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育兒理念才是正確的?

奔跑的朱利安


非常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作為兩個孩子的爸爸,我認為育兒理念沒有絕對的正確或者絕對的錯誤,只有相對正確或者錯誤,就如在古代,中國奉行打罵教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來到現代社會,更多國人越來越認同鼓勵教育,更加註意保護孩子的心裡健康。所以說一個育兒理念能否得到,關鍵是育兒理念能否符合大眾的更多需求。

對於父母來說,教育孩子的最基本形式,就是與孩子的談話。然而許多父母發現,他們在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時常會出現“牛頭不對馬嘴”的情形,原本是關心孩子,可孩子卻不領情;想說點知心話,卻發現孩子心不在焉……到底是孩子出了問題,還是父母本身的問題?多數父母認為,問題出在孩子身上。實際上,孩子在與父母溝通時是有選擇性的,如果你無法開啟他的心扉,自然也就無法正確地與他進行交流,好話未必能起到好作用。

據研究發現,孩子在12歲以前很願意與父母交流他們的想法,但之後卻有了明顯的變化,儘管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一如既往,但孩子有問題和想法,首先是與朋友談,其次是老師,與父母交談的次數和時間越來越少。不少父母也明顯感覺到孩子“不聽話”了,彼此交談越來越難。因此,很多父母開始用教訓、命令、責罵、呵斥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實際上,這些溝通方式都是消極的,長期如此,會讓孩子封鎖自己的心靈,對父母產生敵意,嚴重破壞親子關係。

不可否認,普天下所有父母都有一顆愛孩子的心然而,僅僅有愛是不夠的,愛也需要講究方式方法,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如何把話說到孩子的心裡去,是為人父母者在親子溝通方面必須解決的問題。

就本人而言,大寶五歲,小寶一歲,更多傾向於鼓勵教育,在現實過程中,我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貫徹這個理念

一、孩子的健康最重要,因為我兩個寶寶從小體質就不要,經常生病,住院是常有的事情。或許是見慣孩子生病的痛苦和父母在此過程中所受到的煎熬,所以在我的眼裡,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孩子的健康比什麼都重要。也許在我的內心裡,也一樣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但是我更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成長。

二、凡是與孩子商量,平等協商。在初升為人父母時,特別是在孩子叛逆期時,自己都用最嚴厲,最嚴肅的命令來要求孩子不能做這個,不能做那個,希望用作為父母的威嚴來樹立自己的權威,強怕孩

子順從自己的要求。但是久而久之,自己發現孩子表面上表現得很順從,但是實際上總是和自己對著幹。小時候很喜歡和父母說學校上的事,朋友上的事,但是方式不對了,孩子內心就對父母產生了抗拒心裡,很難再對父母打開。發現了這個問題後,我便改變了自己的方式,學會了蹲下來和孩子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和孩子平等協商的方式建立以後,慢慢孩子變得懂事了,不再事事頂撞自己了。

三、多鼓勵孩子,不和別的孩子比較。每個人的心裡都希望獲得讚揚的慾望,而孩子更是如此。孩子的內心是單純的,任何一種負面的情緒都可能對孩子產生影響一生的缺失性格。只要我們留點心,我們就會發現經常被比較的孩子,或者經常被批評的孩子,性格都是偏內向居多,這種孩子相對比較自卑,不夠自信,在人前不願意表達自已的想法。而反觀在鼓勵下成長的孩子,都是非常自信樂觀,性格開朗,有主動表達想法的意願,更容易獲得成功。

四、構築美好和諧的家庭環境。個人覺得這個是最正確的育兒理念,什麼樣的家庭環境就孕育哪種性格的孩子。在和諧美好的家庭環境成長起來的孩子,更懂得維護家庭的完整,對於家庭責任有擔當。

闡述完上面的幾點,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育兒理念,這裡就不闡述出來了。個人覺得在孩子的培養上,不應該將父母的思想強加到孩子身上,父母更應該將心思放在孩子的身體健康上,孩子的心理健康上,因材施教,孩子是沉穩安靜還是活潑外向,有針對性來引導,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兩北鼻爸比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個人覺得,育兒不是像死讀書一樣去照本宣科,而是因材施教。

有性格活波的孩子,有安靜沉穩的孩子,有古靈精怪的孩子,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因循守舊非得給孩子立一個什麼樣的標準,把孩子改造成家長心目中的樣子,這樣的情況是非常可怕的,孩子不是一套程序,你給他寫了什麼樣的程序,他就有什麼樣的反應。總而言之,每個孩子的性格,秉性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因材施教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1.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通過生活中的小事,讓寶貝幫忙,讓他鍛鍊自己的思維,這件事應該怎麼做更好。當然父母更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榜樣。比如,你想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作為父母的你,躺沙發上玩手機,看電視,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父母都做不到,還怎麼要求孩子去做到?

