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即位後,代善的子孫支持多爾袞稱帝,為何會被多爾袞處死?

崇德八年(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農曆八月初九日,清太宗皇太極猝死於盛京清寧宮,他生前未立繼承人,皇位之爭一觸即發。皇太極長子豪格和他的弟弟睿親王多爾袞,是最有力的競爭者。

順治即位後,代善的子孫支持多爾袞稱帝,為何會被多爾袞處死?

豪格和多爾袞各有自己的利益集團。當時,豪格自己掌握了正藍旗。除此之外,正黃、鑲黃兩旗和鑲藍三旗也都主張擁立豪格繼承皇位。兩黃旗原來由皇太極直接掌握的,其中就有索尼和鰲拜這樣的朝中重臣。鑲藍旗的旗主是德高望重的鄭親王濟爾哈朗。所以八旗中有四旗是豪格的鐵桿支持者。

多爾袞三兄弟掌握著兩白旗,這兩旗在八旗中實力最為強大,很有發言權,不可小覷。

皇太極的二哥禮親王代善掌握著正紅旗,代善長子嶽託掌握了鑲紅旗,這二人都支持豪格,代善認為“帝之長子,當承大統。”

順治即位後,代善的子孫支持多爾袞稱帝,為何會被多爾袞處死?

但代善的家族中卻有兩個人站在多爾袞一方,就是碩託和侄子阿達禮。

碩託是代善的次子,父子二人感情不合。碩託的母親是代善的嫡妻李佳氏,但不得寵。代善還甚至受到了繼福晉納喇氏的鼓動,虐待嫡妻生的兒子。早年分家產時,他將富裕的屬人都留給了幼子,把貧困的屬人分給嶽託和碩託。後來,代善還一口咬定碩託投明叛金,在事情還未水落石出之前竟數次向努爾哈赤請求處死兒子,想要置之於死地。幸好努爾哈赤為人謹慎,釋放了孫子。因此,碩託怨恨父親,處處與他唱反調。

阿達禮與碩託的情況卻很不同,他是代善第三子薩哈廉的兒子,薩哈廉的母親就是代善寵愛的繼福晉納喇氏。

順治即位後,代善的子孫支持多爾袞稱帝,為何會被多爾袞處死?

薩哈廉也不負眾望,成為了滿洲的英雄。後來他擁立皇太極有功,而且多次隨軍作戰,頗有功勞。他死後被追封為和碩穎親王,成為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爵位由阿達禮承襲。皇太極很器重阿達禮,想把他培養成其父薩哈廉那樣的人,但是阿達禮偏偏不爭氣,非常牴觸皇太極的嚴厲教導,後來甚至還頂撞他,但皇太極看在他是功臣之後都沒有追究。其實,如果阿達禮本本分分,就可以安安穩穩的做個快活王爺。

事實卻是,無論是不受待見的碩託,還是叛逆的阿達禮,都不會安分。他倆與多爾袞交好,都想成為擁立主上的功臣,支持多爾袞稱帝。

當多爾袞和豪格二人相持不下的時候,雙方都認為這樣下去不是辦法。終於,多爾袞提出了擁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為帝,由他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和他共同輔政,結果獲得通過。

順治即位後,代善的子孫支持多爾袞稱帝,為何會被多爾袞處死?

皇帝年幼,朝廷的當務之急就是要穩定人心。

但嗣君雖已定議,諸王人心卻未定。

正是在這麼一個敏感時刻,阿達禮、碩託還不知收斂。這二人四處活動,企圖推翻擁立福臨的決議,改由多爾袞繼位。

二人先告知多爾袞,表示支持他即位。然後又勸說代善,希望得到他的支持,但代善卻不為所動。二人見代善不從,又前往多爾袞的弟弟豫王多鐸家,結果多鐸閉門不見。阿達禮、碩託吃了閉門羹後,不得已再次返回禮王府重申前意。

順治即位後,代善的子孫支持多爾袞稱帝,為何會被多爾袞處死?

就這樣,本來應該秘密行事的二人,不斷四處遊說,弄得滿朝風雨,眾人皆知。

代善見狀不妙,決定親自告訴多爾袞,此兩人把這件事公佈於眾。接著,阿達禮屬下的大學士剛林也出來檢舉,並將他逮捕押送多爾袞處。審訊結果很快就出來了,阿達禮、碩託“擾亂國政”,以叛逆罪論死、削爵,廢黜宗室資格。

從整件事情來看,代善和多爾袞對於這一事件的態度和做法都不正常。

順治即位後,代善的子孫支持多爾袞稱帝,為何會被多爾袞處死?

代善在這件事情中,看上去大義凜然,不念親情。其實他這個人,一直都是明哲保身。他原本是努爾哈赤最有力的繼承人,但是卻因為與庶母曖昧,虐待兒子,失去了繼位資格。而且他大義滅親已經不止一次了,之前代善因誣陷碩託見罪於努爾哈赤,就感到害怕。為了挽回父親的信任,他甚至親手殺死他十分寵愛的繼妻納喇氏,哭號著請求努爾哈赤的原諒。所以,面對碩託和阿達禮的遊說,他一開始按兵不動,想要看看多爾袞的反應。如果多爾袞真的成功登基,自己也是功臣,但沒想到多爾袞兄弟壓根沒有理會。他看兒子和孫子上躥下跳,害怕事情敗露,禍及自身,就犧牲了碩託和阿達禮。

再看多爾袞,他當然想做皇帝,但當時大局已定。福臨是先帝的兒子,是八旗擁立的合法繼承人。如果自己自立為帝,就是篡奪皇位。他本來不想追究碩託和阿達禮,但是當代善竟來找他時,分明是要大義滅親。多爾袞如果袒護他倆,就會暴露自己有野心。所以,他即使不得已也只能同意處置了倒黴的碩託和阿達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