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上的按钮为什么不能写中文?

舔龙血


首先不是不能写中文,而是写不了。因为中文在汽车上未形成标准用语。


为何现在车企绝大多数都不用中文,直接写英文,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 、设计上设计美学不允许



从设计上来说,统一、对称、精简是设计美学准则。

而汽车内饰按键很多,有很多词语无法用中文表达,也就是无法写中文。这样如果用中文标识就会导致一部分中文,一部分英文,还有一部分图标符号,这在设计美学上是不符合美学基础的。

这会导致视觉混乱,整个内饰设计美学降低档次。

2、中文语意的博大精深



我们知道中文一个词语能表达多种意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你可能理解成马,另外的人可能会理解成驴。

中文大多数情况无法简写。汽车按钮的标识必须精简干练,字数多了,那么小的空间内印不了。而汽车按键里就有很多按键如果用中文你就得印很多字才能表达清楚,比如ESP、ABS等等,中文两三个字表达不清楚,如果全用中文写上去,按键也印刷不了,就算印刷上去了,也会大小不一致。这又回到第一点:设计美学混乱。

3、国内不统一,没有统一中文用词标准



不管我们说英文如何精简,如何更好更符合设计美学标准。但终究原因还是中文在汽车上没有形成标准用语。

如果形成标准用语,统一了设计美学就不存在问题。依然跟英文一样符合设计美学。

所以对于比亚迪首次采用中文印在车上,这是开创性的行为,只能佩服。但不管行为多么伟大,实际情况,依然还是比亚迪按键丝印是混乱的,至少设计美学上不如用英文。

但如果中国所有车企联合起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针对中国车内丝印,对中文化做一个标准的化,所有国产通用。

这一切设计美学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但要他们联合,这是不太可能的。

不过现在的汽车触摸屏越来普及,按键越来越少,全印中文便会慢慢可能。


老实生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样的呼声:在中国卖的汽车按键上竟然全是英文,这是看不起中国人。我想说提出这种观点的人要么是不自信,要么是别有用心。

汽车按键用中国字当然可以,并没有谁规定必须用英文,但是重点在于很多按键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了,相比之下可能比用中文更简单明了。比如ESP的全称是“车身稳定系统”,有些车上设计有关闭ESP的按键,用英文符号就是"ESP OFF",这几个字符刻在按键上清晰明了。如果用中文的话应该是"关闭车身稳定系统",这按钮得做多大?还是字体能做多小?还有我们熟知的USB,它的中文全称是"通用串行总线"。USB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插优盘播放音乐、可以连接手机充电、传输文件。而且大多数人提起USB都能想到这些功能。但是我弄个"通用串行总线"按键你还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吗?



再说严重点,阿拉伯数字也并非中国人发明,如此说来仪表盘上的数字应该用"壹贰叁肆伍陆"来表示?河南郑州的车牌照也应该写成"豫 郑州 壹贰叁肆伍"?生活中也是如此,喜欢篮球的基本上都会说去看NBA,估计没几个人会说"昨天看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了。极端点的,我流落到荒岛上了,我肯定会用火组成一个"SOS"向外界发信号,而不会写一个"救命"。


这就是符号化的英文字符,并不是我们崇洋媚外,也不是人家看不起我们,而是特点鲜明,深入人心,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了。这样说并不是认为汽车按键用中文就怎么不好了,只是想说中文的博大精深远不止印在汽车按键上就能体现的,中文远没有沦落到在汽车按键上与英文字符争高低。

总之按键上能用中文清晰表述功能方便车主也是值得称赞的,而且很多功能用中文表述比用英文更直接明了。但是绝不认同不用中文就是不爱国,就是看不起中国人。


爱车大家说


谁说不能写中文?国产车完全可以写中文。一方面可以宣传我中华的语言文字文化,另一方面,也彰显我国产车的发展实力。但是,很多国产车企业对本民族的文化和技术水平一点没有自信,总觉得用英文字母就高档,请问,你的车都卖给懂英语的了吗?否则,意义在哪呢?除了装“洋”、“装样”!意义何在?国外的车出口给中国,都标记英文而非中文,那我们自己造的车、自己用的车为什么都不敢标记中文呢?甚至国产出口商品车上的所有指示标记都可以用英文吗,借此完全应该挺起腰板儿向世界宣布:中文才是未来世界通用语言文字,中国制造才是未来世界最好、最时尚、最流行的制造,我大中华这个自立、自强、自信必须有!否则还怎么立于世界之巅!


