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怎样才算学习,有人讨厌别人看手机?难道看手机就不是学习?

素人李贰蛋


学习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也就是说,学习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学习的地点也有很多。如果讨论学习,即使长篇大论也未必能说的完。

从问题中我感觉到,这里所谓的学习,应该指的是读书,或者说信息的收集方面的学习。同样,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在传统文化而言,信息的收集主要靠读书,因此,在长久以来,读书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行为,很多人想要读书而不得。因为无法普及到所有人,有比较神圣,因此,读书被赋予了很多读书以外的内容,比如黄金屋,颜如玉,比如当官。在这种额外内容的加持下,读书的行为也变得更加雅致,比如红袖添香。

这些被赋予的额外内容,好的方面是可以让人对于知识产生一种尊重和敬畏,而心存敬畏和尊重,才能静下心来学习,同时,这种额外内容,能让读书人更加珍惜知识的学习。但同时,也会偏离了摄取信息的初衷。

这就衍生了一个话题,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提高自己、摄取信息、还是休闲娱乐。

了解这个重要的问题,或许就能找到一些学习的重点和方法。

在现代的社会中,信息量远大于古代,因此,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量空前大。在这种条件下,皓首穷经并不是主流。人们需要通过手机等现代设施,进行碎片化学习和信息的积累。这种碎片化的学习和积累,可以最快的获取有用的信息,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来吸取一些知识,让工作效率更高。

但手机收集信息也存在很大弊端。

弊端一,获得的信息过于碎片化,不够系统,因此,对于知识的吸收很难全面理性客观。

弊端二,信息量大,但良莠不齐,大量虚假和不理性的信息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判断,而从这种大量信息中或者有价值的信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这样的能力。

弊端三,额外信息太多,可能会在信息摄入的过程中,受到其他影响,以至于忘记了原先所想。

弊端四,绝大多数人看手机会产生依赖心理,往往并不是为了摄取信息而看,纯属消磨时光,这种信息摄取,时间会长,但收效甚微。比如刷小视频。

弊端五,手机中的电子书,会让人产生厌烦情绪,虽然手机可以存储大量书籍,但手机看书产生的疲劳感会更强,厌倦感也会更强。

凡事有利有弊,学习的方式很多,需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确认选择什么样的方式。


旧书斋


手机即是全方位的工具书,又是实事新闻新知的来源,大大的方便了人们获取所需知识,现在我种豆种瓜我都要网上查一查,用药也要查一查,字典就束之高阁了,学习岂能离开?

但是如果和人会面各看各的手机,岂不扫兴,在家里,我每遇到这种情况就会说孙子,放下手机听爷爷讲课,孙子就笑了。

如果玩游戏,就是坏事,尤其是国际版本,老外会通过APP把他的想法变成你的想法,叫你沉浸在个人幻想之中荒费了学业,这就是我给孙子上的大学课程哟!(笑)罢!


冀东1952


手机就是一种交流工具。起先我忌讳手机。只是为了照顾老父亲利于跟小妹联系才购买了200多元的三星小手机。确实感觉到了方便。之后更换了几个手机,现在我使用华为手机。利用手机了解国内外大事,与亲朋好友互通信息问候,在头条上採撷真善美的知识,参与评论。现在已经离不开手机了。现在手机就像一个好朋友,伴随身边,为我所用。与时俱进也靠手机的有限功能。当然要克服看手机上瘾。适当的看手机,满足知识需要后,不影响自己其它的家务活动。在手机上学习和读纸字书结合起来,会更利于进步。


舒心姥姥


学习的方式很多种,并不是座在课堂里,听老师讲,看书才叫学习。那只学习的一种方式。

看手机是学习,工作是学习,生活中也有学习。

什么叫学习呢?

学就是我们不懂,不会,不明白,不知道的事,只有去学才能知道,明白。学后去做,去练习,才能熟练,才能掌握。

学习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从书本上,刊物杂志上,手机上,电视上,广播等,也就是理论。先学理论。

第二种是在实践中学,在工作,生活中,边干边学,俗话说:实践出真知。

只有学习理论,学习实踐,理论和实踐的结合,才是真正地学习。


王年平


如果一个人喜欢学习,那里都可以是学习。看书读报,电视手机,大到国家,小至家庭,国内外新闻,电视手机概括了生活中的一切。

手机把美好的世界展现在你的眼前,尤如知识的海洋,如果你热爱学习,每时每刻,何时何地,你都会贪婪的吸取知识,把它变为己有。

至于学生,你们就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吧。


为霞尚满天0219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就是真正的学习。


比方说有人看书,书里写到要对人谦虚,有人看完后,还是对人很傲慢很狂妄,这就不是学习。

一个不孝顺的人通过手机看了刷抖音短视频,短视频讲到,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看完后,这个人改正了自己,对父母孝敬了,这就是学习。


再比如说我回答了你这个问题,你从我这个问题中得到了答案,今后你的人生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学习,这同样也是学习。


李子谦vlog


学习只是一个很广泛的意义,只要能进步就是学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b30006ff575c354183\

樱飘落


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不能小看身边的每—个人,特别是在如今互联网时代。比如本亮大叔,爱好唱歌,借助快手由—个农民变成网红大叔.…三十六行,行行出壮元。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e400099037650f6a1a\

共鸣箱


会学习的人随时都能学习,比如聊天,看电视都可以学习。我看三国李郭交兵,对李傕郭汜不认识,听单天芳评书认识了两字。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听别人聊天同样可学到知识。


相逢是缘8888666


我认为学习是不分你是否看书或用手机,主要是看你是否想学习,看书就是学习了么,并不是的。手机学习手机办公,已经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8a00096cceeed239c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