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读书上学出来的大学生如今都混得怎么样?

直击农人


农村人的思想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希望子女读书上大学可以出人头地,过上人上人的生活。就拿我们村来说,我们村出去的大学生不多就两个人。这两个人就是我们村里常被议论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两个考上了大学,他们的父母在村里面都很有面子。

先说李东,他考上了大学,学的基建工程。现在在南京基建工程公司做工程师,每月工资上万,前年刚结婚,在南京买的房。真正成了城里人,属于混的很不错的。

另一个郭子,他虽然也考上了大学,但听说找工作不顺利,想自己创业。前期开了个小公司,不知什么原因倒闭了,还欠了不少钱。现在找了个做会计的活,工资不高,还要还欠款。没房没车女朋友也分了,属于混的很差的。

综上所述,农村大学生上了大学,也不一定混的很好,当然好差还是看自己的能力。大家认为哪?


天天大致


读不读大学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拼搏,才有更好的出路和未来,我说我的亲戚的孩子们都是大学毕业的情况吧,我外甥外神女,和我侄子侄女四五个大学毕业的,混的最差的是我外女,他上的是二本师范大学,毕业后出去打工,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跑饭店里了,可能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吧,家里让她回来她不肯回来。在饭店谈了个厨师,家人死活不同意,可她愣是和她偷着结婚了,现在夫妻俩在广东打工,孩子在她奶奶家带着,和不上大学的人一样的生活了,这还几个男男孩子我的侄子外甥和我儿子,毕业我就让他们参加考公务员二个考上了公务员,一个考了事业编,工资虽不多高,可工作稳定,都结婚了家庭幸福,一家人在一起挺开心的,这就是听不听家长的话,和懂不懂事的结果。我问我外甥,你姐为啥找个厨师结婚了,他说大学刚毕业都是踌躇满志,结果踏上了社会,找不到了方向,可能是随便找个对象嫁了就有安全感了吧,这样的解释觉得非常牵强。不是说读了大学就万事大吉了,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奋斗。


风雨彩虹0铿锵玫瑰


我是暴走阿洛,土生土长的农家孩子。

关于农村读书上学出来的人如今都过得怎样这问题,与其说大而远的别人如何如何,我想倒不如把自家的情况说说。

我哥2005年毕业于农业大学,本科四年读的园艺专业,最后一学期自己钻研数据库的东西,从毕业实习起一直从事的都是和专业无关的工作。工作地点从深圳到北京再到广州,所在公司都是互联网翘楚,为的是追求更大更好的发挥平台,从底层职员做到如今独挡一面。这跨度这进步,不是嘴上功夫说说就能到达的,这当然离不开我哥给自己的定位,找准方向然后全身心投入钻研,终能拨开云雾。

再说说我吧,理工生,大学就读的是正儿八经的985、211院校。毕业后在一家私企从事行政工作(专业不相关),一做就是5年,从文职到财务经理。利用业余时间,先后考了从业资格证、中级职称等。



因为结婚(远嫁)把工作辞了,从南方来到北方,可以说人生地不熟。婚后顺理成章的怀孕生子这两年,我理所当然的挥霍着,没有出去求职也没有系统学习相关的知识。转眼孩子一岁多,沉浸了两年多的全职生活,感觉自己和社会脱节了,曾经的骄傲自信没有踪影。这么下去可怎么得了,不工作意味着和社会脱节,没法跟上时代,我的自尊、经济独立、人格独立也成泡影。任何时候只要能反省能自知,就都不算晚。于是收拾心情重拾着装,一改平日慵懒面貌,做足功课去求职。如今工作带孩两不误,且不说经济独立了,对自我价值的认可,让我重回走路带风的那股自信。



我想说的是,农村读书上学出来的人,相比儿时玩伴里少数高中甚至初中都没能毕业的,我们读了大学,接受了系统的教育,但并不意味着从此就飞黄腾达、青云直上。个中过程,会有诸多境遇,比如所学非所爱非所好,你是否能利用已学的去开拓不一样的视野,亦或是及时转向把精力放在所爱的领域(行业)上学习钻研,还是头顶着我是名校毕业大学生的光环,却得过且过的混日子呢?这完全取决于你的内心,你遵从尊重自己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心。反之就算是读完了大学,你的想法是“太好了,终于毕业不用读书学习啦”,工作后不继续保持学习,没几年光景,你还能跟得上如今这瞬息万变的时代么?那时候又谈什么进步?