用户5491315383


汽车上的按钮为什么不能写中文?其实有一个品牌,在按钮上一直坚持用中文来代替英文,来表示按钮的用途,这个品牌就是——比亚迪。比亚迪认为这个涉及到中国文化,所以一直坚持了下来。

其实除了比亚迪之外,还有一个品牌也曾经在车型的按钮上使用中文,而且这个品牌你都很难猜到,这就是讴歌。讴歌进口车型曾经使用中文的按钮,这也表明了本田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但是很可惜随着讴歌的国产,中文重新被英文代替。

中文可以让国人一目了然的了解按钮的意思,减少学习成本,但是除了比亚迪和讴歌,我们很少能够看到第三个品牌,在汽车按钮上使用大量的中文,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

约定俗成,全球通用

我们其实可以想一想,其实除了汽车以外,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用英文按钮的,比如说电脑、电视机按钮甚至收音机、随身听等。原因很简单,这些电子产品最开始都是从国外研发生产的,而英文是全世界最通用的语言,因此使用英文按钮就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已经是全球通用的标识。

节约成本

对于合资车来说,使用英文按钮很好理解,因为这款车型可能是全球通用车型,使用英文按钮,不用开发额外的中文模具,可以节约成本。至于国产车,大部分车型也出口发展中国家,所以也是节省成本的考虑。

英文标识性较强

很多时候,我们使用英文来作为标识,是因为英文的简写简明扼要,让人一眼就明白这是干什么的。比如说用WC表示卫生间,用VOL表示音量,用ECO表示节能模式,用A表示自动,用L和H表示低和高。汽车按钮也是,因为汽车按钮本来面积就小,用图标加英文的模式,可以很方便地表达按钮的用途,就连比亚迪也用SRS来表示安全气囊的意思。

对于中文按钮这件事情,我本人对比亚迪这种将英文按钮改为中文的行为持肯定态度,因为虽然英文已经约定俗成,但是中文博大精深,也未必就不能表达按钮的含义。更多时候,还是我们国内的设计师缺乏思考或者说懒得思考,一直沿用英文的设计,省事省心省钱,但却没有考虑到英文不好的人群。至少部分按钮是可以用中文代替的,你说呢?


老司机侃侃车儿


以前看过一步电影盟军抢了潜艇不会用,因为操纵器全是德文的,我们国家以前的苏式装备上标识大多是俄文,日本进口电器上也有很多日文,现在的进口药品、食品、酒什么的会贴上中文说明,好像国家有规定这部分产品必须要有中文说明,衣服上的文字国家没有规定,基本上以英文、韩流为主(哎……)。扯远了,瞧瞧日本本土的汽车,这说明不是不能,只是比我们少一点对“洋气”的追求而已,或者说就是自卑少一点吧。(特别鸣谢:比亚迪汽车,加油,国产!)










玮哥哥84322259


每次提到关于汽车的中文按键,首先都得给比亚迪点一个大大的赞!

记得之前还有宝骏和讴歌这两个汽车品牌曾经用过中文按键,宝骏记不清是哪款车型的高配版本了,当然属于合资品牌的讴歌能做到这一点确实难得,不过现在都已经取消,貌似只有比亚迪在坚持了。


车内之所以使用英文按键比较好理解,毕竟是一个国外产物,起初设计成英文理所当然,并且英文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就这样一直延续了下来,都说国产车在日益强大,那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融入民族文化,汉字无疑是传统文化一种很好的体现,那为什么众多自主品牌为此不感兴趣呢?