2.教會他分辨是非曲直的能力,讓他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自身從事學前教育工作,接觸了各種各樣的小朋友,有乖巧懂事的,活潑可愛的,反觀他們的父母,乖巧懂事的孩子,父母都是彬彬有禮的,活潑可愛的孩子,父母都健談。

記得有一次有一個小朋友拿了另一個小朋友的東西,他的媽媽立馬告訴他,動別人東西前,首先要徵求別人同意。別人允許了你才能和動,不允許你就不能動別人的。從小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觀念,這個事這麼做是對的,除了這麼做,還可以怎麼做。讓孩子在心中有一個衡量對錯的天平。

孩子就是父母的複印件。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就是什麼樣的,父母自私自利,孩子也是,父母善良可愛,孩子一定也不差。

3.給孩子尊重。

馬斯洛“基本需求層次理論”,滿足低層次的需要,我們就都尋求高層次的需要,比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

我記得小時候自己做錯了事,媽媽總是當著很多人的面一頓數落,絲毫不會顧慮你的面子。那時候母親沒有意識到,孩子也是要尊重的。

教育孩子,要充分給與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力。不要把你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孩子,讓孩子做一個機器人。這樣特別恐怖。

一、適合自己又適合孩子的育兒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擅長的事情,同時也有自己的不足。而適合,就顯得彌足珍貴。這值得每位父母好好想一想,自己是什麼性格,孩子是怎樣的個性,既不勉強自己又尊重孩子,如何溝通才會更順暢。這在外人那邊沒有答案,只有你最瞭解自己和孩子。

二、放下期待,無條件的愛孩子,讓孩子堅定勇敢地做自己。無論孩子如何,父母必然是孩子最堅實的後盾。在我小時候的認知裡,我總是苛責自己,我要成績優秀,我要勤快懂事,父母才會喜歡我,老師才會認可我,我努力讓自己變成他們期待的樣子,唯獨迷失了自己。我觸摸不到自己的心,渾渾噩噩地生活著。而真實的我可能不那麼好,但是那畢竟是最真的自己,獨一無二的。

三、給孩子自由,又溫和而堅定地守護好界限。自由是不要給孩子太多的限制,生命之初孩子都是懷抱著最大的熱情來探索這個世界的,養育者一定要保護好這種熱情。同時,守護好界限,這個世界是有規則的,它可能很殘酷但又很安全。我們必須要遵守規則。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豆糕媽媽


個人覺得,育兒不是像死讀書一樣去照本宣科,而是因材施教。

有性格活波的孩子,有安靜沉穩的孩子,有古靈精怪的孩子,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因循守舊非得給孩子立一個什麼樣的標準,把孩子改造成家長心目中的樣子,這樣的情況是非常可怕的,孩子不是一套程序,你給他寫了什麼樣的程序,他就有什麼樣的反應。總而言之,每個孩子的性格,秉性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因材施教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顯示所有大圖

1.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通過生活中的小事,讓寶貝幫忙,讓他鍛鍊自己的思維,這件事應該怎麼做更好。當然父母更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榜樣。比如,你想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作為父母的你,躺沙發上玩手機,看電視,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父母都做不到,還怎麼要求孩子去做到?

2.教會他分辨是非曲直的能力,讓他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自身從事學前教育工作,接觸了各種各樣的小朋友,有乖巧懂事的,活潑可愛的,反觀他們的父母,乖巧懂事的孩子,父母都是彬彬有禮的,活潑可愛的孩子,父母都健談。

記得有一次有一個小朋友拿了另一個小朋友的東西,他的媽媽立馬告訴他,動別人東西前,首先要徵求別人同意。別人允許了你才能和動,不允許你就不能動別人的。從小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觀念,這個事這麼做是對的,除了這麼做,還可以怎麼做。讓孩子在心中有一個衡量對錯的天平。

孩子就是父母的複印件。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就是什麼樣的,父母自私自利,孩子也是,父母善良可愛,孩子一定也不差。

3.給孩子尊重。

馬斯洛“基本需求層次理論”,滿足低層次的需要,我們就都尋求高層次的需要,比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

