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佩戴N95口罩對皮膚帶來的影響

長時間佩戴N95口罩對皮膚帶來的影響

為應對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戴口罩已經成為了一項必要的個人防護措施,而N95口罩則因其較好的功能性備受推崇。

N95口罩其實在很多年前就開始應用,例如2003年的SARS時期,受影響國家和地區的醫護人員便需要佩戴個人防護裝備(PPE),如N95口罩、防護衣等。

有研究調查並報道了SARS爆發期間新加坡醫護人員對個人防護用品(PPE)的不良皮膚反應的流行率。採取對醫護人員問卷調查形式,在被要求參加的340名醫護人員中,其中322人(94.7%)同意接受問卷調查。

長時間佩戴N95口罩對皮膚帶來的影響

14.3%的調查對象為醫生,73.0%的調查對象為護士,12.7%的調查對象為其他醫療輔助人員。受訪者的平均年齡為32.4歲,其中大多數是女性(85.7%)和中國人(53.7%)。

在定期使用口罩的307名工作人員中,有109人(35.5%)報告使用N95口罩導致痤瘡(59.6%)、面部瘙癢(51.4%)和皮疹(35.8%),所有有皮膚反應的人平均每天使用N95口罩8小時,平均使用時間是8.4個月。

而只使用外科口罩或紙質口罩的工作人員並沒有報告任何不良皮膚反應。


痤瘡

據報道,N95口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痤瘡,至於具體的機制尚不清楚,但推測有如下原因:首先,長時間口罩覆蓋的面部區域形成潮溼的“熱帶”環境,容易引發痤瘡。

其次,由於口罩對皮膚的局部壓力,導致毛髮皮脂腺導管閉塞,

也可能導致痤瘡加重。當然長期佩戴N95口罩並不是導致痤瘡的唯一或直接的原因,畢竟痤瘡和年齡、作息、壓力、體內激素水平等因素也都是相關的。

長時間佩戴N95口罩對皮膚帶來的影響

(27歲女性,位於N95口罩覆蓋的區域存在粉刺、丘疹和結節)

關於究竟如何治療,可按一般的痤瘡治療原則來處理,症狀比較輕的,可外用抗生素和(或)維a酸類藥物,如果症狀比較重,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藥物,如米諾環素或者異維a酸。


皮炎

瘙癢和皮疹也經常有報道,大多數情況下可能是由於口罩成分引發的刺激性接觸性皮炎。

至於真正的變應性接觸性皮炎可能發生在口罩或口罩部件的粘合劑上,如橡皮帶或金屬夾子。

長時間佩戴N95口罩對皮膚帶來的影響

另外Donovan報道了兩名醫護人員SARS期間經常佩戴N95口罩後出現了變應性接觸性皮炎,其對季銨鹽-15和乙基脲三聚氰胺甲醛有共同的陽性斑貼試驗反應,其中一人對甲醛檢測也呈陽性。

後一名患者的N95口罩進行了遊離甲醛分析,發現是陽性的。但生產廠家公佈的配方清單並未提及甲醛或相關樹脂,可為什麼口罩中仍存在甲醛。

可能是由於無紡布聚丙烯N95口罩生產過程中存在遊離甲醛的釋放,但效率並不是100%,口罩中可能會殘留微量的甲醛,這可能是導致甲醛敏感患者出現變應性接觸性皮炎原因。

另有3例患者出現的口罩反應符合接觸性蕁麻疹表現。聚酯面罩可能會給FTR(甲醛織物樹脂)敏感的患者帶來好處,因為在熔化過程中不會放出甲醛。值得注意的是,非織造布產品中可能存在遊離甲醛和FTR。N95口罩是由無紡布製成的一次性產品。

長時間佩戴N95口罩對皮膚帶來的影響

非織造布是不經織造的;通常,聚丙烯、聚酯等類塑料材料是通過機械、熱或化學的方式結合在一起的,而不是通過傳統的編織。類似非織造布產品包括一次性尿布、衛生巾、醫療領域使用的無菌帽子、口罩等。

如果瘙癢、紅斑的症狀比較明顯,可短時間外用弱效、弱強效激素藥膏或者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可迅速緩解或改善病情,但如果反覆發生必要時可行斑貼試驗,儘可能避免可疑致敏原。

長時間佩戴N95口罩對皮膚帶來的影響

由N95口罩(呼吸器)引起的面部皮炎

長時間佩戴N95口罩對皮膚帶來的影響

N95口罩(呼吸器)

至於報道使用口罩導致色素沉著的8例患者,可能由於是炎症後色素沉著,甚至可能是色素性接觸性皮炎(一種真皮黑變病)。治療包括儘可能避免可以過敏原,注意防曬,使用化學剝脫劑可加速色沉消退。

少數人還受到使用口罩的壓力相關效應的影響,輕則出現壓痕,但數小時可自行消退,

如果佩戴時間過長,口罩壓力過大可能會導致鼻樑部位和麵頰部近顴骨骨性部位出現壓迫性組織腫脹、損傷。

長時間佩戴N95口罩對皮膚帶來的影響


皮膚乾燥、脫屑

因為口、鼻腔會呼出較多水分,再加之長時間佩戴口罩,理應口罩所覆蓋部位的皮膚是比較潮溼的

但正因為

局部皮膚長期接觸水分,會導致角質層腫脹,細胞間生理性脂質受到破壞,以及皮膚對刺激物的通透性和易感性增加,所以皮膚會呈現乾燥脫屑的外觀,另外由於未能及時塗抹保溼面霜和唇膏,症狀將會更加明顯。

主要是注重保溼,但由於不便於多次塗抹保溼產品,建議塗抹保溼效果比較好的保溼面霜和保溼唇膏。

雖然有這麼些皮膚不良反應會可能會發生,但實際上大多數不良反應是比較輕的,並不影響繼續佩戴,也不至於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

當然不排除極少數可能症狀要更嚴重一些,這一般是指長時間佩戴口罩的醫務人員,這時候就需要尋求專科醫生的幫助了。

疫情當前,不少醫護人員都奔赴一線貢獻自己的力量,這些可愛、偉大的前線醫務戰士不是鐵打的,是人,而不是神,再次對他們表示敬意!


〔參考文獻〕

[1]Tan KT , Greaves MW. N95 acne. Int J Dermatol 2004;43(7):522–523.

[2]Foo C C I , Goon A T J , Yung‐Hian Leow, et al. Adverse skin reactions to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against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 a descriptive study in Singapore[J]. Contact Dermatitis, 2006, 55.

[3]Donovan J , Skotnicki-Grant S .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from Formaldehyde Textile Resins in Surgical Uniforms and Nonwoven Textile Masks[J]. Dermatitis, 2007, 18(1):40-44.


本文數據更新於2020年02月24日

由「皮膚科楊希川教授」原創,旨在為讀者進行科普

科普內容不能代替醫生診治意見,僅供參考

如有皮膚問題,請及時諮詢醫生

封面圖源:pixabay/geral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