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三夜 我們參與火神山醫院建模

交通人日記 | 三天三夜 我們參與火神山醫院建模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建築工程學院院長 劉孟良

1月26日 雨

今天是大年初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日趨嚴重,湖南省長沙市採取了多重隔離措施。我每天除了編寫建築信息模型(BIM)教材就是關注疫情進展,每看到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猛增,心裡很是難受。

晚飯後刷微信時,我看到一個BIM領域的微信群裡突然響起一連串的提示音。有人發起創建“抗疫貢獻建模討論群”,為武漢火神山醫院無償創建BIM模型,這是一項公益活動,時間緊、任務重,希望得到BIM專家的技術支持。

一時間,群裡一呼百應,我也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提出申請:我是湖南省較早一批從事BIM技術應用研究和教育的教授、高級工程師,負責的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劉孟良BIM大師工作室”,承接過大型房企項目業務,並經常參加公益性建模設計。

很快,我得到了肯定的答覆,參與武漢火神山醫院BIM模型創建,具體工作為醫院部分病房的土建及水電模型創建。工作任務確認後,我立即線上召集工作室團隊,師生們聽到是為武漢火神山醫院創建BIM模型,就像打了雞血。

我和工作室團隊的師生們強調了兩點:首先,我們的工作最大的難點在於時間特別緊,並且絕沒有返工和失誤的機會;其次,必須按設計規範要求儘可能合理利用每一寸面積,利用有限空間放置更多床位,保證有足夠的防護距離,將患者區與醫護區嚴格分開,還要確保門診部、醫技部與住院部有最方便的聯繫通道。

總建築面積達3.4萬平方米的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工期只有6天,醫療設施安裝3天,工程決定邊設計、邊施工、邊修改、邊調整,交叉突擊完成。這樣的工作模式,在建設史上難得一見。項目組織者分配給我們的任務必須在3天內完成。於是,我帶領工作室14名師生,各自在家分工協作,72小時不間斷奮戰。

晚上,我分析了我們的工作任務,按照團隊成員的擅長領域,進行分組、分區、分任務、分階段,做好各項安排和準備。

1月27日 多雲

天剛矇矇亮,我們的工作就開始了。

早上8點半,完成樣板文件創建,接下來是各自分工的工作。我主持總體設計,還要時刻關注和指導工作進程,把控大局,團隊成員工作進度必須保持一致。說實話,我很久沒有這種身負重任、充滿幹勁而又極度緊張的狀態了。一天下來,我腰痠背痛。

由於我患有比較明顯的肩周炎和頸椎病,夫人多次催促休息走動,可一旦進入工作狀態,要保障高效率,而且全國人民都在關注武漢火神山醫院的建設進度,我們怎麼可能停得下來?

為了爭分奪秒,大家困了就趴在自己的工作臺上眯一會兒,吃飯也是匆匆扒幾口,就連喝水上廁所都是“奢侈”。儘管時間短、任務重,但比起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我們感覺這點苦真算不上什麼。

1月28日 多雲轉晴

清晨,我早早起床,繼續奮戰。

我用了近一個小時,思考昨天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並計劃今天需要完成的任務。看到患病人數不斷增加、醫療資源十分緊缺,我深知所承擔任務的艱鉅。雖然這不是一個特別難的項目,但時間之緊張、任務之重讓我倍感壓力。

解決完昨天的問題,我便著手完成自己承擔的任務,我得比團隊成員更快完成,然後幫助解決他們的問題。團隊每位成員都在分項、分階段完成各自任務,然後馬不停蹄地繼續下一階段的工作。

有時累了,我便看看師生群裡加油鼓勁的話語,頓覺疲憊遠去,充滿了活力!深夜3點,我們所有的分部工作基本完成。

1月29日 晴

長沙出太陽了,掃走了陰霾。我相信,不久後的武漢“陰霾”必將一掃而空。

今天,團隊的任務基本完成,只剩一些需要調整完善的局部細節,勝利就在眼前,但是不能鬆懈。從27日到29日,短短3天時間,對工作室每名成員來說,都是最為緊張的72個小時。

晚上7點,距離提交模型的截止時間還有5個小時。當老師和同學們把最終的模型提交上來,我通過顯示屏上的建築信息模型,彷彿看到他們燦爛的笑容。我想,這應該是我職業生涯中最有意義的一次設計!

當模型通過複審的信息傳來,工作群沸騰了。一位女學生哭著發來了幾段語音。一位男生笑著說:“我的手腕拿鼠標太久了,痠痛得只能用勺子吃飯了。”還有一位男生說:“這幾天啥也不幹了,就等著醫院建好的那天到來。”這些質樸的話語,不僅是對不間斷工作受到肯定的欣喜,更是對自己為祖國貢獻一份力量的自豪!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一個不屈不撓的民族,我們不僅沒有被災難打倒過,而且變得更加強大。這種敢抗爭、不怕輸、不服氣的性格,就是我們的民族精神,這是一個越挫越勇的民族,它的韌性不可想象。當前,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全社會的第一重任,全國人民全力備戰,眾志成城,銳不可當,必將贏得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

本文由 劉孟良 口述

中國交通報記者 杜愛萍 特約記者 龔興雷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