我記得小時候自己做錯了事,媽媽總是當著很多人的面一頓數落,絲毫不會顧慮你的面子。那時候母親沒有意識到,孩子也是要尊重的。

教育孩子,要充分給與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力。不要把你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孩子,讓孩子做一個機器人。這樣特別恐怖。

作為家長的我們,充分去發掘孩子的的天性就好了。



王翠薇醫生育兒課堂


個人覺得,育兒不是像死讀書一樣去照本宣科,而是因材施教。

有性格活波的孩子,有安靜沉穩的孩子,有古靈精怪的孩子,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因循守舊非得給孩子立一個什麼樣的標準,把孩子改造成家長心目中的樣子,這樣的情況是非常可怕的,孩子不是一套程序,你給他寫了什麼樣的程序,他就有什麼樣的反應。總而言之,每個孩子的性格,秉性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因材施教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1.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通過生活中的小事,讓寶貝幫忙,讓他鍛鍊自己的思維,這件事應該怎麼做更好。當然父母更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榜樣。比如,你想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作為父母的你,躺沙發上玩手機,看電視,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父母都做不到,還怎麼要求孩子去做到?

2.教會他分辨是非曲直的能力,讓他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自身從事學前教育工作,接觸了各種各樣的小朋友,有乖巧懂事的,活潑可愛的,反觀他們的父母,乖巧懂事的孩子,父母都是彬彬有禮的,活潑可愛的孩子,父母都健談。

記得有一次有一個小朋友拿了另一個小朋友的東西,他的媽媽立馬告訴他,動別人東西前,首先要徵求別人同意。別人允許了你才能和動,不允許你就不能動別人的。從小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觀念,這個事這麼做是對的,除了這麼做,還可以怎麼做。讓孩子在心中有一個衡量對錯的天平。



孩子就是父母的複印件。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就是什麼樣的,父母自私自利,孩子也是,父母善良可愛,孩子一定也不差。

3.給孩子尊重。

馬斯洛“基本需求層次理論”,滿足低層次的需要,我們就都尋求高層次的需要,比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

我記得小時候自己做錯了事,媽媽總是當著很多人的面一頓數落,絲毫不會顧慮你的面子。那時候母親沒有意識到,孩子也是要尊重的。

教育孩子,要充分給與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力。不要把你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孩子,讓孩子做一個機器人。這樣特別恐怖。



作為家長的我們,充分去發掘孩子的的天性就好了。


木蘇木


個人覺得,育兒不是像死讀書一樣去照本宣科,而是因材施教。

有性格活波的孩子,有安靜沉穩的孩子,有古靈精怪的孩子,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因循守舊非得給孩子立一個什麼樣的標準,把孩子改造成家長心目中的樣子,這樣的情況是非常可怕的,孩子不是一套程序,你給他寫了什麼樣的程序,他就有什麼樣的反應。總而言之,每個孩子的性格,秉性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因材施教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1.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通過生活中的小事,讓寶貝幫忙,讓他鍛鍊自己的思維,這件事應該怎麼做更好。當然父母更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榜樣。比如,你想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作為父母的你,躺沙發上玩手機,看電視,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父母都做不到,還怎麼要求孩子去做到?

2.教會他分辨是非曲直的能力,讓他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自身從事學前教育工作,接觸了各種各樣的小朋友,有乖巧懂事的,活潑可愛的,反觀他們的父母,乖巧懂事的孩子,父母都是彬彬有禮的,活潑可愛的孩子,父母都健談。

記得有一次有一個小朋友拿了另一個小朋友的東西,他的媽媽立馬告訴他,動別人東西前,首先要徵求別人同意。別人允許了你才能和動,不允許你就不能動別人的。從小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觀念,這個事這麼做是對的,除了這麼做,還可以怎麼做。讓孩子在心中有一個衡量對錯的天平。

孩子就是父母的複印件。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就是什麼樣的,父母自私自利,孩子也是,父母善良可愛,孩子一定也不差。

3.給孩子尊重。

馬斯洛“基本需求層次理論”,滿足低層次的需要,我們就都尋求高層次的需要,比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

我記得小時候自己做錯了事,媽媽總是當著很多人的面一頓數落,絲毫不會顧慮你的面子。那時候母親沒有意識到,孩子也是要尊重的。

教育孩子,要充分給與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力。不要把你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孩子,讓孩子做一個機器人。這樣特別恐怖。