第一种说法是汉字不方便排版布局,确实不能否认英文有这方面的优势,在面积有限的按键上更好标注,但也不至于一个好排版的没有吧?到底是不方便还是不往这上面考虑,明眼人一看便知,还有一种理由是不利于走向国际化,那出口车型采用英文与国际接轨就是了,难道在考虑两套模具会增加费用?个人感觉国产车还不至于这样精打细算。


最让人感觉有些可笑的是因为比亚迪使用了中文标注,于是出现了感觉不够档次的说法,一方面说买合资车是崇洋媚外,另一方面又说中文按键这样那样,国产车到底怎么做才能满足“这些人”的要求?对于类似的观点真不想再多说什么了,真那么看重档次应该买豪华车,这样才符合国内面子汽车文化的大方向,可以不喜欢这个汽车品牌,但真没必要这样挑理。

也许汽车上采用中文按键以后刚开始有些别扭,毕竟很多已经习惯了英文标准,可习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动不动就和爱国连在一起的自主品牌是不是应该得考虑一下怎样改变这种习惯呢?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自己的汽车中,这并不需要什么理由吧?
希望以上分析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汽车实说


汽车上的按键可以使用中文,并非不能用中文,所以你这个问题已经有答案。

就像手机上的数字键为什么要用阿拉伯数字而不是壹贰叁肆这样的文字一样,是一个非常没有必要讨论的话题。

全球经济一体化,英文是通用语言,所以不要太纠结于汽车按键是否中英文。为了更好的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笔者还是希望按键用英文,更何况现在人们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不写中文,使用英文大家也都能看懂,何必纠结这个问题呢?对吧?


国际财经博览


小朱侃车,帮助头条朋友们选车,聊车,欢迎关注邀请,和大家一起聊聊汽车这些趣事。

如今市场上销售的合资品牌及进口车型中控的按钮都是英文标注的;反观我们的自主品牌绝大多数也是英文标注的,只有比亚迪是个例外,那么为什么大多数都以英文来注明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叙述下。

1、众所周知汽车文明是从西方国家引入进来的,而西方国家的语言英文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自然用英文进行注明。

2、成本控制问题,现在汽车行业全球一体化,零部件全球流通,都使用一种通用语言达到成本控制,如另需增加其他语言的话,需要另开模子,增加成本。

3、还有就是有些配置方面中文描述很长一大串,如“车身稳定系统”,这么多字一个小小的按钮不足以写下,而英文就不一样了,很多都有缩写的,“ESC”就能代表了。

4、最后就是有些消费者有如下思想,觉得英文高大尚些,崇洋媚外。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说说你的看法,喜欢就关注点赞下,一起来聊聊汽车这些事。


筱朱侃车


汽车上按键,采用的是英文字母标识、简单点说就是英文字母缩写,并不是用的英文单词,这一点请区分清楚;真要写英文全拼,英文单词也挺占地方,比如常见的ESP,全称为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了,截取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ESP是可以的,也比较合理;而ESP的中文名称叫做车辆稳定控制系统,这该如何去进行缩写?难不成缩写成(车稳控系)么?不缩写按键得有多大?


所以很多朋友认为,汽车按键用英文,实际上用的仅仅是英文单词的缩写,不缩写甚至连英文单词也根本写不下,英文单词可以凭借拆字母组成缩写,咱们汉字怎么拆?那不成把汉字拆个偏旁组成缩写么?语种的不同,决定了方式的不同,至少在物理按键层面上、实现全中文按键是麻烦的!不过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都是数字化、数码化的,未来的车子一定会取消物理按键,而转变为虚拟按键,到了这个时候做一套汉字界面即可!就和手机一样,过去的手机都是物理按键,也没中文的,现在手机支持上百个国家的语言,况且虚拟界面、不牵扯磨具成本!

英文成为主流的历史惯性

实际上不仅仅是汽车,其它领域的机械、设备大多是都是采用英文按键、英文界面,这其实与英文的流通度高有很大的关系,其实不只是咱们国内的汽车用英文,甚至德国、法国本土造的车子也会用到英文;道理很简单,德国造的汽车不仅仅在国内销售吧?还不是要卖到全世界?都用德文按键,谁看得懂?既然车子要卖到全世界,就得找到一门大家都了解、或可能了解的语言,就目前而言、只有英语符合这个条件;举一个简单例子,英文版的游戏鄙人能对付着玩,若德文版的游戏、寸步难行,所以这就是用英文按键的原因!


