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红利究竟在哪,有没有真正走在互联网前沿的大咖亲身讲述一下?

赵小波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虽然我本身并不是所谓的互联网大咖,但是作为一名互联网行业的早期从业者,也经历了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变迁,所以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早期的互联网可以看成是消费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红利主要集中在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期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让一部分科技公司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其中一小部分科技公司通过较强的产品力迅速构建了自身的优势地位,此时的互联网红利主要是以网站(Web应用)的技术形式来释放的。

第二个阶段是平台红利期,在消费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候,互联网平台需要进一步整合更多的资源,以便于构建更大的生态体系,所以此时很多中小创业者获得了大量的平台红利,此时平台也会把更多的资源倾斜给这些中小创业者。这个阶段不仅创业的门槛相对较低,创业的成本也相对比较低,此时很多互联网创业者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比如在电子商务领域就诞生了大量的中小创业者。

第三个阶段是用户增量期,这个阶段最主要的体现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增量。移动互联网时代也释放出了大量的红利,移动互联网时代不仅诞生了一批大型互联网公司,同时也为互联网打开了更大的价值空间,此时的互联网与实体行业的结合也更加紧密了,从业人群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红利主要以App的形式进行释放,后期基于移动端的应用也逐渐丰富,各种小程序也释放了大量的红利。

随着消费互联网逐渐从增量期进入到存量期,产业互联网将为互联网带来新一轮的发展红利,所以目前很多互联网公司也纷纷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布局。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产业互联网的红利将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形式来释放。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刘俊明


任何行业都有一个金字塔结构的发展,刚开始的红利,很多人都可以抓住,门槛很低。越往后发展,门槛越高,机会越少,能抓住的人也越少了。

互联网行业也是一样的,早期的低门槛互联网红利早就释放完了,现在做互联网的成本更高,难度也大,需要的专业积累也多。我下面给你分析下互联网发展红利的几个阶段。

1、网站红利

在2000年前,个人网站、行业网站、门户网站很流行,主要作用还是基础信息的单向输出。

当时做的最大的三个巨头是新浪、搜狐、网易。马云的第一桶金也是做黄页赚取的,其实就是一个分类网站。

然后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网站,个人网站也很多。这个时候入门的话,其实非常简单,做一个网站基本不需要什么技术,甚至不会编程的人,学习几周都能做出一个网站。

做了网站后,做好seo就行了,只要流量来了,做联盟广告,或者行业广告,收入都可以不菲。

这个阶段几乎是所有人都可以涉足,并且赚钱。

2、sns网站

其实就是论坛、聊天室形式的网站,这个时候的信息从单向输出变成了双向互动。

当时做的比较好的有天涯社区、qq空间、人人网等。

这个阶段门槛稍微提高一点了,非专业的人很难做出一个体验好的平台。需要更专业的团队来运营了。

3、电子商务崛起

像qq这样的社交软件,从头到尾就是腾讯一家独大,虽然msn也挣扎过一下,最终还是败走了。所以通讯软件,我们就不讨论了。

在马云做阿里巴巴之前,其实已经有很多电子商业的平台了,最被大家所知的是慧聪网。

国外的易趣也进入过中国,不过最终被淘的免费模式赶出去了。

这个阶段的红利,大多数人已经没办法涉足平台的搭建了。有眼光的都是依附在淘宝平台下享受红利。

4、移动互联网时代

从苹果的第一代iphone出来后,就正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这个阶段因为app不多,所以很多个人开发者,或者小团队都有能力做一款app。刚开始获客成本也低,特别是一些小游戏,特别受欢迎。

不过这个时候的门槛已经提高到非常专业的高度了。但是如果你有资金的话,懂互联网,请和团队开发游戏,依然能赚到钱。

5、智能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一波洗牌,最终能留在你手机上的app已经不会超过50个了。

其实真正生存状况好的公司,也就不到100个。普通小团队基本需要靠融资来创业了,这波红利彻底属于大佬和精英了。

我们现在就是处于智能化的初级阶段,像我们使用的滴滴、高德、美团、头条、抖音、直播,甚至电商,都是已经智能化了。

不过这个智能化的基础就是大数据,依靠大数据,这些公司会越来越发展壮大。小公司死亡率越来越高。

所以当前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最好的做法就是依附在大佬的平台之下。利用他们的技术和规则获取自己的利益。

互联网红利的核心就是争夺流量的能力,平台拿到的流量,经过自己的一次洗刷赚钱后,会继续向下分给我们。

例如微博、头条、淘宝、微信都是一样,他们获得的流量,先给自己的广告、游戏、增值服务。然后流向下面的商家、创作者,依附在平台下面的人,再跟自己的同行去争夺分下来的流量。

所以,我们看大佬把流量引向哪个产品,我们就做哪个产品。那么怎么在平台下做,一句话总结就是:做好自己。


小渔的创业信条


互联网传递的是信息。所以互联网的红利就在“信息”两个字上。至于说你想吃哪方面的红利,就要看你可以发布什么样的信息了。比如:网店、招聘、房地产、婚介……

如果自己的没有信息资源,可以做资讯类。就比如在今日头条注册账号,选择兴趣种类,做自媒体也是不错的选择。


链讯交流


短视频直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