作為家長的我們,充分去發掘孩子的的天性就好了。

作為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愛,好的育兒方法會事半功倍。

一、適合自己又適合孩子的育兒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擅長的事情,同時也有自己的不足。而適合,就顯得彌足珍貴。這值得每位父母好好想一想,自己是什麼性格,孩子是怎樣的個性,既不勉強自己又尊重孩子,如何溝通才會更順暢。這在外人那邊沒有答案,只有你最瞭解自己和孩子。

二、放下期待,無條件的愛孩子,讓孩子堅定勇敢地做自己。無論孩子如何,父母必然是孩子最堅實的後盾。在我小時候的認知裡,我總是苛責自己,我要成績優秀,我要勤快懂事,父母才會喜歡我,老師才會認可我,我努力讓自己變成他們期待的樣子,唯獨迷失了自己。我觸摸不到自己的心,渾渾噩噩地生活著。而真實的我可能不那麼好,但是那畢竟是最真的自己,獨一無二的。

三、給孩子自由,又溫和而堅定地守護好界限。自由是不要給孩子太多的限制,生命之初孩子都是懷抱著最大的熱情來探索這個世界的,養育者一定要保護好這種熱情。同時,守護好界限,這個世界是有規則的,它可能很殘酷但又很安全。我們必須要遵守規則。





小玖育兒說


孩子千差萬別,教育方法也因人而異,我們無法定義什麼樣的教育理念是好是壞,但有兩個方向或可供參考。


1儘可能足夠的自由生長空間。我常常建議家長,如果資金寬裕,給孩子買一臺顯微鏡和一臺初級的天文望遠鏡,不需要儀器多精密,只需要告訴他世界的無限和無界,剩下讓孩子自己去想象.

2不要把自己的認識強加給孩子。雪萊在《On Children》說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我們耳熟能詳卻在現實中常常遺忘。你認為醜的,允許孩子認為美,你認為無趣的允許孩子認為有趣。人的認識會隨著成長積澱而變化,要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他/她未來所遇見的世界必定與你不同,他/她對事物的認識也終將不同於你,接受,並微笑


餘早


說到育兒理念,讓我想起讀過的《夏山學校》。這本書除了可以給我們很多教育理念的啟發外,還飽含哲理,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的教育學著作。下面藉著這本書給大家分享一些育兒理念。



夏山學校是英國著名教育家A.S.尼爾於1921年創辦的,他用60年的時間,在夏山學校實踐了“讓學校適應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學校”這個突破傳統教育觀念的理想,《窗邊的小豆豆》中“巴學園”就是以夏山學校為原型創辦的。作為現代教育史上最著名的學校,夏山學校被譽為“最富人性化的快樂學校”、“因材施教的典範”。


每個父母都想培養出一個德智體美勞樣樣都出類拔萃的孩子,能說出“我只是想讓孩子開心長大就好”的父母並不多。還有很多家長會說“童年太快樂,成年後就要痛苦”,童年快樂和成年痛苦本就不矛盾,為什麼非要成為對立點呢?

尼爾說“我情願學校教出個快樂的清潔工,也不願看到它培養出一個神經不正常的學者”。


估計很多家長看到這句話就不認同了,競爭這麼激烈,生活壓力這麼大,神經不正常的學者也比快樂的清潔工強啊?可是,你明明可以讓孩子快樂地成為有用之才,為什麼非要逼得他神經不正常呢?


當今社會,我們看到了太多痛苦的博士,看到了太多身心俱疲的社會精英,甚至看到了高薪高職高學歷的人才卻做出反人性的行為。可是國內的高考壓力與就業壓力,又逼著家長們不得不想盡辦法讓子女成龍成鳳。各種家庭作業補習機構、各種打著素質教育旗號的學校往往以利益追逐為目的,剝奪了孩子們的快樂和自由。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踐行“自由發展”的學校和機構很少,這是我首先推薦《夏山學校》的原因。

“天下沒有問題兒童,只有問題家長”,可悲的是很多家長都怪學校教育不當,怪老師不負責任,出現問題責備孩子卻不反思自己。既然當前社會中很難尋找到一所理想的“夏山學校”,那麼各位家長就要擔當起孩子的“家庭教師”,將自己的家庭打造成每個孩子的“巴學園”。


可能有的家長朋友會說,我那麼忙哪有時間管孩子啊?我又不是學教育學的,我怎麼懂管孩子啊?我對教育和心理一點都不知道怎麼管孩子啊?