这就不是考虑本位的问题,咱们国内汽车用英文按键怎么了?难道咱们中国汽车就不能卖到全世界,我们的自主车早晚也是会卖到全世界的,给人家弄个中文按键、人家也看不懂!所以一门语言的流通性最重要!英国早在几百年前开始疯狂扩张、发展殖民地,所以英语传播到了几大洲,所以才让英语的流通性这么的强大,所以英语才会被定义成国际通用语言,所以我们高考时才会有英语这一项!当然,主机厂在对我们输出汽车之前,也会进行长时间的调研,假如我们没有一丝一毫关于英文方面的教育,没准也就会适当改良;结果一调研,发现九年义务教育中有英语、甚至小孩子3、4岁就开始补习英语(不怕把孩子累着?),既然这么重视英语、那么人家为什么不用英文按键呢?主机厂不用英文做按键,都对不起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

有的时候想法与实际不符

当汽车按键全是英文时,很多朋友都会有为什么不用中文的疑惑,而真正到手车辆是中文按键时,又会产生诸多不习惯,这就是一个心理问题,我们已经习惯了英文按键!就像好多年前讴歌刚进口时,为了占领咱们国内的汽车市场,很贴心、很主动的采用中文按键,后来市场反馈并不好、说给车子带来违和感,当车辆完成国产后、也就又改变成英文按键了,所以想法就是想法,和实际存在不同!我们幻想一些美好的事物,但真到手的时候才发现、并没有那么美好!
所以汽车用英文按键是正常现象,毕竟英语目前属于世界通用语言,这方面中文目前是达不到的,未来也存在一定难度、因为中文实在是太难了,不在咱们这个环境生活、天天接触这门语言,想把中文学明白、学透不可能;所以但凡这类按键的设置,就必须采用一门最通用的语言,而目前符合标准的、其实只有英语而已;所以全世界范围哪的主流汽车设计,都是会采用英文,况且英文好缩写、抽字母缩写即可,咱们汉字缩写起来困难、差一个字意思也就完全改变了!


非专业车评


汽车中控按键部分功能可以用中文替代,而且已经有使用中文按键的量产车。

量产车品牌中国产汽车比亚迪大量使用了中文按键替代英文,甚至车标都在用篆体汉子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其原因大致如图所示。

使用中文按键并不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而绝大多数品牌不用的原因只是为了降低制造成本或者体现国际化。

合资进口车不谈因为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语言的基础都是字母,国产车有些品牌也会出口海外所以也得用英文标识,否则另在单开一组模具是增加制造成本,这不是车企的风格。

至于某些只在国内销售的品牌也在使用英文设计,原因在于国际化,或者理解为因西方文化入侵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丢失、思想已经被西化,这就像有些人就认识三个单词还得拽一句ok,比如早期知名度很高的ok狂魔-独立客观第三方。

以上几点原因导致了大部分车企不会去用中文设计的按键,不过也有如比亚迪这种乐于在汽车工业领域体现传统文化的品牌,另辟蹊径也获得了不错的反响。但是实事求是的说中文并不能完全替代英文标识,只能替代一部分,比如以下图组:

这些按键用中文标注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两个字即可说明问题,但是有些功能用符号展示没有必要使用文字替代即使是英文,还有一些功能用中文替代无法设计,仍以比亚迪量产车唐Dm为例。

1、EV为Electric vehicle的缩写,切换按键很小即使用英文也不能用全拼,否则字母太小难于辨认;而使用中文则要喷涂上“纯电力驱动运行模式”,这枚小小的按键怎么合理的设计排版呢?

2、同理HEV为Hybird electric vehicle的缩写,释义为混合动力输出,用中文最简单也得六个字,科学合理的表达应该是电力驱动、燃油驱动的混合运行,压根就没有办法设计。所以只有让EV和HEV代表的功能为众人熟知,之后则无需在用繁琐的英文和中文标注。

3、其次还有ESP、HAC、A(autohold)等功能也是如此,档杆上的PRNDSL用一个字母标注更加清晰直观,用单词和汉子标注总会有一些奇怪。

所以中文可以出现在汽车的设计上但无法完全替代英文或者图形,数十年来形成的识别习惯已经很难再改变。

不过能体现一些还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在后期车辆足够智能化以人机交互或者触控面板控制这些功能的开关,届时设计不再是障碍全中文界面是有可能出现的。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