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北京的珍貴彩照:天橋最後的身影 穿著時尚的共和國同齡人


1955年剛剛擴建完成的北京飯店,照片右側是舊樓入口,左邊的是新擴建的新樓,在北京飯店的新樓大廳可以一次性舉辦2000人的宴會,在當時是北京城裡極為雄偉壯觀的建築。

北海公園的九龍壁,建於清乾隆21年,兩面均有9條形態各異的龍,由紅黃藍白青綠紫七色蟠龍組成。

站在頤萬壽山上極目遠眺,照片右邊的建築是佛香閣,從眾香界俯視昆明湖,前面低矮的建築是敷華殿,昆明湖的對岸探出的休憩場所是知春亭。

新中國成立後萬壽山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彩繪也更為漂亮,設施也更為齊全。照片前這一排低矮的建築是過去帝后官宦休息的場所。

五十年代天橋市場最後的身影,當時這裡依然十分的熱鬧。戲法、雜技、曲藝、拉洋片的民間藝人和快衝照片、小吃等攤位一個緊挨著一個。不過當時的天橋市場經過整治,衛生環境好了許多。照片中左側的牆上我們還能看到寫著“張寶忠大力丸”的字樣。張寶忠過去在天橋可算是一號人物,打小就跟父親在天橋耍把式賣藝,後來自己專賣大力丸。


1955年的北京街頭,右手邊三層的建築是紫禁城的神武門。馬路左側就是景山公園。當時一個抱著小孩的婦女正在與騎三輪車的車伕就車費進行著討價還價。

十三陵正在對外牆進行重新修整和粉刷。

前往天壇的皇穹宇參觀的各界群眾,當時人們的穿著都十分的樸素。

秋日陽光下,前往北海公園遊玩的少先隊員。戴著紅領巾,舉著少先隊旗。當時在北海公園內有少年之家,孩子們可以在裡面開展運動、遊戲。讀書以及各種科學實驗。

當時北京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小學幼兒園裡的師生們。

北京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小學的師生們的課間活動時間。從照片中可以看到當時北京城裡的孩子穿著已經很時尚了,尤其是照片中間那個穿著短裙的小女孩,放在今天也絲毫不覺得落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