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都來了,馬斯克的“星鏈”還有前途嗎?

先正面回答下“沒有,沒有前途”,那衛星通信呢?“

衛星通信,有前途”。


5G都來了,馬斯克的“星鏈”還有前途嗎?

首先談下為什麼埃隆馬斯克的“星鏈”會受到那麼多專家的質疑?

一、衛星是不是比5G網速更快呢?

答案:‘不能’

衛星的通信頻段確實可以比5G高,理論在可以比5G快,但是衛星距離地球太遠了,干擾太大,在目前的現有條件下,甚至在未來數年內,不可能實現比5G快。

二、衛星成本是不是比5G基站成本低?

答案:‘不會’

雖然說5G信號的覆蓋範圍比較小,基站也更密集,成本比4G提高了非常多。
但一個地面基站的建設成本,也就百萬人民幣這個量級。而2019年初美國發射的高軌道通信衛星,光發射成本一顆就要上億人民幣。而且,馬斯克的這個星鏈計劃也不是什麼新想法,早就有人嘗試過,還失敗了。20多年前,有一個大名鼎鼎的衛星項目,叫“銥星計劃”。但是僅僅運行一年之後,1999年“銥星計劃”就提出了破產申請,原因跟上面說的一樣,就是網速太低、成本太高。


5G都來了,馬斯克的“星鏈”還有前途嗎?


而且就算不考慮成本和通信速度,光是發射能力都成問題。
第一顆衛星以來,人類一共往天上發射過的航天器也就是9500多個。
想要在未來幾年內,把上萬顆衛星打上天?這聽起來,似乎不太可能。
那衛星通信真的沒用嗎?
我認為馬斯克的實用場景定位錯了,而中國將打造首個“天基物聯網”系統,命名為“行雲工程”。這個物聯網信息系統,是一個由80顆低軌通信小衛星組成的星座系統,有“通信距離遠、通信容量大、成本低”等優勢。


5G都來了,馬斯克的“星鏈”還有前途嗎?


它的應用領域包括集裝箱遠洋運輸、海洋島嶼通信、石油電力監管、農機數據採集與運輸等等。對於現在地面網絡信號無法覆蓋的地區,天基物聯網將會發揮強有力的補充功能。
這才是衛星通信的真正意義,不是馬斯克的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