暴走阿洛


我是从农村上大学出来的,我周边不少人也考上了大学,下面就列举一部分从弄出出来的大学生目前的情况。

本村

  1. 本村一个打我两届的小伙子当时是考上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后来是去广东那边做程序员,现在是在省城做程序员,据说是工资水平挺高的。

  2. 村上另外一个打我十几岁的也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的,他当时学的农学方面专业,现在是在我所在地级市的某家农科所,据说是领导。

  3. 有个堂哥当时是考上了省内一所普通二本的机械专业,毕业后在外闯荡了几年并没有攒下钱,后来被家里催着回到了老家。他在老家考上了大学生村官,后来考了几年后终于考上了省考公务员,现在是在县政府上班。

  4. 另外一个邻居家大我5、6岁的小伙子,当初他是凭借着她姐的帮助上完了天津的一所三本,毕业后在县里一家化工厂上班,快到30岁的时候居然在他媳妇的逼迫下考上了公务员,现在是在县委上班。

  5. 当初和我一届的一个女生高中是考上了西安市的一所一本高校,现在是在广东的一家证券公司上班,据说是准备在广州买房了。

  6. 另外一个和我同一届的女生,当时是考上了四川一所大学医学专业本硕连读专业,现在是在四川谋地级市中心医院上班,也嫁在了四川。

  7. 和我同一届的一位个子矮矮的男生,当时居然通过了提前批国防生的体检,然后考上了山西某高校的国防生,毕业后被分配去新疆当军官,据说现在工资很高。

初中

  1. 初中时候班上有个女生是考上了陕西中医药大学,现在是在县里的县医院上班。

  2. 当时班上另外一个学习很好的男生,大学是考上某所211大学遥感专业,但是后来他是自学的计算机编程,现在是在北京的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上班。


饕餮视听


看到这个问题,我觉得我很有必要分享自己的故事。

前言

我在四川东部的一个小山村出生,村里居然能有一个小学,一个年级就一个班,一个班不超过10个人,有时候还出现一个年级一个人都没有的情况。犹记得二年级的时候,老师问全班同学,你们长大了想当什么?我当时脱口而出:

我要当科学家!当时也有很多小伙伴说了跟我一样的话,大家心里或许清楚,能走出农村,能去镇上安家就不错了。可是没想到啊,我现在还真成了搞科学研究的,还是搞的人工智能这种尖端科技。。。

升级路线

我爸从我上学第一天就告诉我认真听课,好好做作业,然后我真的这么执行了,小学6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稳稳的班级第二,从没拿过第一。。。为此我爸还去找了算命的算算,为嘛拿不到第一。扯远了,其实通过我就很容易发现,父母的正确引导很重要,还有就是孩子的性格,如果我不听父母的话又会怎样,可能父母的随口一句话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后来初中很轻易的就去了镇上的中学,那时候一个年级800多人,跟镇上的小学升上去的同学比起来,我的成绩就很差了,初一初二我基本稳定300多名,中途还差点跟着杀马特非主流混社会了。转折是在什么时候呢?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了县城一趟,见到了县城的双层汽车站,还有二十多层高的大楼,宽阔的马路,这些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在小乡镇生活了十几年,第一次见到县城的“豪华”,一路都睁大的眼睛和嘴巴,拼命记住每条街道的样子,坐上县城的公交,看着陌生的人,又觉得很自卑。去县城吃了碗重庆小面,太好吃了,味道太难忘怀。这次行程在我心里埋下了深深的

种子,后来初三,我拼命学习,每一科的总复习资料我都买两份,每天晚上学到一两点,早上五点起来背历史和政治。那时候我的历史特别好,还自己摸索出了“时间轴记忆法”,历史书上某句话在哪一页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初三进步神速,上册结束就能进前30名了,那时候的班主任见到这种情况也是很激动,不停给予我帮助,给我看了很多作文书,教我总结语文阅读答题套路,后来很自然的考到了年级第一,中考毫无悬念的升到了县城最好的中学尖子班。

