波长越短,传输信息量越多,同样量的数据短波传输要比长波快。就拿无人机来说,简单的指令遥控命令用一般的无线电装置就可以了,但是要实现摄像头实时传送,那就做不到了,那是几个数量级数据的区别,所以得用短波传送,像WiFi,手机信号,蓝牙,卫星,都属于短波信号。短波虽然可以传送大量数据,但是容易被障碍物阻挡,高大地形,对信号传送有很大影响,穿透力不强。长波就不一样,它可以绕过去。一般来说,商用无人机使用都尽量在开阔地方进行,超过信号接受能力也不用担心无人机回不来,因为它的控制指令用的是长波无线信号,照样能遥控飞行,和一键返回。而军用无人机就更高级了,直接用卫星转播信号,基本不存在信号阻挡。短波信号强弱,主要由波长频率和功率控制,然后受环境影响。


误落凡间的神仙


一个外行提的问题。

WIFI也是电磁波,在微波段。

一般无人机与控制器的通讯,如果是直接连接,频率一般在3xx-2xxxMHz的民用业余频道,高端与WIFI重合,但协议不同,属于井水不犯河水。这种通讯最大距离在数百至数千米范围,取决于发射器功率。

如果遥控距离更远,要通过中继,方法就非常多了,利用覆盖全球的卫星中继通讯,理论上可以任意远,只取决于无人机的航程,比如美国全球鹰无人机,上万公里。


用户4952398078037


目前无人机飞行,全是靠卫星信号来导航。不管是农业植保机、消防遇警无人机、航拍摄影无人机、测绘无人机等等,全是靠卫星信号导航。总之,无人人只要是超视距飞行 都是靠卫星,不靠卫星是飞不了多远的。

有些自己组装的无人机,是靠自己遥控与无人机上的发射和接收装置进行飞行的,这样的无人机只能在很有限的距离,几百米或是千米左右不能进行准确定位和精准飞控。

无人机,比如大疆无人机,在室外空旷草原或高山起飞,一般手机是没有信号的,但是无人机一样可以精准飞行,因为无人机会自动检测卫星数量,只有足够安全的情况下,无人机才可以起飞并且精准定位。


雄州拍客


WiFi也是电磁波,频率不一样而已,有点对点控制,有通过中专控制,有通过卫星控制。


177808227


无人机靠WiFi信号连接。

飞控系统工作机制:

(1)飞机端WIFI模块SKW77与地面中继端的wifi模块SKW77建立WIFI连接,将相机视频传给地面中继端,同时也可以通过wifi模块SKW77将地面中继端传过来的控制信号传给飞控系统的MCU控制单元用以控制无人机的飞行状态、航向等等;

(2)将飞机状态信息及视频通过4G模块传给远程服务器。

(3)地面中继端负责飞机端和手机端建立中继连接。

(4)手机端负责实时视频查看和实时控制飞机各种飞行状态。


天工测控


无人机是用的无线信号,但无线信号有好多种类,电磁信号,微波信号,有米波,半米波,长波,短波等,而且无信信号有不同的波段和频率,手机和Wifi信号为普通无线信号,无人机的无线信号接近或达到飞机通讯频率和波段,而且信号很强,反射机和接收机等部份接近准军事范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