這都沒關係,只要你愛孩子就足夠,只要你給與孩子發展的自由就夠。但請注意,愛不等於溺愛,發展的自由不等於放縱的自由


最好的教師就是父母,父母的育兒理念比任何學校的教學理念都重要

。所以在這裡,我把我從書中學到的、悟到的育兒理念與家長朋友們分享。這些理念不一定能完全適應每個孩子,但凡能給你一點啟示和啟發,那也達到我分享的初衷了。



01堅信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

堅信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而不是邪惡的。

每個孩子生來都是一個天使,可是長大後有的卻成為冷漠的人,有的甚至成為惡魔。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經常聽到家長抱怨:“這孩子越來越叛逆”、“真是不聽話”、“越來越不像話”“真欠揍”。這樣的家長只是看到了行為的表象,卻沒有去追究行為的背後。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的這些“壞”習慣、“壞”行為?找到原因才能解決問題,單純責備批評是毫無意義的。

我們都知道孩子嬰兒時期,有的家長會哭訴自己的孩子不聽話,夜哭郎。我家孩子也這樣“折磨”過我,婆婆還說是孩子長心眼了、學會淘人了。後來我就琢磨為什麼吃奶粉的孩子不會一晚上吃個十幾次飯呢?因為寶寶吃飽了啊。所以我就把母乳都吸出來,用奶瓶喂她。孩子吃飽後很快就入睡,並且會一覺睡六七個小時。如果只吃母乳,吃著吃著就會睡過去,當然會老餓醒。

孩子哪有什麼壞心眼?都是大人們給他們貼的“標籤”。嬰兒時期的他們哭鬧無外乎是餓了、困了、拉了、尿了、想要抱抱。孩子長大一點後,如果出現問題,也一定是他們的某些需求沒有得到尊重和滿足。家長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本性良善,如果出現問題行為,就該去追本溯源。


02給孩子足夠的自信

學問本身不如性格來得重要,要給孩子足夠的自信,要讓孩子學會人與我平等,我與人平等。

自信的孩子從不畏懼權威,往往某些教師眼中“反叛”的孩子創造力超群。夏山學校的每個人都有同等的權利,“任何人都不準亂彈我的鋼琴,我也不能未徵得孩子的允許而騎她的自行車”。無所畏懼這種品質會讓孩子在一生的路上遇到任何坎坷和挫折都勇敢、堅強;人人平等這種品質則讓孩子學會體諒他人、尊重他人,同時又學會尊重自己

我很慶幸我的父母從沒有拿家長權威壓過我,我可以直呼他們的名字,可以跟他們開玩笑,但這一點不妨礙我愛他們。父母這種尊重讓我變得堅強,讓我即使處於貧窮和潦倒時堅信自己一定能夠好起來。

有的家庭一定要求尊老愛幼,這沒有問題,但是動不動就拿“我是你爸,你得聽我的”這種話來壓孩子,無疑是在生生地壓制孩子。當然,孩子有時候一些理念和行為是不成熟和幼稚的,不妨試試用朋友地身份去與孩子交流,可能會更容易讓孩子接受。平等,會讓他相信你,也相信自己。

“孩子應該按照他們自己的意志生活,而不是望子成龍的父母或自以為是的教育家的看法”。


03讓孩子生活在自由的氣氛之中

當孩子生活在一個沒有仇恨的環境中時,他們就不會再滿懷怨恨了。在自由的氣氛中,成人和孩子得到一樣地快樂與和諧。

家庭中充滿自由與愛的氛圍,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最重要。一個夫妻天天吵架的家庭,一個動不動就打罵、摔東西的家庭,一個婆媳關係不和、婆婆媽媽計較瑣碎的家庭,勢必培養不出一個溫和、大度、有格局的孩子。所以年輕的父母應該切記,家和萬事興,不光指的是財產的興旺、事業的興旺,更指的是子孫的興旺。

天天歡聲笑語的家庭,從不大聲呵斥別人、指責別人的家庭,充分尊重每個家庭成員、互相體諒和感恩的家庭,什麼事情都是溫聲細語地商量的家庭,才是孩子快樂成長的“巴學園”


天下沒有問題兒童,只有問題家長



04生命的意義在於追求幸福

生命的意義在於追求幸福,在於尋找興趣。

很多家長可能會說我要養家,我壓力很大,我哪有時間和自由去追求什麼興趣?這是包括我自己在內,很長時間都陷入的一個誤區。尤其是很多出身底層 的家長,都在努力為孩子掙足夠多的錢讓孩子自由發展。

其實不然,我們見過太多經商成功、家產萬貫的家庭卻培養不出幸福的孩子,就是因為父母本身就不幸福,做的就不是幸福的事業。如果有家長朋友覺得天天打麻將、看電視、逛街就是幸福事業的請忽略此條。