高中同样的拼命学习,走路上,刷牙时都在想课上的知识点。刚升上高中时排名应该是四百多,后来高二的时候就考进了前20名了。学习真的需要坚持不懈的决心和有效的方法,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我那个高中前60名左右就能进川大了,20名进复旦南大是没问题的,可惜后来高考发挥失常,最后只去了211。

进入大学的我甚至比高中更拼命,暑假寒假回家总计两周

左右,其他时间都呆在学校做科研项目和比赛。我大一的时候就拿到了专业竞赛的国二等奖,保研能加挺高的分的。后来每个暑假寒假都积极参赛,每年都能拿一两个国奖,大三结束拿了省级以上的奖都有十一个。真的很辛苦,读研自然水到渠成,做的也是自己喜欢的方向。

总结

我目前来看的话,也没啥收入,因为还没毕业,不能评判混得咋样。但我举个例子, 我本科的时候去参加秋招,试试自己值多少钱,那时候投了三家公司,三家都拿到了offer,最高的是月薪1万3,最低的年薪也有15万。做人工智能的研究生毕业能正常找到工作的话,年薪25万以上应该不会太困难。我这情况比不过很多家境殷实的人,但是我实现了个人的命运蜕变,摆脱了农民的身份,离开了农村,在大城市虽然也是打工的,但是能安得了家,能实现阶级的小跨越,这些都说明了我的努力是有价值的!


小枫师兄


一位考上武汉建筑学院,在校成绩好,分配国营大建筑公司成为一名技术总监,不到两年,在武汉买了一套房子,有车娶到本班同学为妻,现在两人收入四十来万,现己成三口之家,这就努力工作,奋发拼博的结果,成为人上人,家里人也以为荣,前图无限光明。

另一位在校不上进,不努力,玩手机上网临毕业被学校开除潜送回家。在家闲蹲一年后,到江苏某电子厂打工。月工资四五千元,现在三十多岁,还没成家,找不到媳妇。

相这样同样是大学生,都是同龄人,原因在什么地方,只要努力奋进,才能出人头地,才有好日子过,不正进不努力,只能成为人下人,不被人尊重。所以说有的混的特别好,有的混的不如人,这都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老农平安


在农村读书上学出来的大学生现在混得怎么样?我想这取决于个人。人不应该有农村和城市之分,切记因为自己是农村出来的,就很自卑,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出来工作,无论是在公司上班或者自己创业,做得好不好,都是靠自己的实力。而不是因为你是农村还是城市。我也是来自农村的孩子,但是我也靠自己的努力在广州这扎根生存。虽说达不到那么高级别,但是至少自给自足,月有存余,我也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因为我自己在不断努力。

当然了,要是对生活没有目标,没有梦想,浑浑噩噩混日子,那日子肯定是过的不如人意的,不管你是来自城市或是来自农村,都一样。

我想现在应该很少有 HR在面试的时候会问你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吧,可能只会问下你来自哪里,做个例行询问。重点还是会放在你是否能胜任该岗位这些问题,来对你进行考察面试。

只要自己踏踏实实的,并努力付出,总会有所收获,不断提高自身价值才是王道。加油💪



越同同


告诉你吧,农村读书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数混的很好,但也有极少数现在混的不行啊。今天我们不说好的,就说说不行的。

我老家有叫x欣的年青人,今年将近四十岁了。他还是郑州大学的毕业生呢。但他毕业后,工作是高不成,低不就,三五年工作就没搞掂,好在一点的是家里经济较宽绰,他也就在农村老家当起“啃老族”。在这中间他自已不思进取,不去努力,不学奋斗,不去拼博,道遥自在,吃喝玩乐,又谈了女朋友,而且还怀了孕,没办法,家里就给他结了婚,他也就老老实实地在过起了男耕女织的农民生活,一直到现在,没有什么起色,没有新时代大学生农民的样子。

人们都说,他读的书,学的文化都让配饭当菜吃了。

对于这件事,我是这样认为的,读了书,学了文化,上了大学,做农民也是一份很好的事情,但他自甘平庸,没有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干出成绩,真是枉读了大学!但又说出来,教育也不是万能的啊。孔子弟子三千,成大器的不就七十二个嘛。


柳絮飘飘风淡淡


曾几何时,我们信奉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为了这个愿望,古人是:孟母三迁,岳母刺字,