“那些不熱心的學生在訓練之下唸完大學,將來成為沒有想象力的老師、平庸的醫生和無能的律師,他們本來也許是上等的技工、頂呱呱的泥水匠或第一流的警察。”我們努力想讓孩子過上體面的生活,謀求外界眼裡光鮮的職業,但從沒有想過他們是否真的幸福和快樂。

尼爾對成功的定義是:能快樂地工作、積極地生活。這在日益焦慮和浮躁的中國社會當下,尤其重要。


多數“教師只教育了孩子的頭腦,卻忽略了極其重要的情感領域”,既然學校難以顧及每個學生的情感,作為家長則應該擔起這個責任。去感受孩子的感受,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不管她是搖籃中的嬰兒,還是已經進入叛逆期的少年,都要去跟孩子站在一起,而不是與世俗的眼光站在一起,更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去強迫他們。


如果家長能夠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能夠為挖掘孩子的潛力提供力所能及的條件,並且鼓勵孩子專注和堅持下去,每個孩子都會成為各自領域裡的天才。只可惜,很少家長意識到這點,更少的家長能做到這點。因為有的孩子可能就天生對裁縫感興趣,你會鼓勵她成為一級的服裝設計師嗎?有的孩子天生就對種花感興趣,你會鼓勵她成為一級的花匠嗎?


很多家長不明白,如果忠於自己的興趣,孩子能夠成為一級的服裝設計師、一級的花匠,比成為所謂的社會精英、天天疲憊不堪地應付生活,才叫真正的人生。



“在夏山,是愛在治療一切,是認同和自由在治療一切”。我們難以找到這樣一所真正以愛與自由為宗旨的學校,但是卻可以為孩子打造一個充滿愛和自由的家庭。

家長不要逼迫,不要為難,不要自以為是;要同情,要體諒,要鼓勵相信。


“那些已經忘記自己童年的父母,忘記怎樣遊戲或幻想的父母,是很差勁的父母”,“當人長大並且比較成熟外,她們好像越來越不為任何熱鬧所吸引”。


為人父母,更應該記得“不忘初心”,能夠與孩子一起平等地去成長,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愛與自由,會讓孩子快樂;快樂的孩子才會找到真正地興趣點,才會真正為豐富人生而努力,而不是碌碌無為地活一輩子。


廈門大學高等教育學碩士。與2017年出生的妙妙寶貝一起成長的新手媽媽。


粉筆Kids親子英語



比如,正面管教,尊重孩子的個性,理解孩子的情緒,拓寬孩子的人生格局 ,不斷學習與成長,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興趣愛好等等。


百合媽媽讀心理



在我看來,最正確的育兒理念應該是能適合孩子生長髮育的需要,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培養孩子的自律,責任感,合作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出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這樣的話,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正面管教》將這些理念詮釋的非常到位,它提倡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的有效管教孩子,並且明確了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所具備的七項重要感知力和技能,並讓我們家長以體驗式的活動去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感受孩子的感受,讓我們感受懲罰,挖苦,諷刺等教養方式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而鼓勵則會增加孩子的自信,讓孩子發自內心的感受“我能行”,從而成長為內心有力量的社會人!


穎媽Julie心成長


作為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愛,好的育兒方法會事半功倍。

一、適合自己又適合孩子的育兒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擅長的事情,同時也有自己的不足。而適合,就顯得彌足珍貴。這值得每位父母好好想一想,自己是什麼性格,孩子是怎樣的個性,既不勉強自己又尊重孩子,如何溝通才會更順暢。這在外人那邊沒有答案,只有你最瞭解自己和孩子。

二、放下期待,無條件的愛孩子,讓孩子堅定勇敢地做自己。無論孩子如何,父母必然是孩子最堅實的後盾。在我小時候的認知裡,我總是苛責自己,我要成績優秀,我要勤快懂事,父母才會喜歡我,老師才會認可我,我努力讓自己變成他們期待的樣子,唯獨迷失了自己。我觸摸不到自己的心,渾渾噩噩地生活著。而真實的我可能不那麼好,但是那畢竟是最真的自己,獨一無二的。



三、給孩子自由,又溫和而堅定地守護好界限。自由是不要給孩子太多的限制,生命之初孩子都是懷抱著最大的熱情來探索這個世界的,養育者一定要保護好這種熱情。同時,守護好界限,這個世界是有規則的,它可能很殘酷但又很安全。我們必須要遵守規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