凿壁偷光,囊萤映雪,闻鸡起舞。

以至于,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将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做为人生最美好的事情,两者一起,称为双喜临门,人生最大的成就。

今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学区房,陪读房,早教班,兴趣班,为了孩子有个好的前程,父母真的是倾尽所有啊。孩子也是压力重重,负重前行。

在求学的道路上,我们真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说到农村孩子的求学路,以及结果,我有亲身体会。

当我坚持将孩子带到城市读书时,引起了一大片人的反对,反对的声音各种各样,但是,基本上,就是一样的声音:天生是文曲星的,不用学习,也可以高中榜首,不是读书这块料的,就算把他捆在书堆里,也是学不进一个字,成不了才。再者说了,学习环境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啊,你看看,会宁(会宁县,国家级贫困山区,又是高考状元县)的学生,条件那么差,还不是一样考状元,谁比谁差了。而且,考上了大学,又能怎么样,你看看现在的大学生,遍地都是,又几个能有出息的,能有好工作的,更何况,你看看现在的大学生,在大学里,都再干什么?真的没必要,花那么多钱,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让孩子在城里读书,那是白花钱啊。

无论反对的声音,多么的强大,我还是坚持将孩子带到了城市生活,学习。而我之所以这样选择,也是因为自己在所见所闻中,深深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

说到农村学生,绝大多数的学生,很难考上大学,考上大学的,结果,却也是各有不同。

堂姐兰,是我们这些80后的同龄人中,考大学,考的最好的一个。她当年,考到了上海某大学,学习四年以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然后考研失败之后,又回到了家乡,最后,考上了公务员,成了镇政府的一名普通职员。

她的结局,是很多农村大学生的共同选择,大学毕业,考公务员,捧铁饭碗,吃公粮。

现在的她,嫁了一个一般的农村家庭,丈夫学历不如她,她的生活,也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些不读书,混的好的同学,比她成就高。

她的结局,我觉得是环境,也是她自己造成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她的成绩,是死读书,读死书,考出来的。但是,她的情商不高,小地方出来的,见识又少。所以,在上海那样的大都市,不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又不能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赶不上高速度的生活节奏,所以,只能被大都市淘汰,再回到家乡,做一名小小的公务员,熬看不到头的日子。



我店里有一个员工,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不识字,没有主见,老老实实的一个人。但是,她儿子居然是个大学生,“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的。她总是不无骄傲的说,我儿子买房子了,在连云港,我只给了他十万,这十万,还是借给他的,他要还的,其它的按揭,他自己还。

我问她:儿子毕业几年了。

她说:毕业工作一年了,房子是单位的员工房,内部房,房价便宜。

连云港啊,房价再便宜,也是不低的吧,如果让她这样的农村家庭,买房,估计她再努力几十年,都不一定买的起。

现在,其他员工,愁着没有房子,农村姑娘少,娶不上媳妇。她却愁着,怎么给儿子找一个高学历,有稳定工作,而且,工作单位很好的女朋友。



有幸结识一位陇西的书法家。他有一个孙女,在武汉大学,读研究生。每当他,提起自己的这个孙女,那是自豪的不得了。

他说,孙女的逻辑思维能力太强了,和她聊天,一定不能分神,一个不小心,就被她套路了。而且,无论怎么打扰她,扰乱她的思想,她都不会受干扰,始终可以就一个问题,不断的去研究。

在她就读研究生期间,导师每年都给发不少钱,还强调,这只是生活费。几十万的生活费啊,普通人敢想吗?

后来,兰州大学,特意去武汉大学,聘请她,让她到兰州大学任教,回家乡,为家乡的文化教育,发挥光和热。



现在,很多教授,专家说:寒门再难出贵子。

我不知道,这句话,从何说起,也不知道,其真实性,是否可靠。但是,无论读书的结局是怎样的,我始终相信,农村的孩子,还是会继续,好好努力读书,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但是,努力了,就不会后悔。


杉杉在路上


农村上学读书的大学生很有出息。自上学就知农村甘来辛苦,在老师的教育下勤奋好学,取得了各学科的好成绩,上大学后勇攀高峰,比城里出来的大学生更努力,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严格要求自己,我附近有好几个大学是那些民办教师教的小学,初中,有的大学毕业留校任教,有的在高层任主要领导,不是大话,还有几个在中央各部工作。看看我说的对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